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对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针对这些新生儿,采取不同防治干预对策,并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新生儿,针对院内感染情况,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策,给予研究组新生儿,对于院内感染情况,应用有效防治干预对策,预防感染发生,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分析防治院内新生儿感染的最佳对策。结果:在两组患者中,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新生儿院内感染多与护理不及时、感染管理业务水平以及医源性因素有关;研究组经有效防治干预后,新生儿感染率在26.7%,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达到60.0%,研究组院内感染得到防治,较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 (P<0.05)。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防治中,针对感染因素,对新生儿采取有效防治干预对策,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病几率,还可以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水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 原因分析 院内感染 防治对策
近年来,新生儿院内感染,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做好病房内感染的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加强对新生儿的监督管理,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1]。以下本篇就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进行分析, 探讨临床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男新生儿24例,女新生儿36例,新生儿的全部日龄在4到5天左右,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情况正常,并无其它疾病及感染发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新生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新生儿资料对比,在性别分布、年龄范围比较,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在临床中不考虑感染危险因素,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医护人员仅进行常规病房感染护理工作。对于研究组新生儿,能够针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合新生儿情况,给予有效防治干预对策,为新生儿提供人性化的院内防治干预,注重环境、新生儿用品消毒,反复揉搓婴儿的背部、四肢以及胸腹,并对新生儿进行疼痛刺激,对于新生儿采取疼痛干预,间接调节伤害性感觉传导释放,缓解婴儿疼痛效果,降低心率、呼吸的波动幅度,安抚婴儿情绪;加强新生儿病房卫生管理工作。最后,观察分析两组中新生儿临床情况。
1.3 感染评估
依据新生儿感染评估标准[2],对两组新生儿院内的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其是否出现疾病感染。
1.4 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SSPS 12.0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对其进行x2检验;用(x2±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
对于两组新生儿研究发现,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不及时、感染管理业务水平低、医源性危害有关,对此,应用有效防治干预对策,可以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
2.2 对比两组干预防治对策效果
研究组经有效防治干预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其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中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质量。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院内护养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3]。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并为之制定防治对策,在实际中发挥积极作用。
院内新生儿感染,多与医院医务人员感染观念淡薄有关,并且新生儿病房的空气不流通、环境卫生不到位,也会提升新生儿院内感染几率。同时,医院感染管理业务水平低,新生儿使用暖箱、呼吸机、反复吸痰等操作过程中,确保感染防治干预,为病原微生物侵入造成机会,使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4]。针对院内新生儿,应该强院内感染防治工作,采取有效防治干预对策,优化化医院病房感染管理工作,强化院内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几率。研究组经有效防治干预后,新生儿正常22例,感染8例,感染率在26.7%;对照组正常12例,感染18例,感染率在60.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
对于新生儿院内感染防治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健全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落实预防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各项制度,设专职人员,在实际中能够严格消毒灭菌,严格重视医院内新生儿的病房感染防控工作[5]。其次,做到感染患儿同非感染患儿分室放置,安装空气过滤消毒装置,保证新生儿在医院病房内的空气新鲜,并在每天对病房进行通风;针对新生儿院内的医用垃圾,应该与生活垃圾分开并加盖放置。再者,新生儿用品必须专人专用,定期进行消毒,医护人员也应该做好手部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在进入病室后必须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最后,对于院内仪器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简易呼吸器等仪器,应该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工作,有效降低院内新生儿病房感染。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针对院内新生儿感染因素,采取有效干预防治措施,确保院内病房工作人员可以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加强新生儿院内病房监督管理,可以降低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章雪慧.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471-471.
[2] 詹晓辉,李夏,马向莉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624-1625.
[3] 陈丽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治管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12.
[4] 庄思齐.高度重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01-205.
[5] 朱继辉.新生儿防治感染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47-148.
【关键词】 新生儿 原因分析 院内感染 防治对策
近年来,新生儿院内感染,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做好病房内感染的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加强对新生儿的监督管理,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1]。以下本篇就对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进行分析, 探讨临床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新生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男新生儿24例,女新生儿36例,新生儿的全部日龄在4到5天左右,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情况正常,并无其它疾病及感染发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新生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新生儿资料对比,在性别分布、年龄范围比较,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在临床中不考虑感染危险因素,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医护人员仅进行常规病房感染护理工作。对于研究组新生儿,能够针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合新生儿情况,给予有效防治干预对策,为新生儿提供人性化的院内防治干预,注重环境、新生儿用品消毒,反复揉搓婴儿的背部、四肢以及胸腹,并对新生儿进行疼痛刺激,对于新生儿采取疼痛干预,间接调节伤害性感觉传导释放,缓解婴儿疼痛效果,降低心率、呼吸的波动幅度,安抚婴儿情绪;加强新生儿病房卫生管理工作。最后,观察分析两组中新生儿临床情况。
1.3 感染评估
依据新生儿感染评估标准[2],对两组新生儿院内的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其是否出现疾病感染。
1.4 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SSPS 12.0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对其进行x2检验;用(x2±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
对于两组新生儿研究发现,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不及时、感染管理业务水平低、医源性危害有关,对此,应用有效防治干预对策,可以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
2.2 对比两组干预防治对策效果
研究组经有效防治干预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其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中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质量。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院内护养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3]。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并为之制定防治对策,在实际中发挥积极作用。
院内新生儿感染,多与医院医务人员感染观念淡薄有关,并且新生儿病房的空气不流通、环境卫生不到位,也会提升新生儿院内感染几率。同时,医院感染管理业务水平低,新生儿使用暖箱、呼吸机、反复吸痰等操作过程中,确保感染防治干预,为病原微生物侵入造成机会,使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4]。针对院内新生儿,应该强院内感染防治工作,采取有效防治干预对策,优化化医院病房感染管理工作,强化院内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几率。研究组经有效防治干预后,新生儿正常22例,感染8例,感染率在26.7%;对照组正常12例,感染18例,感染率在60.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
对于新生儿院内感染防治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健全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落实预防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各项制度,设专职人员,在实际中能够严格消毒灭菌,严格重视医院内新生儿的病房感染防控工作[5]。其次,做到感染患儿同非感染患儿分室放置,安装空气过滤消毒装置,保证新生儿在医院病房内的空气新鲜,并在每天对病房进行通风;针对新生儿院内的医用垃圾,应该与生活垃圾分开并加盖放置。再者,新生儿用品必须专人专用,定期进行消毒,医护人员也应该做好手部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在进入病室后必须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最后,对于院内仪器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简易呼吸器等仪器,应该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工作,有效降低院内新生儿病房感染。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针对院内新生儿感染因素,采取有效干预防治措施,确保院内病房工作人员可以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加强新生儿院内病房监督管理,可以降低院内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章雪慧.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471-471.
[2] 詹晓辉,李夏,马向莉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624-1625.
[3] 陈丽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治管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12.
[4] 庄思齐.高度重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01-205.
[5] 朱继辉.新生儿防治感染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