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场作文决胜的关键在于能够快速立意。本设计从依托教材、活用教材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概括、求同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比较、评价、整合、思辨等思维能力。通过聚焦教材典型文本,探索如何从与“我”、与他人(物)、与社会三个维度立意,引导学生主要从自我成长、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励志向上、关注社会百态五个方面立意。
关键词:三维; 立意; 思维训练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立意思维能力。
2.掌握选取最佳立意角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培养立意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围绕命题材料多角度立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一)明“意”之义
导入: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王夫之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文章亦是如此。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文章之“意”,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
(二)寻“意”之范
活动一:依托教材,寻蜜采珠
认真回忆两组七至九年级部编教材课文内容,完成思考题。
思考1:第一组和第二组文章选材各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一组选材都是以景或物为主,我们称之为以景物为题材的文章。第二组选材以人事为主,我们称之为以人事为题材的文章。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走进教材,用好教材,从教材中习得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清楚材料的类别。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求同的能力。)
思考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文章的意旨对各组中的篇目进行分类,并讨论各类文章是从哪个角度立意的?尝试用表格的形式记下探究结果。(表格内容包括原文立意、立意角度等)
师生优化表格预设: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已学文本,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一题材不同立意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整合能力。)
(三)究“ 意”之道
活动二:总结归纳,构建思维
思考1:请同学们思考,上述两组材料在立意思维方面有哪些地方相同呢?
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文章可以这样快速立意。师生合作探究结果,教师用思维导图总结如下:
(四)用“意”之技
活动三:例文指引,实战演练
请仔细阅读下面两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9年扬州中考作文题。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 “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二:2019年扬州中考作文题(改编版)。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代伟人小平,为中华民族顶出了繁荣富强之天……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也给他人顶出了一片蓝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成长……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考1:请你从三维角度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话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出来。
思考2:两则材料在立意上有何异同。
(设计意图:出示两则相似的材料,材料二在材料一的基础上删掉了一句,增加了两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到最佳立意的维度。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评价、思辨的能力。)
思考1答案预设示例:
1.只有自己鞭策自己才能为自己顶出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从自我成长角度立意,适合材料一、二。)
2.我知道,娇气的富二代走不远也飞不高,因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勤”,自然无法顶出一个春天。(从社会某种现象反向立意,适合材料一、二。)
3.白衣天使,你们为中华民族顶出阳光灿烂的春天。(为近期赴武汉的医务人员展现民族精神立意,适合材料二。)
4.父母就是顶梁柱,为家人顶出一个温馨的春天。(从他人角度给我的体验立意,適合材料二。)
5.不管哪个民族,总有民族脊梁撑起民族的天。(从社会角度立意,适合材料二。)
思考2答案预设示例:材料一主要重在个人体验,主要从自我维度立意。而材料二立意的维度更广,可以从自我、他人、社会等维度立意。
总结:立意的最佳角度应由材料文字决定,当有多个立意角度时则应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扬长避短。
活动四:总结归纳,发展思维
考场上快速立意从与自我、他人、社会三个维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立意, 即自我成长、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励志向上、关注社会百态立意。
活动五:牛刀小试,巩固提高
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从三维角度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话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出来。
材料一: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让我佩服的人和事物:四叶草从墙角探出头来,清洁工早早地起床清洁大街,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研究抗“新冠状病毒”疫苗,父母不辞辛劳地抚养我们……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这让我心生敬意”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材料二:偶像是指让人佩服的人和事物,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有人以自然物为偶像,佩服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草虫鱼……有人以人物为偶像,佩服歌星影星、学者专家、父母同学……你的偶像又是谁呢?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偶像,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仔细甄别字句含义的能力,掌握寻找立意的最佳角度。培养学生创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三维; 立意; 思维训练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立意思维能力。
2.掌握选取最佳立意角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培养立意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围绕命题材料多角度立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一)明“意”之义
导入: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王夫之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文章亦是如此。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文章之“意”,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
(二)寻“意”之范
活动一:依托教材,寻蜜采珠
认真回忆两组七至九年级部编教材课文内容,完成思考题。
思考1:第一组和第二组文章选材各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一组选材都是以景或物为主,我们称之为以景物为题材的文章。第二组选材以人事为主,我们称之为以人事为题材的文章。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走进教材,用好教材,从教材中习得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清楚材料的类别。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求同的能力。)
思考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文章的意旨对各组中的篇目进行分类,并讨论各类文章是从哪个角度立意的?尝试用表格的形式记下探究结果。(表格内容包括原文立意、立意角度等)
师生优化表格预设: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已学文本,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一题材不同立意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整合能力。)
(三)究“ 意”之道
活动二:总结归纳,构建思维
思考1:请同学们思考,上述两组材料在立意思维方面有哪些地方相同呢?
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文章可以这样快速立意。师生合作探究结果,教师用思维导图总结如下:
(四)用“意”之技
活动三:例文指引,实战演练
请仔细阅读下面两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9年扬州中考作文题。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 “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二:2019年扬州中考作文题(改编版)。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代伟人小平,为中华民族顶出了繁荣富强之天……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也给他人顶出了一片蓝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成长……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考1:请你从三维角度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话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出来。
思考2:两则材料在立意上有何异同。
(设计意图:出示两则相似的材料,材料二在材料一的基础上删掉了一句,增加了两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到最佳立意的维度。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评价、思辨的能力。)
思考1答案预设示例:
1.只有自己鞭策自己才能为自己顶出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从自我成长角度立意,适合材料一、二。)
2.我知道,娇气的富二代走不远也飞不高,因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勤”,自然无法顶出一个春天。(从社会某种现象反向立意,适合材料一、二。)
3.白衣天使,你们为中华民族顶出阳光灿烂的春天。(为近期赴武汉的医务人员展现民族精神立意,适合材料二。)
4.父母就是顶梁柱,为家人顶出一个温馨的春天。(从他人角度给我的体验立意,適合材料二。)
5.不管哪个民族,总有民族脊梁撑起民族的天。(从社会角度立意,适合材料二。)
思考2答案预设示例:材料一主要重在个人体验,主要从自我维度立意。而材料二立意的维度更广,可以从自我、他人、社会等维度立意。
总结:立意的最佳角度应由材料文字决定,当有多个立意角度时则应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扬长避短。
活动四:总结归纳,发展思维
考场上快速立意从与自我、他人、社会三个维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立意, 即自我成长、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励志向上、关注社会百态立意。
活动五:牛刀小试,巩固提高
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从三维角度为文章立意,然后用三句话把文章的主旨表达出来。
材料一: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让我佩服的人和事物:四叶草从墙角探出头来,清洁工早早地起床清洁大街,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研究抗“新冠状病毒”疫苗,父母不辞辛劳地抚养我们……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这让我心生敬意”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材料二:偶像是指让人佩服的人和事物,为人所模仿的对象。有人以自然物为偶像,佩服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草虫鱼……有人以人物为偶像,佩服歌星影星、学者专家、父母同学……你的偶像又是谁呢?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偶像,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仔细甄别字句含义的能力,掌握寻找立意的最佳角度。培养学生创作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