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没有政治头脑,但特关心政治;没有很多钱,但自觉很富有;不艺术,但爱艺术;不浪漫但心怀浪漫;智商不高,但崇尚科学的处女座肖猪者;不好围观,但自许精分(就是精神分裂),“学什么不如学好” 。
——摘自王学兵的APP《学好无聊》
王学兵不是典型的处女座,看不出来有洁癖、纠结、神经质,虽然有些许小小的自恋却也在蛮合理合情的范畴内。总之,是挺自然的小生兼老生一枚。率真,并且洒脱。
从修正主义到坚守自我
关于王学兵成长的介绍有很多,不过度娘给出的最显眼最具有学理色彩的,乃是关于他得益于父母“修正主义”教育方式的成长经历。当初的“修正主义”教育模式究竟起到了怎样的显著效果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如今的王学兵确实并没有太多年少时受到过分束缚的痕迹,一如他不设防的个性一般,自然而澄澈。
用“澄澈”这个词形容一个已然步入而立的男人,似乎有些不太适宜,但是聚光灯下的各种“星”们,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具有凡人特质的普遍存在,他们的光鲜背后亦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迷惘乃至沧桑与坎坷,所谓完美的外表下,有多少人能够值得并经得起推敲呢?能够澄澈,并坚守自然,已然是最大的褒奖。正如王学兵所言:“我其实是老生的型,但是我有一颗小生的心。”
王学兵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被封为中国偶像剧开山鼻祖之作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成就了“王学兵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谁又能否认:恰是彼时的那群懵懂年轻人,以无知无畏和满腔热忱成就了这部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足以被记录在册的、与爱有关的作品呢?
王学兵的成就,是坚持来的。
同无数混迹于演艺行业的人一样,王学兵的低潮期并不短暂。一朝成名与久炼成金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容易在蜂拥而至的浮华面前迷失并坍塌于无形,而后者却已然能够泰若处置并坦然面对。一如我苛刻地追问王学兵:“如今中国新时代偶像剧催生的第一批‘小生’,都在‘小生’的魔咒下困顿着,直接导致许多人爆红之后的作品成绩一直平平,你自己呢?”他浅笑着回应:“每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这些局限有的是机会造成的,有的是个性造成的。一个人不可能总是有让别人满意的作品,就先让自己满意吧!”
不恼不怒,我就是我,是这个有着漂亮眼睛与柔和唇线的男人最可爱的地方。
不再是提线木偶
聊天中谈到成长,王学兵开玩笑说:“除了个子没长,其他都长了,年龄啊,阅历啊,都长了!”他坦言,这些年来收获最多的是工作上的快乐。
但我们知道,他收获的,远不只快乐这么简单。
演艺圈有其特定的规则,所有初到者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你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必须在迎合这个圈子规矩的前提下,展现并实现自我。一如王学兵最初以乖乖的偶像小生起步,随后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爱做主》成为“婚姻专业户”,之后又因《绝对控制》跨入“警察专业户”的光荣行列。
这就是这个圈子的规则,你红了,所以你被贴上了标签,你不再是你,你必须遵循一定之规。
不过,好在多年磨砺并没有将王学兵的个性打磨得过分圆滑,我想“修正主义”模式为其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让其永远不肯放弃自我。有些男人就是这样的:曾经青春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没能充分施展个性与理想,在一切水到渠成、东风具备时,他们往往会加倍努力地实现年少时的冲动。
王学兵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王学兵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学好无聊”。这里被他自己称之为“专门为我的‘不务正业’服务”的地方。他说,想要不务正业地筹备属于自己的电影、做MV、唱歌,并着力希望“挑战一些以前没演过的角色”。王学兵透露,在2014年即将上映的五部电影中,他饰演了五种截然不同的角色类型,而在广泛吸引舆论眼球的《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中,王学兵更是玩票“极品渣男”,再度冲击爱情带来的心跳与刺激。往日他塑造的那些角色多数带有“高大上”的标签,《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内敛、腼腆的乐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善良、诚恳的安家睦,《关云长》中超然、洒脱的书生王植,《听风者》中不动声色、神秘睿智的郭兴中……像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中这样身为“三贱客”首领的角色,跟他儒雅书生的气派、一贯严肃正经的表情完全不相符,如此挑战想象力,更让人对电影的上映充满期待。被追问“演这样一个极品渣男会不会觉得对自己的形象有影响”时,王学兵称:“当然不会了,演这种角色才好玩,一个好的演员是来服务角色的,角色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好坏之分。”的确,他很少演绎重复的角色,不喜欢被标签束缚,也不介意角色对自身形象的负面影响。大部分情况下,角色在王学兵眼中,就是他要挑战的工作。
当年那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乖乖男孩“乐言”,在演艺这个圈里显然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提线木偶。他自在、追梦,敢于并乐于尝试,这样的男人,有故事,够丰满。
关于处女座
2014伊始,处女座平白挨了很多黑枪。幸或不幸,王学兵是处女座——他终究、毕竟还是个处女座。
在某些方面,王学兵挺中庸,很随和,很好说话。比如我不客气地抱怨:“中国半数以上的电视剧拍出来就被束之高阁,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简直是浪费了投资方的金钱和制作团队的精力,同欧美电视剧制作水平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此时,王学兵则会很好脾气地打圆场:“大部分老百姓还是爱看国产剧的吧,接地气儿嘛。美剧的好是我们学不来的,我们要发现自己的好。”
再比如,你问王学兵:圈里有人说你“大男人”,你自己怎么看?
他会夸张地打诨道:“他们胡说!”然后又会文艺范儿十足地引用自己APP里的个性宣言:“我没有政治头脑,但特关心政治;没有很多钱,但自觉很富有;不艺术,但爱艺术;不浪漫但心怀浪漫;智商不高,但崇尚科学的处女座肖猪者;不好围观,但自许精分(就是精神分裂),‘学什么不如学好’!”这也是怀着好奇和探索精神的处女座王学兵的小小“心机”,除了大家不熟知的摇滚这一爱好,他对电子产品的迷恋也不仅仅止步在叶公好龙这一段位。其实,他个人的时间大部分真的花在了“不务正业”上,跟黄少峰成立新组合、热爱摄影和剪辑、上线自己的综合性分享类APP“学好无聊”,一副把兴趣做成专业的架势。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他把所有的剪接软件都摸索清楚,完全可以靠自己剪片子,甚至偶尔还能处理个特效。应酬不多的他,更在意埋头钻研个人爱好带给自己的那份自在。就像他的个人工作室的名字——“学好无聊”,王学兵认为:“人一定要有一点业余爱好,不然会越来越傻、越来越笨。”这个长相正派、私下却爱“胡闹、恶搞”的老男孩说:“无聊没什么不好,挺深刻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忙的是无聊的事,闲时更加无聊。这是生活常态,无聊的状态比较真实。”
不过,不要以为王学兵是烂好人,身为处女座的人,定然有你所不能触犯的底线。当我问:“你怎样看待艺人个人隐私与大众舆论刨根究底之间的关系?”他不无严肃地告知:“大家的好奇心和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那么确定的事的时候还是需要互相理解。”
眼前这个男人,厚道、简单、有想法、有脾气;跟着感觉走,喜欢什么,什么便是“好”;他的角色是百变的,他的原则是坚持自我,一切都挺好!
——摘自王学兵的APP《学好无聊》
王学兵不是典型的处女座,看不出来有洁癖、纠结、神经质,虽然有些许小小的自恋却也在蛮合理合情的范畴内。总之,是挺自然的小生兼老生一枚。率真,并且洒脱。
从修正主义到坚守自我
关于王学兵成长的介绍有很多,不过度娘给出的最显眼最具有学理色彩的,乃是关于他得益于父母“修正主义”教育方式的成长经历。当初的“修正主义”教育模式究竟起到了怎样的显著效果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如今的王学兵确实并没有太多年少时受到过分束缚的痕迹,一如他不设防的个性一般,自然而澄澈。
用“澄澈”这个词形容一个已然步入而立的男人,似乎有些不太适宜,但是聚光灯下的各种“星”们,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具有凡人特质的普遍存在,他们的光鲜背后亦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迷惘乃至沧桑与坎坷,所谓完美的外表下,有多少人能够值得并经得起推敲呢?能够澄澈,并坚守自然,已然是最大的褒奖。正如王学兵所言:“我其实是老生的型,但是我有一颗小生的心。”
王学兵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被封为中国偶像剧开山鼻祖之作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成就了“王学兵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谁又能否认:恰是彼时的那群懵懂年轻人,以无知无畏和满腔热忱成就了这部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足以被记录在册的、与爱有关的作品呢?
王学兵的成就,是坚持来的。
同无数混迹于演艺行业的人一样,王学兵的低潮期并不短暂。一朝成名与久炼成金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容易在蜂拥而至的浮华面前迷失并坍塌于无形,而后者却已然能够泰若处置并坦然面对。一如我苛刻地追问王学兵:“如今中国新时代偶像剧催生的第一批‘小生’,都在‘小生’的魔咒下困顿着,直接导致许多人爆红之后的作品成绩一直平平,你自己呢?”他浅笑着回应:“每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这些局限有的是机会造成的,有的是个性造成的。一个人不可能总是有让别人满意的作品,就先让自己满意吧!”
不恼不怒,我就是我,是这个有着漂亮眼睛与柔和唇线的男人最可爱的地方。
不再是提线木偶
聊天中谈到成长,王学兵开玩笑说:“除了个子没长,其他都长了,年龄啊,阅历啊,都长了!”他坦言,这些年来收获最多的是工作上的快乐。
但我们知道,他收获的,远不只快乐这么简单。
演艺圈有其特定的规则,所有初到者的起跑线都是一致的:你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必须在迎合这个圈子规矩的前提下,展现并实现自我。一如王学兵最初以乖乖的偶像小生起步,随后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爱做主》成为“婚姻专业户”,之后又因《绝对控制》跨入“警察专业户”的光荣行列。
这就是这个圈子的规则,你红了,所以你被贴上了标签,你不再是你,你必须遵循一定之规。
不过,好在多年磨砺并没有将王学兵的个性打磨得过分圆滑,我想“修正主义”模式为其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让其永远不肯放弃自我。有些男人就是这样的:曾经青春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没能充分施展个性与理想,在一切水到渠成、东风具备时,他们往往会加倍努力地实现年少时的冲动。
王学兵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王学兵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学好无聊”。这里被他自己称之为“专门为我的‘不务正业’服务”的地方。他说,想要不务正业地筹备属于自己的电影、做MV、唱歌,并着力希望“挑战一些以前没演过的角色”。王学兵透露,在2014年即将上映的五部电影中,他饰演了五种截然不同的角色类型,而在广泛吸引舆论眼球的《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中,王学兵更是玩票“极品渣男”,再度冲击爱情带来的心跳与刺激。往日他塑造的那些角色多数带有“高大上”的标签,《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内敛、腼腆的乐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善良、诚恳的安家睦,《关云长》中超然、洒脱的书生王植,《听风者》中不动声色、神秘睿智的郭兴中……像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中这样身为“三贱客”首领的角色,跟他儒雅书生的气派、一贯严肃正经的表情完全不相符,如此挑战想象力,更让人对电影的上映充满期待。被追问“演这样一个极品渣男会不会觉得对自己的形象有影响”时,王学兵称:“当然不会了,演这种角色才好玩,一个好的演员是来服务角色的,角色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好坏之分。”的确,他很少演绎重复的角色,不喜欢被标签束缚,也不介意角色对自身形象的负面影响。大部分情况下,角色在王学兵眼中,就是他要挑战的工作。
当年那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乖乖男孩“乐言”,在演艺这个圈里显然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提线木偶。他自在、追梦,敢于并乐于尝试,这样的男人,有故事,够丰满。
关于处女座
2014伊始,处女座平白挨了很多黑枪。幸或不幸,王学兵是处女座——他终究、毕竟还是个处女座。
在某些方面,王学兵挺中庸,很随和,很好说话。比如我不客气地抱怨:“中国半数以上的电视剧拍出来就被束之高阁,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简直是浪费了投资方的金钱和制作团队的精力,同欧美电视剧制作水平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此时,王学兵则会很好脾气地打圆场:“大部分老百姓还是爱看国产剧的吧,接地气儿嘛。美剧的好是我们学不来的,我们要发现自己的好。”
再比如,你问王学兵:圈里有人说你“大男人”,你自己怎么看?
他会夸张地打诨道:“他们胡说!”然后又会文艺范儿十足地引用自己APP里的个性宣言:“我没有政治头脑,但特关心政治;没有很多钱,但自觉很富有;不艺术,但爱艺术;不浪漫但心怀浪漫;智商不高,但崇尚科学的处女座肖猪者;不好围观,但自许精分(就是精神分裂),‘学什么不如学好’!”这也是怀着好奇和探索精神的处女座王学兵的小小“心机”,除了大家不熟知的摇滚这一爱好,他对电子产品的迷恋也不仅仅止步在叶公好龙这一段位。其实,他个人的时间大部分真的花在了“不务正业”上,跟黄少峰成立新组合、热爱摄影和剪辑、上线自己的综合性分享类APP“学好无聊”,一副把兴趣做成专业的架势。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他把所有的剪接软件都摸索清楚,完全可以靠自己剪片子,甚至偶尔还能处理个特效。应酬不多的他,更在意埋头钻研个人爱好带给自己的那份自在。就像他的个人工作室的名字——“学好无聊”,王学兵认为:“人一定要有一点业余爱好,不然会越来越傻、越来越笨。”这个长相正派、私下却爱“胡闹、恶搞”的老男孩说:“无聊没什么不好,挺深刻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忙的是无聊的事,闲时更加无聊。这是生活常态,无聊的状态比较真实。”
不过,不要以为王学兵是烂好人,身为处女座的人,定然有你所不能触犯的底线。当我问:“你怎样看待艺人个人隐私与大众舆论刨根究底之间的关系?”他不无严肃地告知:“大家的好奇心和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是那么确定的事的时候还是需要互相理解。”
眼前这个男人,厚道、简单、有想法、有脾气;跟着感觉走,喜欢什么,什么便是“好”;他的角色是百变的,他的原则是坚持自我,一切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