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摆脱了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但是学生从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往往因为抽象而感到困难。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微观教学
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方式的选用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尤其要注重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摆脱了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但是学生从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往往因为抽象而感到困难。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
多媒体手段最大特征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化学微观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屏幕上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课件配音,一座一百多层的大楼由远渐近出现,特技楼体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门把手”通过慢放定格操作,突出楼内的空旷。
配音:如此大的空间,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风趣的比喻使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学习思考状态。
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认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微观世界的学习。
例如:在讲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时,屏幕上放出前18号元素彩色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时,将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动画形式放大、定格。配音: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慢放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结构动画,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想象,内容很抽象,描述起来很困难 ,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实在难以理解。多媒体新颖的形式,奇妙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出现在屏幕上,接着出现关键词用三维动画形式的文字说明。然后用三维动画模拟出原子及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并注有字幕。
这样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的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了难点,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对学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信息时空,提高了学习效率。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不能替代化学实验;用计算机模拟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时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3] 现代教育科学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14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微观教学
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方式的选用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尤其要注重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摆脱了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但是学生从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往往因为抽象而感到困难。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
多媒体手段最大特征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有趣的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化学微观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屏幕上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课件配音,一座一百多层的大楼由远渐近出现,特技楼体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门把手”通过慢放定格操作,突出楼内的空旷。
配音:如此大的空间,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风趣的比喻使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学习思考状态。
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认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微观世界的学习。
例如:在讲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时,屏幕上放出前18号元素彩色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时,将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动画形式放大、定格。配音: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慢放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结构动画,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想象,内容很抽象,描述起来很困难 ,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实在难以理解。多媒体新颖的形式,奇妙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出现在屏幕上,接着出现关键词用三维动画形式的文字说明。然后用三维动画模拟出原子及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并注有字幕。
这样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的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了难点,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对学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信息时空,提高了学习效率。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不能替代化学实验;用计算机模拟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时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3] 现代教育科学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