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59—01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數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二、 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例如,在教授“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我便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我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授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这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的意图之一,游戏中创设问题情境正是落实编写意图。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59—01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數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
二、 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例如,在教授“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我便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我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授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四、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这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的意图之一,游戏中创设问题情境正是落实编写意图。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通过设立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设置疑点,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