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旨在保护幼儿创新力,使其各项潜能得到诱发性引导。根据现代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观察,应该从这个角度形成一种以“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主观能力性的培养逐渐养成自主性的行为、习惯,喜爱学习、快乐学习,在兴趣基础上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开放型性格雏形,同时需要使幼儿教育完成对幼儿的因势利导,在差异中培养与训导,克服传统模式中的“同一化”教育,提高差异化教学水平等。
关键词:幼儿;自主;意识;习惯
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主客体统一”理念,其内容主要是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与功能性。根据这种理念的启示我国在现代教育战略设置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指向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幼儿教育为例,要求在保护学生创造力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智力、情感、行动等各项能力得到因势利导与拓展。以下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设置诱发环境营建培养氛围
根据洛克的“白板理论”可知,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同一张白板,需要将所有的知识图案描绘上去;但这个过程的实践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客观的导引作用,用俗话来讲即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因而从这个白板理论的角度切入实践针对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教学目标,需要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营建起一个能够诱发学生兴趣、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环境;比如,在图案的设计、色彩选择方面应该选取较多的卡通人物,尽可能以“故事墙”、卡通造型雕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感兴趣的大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经典性的动画故事,为学生装扮教室,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完成布置,提高教室环境与学生兴趣的关联。同时,应该增加植物方面的布置,使幼儿的学习环境中有绿色、有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并通过花卉、绿植形态等使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中的“生态”。
二、增加实践增进行为自主
自主性教学并不是使学生获得全权的任性,它的本质在于令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如培养上厕所的主动意识、单独进行学习活动的倾向、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等。幼儿教育中并不是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反过来使学生各种天性得到保护、疏导、合理引导。所以,通过“规训”方法(传统的严厉教育)如“手背后、人端坐”之类硬性指标式的训练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各项目标之实现。因此,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尽可能按照其好动的特征、爱说话的特征、好奇心强的特征,为其匹配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如,游戏教学就可以合理疏导幼儿天生的活跃性,使其生命力得到对应性的引导,在玩游戏中获得跑、走、对话、歌唱、合作、参与等各项基础性的社交能力与多种可融入群体的综合素质。再如,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在课堂中实践互动教学法使幼儿能够将手、脑、足各种身体行为主体得到较多的活动、应用;使心智的培养与行为的活动逐渐趋向于统一,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形成一种自主性的良好习惯。
三、以激励促进自主意识与习惯培养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引入了激励评价法,并且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激励机制。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就通过一些话语激励、荣誉激励、物品激励为其提供表现力方面的进一步刺激。但从实践观察效果并没有达到“深入幼儿之心”的目的。家长与幼儿之间容易形成“表扬”这种传统、单一化的固定看法。因而在激励促进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地植入情感教学,关心儿童在自主性参与中的感受、喜欢程度、接受度等;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与激励相匹配的评估考核表,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因素进行评估,如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程度、掌握技能的时间性等,建立起针对幼儿自主能力、主观行动意愿方面的评估体系;然后,按照差异化教学法,从幼儿的个性、学习过程的快慢程度等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因势利导、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对应引导的目标。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在其自身的天性之内获得合理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克服传统理念中的性格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划分,应该正确引入开放型性格,避免评价中的结果评价、成绩评价;而要通过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实施全面评估,使其长项得到突显,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归纳起来就是穆勒在其自我述说中所讲的“将弯的调直、将多余的枝节剪除、将好的幼芽进行培养”。
幼儿教育是幼儿迈向漫长教育的入口,因而重要性非常突出。为了做好幼儿教育,为其未来打下较好的基础,需要从现代教育中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出发,认真分析中国幼儿的生长环境、兴趣倾向、教育经验积累程度,然后从可取度的角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从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机会;同时,结合现代教育中培养自主性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激励方法推动对学生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培养水平;促进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各项潜在的可塑造性得到诱发与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江海燕.幼儿教育:人生智慧之光[J].学术研究,2015,(10):30-33.
[2]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3,(6):149-151.
[3]劉丽.国外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述要[J].学术界,2014,(5):218-227.
关键词:幼儿;自主;意识;习惯
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主客体统一”理念,其内容主要是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与功能性。根据这种理念的启示我国在现代教育战略设置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指向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幼儿教育为例,要求在保护学生创造力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智力、情感、行动等各项能力得到因势利导与拓展。以下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设置诱发环境营建培养氛围
根据洛克的“白板理论”可知,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同一张白板,需要将所有的知识图案描绘上去;但这个过程的实践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客观的导引作用,用俗话来讲即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因而从这个白板理论的角度切入实践针对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教学目标,需要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营建起一个能够诱发学生兴趣、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环境;比如,在图案的设计、色彩选择方面应该选取较多的卡通人物,尽可能以“故事墙”、卡通造型雕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感兴趣的大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经典性的动画故事,为学生装扮教室,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完成布置,提高教室环境与学生兴趣的关联。同时,应该增加植物方面的布置,使幼儿的学习环境中有绿色、有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并通过花卉、绿植形态等使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中的“生态”。
二、增加实践增进行为自主
自主性教学并不是使学生获得全权的任性,它的本质在于令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如培养上厕所的主动意识、单独进行学习活动的倾向、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等。幼儿教育中并不是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反过来使学生各种天性得到保护、疏导、合理引导。所以,通过“规训”方法(传统的严厉教育)如“手背后、人端坐”之类硬性指标式的训练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各项目标之实现。因此,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尽可能按照其好动的特征、爱说话的特征、好奇心强的特征,为其匹配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如,游戏教学就可以合理疏导幼儿天生的活跃性,使其生命力得到对应性的引导,在玩游戏中获得跑、走、对话、歌唱、合作、参与等各项基础性的社交能力与多种可融入群体的综合素质。再如,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在课堂中实践互动教学法使幼儿能够将手、脑、足各种身体行为主体得到较多的活动、应用;使心智的培养与行为的活动逐渐趋向于统一,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形成一种自主性的良好习惯。
三、以激励促进自主意识与习惯培养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引入了激励评价法,并且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激励机制。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就通过一些话语激励、荣誉激励、物品激励为其提供表现力方面的进一步刺激。但从实践观察效果并没有达到“深入幼儿之心”的目的。家长与幼儿之间容易形成“表扬”这种传统、单一化的固定看法。因而在激励促进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地植入情感教学,关心儿童在自主性参与中的感受、喜欢程度、接受度等;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与激励相匹配的评估考核表,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因素进行评估,如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程度、掌握技能的时间性等,建立起针对幼儿自主能力、主观行动意愿方面的评估体系;然后,按照差异化教学法,从幼儿的个性、学习过程的快慢程度等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因势利导、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对应引导的目标。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在其自身的天性之内获得合理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克服传统理念中的性格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划分,应该正确引入开放型性格,避免评价中的结果评价、成绩评价;而要通过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实施全面评估,使其长项得到突显,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归纳起来就是穆勒在其自我述说中所讲的“将弯的调直、将多余的枝节剪除、将好的幼芽进行培养”。
幼儿教育是幼儿迈向漫长教育的入口,因而重要性非常突出。为了做好幼儿教育,为其未来打下较好的基础,需要从现代教育中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出发,认真分析中国幼儿的生长环境、兴趣倾向、教育经验积累程度,然后从可取度的角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从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机会;同时,结合现代教育中培养自主性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激励方法推动对学生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培养水平;促进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各项潜在的可塑造性得到诱发与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江海燕.幼儿教育:人生智慧之光[J].学术研究,2015,(10):30-33.
[2]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3,(6):149-151.
[3]劉丽.国外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述要[J].学术界,2014,(5):21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