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时段”,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江苏“五严禁令”后,学生在校时间、作业减少了,负担减轻了。但“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质”,老师迫切需要加强课前指导,课堂增效,课后巩固。只有转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教师积极配合指导,才能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 高效 课堂 减负
  
  2009年6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发出“五严禁令”①。一石激起千层浪,全新的规定,促使教师必须做出及时的调整。
  如果说,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高中教学就是风向标的标尖。长期以来,学校也好,学生也好,家长也好,为了在高考中胜出,尽可能地延长学生学习时间,通过题海战术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种方法虽然短时间能提高成绩,但是它毕竟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对师生造成的身心伤害越来越明显。教和学本来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大家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质,因为虽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少了,但是学校并没有降低教学要求,老师迫切需要加强课前指导,课堂增效,课后巩固。
  一、课前指导
  如何以最少的时间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前准备是提高效益的决定性的环节。全面、有效的备课成为重中之重,发挥集体智慧,务求实效。举全组之力,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教师也要根据班级的学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这些准备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学案教学是目前历史教学使用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既明确教师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案教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每张学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组成一个有层次、有联系的问题体系。对学生来说,通过课前预习,熟悉教学内容、了解认知不足;对老师来说,更有针对性,重点性讲解。
  二、课堂增效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使后进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历史老师可结合学生喜欢历史故事的特点,把历史典故、励志故事融入课堂。每周利用课前5分钟选取3-4个学生,选取与书本内容有关的历史典故、励志故事,上台讲解。讲解前学生必须要先了解故事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观察和认识历史,不能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教学过程要全盘掌控,在学生难以深入时,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在学生认知偏离时,及时调整方向;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使学习活动能够顺畅进行;并及时矫正学生在认知或方法方面的明显错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后巩固
  如何确保并提升教学质量?建立自主管理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对学生进行分组,相互配合协助完成订正、巩固。
  学生遇到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就来问老师,老师不厌其烦的讲给他听,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学生就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学生遇到问题,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靠合作来解决。
  拿学习路上的石头做比喻。如果同学在学习的路上遇到石头了,老师就对学生说,你们几个人是不是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它搬走。如一个人能够搬动就一个人搬,不行就两个人搬,两个人也搬不走就用绳子捆起来几个人抬走或拉走,或者有人撬,有人推、有人滚、有人拉……总之,大家一起动手,就一定会想出好办法来把它搬走,这样就不需要老师帮助不断的搬石头了。学生在搬走石头的过程中也就学会了如何搬石头,时间一长,技能就成熟了,搬起来也就不费事了。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解决学习困难最好的方式。
  习题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合作互助订正。先个体思考总结,列出存在疑问的题目,然后相互探讨其错误原因,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完成订正任务。这样做,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不能不管不问,要不停地留心各组学生讨论的难点、疑点以及进展情况,以便及时给学生“从旁指导”。如果相互讨论超过2-3分钟,仍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及时问老师,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由点连接到线,扩张到面,形成全面的、有效的课堂巩固体系。
  总之只要转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教师积极配合指导,就能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注释】
  ①“五严禁令”是指规定严格禁止下达高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中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3]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时下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不少中学生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给汉语的规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词汇的新异性是网络语言最鲜明的特征。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高考作文使用网络语言将面临被扣分的风险,高考作文应是网络语言的禁区。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规范高考作文  (一)值得关注的一类新的语言现象  如今走进一些学校,随处可听见“恐龙”“青蛙”“灌水”“BF”“MM
【内容摘要】设定“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还会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教师协调一致,创设愉快教学情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巧设“任务” 和谐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  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曾说:“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语文思想素质的提升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致力追求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以为比较教学法就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在比较中擦起思想的火花,在比较中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在比较中激发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一、比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构建。  所谓比较法教学就是把两篇或多篇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教
语文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自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教科书的种类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近,我有幸接触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北师大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语文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河北版”)五个版本的七年级至九年级
【内容摘要】初中生缺乏学习自主性,老师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像是被人操纵的木偶。我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傀儡意识”。被这种“傀儡意识”支配的学生很容易放弃学习责任,丧失学习动机。我们教师必须努力从根本上消灭这种“傀儡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傀儡意识”自主学习  苏州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省教委的号召,贯彻“三会”精神,严禁各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我们教师在为获得“双休”拍手称快的同时
搞好初中数学的知识的有效复习,主要抓好三方面,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抓课本习题,夯实基本知识。  课本上的习题虽难度不大,但对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作用很大,因为它往往给出了运用知识的一些典型实例及方法。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把一些有关联的习题综合起来分析、研究,将会受益匪浅。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人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去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基本概念、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和
《祝福》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和令人悸动的人物形象而成为鲁迅小说中的重要篇章。作品中的卫老婆子虽不属于主要人物的地位,但她;以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作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主人公命运的变迁,作品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叙事视野的延伸和扩展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她在作品中的艺术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祥林嫂坎坷生命历程的见证者    祥林嫂不是鲁镇人,她在鲁镇的出现不能毫无理由。在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阐述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优化作用,能创设新鲜、活泼、高效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反馈与互动,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多媒体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认识社会、投身市场竞争的“热身”训练。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使学生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精美散文,也是一篇传统课文。文章在散文的物境、意境、情境三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许多散文研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师都对这篇散文做过精妙的分析。但是在众多的赏析文章和教学设计中,文中“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段落作用的分析,或只字未提,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2007年3月第2版)也只是这样介绍:  作者似乎要创造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是要转变教学观念  真正与时代精神相称的教育观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如何看待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一旦我们能够树立这种真正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的教育观,则现实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就会减少乃至消失。在真正坚持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就是教育真正的主人,这也回归到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定义的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