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我国的很多地区遭遇倒春寒。与温度成反比的,是连月来一片火热的物价。
“菜价那么贵,4月份下来起码多掏100多块钱!”家住福州的杨小姐因此而抱怨。除了贵,菜价的反复也让她犯愁,“一个星期就要变一次”,“4月有些蔬菜比肉还贵,这个月初菜价降了一些,可是几天之后又涨了,到了上周又降价了,和过山车似的”。
这轮菜价“崛起”可以回溯到3月。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的数据显示,当月常见的52种蔬菜中,涨价的有39种,常见叶菜中的空心菜、上海青、春菜等批发价分别上扬了99.52%、89.36%、65.04%……而进入4月,菜价丝毫未减,52个蔬菜品种里仍有35种持续增长。
除了蔬菜之外,大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石家庄的一些大超市里,散蒜每公斤10.96元,特级蒜每公斤20元。买蒜的赵女士抱怨说:“前年一块钱能买一大包蒜,现在只能买一头,卖得比猪肉都贵。”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4月,二十多个省区市的大蒜价格上涨明显,月底较月初的涨幅均在二至四成之间。
继大蒜之后,绿豆也来凑热闹。5月11日,郑州市民林艳辉在超市里看到,一公斤绿豆19.8元,而一公斤带皮后腿肉才14.98元。在一家超市,一公斤15.98元的特价绿豆甚至引发市民抢购。
北京的居民同样普遍感觉蔬菜、粮食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本刊编辑部拿到的一份北京某单位今年2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采购清单中,蔬菜、大米、鸡蛋、肉类价格未见明显变化,西红柿与尖椒、青椒等几种蔬菜在4月上旬和下旬还有两次超过90%的涨幅,其他商品的价格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随着夏季的到来、供应量的逐渐充足,按照一般的行情来说,农产品价格应当有所下降。但在这份采购清单中,5月的蔬菜价格并无显著回落,或可视为另一种上涨。
如果与往年的数据相比较,今年的价格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据农业部市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到2009年,4月的蔬菜价格与一季度相比均明显下降,降幅在4.4%-17.8%之间。而今年4月,蔬菜价格比一季度仅下降2.8%,5月1-6日,蔬菜价格比4月下降2.0%,比一季度下降4.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中有17种比4月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价格上升了31.1%,5月1-6日上升了33.5%。
CPI来了
许多复杂的经济术语,在普通百姓圈里的普及度一向不高。然而,今年5月,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了一个他们听起来还颇有些懵懂的词——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商品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这八个大类的消费均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相较而言,我们每天都赖以生存的、每天一睁眼都要面对的,便是这一日三餐。俗语有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因为如此,菜篮子中任何一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市场上任何一点波动,都会引来亿万双眼睛的关注。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8%,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通胀预期正在形成。
发改委预计,5、6月CPI很有可能触碰3%的敏感区。而近几个月来,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则更为引人关注。“此前我们预计,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将达到5%,从目前来看,有可能超过10%。”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如是说。
价格的推手
相同厚度的票子,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老百姓的票子“变薄”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玄妙?各种剖析的声音见仁见智。
近期,大蒜、绿豆等食品的价格离谱的攀升速度让炒作说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
绿豆属于小品种,几个亿的资金就能控制整个市场。并且因为品种小,抗风险能力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导致价格波动。郑州金海粮油交易中心的一位商户透露,今年东北遭遇干旱减产,有实力的贸易商趁机囤货炒作。杭州的一位经销商则表示:“我们经销商现在都知道,有一个浙江的神秘人物,手里握有2万吨的东北绿豆,这轮离奇的绿豆涨价跟这位人物的进货行为密切相关。”在绿豆价格已经很高的时候,这位人物仍然赴东北大肆进货,出手动辄百千吨计,并不断在业内发布货源趋紧的消息,使得国内大小经销商跟风抢购,尽管他后来逐渐停止从东北进货,但市场效应已经形成。
游资炒作能左右部分商品的价格,却难以解释价格何以集体上涨。在新发地的一些批发商那里,我们听到了更为直接、也更为显而易见的供求说和成本说两种解释。
近日市场上涨幅较大的,是薏米、豆类等杂粮的价格。一位主营粮油的商户称,这些商品原本产量就偏低、供应量不大,近来各种等不利天气更使其主产区受灾减产,再加上电视上的养生节目对杂粮的推崇,更使百姓对它趋之若鹜。
一位卖冬瓜的摊主在被问及涨价的原因时,一脸无奈:“每年的摊位费都在涨,一年一招标。像这个摊子,去年一千五,今年两千。拉菜的车进门要收费,出门也要收费。还有啊,油钱在涨,过路费在涨,进一车菜根本赚不了几个钱。”说完这么多“涨”之后,他反问道:“这些都在涨,我总不能赔本卖吧?”
前者所说的天灾,我们都看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后者的抱怨则可在4月的统计数据中直接找到支撑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12%。上述数据的传导效应将影响CPI,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农产品并非CPI攀高的惟一推手。李国祥也表示,成本因素必须纳入考量,“人力成本、土地租金和农业生产资料都涨了,农产品自然要涨价”。
可见,农产品的涨价只是整个价格链条的一个末端,当我们看到农产品涨起来的时候,其他环节其实都已经先后涨过了。而倘若仍要继续深究,为何上游的这些环节也在上涨,除了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原因之外,大概就要说说国内的货币问题了。
票子多了?
央行网站显示,1999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1.76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4.58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M0)为1.34万亿人民币。此后十年中,各类货币供应量持续大幅增长,直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了60.62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达22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达3.82万亿人民币。十年间,广义货币供应量每年增加数均以万亿计算,而且增加数量一年比一年大,其中仅2009年一年就增加了13万亿之多。十年共增加了49万亿人民币,增幅超过5倍。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拉动模式”虽然救中国经济于危难之中,但其带来的通胀风险也如同始终“悬在中国经济头顶上的剑”一般。有专家因此质疑,目前通胀压力大增与宽松的信贷政策不无关系,并呼吁国家应该适时调整货币发放量。
关于中国是否已有“通货膨胀”,学界众说纷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指出,“通货膨胀的基本定义,无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中,指的都是因货币发行过多所引致的物价普遍且持续地增长。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要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货币发行过多’”,“二是物价普遍上行”,“三是‘持续增长’”,“在现实中,西方国家一般以CPI连续上行6个月且超过3%为判别通货膨胀的尺度”。
按照这一标准,CPI上行不能完全等同于发生通货膨胀。并且,由于食品仅为计算CPI所参考的八大类商品中的一类商品,其价格上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CPI上行。但不断上行的CPI还是让我们不得不有通胀之忧。
而且,尽管钞票总量不少,但以工资的形式进入劳动者腰包的却不多,更多的以资产价格上涨、企业贷款等形式进入了其他渠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人均工资增长11%。然而,数字甫一公布,就遭到了多方的质疑,并产生了“被增长”一词。现如今涨价当前,工资的增长幅度与之相较,就更显得微乎其微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也表示,为了减缓居民对通胀的“放大感受”,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居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仍然幅度不够”。
混搭药方
穿衣吃饭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对日用品价格的变化异常敏感。农产品涨价所反映的也早已远不止于吃的问题,更是民生的问题、国计的问题。急速上涨的物价如同一位虚火的病人,需要对症下药。而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为中国的物价败火,单一的一味药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多管齐下。
近期,国家发改委已从四个方面做出部署:一是严格监控物价信息;二是动用国家储备,增加进口,释放库存粮;三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者,严打游资炒作农产品,一旦确认,将没收获利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四是给城市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
与此同时,为了抑制过度发放贷款所导致的正在形成的通胀预期,货币问题也有必要一并解决。去年国家发放贷款超过9万亿时,就已有学者担心:这么多货币流向市场,一旦在股市和楼市受挫,通货膨胀就会马上显现出来。然而,时至今日,货币政策依然较为宽松,利率偏低。因此,降低货币流速是当务之急,而降低流速的方法之一便是许多学者提到的央行及早加息。
国家的发展需要拉动内需,而要想拉动内需,如同有的学者曾提出的那般,车子、房子、票子、女子和孩子都是重要的因素。其中,让老百姓口袋中的票子能买更多的东西是能否拥有另外四“子”的重要因素。
想“五子登科”?就先让菜篮子满起来吧。
“菜价那么贵,4月份下来起码多掏100多块钱!”家住福州的杨小姐因此而抱怨。除了贵,菜价的反复也让她犯愁,“一个星期就要变一次”,“4月有些蔬菜比肉还贵,这个月初菜价降了一些,可是几天之后又涨了,到了上周又降价了,和过山车似的”。
这轮菜价“崛起”可以回溯到3月。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的数据显示,当月常见的52种蔬菜中,涨价的有39种,常见叶菜中的空心菜、上海青、春菜等批发价分别上扬了99.52%、89.36%、65.04%……而进入4月,菜价丝毫未减,52个蔬菜品种里仍有35种持续增长。
除了蔬菜之外,大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在石家庄的一些大超市里,散蒜每公斤10.96元,特级蒜每公斤20元。买蒜的赵女士抱怨说:“前年一块钱能买一大包蒜,现在只能买一头,卖得比猪肉都贵。”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4月,二十多个省区市的大蒜价格上涨明显,月底较月初的涨幅均在二至四成之间。
继大蒜之后,绿豆也来凑热闹。5月11日,郑州市民林艳辉在超市里看到,一公斤绿豆19.8元,而一公斤带皮后腿肉才14.98元。在一家超市,一公斤15.98元的特价绿豆甚至引发市民抢购。
北京的居民同样普遍感觉蔬菜、粮食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本刊编辑部拿到的一份北京某单位今年2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采购清单中,蔬菜、大米、鸡蛋、肉类价格未见明显变化,西红柿与尖椒、青椒等几种蔬菜在4月上旬和下旬还有两次超过90%的涨幅,其他商品的价格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随着夏季的到来、供应量的逐渐充足,按照一般的行情来说,农产品价格应当有所下降。但在这份采购清单中,5月的蔬菜价格并无显著回落,或可视为另一种上涨。
如果与往年的数据相比较,今年的价格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据农业部市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到2009年,4月的蔬菜价格与一季度相比均明显下降,降幅在4.4%-17.8%之间。而今年4月,蔬菜价格比一季度仅下降2.8%,5月1-6日,蔬菜价格比4月下降2.0%,比一季度下降4.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中有17种比4月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价格上升了31.1%,5月1-6日上升了33.5%。
CPI来了
许多复杂的经济术语,在普通百姓圈里的普及度一向不高。然而,今年5月,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了一个他们听起来还颇有些懵懂的词——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商品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这八个大类的消费均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相较而言,我们每天都赖以生存的、每天一睁眼都要面对的,便是这一日三餐。俗语有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因为如此,菜篮子中任何一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市场上任何一点波动,都会引来亿万双眼睛的关注。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8%,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通胀预期正在形成。
发改委预计,5、6月CPI很有可能触碰3%的敏感区。而近几个月来,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则更为引人关注。“此前我们预计,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将达到5%,从目前来看,有可能超过10%。”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如是说。
价格的推手
相同厚度的票子,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老百姓的票子“变薄”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玄妙?各种剖析的声音见仁见智。
近期,大蒜、绿豆等食品的价格离谱的攀升速度让炒作说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
绿豆属于小品种,几个亿的资金就能控制整个市场。并且因为品种小,抗风险能力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导致价格波动。郑州金海粮油交易中心的一位商户透露,今年东北遭遇干旱减产,有实力的贸易商趁机囤货炒作。杭州的一位经销商则表示:“我们经销商现在都知道,有一个浙江的神秘人物,手里握有2万吨的东北绿豆,这轮离奇的绿豆涨价跟这位人物的进货行为密切相关。”在绿豆价格已经很高的时候,这位人物仍然赴东北大肆进货,出手动辄百千吨计,并不断在业内发布货源趋紧的消息,使得国内大小经销商跟风抢购,尽管他后来逐渐停止从东北进货,但市场效应已经形成。
游资炒作能左右部分商品的价格,却难以解释价格何以集体上涨。在新发地的一些批发商那里,我们听到了更为直接、也更为显而易见的供求说和成本说两种解释。
近日市场上涨幅较大的,是薏米、豆类等杂粮的价格。一位主营粮油的商户称,这些商品原本产量就偏低、供应量不大,近来各种等不利天气更使其主产区受灾减产,再加上电视上的养生节目对杂粮的推崇,更使百姓对它趋之若鹜。
一位卖冬瓜的摊主在被问及涨价的原因时,一脸无奈:“每年的摊位费都在涨,一年一招标。像这个摊子,去年一千五,今年两千。拉菜的车进门要收费,出门也要收费。还有啊,油钱在涨,过路费在涨,进一车菜根本赚不了几个钱。”说完这么多“涨”之后,他反问道:“这些都在涨,我总不能赔本卖吧?”
前者所说的天灾,我们都看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后者的抱怨则可在4月的统计数据中直接找到支撑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12%。上述数据的传导效应将影响CPI,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农产品并非CPI攀高的惟一推手。李国祥也表示,成本因素必须纳入考量,“人力成本、土地租金和农业生产资料都涨了,农产品自然要涨价”。
可见,农产品的涨价只是整个价格链条的一个末端,当我们看到农产品涨起来的时候,其他环节其实都已经先后涨过了。而倘若仍要继续深究,为何上游的这些环节也在上涨,除了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原因之外,大概就要说说国内的货币问题了。
票子多了?
央行网站显示,1999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1.76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4.58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M0)为1.34万亿人民币。此后十年中,各类货币供应量持续大幅增长,直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了60.62万亿人民币,狭义货币供应量达22万亿人民币,流通中现金达3.82万亿人民币。十年间,广义货币供应量每年增加数均以万亿计算,而且增加数量一年比一年大,其中仅2009年一年就增加了13万亿之多。十年共增加了49万亿人民币,增幅超过5倍。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拉动模式”虽然救中国经济于危难之中,但其带来的通胀风险也如同始终“悬在中国经济头顶上的剑”一般。有专家因此质疑,目前通胀压力大增与宽松的信贷政策不无关系,并呼吁国家应该适时调整货币发放量。
关于中国是否已有“通货膨胀”,学界众说纷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指出,“通货膨胀的基本定义,无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还是在西方经济学中,指的都是因货币发行过多所引致的物价普遍且持续地增长。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要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货币发行过多’”,“二是物价普遍上行”,“三是‘持续增长’”,“在现实中,西方国家一般以CPI连续上行6个月且超过3%为判别通货膨胀的尺度”。
按照这一标准,CPI上行不能完全等同于发生通货膨胀。并且,由于食品仅为计算CPI所参考的八大类商品中的一类商品,其价格上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CPI上行。但不断上行的CPI还是让我们不得不有通胀之忧。
而且,尽管钞票总量不少,但以工资的形式进入劳动者腰包的却不多,更多的以资产价格上涨、企业贷款等形式进入了其他渠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人均工资增长11%。然而,数字甫一公布,就遭到了多方的质疑,并产生了“被增长”一词。现如今涨价当前,工资的增长幅度与之相较,就更显得微乎其微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也表示,为了减缓居民对通胀的“放大感受”,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居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仍然幅度不够”。
混搭药方
穿衣吃饭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对日用品价格的变化异常敏感。农产品涨价所反映的也早已远不止于吃的问题,更是民生的问题、国计的问题。急速上涨的物价如同一位虚火的病人,需要对症下药。而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为中国的物价败火,单一的一味药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多管齐下。
近期,国家发改委已从四个方面做出部署:一是严格监控物价信息;二是动用国家储备,增加进口,释放库存粮;三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者,严打游资炒作农产品,一旦确认,将没收获利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四是给城市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
与此同时,为了抑制过度发放贷款所导致的正在形成的通胀预期,货币问题也有必要一并解决。去年国家发放贷款超过9万亿时,就已有学者担心:这么多货币流向市场,一旦在股市和楼市受挫,通货膨胀就会马上显现出来。然而,时至今日,货币政策依然较为宽松,利率偏低。因此,降低货币流速是当务之急,而降低流速的方法之一便是许多学者提到的央行及早加息。
国家的发展需要拉动内需,而要想拉动内需,如同有的学者曾提出的那般,车子、房子、票子、女子和孩子都是重要的因素。其中,让老百姓口袋中的票子能买更多的东西是能否拥有另外四“子”的重要因素。
想“五子登科”?就先让菜篮子满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