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来说,拖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而与时间管理和道德无关。本文首先介绍拖延的概念及其来源,并探讨人格特征、家庭背景、任务性质、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拖延行为的后果,最后针对拖延行为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拖延行为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Mental Analysis of Procrastination
ZHANG Mingfe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Primarily, Procrastination is not a problem of Time-Management and of morality but complicated mental phenomena. This article try to describe what Procrastination is and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and discuss what caused Procrastination and what Procrastination may results. In the end, we propose some measures to deal with Procrastination.
Key words procrastination; influence factors; measures1 什么是拖延
一般认为,拖延是指这样一种行为倾向:即个体在时间和精力都充沛的情况下,不断延迟执行任务的时间。Milgram 等①认为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体表现为执行任务或做决定时总是“慢半拍”。owell 等②研究发现:自我报告为拖延者的人对时间的敏感性显著较低。Chu 等③区分了两种拖延:被动拖延与主动拖延。前者指传统意义上的拖延,具有消极性质;后者则指人们通过拖延将自己置于压力情境下,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效率。
2 拖延的根源
2.1 拖延的情绪根源
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受情绪的引导,且这种引导往往是无意识的。当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感受中,譬如恐惧、怀疑、焦虑、抑郁时,则往往会利用拖延来逃避这种内心失衡的状态。此外,一些研究发现,疲惫也是学生列出的三大拖延原因之一。
2.2 拖延的认知根源
这主要涉及对时间、任务目标与自我概念的认知。拖延者常以一种“期望式思维”来看待时间,这种态度激发更多的拖延。同时,若认为任务“没有意义”,就会产生“何必去做”的价值取向。此外,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任务有一个基本评价,而消极的评价则导致拖延。
2.3 拖延的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大脑面临消极刺激时会决定回避,而回避行为又会影响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4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
这主要是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地位。个体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而每一角色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位的。如果个体不能处理好这多种角色之间的冲突,就会导致拖延。除此之外,对自己在社会角色和文化角色上的忧虑或许也是构成拖延习性的一个因素。
3 拖延的成因
3.1 内部因素
(1)人格特质——责任感。Judith.L.Johnson发现,五大人格中的责任感的缺乏最容易导致拖延行为。Steel Piers也发现,若把责任感从五大人格中剔除,则其他四种特质与拖延均不存在相关。Watson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责任感得分低的小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不合理认知。这主要涉及对任务成败的过分关注以及自我管理的缺乏。过分关注任务成败,容易导致害怕失败或完美主义的倾向,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会导致个体逃避现实,具体表现就是将任务不断延迟。而糟糕的自我管理不仅会推迟任务的开始,在任务过程中也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中断任务,进而影响任务的延续性。(3)动机。研究发现,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个体更易表现出拖延。而就内部动机而言,害怕失败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拖延行为。Schouwenburg和Lay就认为,失败恐惧能够很好地预测拖延。
3.2 外部因素
(1)父母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专制的教育方式会导致拖延。如Pychyl 等研究发现,专断程度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拖延程度也越高。此外,Ferrari 等研究结果表明,淡漠的家庭也会导致更多的拖延。(2)他人期望。Gregory Schrawh和Theresa Wadkins研究发现,教师期望和学生责任感呈正相关,而责任感是拖延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若个体感受到的他人期望很低,则可能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去完成任务,从而导致拖延。(3)物理环境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来自外界的干扰会增加个体的拖延行为。干扰物分散个体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拖延行为。如Haycock研究发现,干扰物是导致学生拖延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拖延的影响
4.1 消极影响
首先,使个体的学习、工作效益大打折扣。拖延导致时间的浪费,个体最后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交差,则往往是敷衍了事,成果自然也不理想。长此以往,个体的学习、工作能力也会下降。其次,容易产生焦虑、内疚、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个体的行为与情绪是互动的,情绪引导行为,而行为又反过来强化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个体充满悲观,极不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拖延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拖延从外在抑制了个体成就的大小,从内在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个体自暴自弃,最终一事无成。
4.2 积极影响 Chu等区分了“主动拖延”与“被动拖延”。他们认为,主动拖延者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控制感,并且作业成绩也和非拖延者一样好。
5 拖延的应对措施
5.1 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
一份详细、合理的计划书是个体顺利完成任务、减少拖延的重要保证。既然拖延的成因之一是糟糕的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那么制定计划来明确目标、分配时间,一方面可以产生内在动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应处于个体需要通过一定努力而能够达到的水平。此外,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还能够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进而减少拖延。
5.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心态
包括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多读书,少抽烟喝酒等。人都有对积极、美好事物的向往,糟糕的生活习惯反馈到大脑中,就会产生糟糕的心态,从而引发糟糕的行为,包括拖延。所以,应大力激发人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出健康的心态,从根本上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不仅能减少拖延,更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5.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回应和认同的需要,他人的反馈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行为。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反馈机制,其关键就在于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人们对于一个整日嬉戏玩乐的人是没有期望可言的,相反,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人们的期望除了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还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驱使个体追求有效率的行动,从而减少拖延。
注释
① Milgram N,Mey-Tal G,Levison Y. Procrastination, generalized or specific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Pers Individ Dif 1998.25:297-316.
② Howell AJ, Watson DC, Powell RA.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The pattern and correlates of behavioral postponement.Pers Individ Dif2006.40:1519-1530.
③ Chu AH,Choi JN. Rethinking procrastination: positive effects of "activ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J Soc Psychol 2005.145(3):245-264.
关键词 拖延行为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Mental Analysis of Procrastination
ZHANG Mingfe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Primarily, Procrastination is not a problem of Time-Management and of morality but complicated mental phenomena. This article try to describe what Procrastination is and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and discuss what caused Procrastination and what Procrastination may results. In the end, we propose some measures to deal with Procrastination.
Key words procrastination; influence factors; measures1 什么是拖延
一般认为,拖延是指这样一种行为倾向:即个体在时间和精力都充沛的情况下,不断延迟执行任务的时间。Milgram 等①认为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体表现为执行任务或做决定时总是“慢半拍”。owell 等②研究发现:自我报告为拖延者的人对时间的敏感性显著较低。Chu 等③区分了两种拖延:被动拖延与主动拖延。前者指传统意义上的拖延,具有消极性质;后者则指人们通过拖延将自己置于压力情境下,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效率。
2 拖延的根源
2.1 拖延的情绪根源
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受情绪的引导,且这种引导往往是无意识的。当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感受中,譬如恐惧、怀疑、焦虑、抑郁时,则往往会利用拖延来逃避这种内心失衡的状态。此外,一些研究发现,疲惫也是学生列出的三大拖延原因之一。
2.2 拖延的认知根源
这主要涉及对时间、任务目标与自我概念的认知。拖延者常以一种“期望式思维”来看待时间,这种态度激发更多的拖延。同时,若认为任务“没有意义”,就会产生“何必去做”的价值取向。此外,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任务有一个基本评价,而消极的评价则导致拖延。
2.3 拖延的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大脑面临消极刺激时会决定回避,而回避行为又会影响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4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
这主要是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地位。个体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而每一角色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位的。如果个体不能处理好这多种角色之间的冲突,就会导致拖延。除此之外,对自己在社会角色和文化角色上的忧虑或许也是构成拖延习性的一个因素。
3 拖延的成因
3.1 内部因素
(1)人格特质——责任感。Judith.L.Johnson发现,五大人格中的责任感的缺乏最容易导致拖延行为。Steel Piers也发现,若把责任感从五大人格中剔除,则其他四种特质与拖延均不存在相关。Watson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责任感得分低的小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不合理认知。这主要涉及对任务成败的过分关注以及自我管理的缺乏。过分关注任务成败,容易导致害怕失败或完美主义的倾向,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会导致个体逃避现实,具体表现就是将任务不断延迟。而糟糕的自我管理不仅会推迟任务的开始,在任务过程中也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中断任务,进而影响任务的延续性。(3)动机。研究发现,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个体更易表现出拖延。而就内部动机而言,害怕失败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拖延行为。Schouwenburg和Lay就认为,失败恐惧能够很好地预测拖延。
3.2 外部因素
(1)父母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专制的教育方式会导致拖延。如Pychyl 等研究发现,专断程度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拖延程度也越高。此外,Ferrari 等研究结果表明,淡漠的家庭也会导致更多的拖延。(2)他人期望。Gregory Schrawh和Theresa Wadkins研究发现,教师期望和学生责任感呈正相关,而责任感是拖延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若个体感受到的他人期望很低,则可能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去完成任务,从而导致拖延。(3)物理环境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来自外界的干扰会增加个体的拖延行为。干扰物分散个体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拖延行为。如Haycock研究发现,干扰物是导致学生拖延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拖延的影响
4.1 消极影响
首先,使个体的学习、工作效益大打折扣。拖延导致时间的浪费,个体最后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交差,则往往是敷衍了事,成果自然也不理想。长此以往,个体的学习、工作能力也会下降。其次,容易产生焦虑、内疚、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个体的行为与情绪是互动的,情绪引导行为,而行为又反过来强化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个体充满悲观,极不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拖延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拖延从外在抑制了个体成就的大小,从内在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个体自暴自弃,最终一事无成。
4.2 积极影响 Chu等区分了“主动拖延”与“被动拖延”。他们认为,主动拖延者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控制感,并且作业成绩也和非拖延者一样好。
5 拖延的应对措施
5.1 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
一份详细、合理的计划书是个体顺利完成任务、减少拖延的重要保证。既然拖延的成因之一是糟糕的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那么制定计划来明确目标、分配时间,一方面可以产生内在动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应处于个体需要通过一定努力而能够达到的水平。此外,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还能够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进而减少拖延。
5.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心态
包括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多读书,少抽烟喝酒等。人都有对积极、美好事物的向往,糟糕的生活习惯反馈到大脑中,就会产生糟糕的心态,从而引发糟糕的行为,包括拖延。所以,应大力激发人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出健康的心态,从根本上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不仅能减少拖延,更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5.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回应和认同的需要,他人的反馈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行为。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反馈机制,其关键就在于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人们对于一个整日嬉戏玩乐的人是没有期望可言的,相反,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人们的期望除了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还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驱使个体追求有效率的行动,从而减少拖延。
注释
① Milgram N,Mey-Tal G,Levison Y. Procrastination, generalized or specific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Pers Individ Dif 1998.25:297-316.
② Howell AJ, Watson DC, Powell RA.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The pattern and correlates of behavioral postponement.Pers Individ Dif2006.40:1519-1530.
③ Chu AH,Choi JN. Rethinking procrastination: positive effects of "activ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on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J Soc Psychol 2005.145(3):24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