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切实把时间还给幼儿,把健康还给幼儿,把快乐还给幼儿,把能力还给幼儿,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乐园。为此,我就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珍惜幼儿的创新火苗
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问更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萌发创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去思考和探索,逐步发展为创新或创造的能力。例如,小朋友经常会问:“老师,雾是哪里来的?”“老师,你说太阳下山了,太阳真的下山了吗?”“为什么夏天会打雷,冬天不会打雷呢?”有时候,奇怪的问题的确把我难住了。但是此时教师决不能厌烦,用三言两语打发孩子或干脆批评小孩不该胡说思乱想。这样一来,就会挫伤他们探索的积极性。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教师应特别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发现幼儿智慧的火花,采用“助燃”方式,鼓励孩子提问,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创造,去寻求答案。灵感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幼儿身上闪现的瞬间创新火花会因为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想象是创新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因此多给孩子提供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提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应是半成品的,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比如在幼儿纸工活动中,他们无意中折出了别样造型,而且兴奋地向同伴讲述时,教师却给予否定的评价,这会压抑幼儿灵感,扑灭他们创新火花。
二、捕捉教育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想象
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创造性与适应性。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主要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次游戏活动,我们设计了活动主题为《未来的汽车》要求幼儿用橡皮泥设计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汽车。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们思维在自由驰骋,搓的搓,团的团,捏的捏,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汽车制造出来了。我让幼儿们相互欣赏。看,小小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那么丰富:小毛的汽车上有很多车轮,他说这是气轮,当汽车遇河而无桥时,气轮可以把汽车浮起来开过去;小丽的汽车顶上有一把大风扇,她说当汽车被大山挡住去路时,可以开动大风扇,象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大山;小书的汽车在车顶上裁了花草树木,她说这是汽车花园,在街上来来往往,城市更漂亮了……。
三、在科学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在一次玩《沉与浮》的活动时,我就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鼓励幼儿猜想铅笔、泡沫、木珠、玻璃珠、铁块、橡皮、木架子、皮球、石头等,在水里会怎么样?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水里实验,让幼儿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沉浮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提醒和指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幼儿想知道水的性质,可能会因此而弄湿自己的衣服,教师就不能指责幼儿淘气,而是要注意正确引导他们。
五、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美术区域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包罗万象,为创造力训练提供了有利因素。我针对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如:想象力、联想能力、扩散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的练习。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具象思维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幼儿通常会就某一形状在自己已有的表象认识中积极“搜索”象形物并动手“发明”。我在“变画区”中给幼儿提供不同图形的底版,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给幼儿有几根弧线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妈妈的头发”、“弯弯的小河”、“小蛇赛跑”;给幼儿两个半圆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瓢虫、乌龟、蘑菇;给幼儿圆柱体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电池、垃圾筒、木桩;给幼儿两线交叉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剪刀、风车、小鱼。幼儿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后来我提供了只有一根直线的底版,幼儿居然想象变出十几种东西:铅笔、金箍棒、小旗、铲子、半块饼干、小饭勺、气球、一把剑,运用类似“智力激荡”手法进行想象力的训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在“加工区”里投放一次性饭盒、蟹壳、光明牛奶盒等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启发幼儿根据这些废品进行加工。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孩子在一次性饭盒的旁边插上几根麦管变成了大闸蟹;另一个孩子则把饭盒打开,粘上数字及屏幕变成一只手提电脑!有的幼儿则用牛奶盒挖了许多洞洞,再用一次性筷子搭上纵横的架子变成了“金茂大厦”。可见,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还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内容,如:让幼儿对一张似是而非的图案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猜测,做任意的想象;让幼儿看一些抽象的图片,进行想象记录,结合我班名画欣赏的教学,我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让幼儿大胆想象、联想,每人看的都有所不同,创造力得到培养。
总之。一位哲学家曾说,对于不懂的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儿时的好奇、冒险、自信,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若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培养,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
一、珍惜幼儿的创新火苗
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问更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萌发创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去思考和探索,逐步发展为创新或创造的能力。例如,小朋友经常会问:“老师,雾是哪里来的?”“老师,你说太阳下山了,太阳真的下山了吗?”“为什么夏天会打雷,冬天不会打雷呢?”有时候,奇怪的问题的确把我难住了。但是此时教师决不能厌烦,用三言两语打发孩子或干脆批评小孩不该胡说思乱想。这样一来,就会挫伤他们探索的积极性。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教师应特别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发现幼儿智慧的火花,采用“助燃”方式,鼓励孩子提问,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创造,去寻求答案。灵感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幼儿身上闪现的瞬间创新火花会因为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想象是创新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因此多给孩子提供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提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应是半成品的,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比如在幼儿纸工活动中,他们无意中折出了别样造型,而且兴奋地向同伴讲述时,教师却给予否定的评价,这会压抑幼儿灵感,扑灭他们创新火花。
二、捕捉教育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想象
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创造性与适应性。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主要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次游戏活动,我们设计了活动主题为《未来的汽车》要求幼儿用橡皮泥设计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汽车。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们思维在自由驰骋,搓的搓,团的团,捏的捏,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汽车制造出来了。我让幼儿们相互欣赏。看,小小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那么丰富:小毛的汽车上有很多车轮,他说这是气轮,当汽车遇河而无桥时,气轮可以把汽车浮起来开过去;小丽的汽车顶上有一把大风扇,她说当汽车被大山挡住去路时,可以开动大风扇,象直升飞机一样飞过大山;小书的汽车在车顶上裁了花草树木,她说这是汽车花园,在街上来来往往,城市更漂亮了……。
三、在科学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营造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在一次玩《沉与浮》的活动时,我就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鼓励幼儿猜想铅笔、泡沫、木珠、玻璃珠、铁块、橡皮、木架子、皮球、石头等,在水里会怎么样?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水里实验,让幼儿在自由的气氛中进行沉浮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提醒和指导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幼儿想知道水的性质,可能会因此而弄湿自己的衣服,教师就不能指责幼儿淘气,而是要注意正确引导他们。
五、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美术区域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包罗万象,为创造力训练提供了有利因素。我针对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如:想象力、联想能力、扩散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的练习。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具象思维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幼儿通常会就某一形状在自己已有的表象认识中积极“搜索”象形物并动手“发明”。我在“变画区”中给幼儿提供不同图形的底版,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给幼儿有几根弧线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妈妈的头发”、“弯弯的小河”、“小蛇赛跑”;给幼儿两个半圆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瓢虫、乌龟、蘑菇;给幼儿圆柱体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电池、垃圾筒、木桩;给幼儿两线交叉的底版,幼儿想象变出了剪刀、风车、小鱼。幼儿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后来我提供了只有一根直线的底版,幼儿居然想象变出十几种东西:铅笔、金箍棒、小旗、铲子、半块饼干、小饭勺、气球、一把剑,运用类似“智力激荡”手法进行想象力的训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在“加工区”里投放一次性饭盒、蟹壳、光明牛奶盒等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启发幼儿根据这些废品进行加工。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孩子在一次性饭盒的旁边插上几根麦管变成了大闸蟹;另一个孩子则把饭盒打开,粘上数字及屏幕变成一只手提电脑!有的幼儿则用牛奶盒挖了许多洞洞,再用一次性筷子搭上纵横的架子变成了“金茂大厦”。可见,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还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内容,如:让幼儿对一张似是而非的图案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猜测,做任意的想象;让幼儿看一些抽象的图片,进行想象记录,结合我班名画欣赏的教学,我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让幼儿大胆想象、联想,每人看的都有所不同,创造力得到培养。
总之。一位哲学家曾说,对于不懂的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儿时的好奇、冒险、自信,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若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培养,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