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尽管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可方便利用的水资源非常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用水更为紧张;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量减少,同时影响地下水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污染 地面沉降 浪费
一水资源短缺问题
尽管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只占2.5%,除去不易开采的地下水,南北极冰雪溶水等易供人类利用开发使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 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势。我国的情况是东南水资源相对多,西北水资源相对少,但是总体上水资源相当地匮乏。
二水污染严重
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工业污染仍然十分突出。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工业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污染因子,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很多老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大量存在;不少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现象普遍。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2农业污染大量存在。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下水形成污染。
⒊城镇污水未有效处理。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污水未能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有效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影响了河流水质引起了河流水体污染。
三地下水开采过度
当前地下水开采过量,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四 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农业用水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都存在大量的浪费。工业上由于管理不善,工程配套差和工艺技术落后,城市管网和卫生设施的漏水很普遍,是城市生活用水中浪费最大的一项。据统计,工业上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远远超过其实际耗水量。如美国1970年统计表明,占全国工业用水量78%的热电站用水,其实际耗水量仅为其取用水量的1%。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吨,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2%,发达国家均为75%~85%;农业上农村大水漫灌,利用率很低,而且渠道滲漏很大,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和潜育化,降低土壤质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5,而很多国家为0.7~0.8;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全国管网漏损率为20%,每年浪费水达100亿吨以上。居民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给排水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分质供水,由于人为疏忽和故意等都是造成居民日常生活水资源浪费的原因。
总之,当前水资源问题相当严峻,一定要加以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节约用水,更好地利用有效的水资源。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雪芹,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第二作者:盛利芳,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污染 地面沉降 浪费
一水资源短缺问题
尽管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只占2.5%,除去不易开采的地下水,南北极冰雪溶水等易供人类利用开发使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 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势。我国的情况是东南水资源相对多,西北水资源相对少,但是总体上水资源相当地匮乏。
二水污染严重
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工业污染仍然十分突出。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工业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污染因子,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很多老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大量存在;不少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现象普遍。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2农业污染大量存在。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下水形成污染。
⒊城镇污水未有效处理。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污水未能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有效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影响了河流水质引起了河流水体污染。
三地下水开采过度
当前地下水开采过量,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四 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农业用水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都存在大量的浪费。工业上由于管理不善,工程配套差和工艺技术落后,城市管网和卫生设施的漏水很普遍,是城市生活用水中浪费最大的一项。据统计,工业上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远远超过其实际耗水量。如美国1970年统计表明,占全国工业用水量78%的热电站用水,其实际耗水量仅为其取用水量的1%。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吨,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2%,发达国家均为75%~85%;农业上农村大水漫灌,利用率很低,而且渠道滲漏很大,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和潜育化,降低土壤质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5,而很多国家为0.7~0.8;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全国管网漏损率为20%,每年浪费水达100亿吨以上。居民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给排水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分质供水,由于人为疏忽和故意等都是造成居民日常生活水资源浪费的原因。
总之,当前水资源问题相当严峻,一定要加以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节约用水,更好地利用有效的水资源。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雪芹,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第二作者:盛利芳,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作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