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不知写什么”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一见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冥思苦想皱眉头,半天过后未开头”。即便东拼西凑,勉强成文,写入作文的素材也大多陈旧,缺乏新鲜感,动辄就是大家耳熟能洋的英雄人物、文化名人或新闻焦点,这些人物不是“站得太高”,就是“离得太远”,要不就是“看着太熟”。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从鲜活的生活中寻找切题的写作素材,在身边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寻找写作灵感。
现代中学生生活优越,阅历有限,圈子单一,视野狭窄,接触到的人、事自然不多,因而素材受限也是难免的。作为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可以写、值得写、写得好的“小人物”太多了。学校里面值得去发掘的“小人物”就很多,如办公室里的教务员、实验室里的实验员、图书馆里的管理员、医务室里的卫生员、保卫科里的保安员、花圃里的园丁、校园里的清洁工、食堂里的炊事员等等。走出校园就更多了,校门口书报亭的老板、街道拐角处的补鞋匠、路边修自行车的师傅、弄堂中开小吃店的夫妻、医院门口维护停车秩序的老大妈、小区的门卫等等。他们都是学生容易接触到,又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普通的“小人物”的人生也有闪光点,有倔强的生命力,有真实的可爱之处。相比“神化”先进人物,“鬼化”反面人物的极端写法,“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实现“人”的回归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接受与认可,使读者有心灵的共鸣与感动。读者可以从他们身上体验到多种多样的人性与人生——作为普通人的个体精神、命运、人格、情感、感悟与经验,甚至是欲望、抗争、悲哀与弱点等等。正因为他们才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平凡世界。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针对这类“小人物”,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激起读者的共鸣,拨动读者的心弦呢?
要善于与“小人物”交朋友。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空余时间采访一批生活中或身边的普通人。中学生在与他们接触、交流时,本身会有一定优势,受访者没有戒心,愿意讲出他们的思想、生活、家庭、情趣、抱负等等。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不可能一样,学生在采访时必须与受访者寻找共同语言,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受访者交朋友。采访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向受访者虚心求教和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切不可轻视他人,不懂装懂,盲目提问等。只有尊重受访者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增加自己的人生体悟,写出更贴近人物和生活的文章来。
要善于发掘“小人物”的亮点。高尔基说:“我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也一定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时,我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小人物”多是来自生活的平凡劳动者,他们虽然不是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也不是时尚潮流的代表,更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但是他们也不会是一个模式、一副面孔,把“小人物”写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会使“小人物”失去活力。独特性往往是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地方。比如胡可同学将目。光投射到教学楼管理员舒阿姨身上。她是一个没有读过一天书却能道出生活哲理、开导高三学生的农村妇女,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一次,在清扫洗手间的劳动中,舒阿姨遇到了一些因学习、生活压力大而愁眉苦脸的高三学生,她拿起拖把径直走到水槽前,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了出来。阿姨抿抿嘴,羞涩地说:“我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阿姨就希望你们开心。在这高三楼里呆了这么久,你们的心思我多少有点懂。”阿姨重新关上了水龙头,接着说:“我觉得你开不开心,是自己心里觉得的……你看,就像这个水龙头,你开心了,就像它没有流水;你不开心了,就像它在流水。每个人的手都可以轻易控制它的。”
要善于从细节处凸显“小人物”。选择具体形象而精彩的细节,能够更为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增强人物的感染力。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姿势甚至只是一句话,只要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就能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个性形象与精神品格。比如鲍倩钰同学在馄饨店看到夫妻开店维生的艰辛,她便从细节处写出了妻子体贴丈夫的温馨:“没一阵子,馄饨好了,一双粗壮的手小心翼翼地端过碗来,是个伟岸的中年男子,大冬天的只着了件短背心。他似是发现我好奇的目光,男人憨厚地笑了笑,紧张得搓了搓厚实的大手,解释道:‘刚擀完明天用的馄饨皮,还没来得及换身衣裳。’男人还未及转身,内屋传来女人的清亮的声音:‘快回来换身衣服,我给你窝了两个鸡蛋,赶紧趁热吃了,千万别着凉感冒了。’男人对着我尴尬地笑笑,眉眼里却掩饰不住会心的快乐——个在大冬天穿背心的男人的快乐!……个穿黄线衣的女人走了‘出来,端着一个破了边的搪瓷碗,里面卧着白生生的俩鸡蛋,匀匀的撒了几朵葱花。男人和女人都坐在边上的桌旁,女人用手撑着脑袋,很安详地望着对面,眸子里尽是男人的影子。……一对夫妻面对面地坐着,一个在快乐地吃着,另一个在快乐地看着,就在这贫苦的小屋子中”。
要善于透过“小人物”表现“大时代”主题。大时代的变迁固然体现在“大人物”叱咤风云的历史作为中,但同时也悄然体现在“小人物”的个人遭际里。每个生动具体的个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都蕴藏着解释和说明大时代变化的全部秘密。也就是说,写“小人物”的性格命运照样能写出时代变迁、风习变化和价值更迭。毕竟写人总是离不开写事,而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代里,处在历史的长河中。苏教版必修三《底层的光芒》一节所选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和杨绛的《老王》就是经典:《品质》中作者赞扬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更借这个形象写出了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老王》这篇叙事散文被称为“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作者笔下的老王一辈子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忠厚善良的好人。但老王身处特殊的时代,晚景却异常凄凉艰难。难怪杨绛先生曾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杨绛先生冷静地展示了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也透出心中对于时代的深刻隐痛。
我们经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同学在写作时总是抓耳挠腮,感叹身边没有大事发生,也没有大英雄出现,成天所见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件和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认为没什么可写,更不知怎么写。其实生活处处皆文章,平凡的“小人物”也有闪光的地方,他们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但在他们身上总有感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关注、体察和呈现。
现代中学生生活优越,阅历有限,圈子单一,视野狭窄,接触到的人、事自然不多,因而素材受限也是难免的。作为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可以写、值得写、写得好的“小人物”太多了。学校里面值得去发掘的“小人物”就很多,如办公室里的教务员、实验室里的实验员、图书馆里的管理员、医务室里的卫生员、保卫科里的保安员、花圃里的园丁、校园里的清洁工、食堂里的炊事员等等。走出校园就更多了,校门口书报亭的老板、街道拐角处的补鞋匠、路边修自行车的师傅、弄堂中开小吃店的夫妻、医院门口维护停车秩序的老大妈、小区的门卫等等。他们都是学生容易接触到,又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普通的“小人物”的人生也有闪光点,有倔强的生命力,有真实的可爱之处。相比“神化”先进人物,“鬼化”反面人物的极端写法,“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实现“人”的回归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接受与认可,使读者有心灵的共鸣与感动。读者可以从他们身上体验到多种多样的人性与人生——作为普通人的个体精神、命运、人格、情感、感悟与经验,甚至是欲望、抗争、悲哀与弱点等等。正因为他们才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平凡世界。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针对这类“小人物”,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激起读者的共鸣,拨动读者的心弦呢?
要善于与“小人物”交朋友。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空余时间采访一批生活中或身边的普通人。中学生在与他们接触、交流时,本身会有一定优势,受访者没有戒心,愿意讲出他们的思想、生活、家庭、情趣、抱负等等。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不可能一样,学生在采访时必须与受访者寻找共同语言,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受访者交朋友。采访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向受访者虚心求教和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切不可轻视他人,不懂装懂,盲目提问等。只有尊重受访者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增加自己的人生体悟,写出更贴近人物和生活的文章来。
要善于发掘“小人物”的亮点。高尔基说:“我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也一定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时,我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小人物”多是来自生活的平凡劳动者,他们虽然不是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也不是时尚潮流的代表,更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但是他们也不会是一个模式、一副面孔,把“小人物”写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会使“小人物”失去活力。独特性往往是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地方。比如胡可同学将目。光投射到教学楼管理员舒阿姨身上。她是一个没有读过一天书却能道出生活哲理、开导高三学生的农村妇女,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一次,在清扫洗手间的劳动中,舒阿姨遇到了一些因学习、生活压力大而愁眉苦脸的高三学生,她拿起拖把径直走到水槽前,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了出来。阿姨抿抿嘴,羞涩地说:“我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阿姨就希望你们开心。在这高三楼里呆了这么久,你们的心思我多少有点懂。”阿姨重新关上了水龙头,接着说:“我觉得你开不开心,是自己心里觉得的……你看,就像这个水龙头,你开心了,就像它没有流水;你不开心了,就像它在流水。每个人的手都可以轻易控制它的。”
要善于从细节处凸显“小人物”。选择具体形象而精彩的细节,能够更为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增强人物的感染力。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姿势甚至只是一句话,只要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就能传神地勾勒出人物的个性形象与精神品格。比如鲍倩钰同学在馄饨店看到夫妻开店维生的艰辛,她便从细节处写出了妻子体贴丈夫的温馨:“没一阵子,馄饨好了,一双粗壮的手小心翼翼地端过碗来,是个伟岸的中年男子,大冬天的只着了件短背心。他似是发现我好奇的目光,男人憨厚地笑了笑,紧张得搓了搓厚实的大手,解释道:‘刚擀完明天用的馄饨皮,还没来得及换身衣裳。’男人还未及转身,内屋传来女人的清亮的声音:‘快回来换身衣服,我给你窝了两个鸡蛋,赶紧趁热吃了,千万别着凉感冒了。’男人对着我尴尬地笑笑,眉眼里却掩饰不住会心的快乐——个在大冬天穿背心的男人的快乐!……个穿黄线衣的女人走了‘出来,端着一个破了边的搪瓷碗,里面卧着白生生的俩鸡蛋,匀匀的撒了几朵葱花。男人和女人都坐在边上的桌旁,女人用手撑着脑袋,很安详地望着对面,眸子里尽是男人的影子。……一对夫妻面对面地坐着,一个在快乐地吃着,另一个在快乐地看着,就在这贫苦的小屋子中”。
要善于透过“小人物”表现“大时代”主题。大时代的变迁固然体现在“大人物”叱咤风云的历史作为中,但同时也悄然体现在“小人物”的个人遭际里。每个生动具体的个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都蕴藏着解释和说明大时代变化的全部秘密。也就是说,写“小人物”的性格命运照样能写出时代变迁、风习变化和价值更迭。毕竟写人总是离不开写事,而事件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代里,处在历史的长河中。苏教版必修三《底层的光芒》一节所选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和杨绛的《老王》就是经典:《品质》中作者赞扬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更借这个形象写出了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老王》这篇叙事散文被称为“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作者笔下的老王一辈子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忠厚善良的好人。但老王身处特殊的时代,晚景却异常凄凉艰难。难怪杨绛先生曾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杨绛先生冷静地展示了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也透出心中对于时代的深刻隐痛。
我们经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同学在写作时总是抓耳挠腮,感叹身边没有大事发生,也没有大英雄出现,成天所见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件和不值一提的“小人物”,认为没什么可写,更不知怎么写。其实生活处处皆文章,平凡的“小人物”也有闪光的地方,他们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但在他们身上总有感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关注、体察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