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有一个以“金沙”命名的行政村,20世纪90年代,这里迎来了第一批吊庄移民。2017年,沙坡头区响应自治区移民脱贫政策的号召,从海原县甘城、甘盐池、关庄、红羊四乡移来群众238户1042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抱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迎来幸福生活。
九月,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午后,暖阳普照,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移民点,广场十分热闹,那是村民们在自发地唱歌,场景和谐温暖。
“搬得来”是群众期盼
“5年前,我们一家还在红羊乡,年逾70岁的公公傍晚突发肺气肿,因为交通不便,煎熬一晚上,第二天才用三轮车送到50公里外的县医院。大儿子今年31岁还没结婚,之前找了几个对象,但是女方家一来看到家里的条件都不愿意。现在搬到新家,儿子也找上了对象,打算今年10月份就结婚。”47岁的王红梅说起之前的事情泪流不止,提起现在的生活又露出欣慰的笑容。
海原县红羊、甘盐池等乡镇是中卫乃至自治区典型的贫困地区,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里自然条件艰苦,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异地扶贫搬迁脱贫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为了让这里的贫困群众开始新的生活,2016年沙坡头区和海原县协调,将移民的新家选址定在距离市区19公里、工业园区3公里、观音小学2公里的金沙村,方便群众进城、就业和学生上学。移民安置房共238套19642平方米,总投资6726万元,规划用地1686亩。2017年9月一次性完成移民搬迁安置238户1042人任务。
通过争取“一事一议”、公共维修等项目资金105.6万元,硬化主干道路4.74公里,巷道7.5公里,安装路灯62盏,同时争取建设了金沙村综合服务中心,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切实解决了群众道路出行、农业生产和用水用电难题。45岁的移民杨树英激动地说:“我之前在红羊乡胡地沟村住的是土房子,因为缺水,一年洗不了3次澡,而且道路崎岖不平,自己家的入户路不到1米宽,三轮车都进不去。感谢党和政府,我们移民到金沙村,去哪里都是平坦的柏油马路,晚上出门有路灯,吃水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住的房子变成了砖混结构,地瓷砖和石膏吊顶都是统一配备的,而且还有宽带上网、卫生间、热水器,感觉一辈子的梦想都在这里实现了。”
“稳得住”是基本需求
“移民刚来,发生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金沙村党支部书记景生庭告诉记者:“有的人太阳能不会上水,有的给门上了保险不会开,有的不会交电费,还有的人不会用冲水马桶。64岁的连进城刚搬来时是早晨6点,进卫生间上厕所时把保险锁了,因为不会开保险,一直到中午11点,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才出来。”
为了确保移民能够稳得住,尽快适应新生活,东园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不仅制定了镇干部包户的制度,而且还从移民中选出2名村干部,事无巨细,切实增强移民的融入度和归属感。移民推选出的村干部雷军,是一个33岁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之前我在南方干电焊工,现在当村干部,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及原来的一半,而且要从早忙到晚,家人多次劝我别干了,但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因为走的地方多,见识也多,乡亲们就喜欢让我帮忙,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都富起来。”言语中,雷军透着一种自豪。金沙村“两委”班子成员和68名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尽快适应当地生活,营造了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村风。
来到金沙村广场,最显眼的就是沙坡头区委宣传部投资30万元打造的金沙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在金沙村移民点广场、巷道处制作了展板、文化墙,打造了文化阵地,配备了书籍音响和象棋等娱乐设施,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当记者问起移民怎么和金沙村原有的村民快速融合,怎么适应从种旱田变成种水稻的问题时,一个叫杜小勇的小伙子抢着说:“这儿的人比我想象中的还好,除了干部帮,邻居也帮,我的地和原村民林建国的地挨在一起,前段时间我父亲生病卧床,我白天打临工,晚上还得照顾父亲,林建国知道后,每次需要给田里浇水的时候,他都会帮我,不仅打电话给我说施肥、种苗等各个种植常识,还手把手的教我。”
移民如何在一个新的地方稳定就业是“稳得住”最关键的环节。42岁的刘勇今年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水稻,按照去年的行情,一年下来收入能达到12万元左右。43岁的宋凡经村干部介绍,到离家4公里的郑口奶牛养殖合作社打工,月收入3000元。原本“胆小”的李彦顺,因为怕被骗打工要不来钱,在发现情况不是他想的那样后,每天到周边种植大户家里打临工也能挣150块钱。截至目前,金沙村固定就业347人,其中沙坡头区内设施农业基地、工业园区、奶牛场等地就业220人;在上海及银川、石嘴山、海原等地就业127人。
“能致富”是必然结果
52岁的移民冯进禄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刚开始村里动员我们承包大棚,大家都怕亏钱,但我相信党的移民政策,能把我们从那么贫瘠的地方搬到这儿,肯定也能让我们富起来,所以我积极响应政策,花了3000元承包了一座大棚,除去化肥农药等开支近2000元外,一年纯收入近1.5万元,现在大家都在抢着预定明年大棚的承包权。”
“除了冯进禄承包了一座大棚,还有40多名移民在蔬菜产业园区务工,仅设施产业一项,金沙村就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5万元,实现了合作社、村集体、移民多方共赢。”村支书景生庭说道。
东园镇党委、政府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两轮驱动,集中力量培育增收致富产业,挖除致贫返贫根源,切实解决因学、因病、因灾等返贫问题。在解决脱贫致富问题时,金沙村以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强化“造血”功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了“金沙生态移民村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争取项目资金660万元,建设占地122亩的移民安置点设施蔬菜产业园,建成拱棚55座。白桥村党支部书记韩风云联合本村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成立中卫市富润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跨村入驻园区租赁种植,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发展模式,55座拱棚为金沙村集体股份,122亩土地为农户股份,每座拱棚租金3000元,村集体、农户(按人口)以21∶79的比例分配。产业园区实行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两村党支部联合,通过争取项目、发展产业、技术传输、管理联动、销售渠道共享等措施,使园区无公害西瓜、沙葱、韭菜等新品种得到科学种植、群众稳定增收。
責任编辑:沈 阳
九月,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午后,暖阳普照,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移民点,广场十分热闹,那是村民们在自发地唱歌,场景和谐温暖。
“搬得来”是群众期盼
“5年前,我们一家还在红羊乡,年逾70岁的公公傍晚突发肺气肿,因为交通不便,煎熬一晚上,第二天才用三轮车送到50公里外的县医院。大儿子今年31岁还没结婚,之前找了几个对象,但是女方家一来看到家里的条件都不愿意。现在搬到新家,儿子也找上了对象,打算今年10月份就结婚。”47岁的王红梅说起之前的事情泪流不止,提起现在的生活又露出欣慰的笑容。
海原县红羊、甘盐池等乡镇是中卫乃至自治区典型的贫困地区,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里自然条件艰苦,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异地扶贫搬迁脱贫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为了让这里的贫困群众开始新的生活,2016年沙坡头区和海原县协调,将移民的新家选址定在距离市区19公里、工业园区3公里、观音小学2公里的金沙村,方便群众进城、就业和学生上学。移民安置房共238套19642平方米,总投资6726万元,规划用地1686亩。2017年9月一次性完成移民搬迁安置238户1042人任务。
通过争取“一事一议”、公共维修等项目资金105.6万元,硬化主干道路4.74公里,巷道7.5公里,安装路灯62盏,同时争取建设了金沙村综合服务中心,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切实解决了群众道路出行、农业生产和用水用电难题。45岁的移民杨树英激动地说:“我之前在红羊乡胡地沟村住的是土房子,因为缺水,一年洗不了3次澡,而且道路崎岖不平,自己家的入户路不到1米宽,三轮车都进不去。感谢党和政府,我们移民到金沙村,去哪里都是平坦的柏油马路,晚上出门有路灯,吃水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住的房子变成了砖混结构,地瓷砖和石膏吊顶都是统一配备的,而且还有宽带上网、卫生间、热水器,感觉一辈子的梦想都在这里实现了。”
“稳得住”是基本需求
“移民刚来,发生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金沙村党支部书记景生庭告诉记者:“有的人太阳能不会上水,有的给门上了保险不会开,有的不会交电费,还有的人不会用冲水马桶。64岁的连进城刚搬来时是早晨6点,进卫生间上厕所时把保险锁了,因为不会开保险,一直到中午11点,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才出来。”
为了确保移民能够稳得住,尽快适应新生活,东园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不仅制定了镇干部包户的制度,而且还从移民中选出2名村干部,事无巨细,切实增强移民的融入度和归属感。移民推选出的村干部雷军,是一个33岁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之前我在南方干电焊工,现在当村干部,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及原来的一半,而且要从早忙到晚,家人多次劝我别干了,但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因为走的地方多,见识也多,乡亲们就喜欢让我帮忙,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都富起来。”言语中,雷军透着一种自豪。金沙村“两委”班子成员和68名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尽快适应当地生活,营造了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村风。
来到金沙村广场,最显眼的就是沙坡头区委宣传部投资30万元打造的金沙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在金沙村移民点广场、巷道处制作了展板、文化墙,打造了文化阵地,配备了书籍音响和象棋等娱乐设施,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为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当记者问起移民怎么和金沙村原有的村民快速融合,怎么适应从种旱田变成种水稻的问题时,一个叫杜小勇的小伙子抢着说:“这儿的人比我想象中的还好,除了干部帮,邻居也帮,我的地和原村民林建国的地挨在一起,前段时间我父亲生病卧床,我白天打临工,晚上还得照顾父亲,林建国知道后,每次需要给田里浇水的时候,他都会帮我,不仅打电话给我说施肥、种苗等各个种植常识,还手把手的教我。”
移民如何在一个新的地方稳定就业是“稳得住”最关键的环节。42岁的刘勇今年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水稻,按照去年的行情,一年下来收入能达到12万元左右。43岁的宋凡经村干部介绍,到离家4公里的郑口奶牛养殖合作社打工,月收入3000元。原本“胆小”的李彦顺,因为怕被骗打工要不来钱,在发现情况不是他想的那样后,每天到周边种植大户家里打临工也能挣150块钱。截至目前,金沙村固定就业347人,其中沙坡头区内设施农业基地、工业园区、奶牛场等地就业220人;在上海及银川、石嘴山、海原等地就业127人。
“能致富”是必然结果
52岁的移民冯进禄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刚开始村里动员我们承包大棚,大家都怕亏钱,但我相信党的移民政策,能把我们从那么贫瘠的地方搬到这儿,肯定也能让我们富起来,所以我积极响应政策,花了3000元承包了一座大棚,除去化肥农药等开支近2000元外,一年纯收入近1.5万元,现在大家都在抢着预定明年大棚的承包权。”
“除了冯进禄承包了一座大棚,还有40多名移民在蔬菜产业园区务工,仅设施产业一项,金沙村就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5万元,实现了合作社、村集体、移民多方共赢。”村支书景生庭说道。
东园镇党委、政府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两轮驱动,集中力量培育增收致富产业,挖除致贫返贫根源,切实解决因学、因病、因灾等返贫问题。在解决脱贫致富问题时,金沙村以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强化“造血”功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了“金沙生态移民村设施蔬菜产业园项目”,争取项目资金660万元,建设占地122亩的移民安置点设施蔬菜产业园,建成拱棚55座。白桥村党支部书记韩风云联合本村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成立中卫市富润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跨村入驻园区租赁种植,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发展模式,55座拱棚为金沙村集体股份,122亩土地为农户股份,每座拱棚租金3000元,村集体、农户(按人口)以21∶79的比例分配。产业园区实行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两村党支部联合,通过争取项目、发展产业、技术传输、管理联动、销售渠道共享等措施,使园区无公害西瓜、沙葱、韭菜等新品种得到科学种植、群众稳定增收。
責任编辑: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