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观认为,“问题在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一方面,问题是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课堂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和教学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因此,我通过创设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和挑战意义的问题,以“情”为背景,以“思”为核心,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在问题中学习,让问题情景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纽带。
  1创设新颖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景具有新颖性,就能迅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究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新颖别致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问,在提问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学习“我们共有一个家”时出示漫画:小鸟的对话“我多想有个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就漫画所蕴涵的寓意进行思考:①鸟儿为什么好想有个家?②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出现了什么问题?③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新颖的漫画问题情景教学,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激起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启迪学生思维
  “疑”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困惑感,引发学生旧知于新知的矛盾冲突,启迪探究欲望。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的思维之路人为铺设障碍,有意识地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思维处于一种紧张活跃活动的愤悱状态。例如在学习“赶走烦恼”时,出示小品:某星期天,小强正在家里做作业,他的好朋友王童和高晓两个来了,两人硬拉着小强要去网吧上网,而小强并不想去。面对此烦恼,小强该怎么办?如果是你,面对着网络的诱惑,又该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小声议论起来,他们都想知道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烦恼,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此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这些启发性问题的创设,使学生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3创设科学性的问题情景,拓展学生能力
  科学具有严谨性,作为科学载体的知识也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教师在提问前,首先要熟悉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握知识之间的迁移,同时还要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创设的问题才能难易适中,切中学生的知识心理需求,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要有铺垫,使学生能在铺垫的引导下,进行思维的梯级开发,达到探求新知的目的。如此创设问题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循序渐进、顺理成章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拓展能力。如学习“别挤了”一节课时,其中探究中国和世界控制人口、解决人口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策略,懂得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首先展示“如潮的车流”和“苦难的地球母亲”的媒体情景,出示问题:①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②世界人口膨胀会带来哪些问题?③人口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更是一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请你联系当地实际,说说当地社区为解决人口问题都做了哪些工作?④你作为一名小学生能为人口问题做些什么?通过层层推理,步步释疑,既理解了重点内容——中国和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又突破了难点——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强化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4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情景,全面提高学生
  教育新理念认为,“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积极的自我表现欲望,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作为一种巨大的积极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求知心理的冲动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面向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就会使一大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层次不同的问题,使课堂提问因学生的差异而作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课堂提问中,如要求回答“是什么”的判断型,回答“怎么办”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那些不同意见”的创新型,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踊跃表现,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既要创设一些简单的情景问题让他们来尝试,回答正确要及时肯定表扬,回答不正确,则要补充修正,同时还要鼓励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参与的勇气,有坚持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精心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挑战意义的问题情景,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乐学;使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品德与社会课知识、原理所蕴涵的活动的思想理念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这篇论文是从:①举一反三法;②主线突破法;③跳跃读法;④直奔中心法;⑤逆向讲读法;⑥文题分析法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是通过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的。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及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不管是高考、中考或是
期刊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能流利地使用英语交流的人才。然而在现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指导下,大部分中学生在学了六年英语后仍无法达到进行一般交流的水平。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仍流行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二是升学考试。在这两者的影响下,大多数中学生认为英语只是一门必修课,而学习英语的就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他们很少主动采取有效策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认知活动,而是注重沿用传统的学习策略。例如,重复练习,死记
期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  1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
期刊
记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记忆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教师可根据记忆的规律和特点,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力保证。那么,怎么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  1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记忆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所谓意义记忆是指通过理解材料而进行的识记,也就是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而理解越深,印象越深,则记忆越牢固。有位教育家曾说:如果
期刊
农村高中教学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又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在教育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中学生源差已经无法挽回。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现象十分严重,而英语课堂教学尤其突出。英语与语文、数学一同被认为是当今高中学生必修的三大科目之一,也显示了它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农村高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学习和运用,而相当一部分学生越学越费
期刊
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使学生喜欢呢?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
期刊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
期刊
目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课务较重,教师怎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课堂该怎样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率呢?  1整合各个板块,整体设计目标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都使用牛津英语教材,版块编排是这套教材的特点,以4B为例,这套教材分7版块。  A.Read and say情景版块。  B.Look,read and say按主题归类和图词组和的方式呈现词汇。  C.Ask and answ
期刊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张扬起科学的本真吧!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诗意的、生成的、真实的!  1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
期刊
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将和谐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而小学教育中,口语交际课又一直是我们教师的薄弱环节,平时的公开课中,我们总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课堂俨然成了少数学生展示的舞台,多数学生则充当“观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