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本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是教学之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最直接途径。在课堂有限时间里,能否挖掘课本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思维是判断课堂能否高效的的依据。笔者以课本知识知识为依据,展开深层理解和讨论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一、挖掘课本的化学方程式,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用学生关心、想知道或学生认为他们知道的东西来讲课,必须将基本知识纳入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中,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和“亲和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 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有何价值?
  设计问题:(1)属于什么反应类型?(2)反应为什么能进行?(3)能证明酸性强弱吗?(4)
  反应有什么现象?(5)进一步通入CO2时又有什么现象?(6)漂白粉(漂粉精)漂白的原理;(7)提高漂白速率:改用比碳酸更强的酸(如醋酸、盐酸等);(8)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9)保存漂白粉的方法:密封保存……等。
  学生在教师的“问题”诱导下,把教材“裸露”知识变成思维“空白”结论: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良好氛围,学生通过资料或上网查阅,自己规划学习的进程,体会学习材料的意义,促进学生深层思维,促进学习发展。
  二、挖掘课本物质性质隐性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思。
  近年中考和高考中出現了许多课本知识的变型延伸题,这类题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延伸和升华,加强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力度、深度和解决间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学习教材知识而要对课本隐性知识进行挖掘,才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灵活运用知识。
  如:《金属钠》
  教材知识:(1)原子结构:易失去1个电子,呈+1价,表现出活泼金属性。
  (2)物理性质:色、态、硬度、熔沸点、导电性……
  (3)化学性质:2Na+O2======Na2O2 ,2Na+2H2O====2NaOH+H2↑
  (4)存在:化合态存在(盐类)
  (5)用途………(略)
  隐性知识:(1)4Na+O2======2Na2O (银白色变暗)
  (2)Na2O+O2====2Na2O2 (颜色变化、固体质量增加)
  (3)钠的保存:少量的保存煤油中(为什么?)
  极活泼金属K、Ca、Na、Li等保存方法规律:选择不与金属反应、且密度比金属小的液态溶剂
  (4)与酸反应:本质——先与酸反应……
  (5)与盐溶液反应:规律——先与水反应……
  (6)与碱溶液反应:规律——先与水反应……
  教师在课堂上要对知识和问题的高期待与严要求,教材知识+拓展知识让学生对于课堂永不“安心”,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让学生感到被挑战,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三、挖掘课本的实验,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通过挖掘课本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
  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生成水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设计问题:(1)试剂加入顺序及操作 ?(2)浓硫酸的作用是?
  (3)为了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4)实验中加热盛有反应液试管的目的是?(5)收集酯的试管内盛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6)导管末端不能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7)有人将b改为装置b′,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8)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9)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10)实验发现,当温度超过120℃时,得到的产物杂质增加,原因可能是?(11)某学生发现,实验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率偏低,其原因可能是?(12)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 mL,这时发现石蕊层为三层环,其颜色由上而下是?原因是?
  通过对课本实验挖掘,问题的设计,展示实验教学是开放的,为学生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辅设多样的路径,教学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能力。
  四、挖掘课本插图,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图像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载体符号,它如其他信息一样,,可以成为一种教学资源,教材特别注重通过插图来表达一些化学原理、化学现象等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
  揣摩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插图,去发现插图所传递的化学信息。
  如:如原电池示意图,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细节,
  并思考下列问题:①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
  问题②在锌片和铜片表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④ 溶液中的离子如何运动?
  学生能顺利的发现插图中所蕴涵的知识:
  ①电子从锌极流出,流向铜极
  ②铜片上有大量的气体溢出
  ③从电子流向即可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④阳离子往正极移,阴离子往负极移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学生对原电池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问题:原电池如何形成?电极材料有什么要求?电极一定要参加反应吗?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总之,只有不断挖掘课本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层思维,才是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省委、省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厅承办了大型交响合唱舞蹈史诗.这部史诗性作品气势恢宏,阵容强大,创作精心,呈现完美.rn
目的 评估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86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
随着麻醉科学的发展,我国有可能要建立麻醉专科护理,这将给护理界提出一个新的护理课题。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浅谈几点有关麻醉前、中、后的护理体会。rn1 麻醉前的护
急诊科肢体外伤患者来势急,患者常有恐惧、焦躁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迅速有效处理伤口,促进伤口愈合.为了满足来诊患者需求,我院急诊科将自粘绷带应用于肢体伤口包扎,效果满意,
让一个人谈论自己的工作总是很难.歌德曾说过:“Bilde Kuenstler-Fèdenicht!”意思是:“创造吧,艺术家--莫空谈!”我作为一个影视剧摄像师要说的是:您最好从银幕上阅读.所以
MOOC对传统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促进了微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微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模式,本文为此进行深入探讨,归纳微课程的基本特征,确定微课程设计原则,并借鉴远
摘要:微课的介入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其在应用于时间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和实践进行研究,根据其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通过微课的应用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8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和崛起的时代,如果不懂得使用信息技
由于目前国外著名的医学索引收录的中国医学期刊相对较少,使我国医学期刊在国际医学信息的交流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阻碍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同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为了使我国
期刊
音响[Klang(德)][Ton(德)]一词,最早源于德国.Tonfarbe,指的是音质、音色;Tondichter,指的是作曲家;而音质、音色和作曲家的德文缩写都是Ton.rn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Zn2+依赖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酶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属于MMP家族中的胶原酶类,其不但可以降解胶原纤维,而且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