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生殖健康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决定了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与身体健康整体水平。目前,我国社区已经意识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面优化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提升新生儿的素质,对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困境优质服务建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28【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81-01
  1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的困境
  从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首先,流动人口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而我国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极易出现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情景。这对生殖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再加上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就会出现交叉管理、管理空白点等问题。从当前流动人口现状来看,大多数人没有办理居住证等有效证件,甚至没有固定的职业或者固定的居住场所,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现在各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也主要根据当地常住人口规模建设,各地独立管理,没能形成全国化、跨区域的统一机制。不同地区实行有区别的生殖健康政策,不利于健康优质服务工作模式的持续化。再有,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政策:流动人口中育龄夫妻可享受国家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些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手术费用仍然需要个人承担,经济压力较大;而地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经费不足,影响当地卫生服务能力,也是制约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一大要素。
  2推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现状与需求,我国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努力,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模式。
  2.1强化生殖健康宣传力度,引起流动人口重视。只有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意识,才能更好地配合生殖健康工作。因此,各地方计生、卫生保健机构等应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实施卫生知识培训、宣传“避孕节育”的好处、科普艾滋病、性病的防范知识等,引导流动人口的健康性行为。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来说,首先应确保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单位实施健康教育;其次,分享公立医院、大型医院的资源优势,承担更多的社会健康教育责任。还应意识到,性行为涉及到男女双方,因此不能将生殖健康教育工作集中在适龄女性,也要引导男性重视生殖健康。过去,我国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大多为已婚人群提供服务,忽略了流动人口中的未婚青年,目前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怀孕女性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人群实施生殖健康教育、普及专业的卫生知识,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让流动人口意识到生殖健康的重要性,自觉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2.2运用多元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机构的专业水平高低、能力好坏,都将对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其一,政府应该重视生殖健康工作,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拨付到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其二,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管理范围内,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活、工作等实际问题,多为他们谋求生殖健康方面的福利,为他们提供无偿的健康教育服务;其三,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服务,杜绝发生医疗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提高服务水平;其四,计生和医疗卫生单位应该主动开展工作,如进入社区、进入企业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普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由社区和企业积极配合工作,督促已怀孕女性做好孕前检查,同时落实后续跟踪和反馈工作。其五,发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机构的作用,鼓励更多民间团体参与到生殖健康服务工作中,也可适当引入弹性的竞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获得应有的收益。
  2.3完善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服务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政府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主要依据就是在籍常住人口,想要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计划生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等,还需增加人力支持与资金支持。一方面,奠定在当前已有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基础上,建设更多专业性的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增派服务人员,综合考核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等,加大对生殖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多方面保障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构建生殖保健经费保障机制也很重要。国家可采取财政转移、分级拨付等形式,将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费用纳入到体制内,成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尤其在一些区域的流动人口数量非常大,就应增设更多的人力与设备,可按照实际居住人数配备资金,保障服务落实到位。
  2.4构建服务与管理网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了打破以往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应构建生殖健康管理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完善与流动人员有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教育等信息系统,以“省”、“市”为单位,整合流动人员的信息,包括性别、籍贯、年龄等,联合劳动保障、公安、民政等诸多行政机构,搭建服务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降低管理的成本,摒弃差异性的政策,减少体制障碍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流动人口增加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殖健康服务,是社会、政府、社区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客观分析当前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处及问题,从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努力,切实围绕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教育优质服务,合理开发并配置已有资源,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实现我国整体国民身心素质的提升。参考文献
  [1]朱海平,郦秀丽.改良的宣传干预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6)
  [2]宗占红,温勇,尹勤.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认知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性意见。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描述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工作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论: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能加强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例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现代食品工业中,最后一项工程便是食品包装,包装的作用在于保护和宣传食品,以达到食品易于储藏、运输和出售的目的。因此,食品包装的好坏非常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然而,由于近年来食品包装的材料和辅料的有害物质逐渐超标,导致包装中的食品受到污染而引发不少食品中毒事件,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威胁,进而会影响食品包装行业以及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我国食品行业形势严峻,食品包装安全卫生检测手段应逐步加强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毒理学试验评价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及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经口毒性试验、骨髓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30天喂养试验,以检测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亚慢性毒性、致突变性毒性和急性毒性。结果:小鼠经口服用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LD50(半数致死量)大于15g/kg;实验组各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阳性
期刊
摘要:加强门诊注射室护生实习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主动筛查有潜在突发意外风险的问题;并对其整个实习过程进行关注和早期干预,杜绝护理事故及缺陷、减少投诉事件及血源性暴露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提高护理实习生的风险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进而提高门诊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临床带教安全管理事故预防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对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596例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结果:通过59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验发现,阴道加德纳杆菌感染42例(占7%)、念珠菌感染32例(占5.4%)、肠球菌感染33例(占5.5%)、淋球菌感染26例(占4.4%)、毛滴虫感染26例(占4.4%)、支原体感染78例(占13.1%)、梅毒螺旋体感染41例(占6.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肾脏功能生化检验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进行传统拉网式检测)和观察组34例(进行分级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传统拉网式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尿素氮 5.0%,血肌酐4.9%,胱抑素C 7.9%;分级检验阳性率的检测结果: 尿素氮61.1%,血肌酐62.5%,胱抑素C 7.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体检者血生化分析的结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老年体检者200例,对其进行血生化检查,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体检者中,男性在血糖指标上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上明显低于女性(P<0.05);而在其他指标上,男性与女性体检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200例体检者中,血糖与血脂异常者所占比例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通过对细菌培养分离的检验的阐述,了解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检验原理和检验技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检验技术的提高必须对检验原理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食品卫生原理技术关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611【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70-02  在长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潜江市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状况,为防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采集哨点监测人群的血液标本做HIV、梅毒和HCV等血清学检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行为学监测。结果:2010-2013年,暗娼人群共监测1602人,检测出HIV阳性6例,梅毒阳性37例,HCV阳
期刊
摘要:目的:对此次暴发细菌性痢疾的原因进行调查,为以后类似病情的处理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采集饮用水、病人大便及肛拭子、双份血清进行相关检验。结果: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均>1600 MPN/100ml,提示井水粪便污染严重。从23份患者大便及肛拭子中分离出6株福氏志贺氏菌4c型。结论:这是一起由于井水被福氏志贺氏菌病人粪便污染,而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