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等内容进行入乎其内,精细入微的体察和品味,进而获得直抵文本内核的解读和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展开文本细读,品悟文本的内在意蕴呢?本文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剪枝的学问》的教学为例,进行初步的探讨和阐述。
一、捕捉文本细节,细细品味语言内涵
我们知道,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活动的描写、思想内涵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描述的,因此,文本中每一个字、词语、乃至标点符号,作者都是精心选择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文本,“沉入”到语言文本中去,细细品读每个字、词语的内涵,将文本由薄读厚。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段落,捕捉文本的细节,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内涵,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王大伯是一个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的种桃能手呢?我这样展开了教学:
出示课文的这样一段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这段话,看看读出了什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王大伯为什么能剪得这么快,这么熟练?这样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紧扣“咔嚓、咔嚓”,“剪刀挥舞”等词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王大伯的速度快,而接下来的追问则让学生在更深层面理解了王大伯的经验丰富,文本细读中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去琢磨和品味语言文字。
二、紧扣关键词语,引导深入解读文本
在文本细读中,除了捕捉文本的细节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细细品读。所谓关键词语,可以是文本中凸显文本思想内涵的词语,也可以是学生较难理解而又颇为重要的词语。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文本解读而言,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紧扣这样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本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将信将疑”一词,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从字面上理解,这里的“信”是什么意思?“疑”是什么意思?“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将信将疑”的字面含义后,我继续提问:联系以前学习的课文,你可以换一个词吗?引导学生联系《狐假虎威》一文中的“半信半疑”来理解“将信将疑”的含义。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思考:文中的“我”相信的是什么?怀疑的又是什么?既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又为作者想要亲眼目睹桃园的丰收打下了伏笔。
为什么选择“将信将疑”这个词语作为关键词,一是因为学生较难理解这个词,需要借助已有的经验来理解词语的释义;二是因为理解这个词语在本文中的含义对于文本的理解而言,至为关键。
三、精心设置悬念,明晰心理变化脉络
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品味语言,品味思想内涵,也包含着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表达方式的剖析和解读。当学生在细读中逐步感知和领会文本的结构,表达方式后,学生对文本有了更为宏观的把握,可以说是“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在更高层面上去解读文本,获得文本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在本文教学中,我跳过第四自然段,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刚才我们说小作者想要眼见为实,那么到了暑假,当他再一次走进桃园,他有没有看到丰收的场景?其实文中有一段就预示着有这样的丰收场景,是哪一自然段?当他看到桃园丰收时,他是怎样的心情?(“又惊又喜”)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文中除了“又惊又喜”、“将信将疑”,还有两个描写小作者心理的词语,你能找到吗?你发现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了吗?
这样教学的目的在于,巧妙设置悬念,采用倒叙的解读方式,变“平铺直叙”为“微波荡漾”,让学生始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新鲜感。同时,对四处描述作者心理的词语的提炼,也让学生发现文本以作者“心理变化”为脉络的结构方式。
四、依托拓展延伸,多层感悟文本内蕴
运用文本细读来展开阅读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学底蕴,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而,在文本细读的过程,获得直抵文章思想内核的理解和感悟。也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多层感悟文本内蕴。在本课的结尾,我设计这样的拓展:生活处处皆有学问,联系生活经验,从剪枝的学问中,你想到了哪些类似的学问?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联想到棉花的“掐头”,黄豆的“去叶”等事例后,我继续进行引导,你觉得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最后,我展开这样的总结:其实,对于我们漫长的人生而言,“减少”就是一种“舍弃”,“增多”就是一种“得到”,在“舍”和“得”之间,只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舍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事实上,从“剪枝”到“掐头”“去叶”的拓展,实际上是寻找类似的生活中的学问,而对这些事例所蕴含道理的感悟则提升到“减少是为了增多”这一层面的理解,而“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舍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则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理解和解读,韵味深长而悠远。
总之,教师只要寻找到文本的关键,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的语言、结构、情感等内容,学生也就必然会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读,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一、捕捉文本细节,细细品味语言内涵
我们知道,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活动的描写、思想内涵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描述的,因此,文本中每一个字、词语、乃至标点符号,作者都是精心选择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文本,“沉入”到语言文本中去,细细品读每个字、词语的内涵,将文本由薄读厚。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段落,捕捉文本的细节,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内涵,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王大伯是一个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的种桃能手呢?我这样展开了教学:
出示课文的这样一段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这段话,看看读出了什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王大伯为什么能剪得这么快,这么熟练?这样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紧扣“咔嚓、咔嚓”,“剪刀挥舞”等词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王大伯的速度快,而接下来的追问则让学生在更深层面理解了王大伯的经验丰富,文本细读中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去琢磨和品味语言文字。
二、紧扣关键词语,引导深入解读文本
在文本细读中,除了捕捉文本的细节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细细品读。所谓关键词语,可以是文本中凸显文本思想内涵的词语,也可以是学生较难理解而又颇为重要的词语。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文本解读而言,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紧扣这样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本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将信将疑”一词,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从字面上理解,这里的“信”是什么意思?“疑”是什么意思?“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将信将疑”的字面含义后,我继续提问:联系以前学习的课文,你可以换一个词吗?引导学生联系《狐假虎威》一文中的“半信半疑”来理解“将信将疑”的含义。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思考:文中的“我”相信的是什么?怀疑的又是什么?既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又为作者想要亲眼目睹桃园的丰收打下了伏笔。
为什么选择“将信将疑”这个词语作为关键词,一是因为学生较难理解这个词,需要借助已有的经验来理解词语的释义;二是因为理解这个词语在本文中的含义对于文本的理解而言,至为关键。
三、精心设置悬念,明晰心理变化脉络
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品味语言,品味思想内涵,也包含着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表达方式的剖析和解读。当学生在细读中逐步感知和领会文本的结构,表达方式后,学生对文本有了更为宏观的把握,可以说是“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在更高层面上去解读文本,获得文本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在本文教学中,我跳过第四自然段,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刚才我们说小作者想要眼见为实,那么到了暑假,当他再一次走进桃园,他有没有看到丰收的场景?其实文中有一段就预示着有这样的丰收场景,是哪一自然段?当他看到桃园丰收时,他是怎样的心情?(“又惊又喜”)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文中除了“又惊又喜”、“将信将疑”,还有两个描写小作者心理的词语,你能找到吗?你发现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了吗?
这样教学的目的在于,巧妙设置悬念,采用倒叙的解读方式,变“平铺直叙”为“微波荡漾”,让学生始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新鲜感。同时,对四处描述作者心理的词语的提炼,也让学生发现文本以作者“心理变化”为脉络的结构方式。
四、依托拓展延伸,多层感悟文本内蕴
运用文本细读来展开阅读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学底蕴,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而,在文本细读的过程,获得直抵文章思想内核的理解和感悟。也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多层感悟文本内蕴。在本课的结尾,我设计这样的拓展:生活处处皆有学问,联系生活经验,从剪枝的学问中,你想到了哪些类似的学问?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联想到棉花的“掐头”,黄豆的“去叶”等事例后,我继续进行引导,你觉得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最后,我展开这样的总结:其实,对于我们漫长的人生而言,“减少”就是一种“舍弃”,“增多”就是一种“得到”,在“舍”和“得”之间,只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舍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事实上,从“剪枝”到“掐头”“去叶”的拓展,实际上是寻找类似的生活中的学问,而对这些事例所蕴含道理的感悟则提升到“减少是为了增多”这一层面的理解,而“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舍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则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理解和解读,韵味深长而悠远。
总之,教师只要寻找到文本的关键,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的语言、结构、情感等内容,学生也就必然会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读,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