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生殖健康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决定了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与身体健康整体水平。目前,我国社区已经意识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面优化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提升新生儿的素质,对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困境优质服务建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28【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81-01
1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的困境
从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首先,流动人口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而我国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极易出现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情景。这对生殖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就会出现交叉管理、管理空白点等问题。从当前流动人口现状来看,大多数人没有办理居住证等有效证件,甚至没有固定的职业或者固定的居住场所,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现在各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也主要根据当地常住人口规模建设,各地独立管理,没能形成全国化、跨区域的统一机制。不同地区实行有区别的生殖健康政策,不利于健康优质服务工作模式的持续化。再有,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政策:流动人口中育龄夫妻可享受国家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些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手术费用仍然需要个人承担,经济压力较大;而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经费不足,影响当地卫生服务能力,也是制约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大要素。
2推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现状与需求,我国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努力,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模式。
2.1强化生殖健康宣传力度,引起流动人口重视。只有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意识,才能更好地配合生殖健康工作。因此,各地方计生、卫生保健机构等应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实施卫生知识培训、宣传“避孕节育”的好处、科普艾滋病、性病的防范知识等,引导流动人口的健康性行为。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来说,首先应确保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实施健康教育;其次,分享公立医院、大型医院的资源优势,承担更多的社会健康教育责任。还应意识到,性行为涉及到男女双方,因此不能将生殖健康教育工作集中在适龄女性,也要引导男性重视生殖健康。过去,我国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大多为已婚人群提供服务,忽略了流动人口中的未婚青年,目前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怀孕女性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人群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普及专业的卫生知识,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让流动人口意识到生殖健康的重要性,自觉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2.2运用多元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机构的专业水平高低、能力好坏,都将对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其一,政府应该重视生殖健康工作,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拨付到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其二,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管理范围内,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活、工作等实际问题,多为他们谋求生殖健康方面的福利,为他们提供无偿的健康教育服务;其三,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杜绝发生医疗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提高服务水平;其四,计生和医疗卫生单位应该主动开展工作,如进入社区、进入企业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普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由社区和企业积极配合工作,督促已怀孕女性做好孕前检查,同时落实后续跟踪和反馈工作。其五,发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机构的作用,鼓励更多民间团体参与到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中,也可适当引入弹性的竞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获得应有的收益。
2.3完善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服务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主要依据就是在籍常住人口,想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等,还需增加人力支持与资金支持。一方面,奠定在当前已有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基础上,建设更多专业性的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增派服务人员,综合考核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等,加大对生殖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多方面保障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构建生殖保健经费保障机制也很重要。国家可采取财政转移、分级拨付等形式,将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费用纳入到体制内,成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尤其在一些区域的流动人口数量非常大,就应增设更多的人力与设备,可按照实际居住人数配备资金,保障服务落实到位。
2.4构建服务与管理网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了打破以往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应构建生殖健康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完善与流动人员有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等信息系统,以“省”、“市”为单位,整合流动人员的信息,包括性别、籍贯、年龄等,联合劳动保障、公安、民政等诸多行政机构,搭建服务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降低管理的成本,摒弃差异性的政策,减少体制障碍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流动人口增加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殖健康服务,是社会、政府、社区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客观分析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处及问题,从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努力,切实围绕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教育优质服务,合理开发并配置已有资源,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实现我国整体国民身心素质的提升。参考文献
[1]朱海平,郦秀丽.改良的宣传干预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6)
[2]宗占红,温勇,尹勤.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认知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7)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困境优质服务建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28【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81-01
1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的困境
从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首先,流动人口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而我国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极易出现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情景。这对生殖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就会出现交叉管理、管理空白点等问题。从当前流动人口现状来看,大多数人没有办理居住证等有效证件,甚至没有固定的职业或者固定的居住场所,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现在各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也主要根据当地常住人口规模建设,各地独立管理,没能形成全国化、跨区域的统一机制。不同地区实行有区别的生殖健康政策,不利于健康优质服务工作模式的持续化。再有,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政策:流动人口中育龄夫妻可享受国家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些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手术费用仍然需要个人承担,经济压力较大;而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经费不足,影响当地卫生服务能力,也是制约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大要素。
2推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现状与需求,我国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努力,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模式。
2.1强化生殖健康宣传力度,引起流动人口重视。只有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意识,才能更好地配合生殖健康工作。因此,各地方计生、卫生保健机构等应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实施卫生知识培训、宣传“避孕节育”的好处、科普艾滋病、性病的防范知识等,引导流动人口的健康性行为。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来说,首先应确保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实施健康教育;其次,分享公立医院、大型医院的资源优势,承担更多的社会健康教育责任。还应意识到,性行为涉及到男女双方,因此不能将生殖健康教育工作集中在适龄女性,也要引导男性重视生殖健康。过去,我国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大多为已婚人群提供服务,忽略了流动人口中的未婚青年,目前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怀孕女性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人群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普及专业的卫生知识,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让流动人口意识到生殖健康的重要性,自觉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2.2运用多元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机构的专业水平高低、能力好坏,都将对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其一,政府应该重视生殖健康工作,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拨付到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其二,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管理范围内,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活、工作等实际问题,多为他们谋求生殖健康方面的福利,为他们提供无偿的健康教育服务;其三,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杜绝发生医疗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提高服务水平;其四,计生和医疗卫生单位应该主动开展工作,如进入社区、进入企业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普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由社区和企业积极配合工作,督促已怀孕女性做好孕前检查,同时落实后续跟踪和反馈工作。其五,发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机构的作用,鼓励更多民间团体参与到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中,也可适当引入弹性的竞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获得应有的收益。
2.3完善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服务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主要依据就是在籍常住人口,想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等,还需增加人力支持与资金支持。一方面,奠定在当前已有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基础上,建设更多专业性的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增派服务人员,综合考核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等,加大对生殖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多方面保障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构建生殖保健经费保障机制也很重要。国家可采取财政转移、分级拨付等形式,将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费用纳入到体制内,成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尤其在一些区域的流动人口数量非常大,就应增设更多的人力与设备,可按照实际居住人数配备资金,保障服务落实到位。
2.4构建服务与管理网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了打破以往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应构建生殖健康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完善与流动人员有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等信息系统,以“省”、“市”为单位,整合流动人员的信息,包括性别、籍贯、年龄等,联合劳动保障、公安、民政等诸多行政机构,搭建服务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降低管理的成本,摒弃差异性的政策,减少体制障碍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流动人口增加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殖健康服务,是社会、政府、社区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客观分析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处及问题,从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努力,切实围绕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教育优质服务,合理开发并配置已有资源,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实现我国整体国民身心素质的提升。参考文献
[1]朱海平,郦秀丽.改良的宣传干预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6)
[2]宗占红,温勇,尹勤.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认知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