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加”结合促“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校迅速组织行动,积极贯彻落实,执行中纷纷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义务教育呈现出可喜变化.但也有个别学校教师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措施简单僵化,工作中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其结果“学生负担下来了”,但“教育质量却没上去”,这是对“双减”政策的误读,有悖于政策初衷.笔者认为,落实“双减”政策,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一定要做足“加法”,这“一减一加”,学生负担下来了,教育质量上去了,才是“双减”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那么,学校和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加法”呢?
其他文献
为确保萤石精矿品位及成分达到或优于其质量标准,对原矿品位为65.34%的萤石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系列选矿试验.捕收剂TZ-18#用量500 g/t,组合抑制剂TZ-1#和TZ-2#分别500 g/t和300 g/t,原矿磨矿细度-74μm占70%,粗精矿再磨细度-400目占75%,粗精矿再磨后经五次精选,得到CaF2品位97.38%,产率57.89%的合格精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为了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需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视觉传播效果评价系统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但此系统由于评价计算能力较差,造成了评价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因而,设计新型多媒体课件视觉传播效果评价系统.系统硬件优化过程主要分为3部分,通过对中央控制芯片、系统硬件串口以及网络接口提升系统的硬件性能.同时,设定新型视觉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聚类分析技术验证指标构建合理性.计算指标信息熵,构建特征判断矩阵,完成评价过程.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至此,多
以铁路线路设计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和目标,探索“课程思政”立德育人模式,结合典型人物事迹、重要科研成果、时事政策等方面,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德育思政元素的“融合点”,提出了各章节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要点,通过讲授法、榜样示范法、网络教学法、现场实践教学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民族信仰和责任担当,确保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育人育才功能,为铁道工程类课程思政研究提供了教学指导.
高中阅读教学是阅读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具有独特优势.借助思维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以图形化的方式组织信息,使学生成为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及创新性的思考者.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思维地图阅读教学可以借助复流程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双气泡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桥状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助力学生逐步成为具有较高思维品质的新时代人才.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研究人才的必备技能.目前国家鼓励从0到1原始创新,课程教学与思政结合的新背景和新形势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建议,包括开展专家和优秀学生发表论文经验分享会、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庖丁解牛”式剖析论文结构,以及课程教学与思政无缝结合等,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期刊
抗疫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近年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伟大的抗疫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学者们通过对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动态进行研究,总结了抗疫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意义、原则和着力点,归纳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路径选择和微观措施选择.在融入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心理疏导,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个性化融入方法,挖掘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利用计量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提升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根据企业提花龙头面板的压缩弹簧装配需求,设计了一种提花龙头弹簧组件全自动装配机构.介绍了该机构的整体方案与工作原理,进行了夹装系统的设计,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弹簧夹爪进行线性动力分析,并对夹爪进行了设计,最后对机构整体进行动画仿真,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可行性,给企业全自动装配线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前期准备.
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Career EDGE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所建构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尝试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力结构模型.依据所建构高职生就业力评价指标内容,分析当前高职生就业力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就业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结论为客观评估高职学生就业力,有效提升就业力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力推动高职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目标的实现.
面对学科间交叉融合日益密切的时代特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分析了特色行业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特色大学着力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举措:以优势学科为主体,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形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与行业结合紧密和特色学科的优势,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升研究生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开设高水平跨学科综合课程,打造跨学科研究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跨学科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