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代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换转换的战略性机遇,许多传统制造类企业还存在“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清管理”的惯性思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已经严重制约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管理运营水平提升。如何结合发展大趋势和企业实际,统筹谋划科学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能力,打造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许多制造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
然而,作为引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需要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分析清楚企业的业务现状和信息化建设需求至关重要。尽管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的规划方法,但结合企业实际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对企业业务现状和信息化需求分析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构建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
结合制造企业本身的特点,其核心是科研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是围绕这条核心主流程开展,这是与其他非制造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大的不同。根据科研生产主流程的一般特点,提出如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
(一)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
制造企业核心是研发生产相关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核心的业务流程是科研生产,信息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条主线上。为保证现状分析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提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主要着眼于制造企业价值链中市场开拓、设计研发、制造与交付、服务与管理四大核心链条,针对每个链条,给出了主要的分析要素,比如在市场开拓环节,主要分析市场推广模式、客户需求管理方式、市场决策机制、销售与生产信息协同等要素。当然,每个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关注的要点也不同,可在这个分析框架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完善。
(二)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
在分析清楚企业业务现状之后,需找出与业务现状相关的信息化问题,可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从底层的基础架构、信息化工具、业务系统应用到最顶层的信息化治理四个层面全面分析企业的信息化现状,给出了每个层面分析的关键要素,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分析的要素。
通过上述分析框架梳理出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后,可采用如图3 所示的基于诺兰模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所处的阶段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评估模型找出与规划目标的差距,以更好地帮助规划团队认清现状和差距。
(三)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
结合前述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的结果,可以明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需求。提出如图4所示的基于业务流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通过该分析框架,可以从企业运营的基础支撑管理入手,分析所需的信息化支撑需求,从科研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入手,分析每个关键流程所需的信息化业务需求,从而梳理统计出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的系统、工具和基础条件。
(四)业务应用成熟度与应用系统需求紧迫度分析框架
制造企业运营管理千头万绪,不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需求紧迫程度也不一,资源投入也需要有轻重缓急。后续规划的具体方案、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需要根据企业业务应用的成熟度和和应用系统需求的紧迫程度来给出科学合理的回答。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如何确定,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对运行该业务流程的相关人员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进行主观评价采取打分的形式,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后以定量形式确定。表1给出了业务应用成熟度评价的基本框架,表2给出了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紧迫程度评价框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这两个框架基础上开展分析。
基于上述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的评价分析结果,可采用图5所示的基于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分析矩阵,对相关的应用系统进行分析,首先推进处于第一象限中业务应用成熟度高、应用紧迫程度高的系统,树立典范。
二、案例研究
某企业是从事电器控制类产品的研发制造类工业制造企业。随着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承担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内部科研生产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企业之前几乎没有系统开展过信息化能力建设,已经无法支撑企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因此,该企业管理层下决心从顶层进行公司信息化规划设计。
该企业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主管信息化领导为执行组长的信息化规划团队。团队首先开展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科研生产流程的业务现状按照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进行了深入梳理,摸清了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通过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将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弄清了信息化本身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利用基于诺兰模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定位了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和信息化规划所要达到的阶段目标;在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基础上,运用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从企业运营的基础支撑管理入手,分析所需的信息化支撑需求,从科研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入手,分析每个关键流程所需的信息化业务需求,从而梳理出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的系统、工具和基础条件;需求千头万绪,不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资源投入也需要有轻重缓急,团队运用业务应用成熟度与应用系统需求紧迫度分析框架,将梳理出来的需求和业务应用成熟度进行了匹配,最终形成了逻辑严密,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本文研究提出了制造企业信息化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架构、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相关的步骤和工具方法,对典型的实体制造企业制定出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实际相适应的高水平的信息化發展规划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制造企业进行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框架方法体系。
然而,作为引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需要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分析清楚企业的业务现状和信息化建设需求至关重要。尽管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的规划方法,但结合企业实际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对企业业务现状和信息化需求分析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构建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
结合制造企业本身的特点,其核心是科研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是围绕这条核心主流程开展,这是与其他非制造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大的不同。根据科研生产主流程的一般特点,提出如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分析框架和方法。
(一)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
制造企业核心是研发生产相关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核心的业务流程是科研生产,信息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条主线上。为保证现状分析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提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主要着眼于制造企业价值链中市场开拓、设计研发、制造与交付、服务与管理四大核心链条,针对每个链条,给出了主要的分析要素,比如在市场开拓环节,主要分析市场推广模式、客户需求管理方式、市场决策机制、销售与生产信息协同等要素。当然,每个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关注的要点也不同,可在这个分析框架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完善。
(二)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
在分析清楚企业业务现状之后,需找出与业务现状相关的信息化问题,可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从底层的基础架构、信息化工具、业务系统应用到最顶层的信息化治理四个层面全面分析企业的信息化现状,给出了每个层面分析的关键要素,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分析的要素。
通过上述分析框架梳理出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后,可采用如图3 所示的基于诺兰模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所处的阶段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评估模型找出与规划目标的差距,以更好地帮助规划团队认清现状和差距。
(三)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
结合前述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的结果,可以明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需求。提出如图4所示的基于业务流程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通过该分析框架,可以从企业运营的基础支撑管理入手,分析所需的信息化支撑需求,从科研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入手,分析每个关键流程所需的信息化业务需求,从而梳理统计出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的系统、工具和基础条件。
(四)业务应用成熟度与应用系统需求紧迫度分析框架
制造企业运营管理千头万绪,不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需求紧迫程度也不一,资源投入也需要有轻重缓急。后续规划的具体方案、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需要根据企业业务应用的成熟度和和应用系统需求的紧迫程度来给出科学合理的回答。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如何确定,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对运行该业务流程的相关人员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进行主观评价采取打分的形式,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后以定量形式确定。表1给出了业务应用成熟度评价的基本框架,表2给出了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紧迫程度评价框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这两个框架基础上开展分析。
基于上述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的评价分析结果,可采用图5所示的基于业务应用成熟度和应用系统紧迫度分析矩阵,对相关的应用系统进行分析,首先推进处于第一象限中业务应用成熟度高、应用紧迫程度高的系统,树立典范。
二、案例研究
某企业是从事电器控制类产品的研发制造类工业制造企业。随着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承担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内部科研生产管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企业之前几乎没有系统开展过信息化能力建设,已经无法支撑企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因此,该企业管理层下决心从顶层进行公司信息化规划设计。
该企业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主管信息化领导为执行组长的信息化规划团队。团队首先开展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科研生产流程的业务现状按照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务现状分析框架进行了深入梳理,摸清了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通过基于信息化治理理念的信息化现状分析框架,将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弄清了信息化本身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利用基于诺兰模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定位了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和信息化规划所要达到的阶段目标;在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基础上,运用基于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框架,从企业运营的基础支撑管理入手,分析所需的信息化支撑需求,从科研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关键流程入手,分析每个关键流程所需的信息化业务需求,从而梳理出企业信息化总体需求的系统、工具和基础条件;需求千头万绪,不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资源投入也需要有轻重缓急,团队运用业务应用成熟度与应用系统需求紧迫度分析框架,将梳理出来的需求和业务应用成熟度进行了匹配,最终形成了逻辑严密,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本文研究提出了制造企业信息化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架构、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相关的步骤和工具方法,对典型的实体制造企业制定出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实际相适应的高水平的信息化發展规划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制造企业进行业务现状和信息化现状分析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框架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