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27-01
一、引言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措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其属性上看,是指法律上由国家所有,由事业单位使用和支配的,能以货币形式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与一般国有资产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补偿的外部性。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针对其特征加强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不完善,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的配置和使用标准,从根本上降低了国有资产分配使用的效率;同时,资产配置与管理层面脱节,理论上讲,管理配置的部门应当对存量资产有调剂的权利,但是资产的构建与使用相关主管部门并不参与,大部分权利都掌握在各单位手中,在实际工作中,跨单位甚至跨部门进行资源调剂都相当困难,影响了配置工作的整体性;缺乏相应的配置审批制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实行供给制,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其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相应的约束,直接造成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需求过多,一些单位的资产购置随意性较大,在购置时忽略成本效益原则,盲目追求高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复购置严重,使用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的情况。突出表现在:部分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效率不高,有些公务车没有必要配置,配置后也没有合理的使用,部分办公房甚至用于出租;有些专业化设备没有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在没有合理地进行决策的前提下,盲目对资产更新换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资产流失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无形资产的流失,大多数行政单位没有对其拥有的专利、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自然也没有入账,导致无偿使用和低价转让的现象普遍存在。除此之外,流动资产管理不规范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损失,由于管理不善,部分流动资产特别是应收账款长期未能收回,坏账金额比重较大。
3.资产管理不善
管理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在管理上只是就管理论管理,没用将资产的实际使用和预算管理相结合,造成资产经费支出与资产需要情况脱节;在构建环节,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些单位逃避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盲目地自行选择采购单位和承包单位;资产使用上,频频出现浪费却无人监管,导致资产大量流失;最后资产处置时,经常出现低价或无偿转让的情况,这些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最终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三、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实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 应当针对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问题建设一套完备的实施有效的法律制度,目前,国家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及《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实施办法》等。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监管不善,有些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所以,在有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对单位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国有资产的利用。
2.加强预算工作。加强预算管理是规范后续资产管理、控制资产存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前提。我国现有的预算程序和实施方法并没有很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应改革现行的预算办法,试点并逐步推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并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将资产购置的相关内容纳入到部门预算中,下一年度购置资产的品种、数量、用途和经费使用额度等资料都应详细提供,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签字,在一整套的预算环节里实施有效责任制度,有利于前期的预算对国有资产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是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环节。首先,要对资产的来源进行规范,从源头上控制好资产的淘汰、更换以及添置工作,以期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其次要建立闲置资产处理机制,通过合理的配置最终有效地利用闲置的资产,加快资产的流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具体使用方面,要健全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制度,资产的处置制度,要完善资产报告,使其不只是流于形式。
4.规范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只在“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两个科目中予以反映,按照规定是不计提折旧、不计成本的,这样的制度使其从思想上轻视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账面数额无法反映实际数,经常出现帐有实无、账无实有这样的现象。所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一定要强调其规范性,对于固定资产必须设置卡片进行明细记载,同时会计核算部门应制定专门的会计报表反映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情况,最好可以传送电子数据。
5.制定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预算制度并督促其执行,对于国家规定统一配置的,比如房屋、土地和车辆等,应该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配置。一些国家没有统一标准的,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最好合理配置的预算,之后国有资产的使用中要按照预算标准做到从严控制;加强使用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应进行专项管理,在购置国有资产之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加强资产处置的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时必须做到信息公开,资产的出售可以由财政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完成。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针对资产的处置事宜建立一套审核程序和审核办法。
参考文献:
[1]黄晓波.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J].会计研究,2007(10).
[2]吴红卫.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6).
[3]彭步升.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财会月刊,2006(15).
[4]冯浩,谢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27-01
一、引言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措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其属性上看,是指法律上由国家所有,由事业单位使用和支配的,能以货币形式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与一般国有资产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补偿的外部性。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针对其特征加强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不完善,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的配置和使用标准,从根本上降低了国有资产分配使用的效率;同时,资产配置与管理层面脱节,理论上讲,管理配置的部门应当对存量资产有调剂的权利,但是资产的构建与使用相关主管部门并不参与,大部分权利都掌握在各单位手中,在实际工作中,跨单位甚至跨部门进行资源调剂都相当困难,影响了配置工作的整体性;缺乏相应的配置审批制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实行供给制,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其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相应的约束,直接造成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需求过多,一些单位的资产购置随意性较大,在购置时忽略成本效益原则,盲目追求高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复购置严重,使用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的情况。突出表现在:部分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效率不高,有些公务车没有必要配置,配置后也没有合理的使用,部分办公房甚至用于出租;有些专业化设备没有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在没有合理地进行决策的前提下,盲目对资产更新换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资产流失较为严重,首先表现为无形资产的流失,大多数行政单位没有对其拥有的专利、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自然也没有入账,导致无偿使用和低价转让的现象普遍存在。除此之外,流动资产管理不规范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损失,由于管理不善,部分流动资产特别是应收账款长期未能收回,坏账金额比重较大。
3.资产管理不善
管理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在管理上只是就管理论管理,没用将资产的实际使用和预算管理相结合,造成资产经费支出与资产需要情况脱节;在构建环节,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些单位逃避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盲目地自行选择采购单位和承包单位;资产使用上,频频出现浪费却无人监管,导致资产大量流失;最后资产处置时,经常出现低价或无偿转让的情况,这些环节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最终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三、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实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 应当针对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问题建设一套完备的实施有效的法律制度,目前,国家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及《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实施办法》等。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监管不善,有些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所以,在有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对单位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国有资产的利用。
2.加强预算工作。加强预算管理是规范后续资产管理、控制资产存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前提。我国现有的预算程序和实施方法并没有很有效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应改革现行的预算办法,试点并逐步推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并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将资产购置的相关内容纳入到部门预算中,下一年度购置资产的品种、数量、用途和经费使用额度等资料都应详细提供,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签字,在一整套的预算环节里实施有效责任制度,有利于前期的预算对国有资产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
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是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环节。首先,要对资产的来源进行规范,从源头上控制好资产的淘汰、更换以及添置工作,以期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其次要建立闲置资产处理机制,通过合理的配置最终有效地利用闲置的资产,加快资产的流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具体使用方面,要健全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制度,资产的处置制度,要完善资产报告,使其不只是流于形式。
4.规范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只在“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两个科目中予以反映,按照规定是不计提折旧、不计成本的,这样的制度使其从思想上轻视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账面数额无法反映实际数,经常出现帐有实无、账无实有这样的现象。所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一定要强调其规范性,对于固定资产必须设置卡片进行明细记载,同时会计核算部门应制定专门的会计报表反映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情况,最好可以传送电子数据。
5.制定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预算制度并督促其执行,对于国家规定统一配置的,比如房屋、土地和车辆等,应该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配置。一些国家没有统一标准的,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最好合理配置的预算,之后国有资产的使用中要按照预算标准做到从严控制;加强使用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应进行专项管理,在购置国有资产之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加强资产处置的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时必须做到信息公开,资产的出售可以由财政部门完成,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完成。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针对资产的处置事宜建立一套审核程序和审核办法。
参考文献:
[1]黄晓波.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J].会计研究,2007(10).
[2]吴红卫.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6).
[3]彭步升.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财会月刊,2006(15).
[4]冯浩,谢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