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主席和周总理创建的“文装解放军”的外交队伍,建国初期涌现了一批将军大使,他们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其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老八路大使、参赞,活跃在五大洲星罗棋布的我国外交阵地上。笔者在七十年代作为青年外交官在非洲大陆驻利比里亚大使馆工作,亲自感受了老八路大使和参赞的言传身教,尽管光阴荏苒,岁月远逝,但他们的革命风范至今还鲜活在我的记忆里。
不惧进“坟墓”
当年,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由外交部派出的主要领导有大使王人三,政务参赞于梦尤,调研参赞马绍伦(王大使夫人),均是老八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王大使解放后曾出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和苏州市委书记等职,六十年代初选调入外交部。1977年初,他从中国驻乍得大使调任驻利比里亚首任大使。
于参赞直接从驻埃及使馆转来,担任临时代办,挑起建馆繁重任务,以便迅快顶替台湾 “使馆”。马参赞是当时部内知名的律已严格的优秀女干部。她对继续到艰苦地区工作乐观待之,称利比里亚环境和条件比乍得强好几倍。看着年逾六十的老八路乐呵呵地对待驻在国的艰苦条件,我们年青人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实际上,人人都知道利比里亚,气候炎热潮湿,蚊蝇甚多,疟疾肆行,曾被西方称为“外交官的坟墓”。
作为建馆的负责人于参赞更是着急万分,广泛开展活动,多方获取购房信息。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购置了一处不大的房子作为临时馆舍。从旅馆撤离的那天,人人如释重负,终于盼到了可以解脱高消费了。由于新馆不大,大家住得十分紧张。王大使夫妇只有卧室,没有办公室。于参赞夫妇把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作为卧室兼办公室。有几位同志睡在大厅里。于赞参还发动大家自己动手整理院子,粉饰里里外外的墙壁。于参赞在使馆待了一年多,后来日见其消瘦,十分憔悴,还一直坚持工作。实际上他病得不轻,临行时走路都感到吃力,馆里的同志都为其忧虑不安。不久,从国内传来消息,于参赞身患癌症,半年后病逝。使馆同志听后,人人为这位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老八路,洒下了悲痛的眼泪。
别看外交官总是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实际上中国外交官是多面手的勤杂工,许多高级外交官都有这方面的经历。当年为了节省开支和使馆的安全保密起见,尽量少雇外边人员。对外开展宴请活动,后台的涮锅洗碗任务繁重,一次小宴请,外交官们在后台要洗大批茶杯、水杯、酒杯、蝶子、大碗、小碗、刀叉和各种盘子等器皿,不仅要洗干净,清水冲干净,还要擦得干干凈净、不留水迹。说中国外交官是洗碗专家一点也不夸张。宴请结束后,馆领导常到后台来一起帮厨,并感谢同志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勤俭办馆的作风。
兼当“运输队长”
老八路们心里总是装着大家。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当时使馆是集体伙食,馆领导要求厨师对外出工作晚归的同志,一定要留好饭菜,馆员生了病要提供病号饭。周末,小会餐一次,包饺子时,大使、参赞也和大家一起包饺子。
当时,馆员同国内的亲朋好友唯一的联系渠道,就是通过信使每月一次传递信件,大家把信使赞为“天使”。每次信使到馆,大家列队迎候,仿佛是久旱逢甘霖。邮包一打开,人人寻找自已的信件。馆领导首先关心每人是否收到家信。有一次,发现一位厨师未收到家信,情绪特别低落。王大使同他促膝畅谈,帮助分析原因,开导他耐心等待,还请其他同志帮他遗闷解忧,陪他逛商店、看电视。后来才知道这班信使出发日期提前了,因此有些信件未能赶上。
按规定,当时使馆人员每两年休假一次。大使每年回国述职一次,夫人随行。老俩口为此事常常忙得不亦乐乎,不仅为每位馆员捎信,还让每人一定给家属带些东西,见物如见人,让每个家庭欢欢喜喜。他们尤其关心厨师、公务员、司机等出国机会少的工勤同志,总是主动提出为他们携带电视机、收录机等大件物品,甚至让出自己的海关免税物品指标。他们的豁达大度,深为大家赞许。
王大使到京后,要向国内各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和商谈事情。马参赞则给馆员家属挨家挨户送信递物,临行前又挨家挨户收信接物,简直成了“运输队长”。王大使夫妇回馆后,馆内一片欢腾,比过节还热闹。大家盼到了抵万金的家书,看到了久别亲人的照片,收到了家人带来的物品。王大使夫妇还向大家讲述家访的具体情景,每个馆员乐滋滋地听着,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
不惧进“坟墓”
当年,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由外交部派出的主要领导有大使王人三,政务参赞于梦尤,调研参赞马绍伦(王大使夫人),均是老八路,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王大使解放后曾出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和苏州市委书记等职,六十年代初选调入外交部。1977年初,他从中国驻乍得大使调任驻利比里亚首任大使。
于参赞直接从驻埃及使馆转来,担任临时代办,挑起建馆繁重任务,以便迅快顶替台湾 “使馆”。马参赞是当时部内知名的律已严格的优秀女干部。她对继续到艰苦地区工作乐观待之,称利比里亚环境和条件比乍得强好几倍。看着年逾六十的老八路乐呵呵地对待驻在国的艰苦条件,我们年青人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实际上,人人都知道利比里亚,气候炎热潮湿,蚊蝇甚多,疟疾肆行,曾被西方称为“外交官的坟墓”。
作为建馆的负责人于参赞更是着急万分,广泛开展活动,多方获取购房信息。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购置了一处不大的房子作为临时馆舍。从旅馆撤离的那天,人人如释重负,终于盼到了可以解脱高消费了。由于新馆不大,大家住得十分紧张。王大使夫妇只有卧室,没有办公室。于参赞夫妇把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作为卧室兼办公室。有几位同志睡在大厅里。于赞参还发动大家自己动手整理院子,粉饰里里外外的墙壁。于参赞在使馆待了一年多,后来日见其消瘦,十分憔悴,还一直坚持工作。实际上他病得不轻,临行时走路都感到吃力,馆里的同志都为其忧虑不安。不久,从国内传来消息,于参赞身患癌症,半年后病逝。使馆同志听后,人人为这位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老八路,洒下了悲痛的眼泪。
别看外交官总是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实际上中国外交官是多面手的勤杂工,许多高级外交官都有这方面的经历。当年为了节省开支和使馆的安全保密起见,尽量少雇外边人员。对外开展宴请活动,后台的涮锅洗碗任务繁重,一次小宴请,外交官们在后台要洗大批茶杯、水杯、酒杯、蝶子、大碗、小碗、刀叉和各种盘子等器皿,不仅要洗干净,清水冲干净,还要擦得干干凈净、不留水迹。说中国外交官是洗碗专家一点也不夸张。宴请结束后,馆领导常到后台来一起帮厨,并感谢同志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勤俭办馆的作风。
兼当“运输队长”
老八路们心里总是装着大家。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当时使馆是集体伙食,馆领导要求厨师对外出工作晚归的同志,一定要留好饭菜,馆员生了病要提供病号饭。周末,小会餐一次,包饺子时,大使、参赞也和大家一起包饺子。
当时,馆员同国内的亲朋好友唯一的联系渠道,就是通过信使每月一次传递信件,大家把信使赞为“天使”。每次信使到馆,大家列队迎候,仿佛是久旱逢甘霖。邮包一打开,人人寻找自已的信件。馆领导首先关心每人是否收到家信。有一次,发现一位厨师未收到家信,情绪特别低落。王大使同他促膝畅谈,帮助分析原因,开导他耐心等待,还请其他同志帮他遗闷解忧,陪他逛商店、看电视。后来才知道这班信使出发日期提前了,因此有些信件未能赶上。
按规定,当时使馆人员每两年休假一次。大使每年回国述职一次,夫人随行。老俩口为此事常常忙得不亦乐乎,不仅为每位馆员捎信,还让每人一定给家属带些东西,见物如见人,让每个家庭欢欢喜喜。他们尤其关心厨师、公务员、司机等出国机会少的工勤同志,总是主动提出为他们携带电视机、收录机等大件物品,甚至让出自己的海关免税物品指标。他们的豁达大度,深为大家赞许。
王大使到京后,要向国内各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和商谈事情。马参赞则给馆员家属挨家挨户送信递物,临行前又挨家挨户收信接物,简直成了“运输队长”。王大使夫妇回馆后,馆内一片欢腾,比过节还热闹。大家盼到了抵万金的家书,看到了久别亲人的照片,收到了家人带来的物品。王大使夫妇还向大家讲述家访的具体情景,每个馆员乐滋滋地听着,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