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一年的彤儿在我的空间留言说:“老师我来了。又要开学了,还是没找个机会跟您交流,就跑过来看看您的文字洗刷自己。感觉毕业后只有面对您,我才算得上足够认真的学生……”
这句话让我沉吟良久。彤儿此时是一个大学生。按理说,大学里有很多的学者和教授,在这些人面前,任谁都更应该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是一个无知而渴望有知的人。但为什么,她在我这里,才觉得自己是一个“足够认真的学生”?
我教了彤儿两年半,在这段时间之内,我是她的语文老师。上课的具体情形大都忘了,他们班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我上课时身心是畅快的,有很多欢笑与快乐,有精彩的互动和与此相伴而生的灵感。而彤儿往往是那一个最神采飞扬的,她那无可遏止的情态最能感发一种酣畅淋漓的气氛。除此之外,平时几乎没有私下的交流。
我很欣慰,她并没有因为我不再教她而失去那种“学生感”,反而似乎更强烈了。那么,这种感觉是出于对过去那种课堂形态的怀念,还是因为我空间营造出来的某种类似课堂的气息?因为现在,她无非只是逛逛我的空间,看看我的文字而已。
那么,我空间里的那些文字便是维系这种学生感的因素吗?
那些文字都是我的所思所想,是我不断学习进益留下的痕迹。我以课堂和生活为对象,不断拷问探寻。而她,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为背景,默默地参与这一特殊的课堂?那么,我们是经由这些值得怀念的岁月和文字还在维系一种师生的关系吗?维系师生关系的具体形式(课堂和学校)此时不复存在,而精神层面的师生关系仍可存续?
想起孟子所说的“私淑艾者”,即有一种老师,不直接教授人,但能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他们心里面把他当作老师,这可以称之为古代的“远程教育”。这让我想起,在节日的时候,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学生的节日祝福,但他们往往不是我的学生,只不过是听了我讲座的人,或者看了我文字的人。彤儿现在从我这里所得的也不过如此吧,只是,我们已经在之前拥有了实质的师生关系,而存续的形式现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每年假期的时候,便会有一些学生陆续回到母校,看望老师。那经历岁月的浓浓师生情谊,让为师者欣悦异常,增添从教的信心。但也有的老师说,学生们看望老师,不过是与老师寒暄之后,便是各自交流大学的见闻,其间热闹非凡,而老师却渐渐地被冷落一边,彼此生活的距离清晰可辨。
不过在我而言,是极少这种情况的。学生们的到访,让我似乎走进了一种别样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没有教材,只有问题,没有约束,只有畅所欲言,没有沉默,只有热烈的互动。而教学的内容,都是严肃又不乏趣味的人生探询,比如爱情、婚姻、大学的价值、自我的提升……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艺术手法的分析,只有个性的显露、观念的碰撞、心灵的共鸣。师生围坐,茶香袅袅,在这里,教学的两极不再分化,师生的界限不再分明。学中有教,教中有学,水乳交融,精彩纷呈,简直就是教学的极境!孔子当年让学生言说自己的志向也不过尔尔吧!
可是,再过几年,这样的风景还能再现吗?十年、二十年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记得一年轻的老师说,很不愿意带一届学生两三年,因为彼此太熟悉,教学的余地和空间便狭窄了。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可是这些年,这种感觉渐渐地消散了。虽然师生日渐熟识,但倘若师者能日益求变,那么也就能不断创造新的交往情境和层次,给平淡的生活赋予新的内涵。当老师,恐怕得有一种本领,“日日新,又日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清新流动的师生关系。
应试体制之下的教师,大都不过以教材作为传授的对象,教材讲完了,无非就是复习备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另外教给他们什么吗?我在想,如果这些学生让我们教五年、十年,我们还能教什么?或者,他们毕业后一两年,我们还能给他们上上课吗?那时候,没有教材,他们也不再跟以前一样,我们拿什么给他们上课?
倘若一个老师年年只知操弄教材,传授固有的知识,而不能谋求自身的成长,那么,他的学生完成了他所在阶段的学习后,就很难从他身上学到东西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学生可能还有对老师的一丝情谊,但是那种在老师面前的学生感无疑会慢慢消失。而这正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局限。
考察现实的情形,我们发现,现在的老师大抵都是“经师”,负责传授知识,知识传授完毕,老师的身份似乎也随之可以放下了。在经师掌控之下的课堂,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有可能获得智慧,但是,这种师生关系无疑是机械性的,在保证知识的传输同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交往,在教学中,一种敞朗的情感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黄克剑教授指出,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境界,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或点化生命”。授受知识和开启智慧,都可以经由教材这个载体获得,但是,润泽或点化生命却不那么容易做到。怎样才能做到润泽和点化一个人的生命?《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在很多年后,在生命迈向终点的时刻,还能给多年前的老学生讲授新的课程,随时体验感悟,随时讲解分享,以生命感发生命,直至生命的完结,这才是一个终生教师的真意啊。
我们知道,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学生也不需要别人一直无止境地给他们传授知识,他们终会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这样,教师存在的意义也就很显然,如果自身不能不断地学习,寻求改变和自我的提升,那么你总有失去“身份”的危险。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孔圣人要“学不厌”了,因为他的那些学生成天跟在后面,似乎不太愿意毕业。如果不能每天教他们一点什么,他们大概就要失去“学生感”,老师的身份就成为疑问,这样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
这么说来,孔圣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种种生命的进境,离不开那帮学生的“逼迫”啊!
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这么说来,就很容易回答了。你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自我提升。因“学不厌”,才能“教不倦”。也许可以这么说吧,教师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身份,它只是一种特质:持续不断地学习。
编辑/梁宇清
这句话让我沉吟良久。彤儿此时是一个大学生。按理说,大学里有很多的学者和教授,在这些人面前,任谁都更应该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是一个无知而渴望有知的人。但为什么,她在我这里,才觉得自己是一个“足够认真的学生”?
我教了彤儿两年半,在这段时间之内,我是她的语文老师。上课的具体情形大都忘了,他们班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我上课时身心是畅快的,有很多欢笑与快乐,有精彩的互动和与此相伴而生的灵感。而彤儿往往是那一个最神采飞扬的,她那无可遏止的情态最能感发一种酣畅淋漓的气氛。除此之外,平时几乎没有私下的交流。
我很欣慰,她并没有因为我不再教她而失去那种“学生感”,反而似乎更强烈了。那么,这种感觉是出于对过去那种课堂形态的怀念,还是因为我空间营造出来的某种类似课堂的气息?因为现在,她无非只是逛逛我的空间,看看我的文字而已。
那么,我空间里的那些文字便是维系这种学生感的因素吗?
那些文字都是我的所思所想,是我不断学习进益留下的痕迹。我以课堂和生活为对象,不断拷问探寻。而她,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为背景,默默地参与这一特殊的课堂?那么,我们是经由这些值得怀念的岁月和文字还在维系一种师生的关系吗?维系师生关系的具体形式(课堂和学校)此时不复存在,而精神层面的师生关系仍可存续?
想起孟子所说的“私淑艾者”,即有一种老师,不直接教授人,但能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他们心里面把他当作老师,这可以称之为古代的“远程教育”。这让我想起,在节日的时候,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学生的节日祝福,但他们往往不是我的学生,只不过是听了我讲座的人,或者看了我文字的人。彤儿现在从我这里所得的也不过如此吧,只是,我们已经在之前拥有了实质的师生关系,而存续的形式现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每年假期的时候,便会有一些学生陆续回到母校,看望老师。那经历岁月的浓浓师生情谊,让为师者欣悦异常,增添从教的信心。但也有的老师说,学生们看望老师,不过是与老师寒暄之后,便是各自交流大学的见闻,其间热闹非凡,而老师却渐渐地被冷落一边,彼此生活的距离清晰可辨。
不过在我而言,是极少这种情况的。学生们的到访,让我似乎走进了一种别样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没有教材,只有问题,没有约束,只有畅所欲言,没有沉默,只有热烈的互动。而教学的内容,都是严肃又不乏趣味的人生探询,比如爱情、婚姻、大学的价值、自我的提升……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艺术手法的分析,只有个性的显露、观念的碰撞、心灵的共鸣。师生围坐,茶香袅袅,在这里,教学的两极不再分化,师生的界限不再分明。学中有教,教中有学,水乳交融,精彩纷呈,简直就是教学的极境!孔子当年让学生言说自己的志向也不过尔尔吧!
可是,再过几年,这样的风景还能再现吗?十年、二十年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记得一年轻的老师说,很不愿意带一届学生两三年,因为彼此太熟悉,教学的余地和空间便狭窄了。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可是这些年,这种感觉渐渐地消散了。虽然师生日渐熟识,但倘若师者能日益求变,那么也就能不断创造新的交往情境和层次,给平淡的生活赋予新的内涵。当老师,恐怕得有一种本领,“日日新,又日新”,这样才能创造出清新流动的师生关系。
应试体制之下的教师,大都不过以教材作为传授的对象,教材讲完了,无非就是复习备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另外教给他们什么吗?我在想,如果这些学生让我们教五年、十年,我们还能教什么?或者,他们毕业后一两年,我们还能给他们上上课吗?那时候,没有教材,他们也不再跟以前一样,我们拿什么给他们上课?
倘若一个老师年年只知操弄教材,传授固有的知识,而不能谋求自身的成长,那么,他的学生完成了他所在阶段的学习后,就很难从他身上学到东西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学生可能还有对老师的一丝情谊,但是那种在老师面前的学生感无疑会慢慢消失。而这正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局限。
考察现实的情形,我们发现,现在的老师大抵都是“经师”,负责传授知识,知识传授完毕,老师的身份似乎也随之可以放下了。在经师掌控之下的课堂,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有可能获得智慧,但是,这种师生关系无疑是机械性的,在保证知识的传输同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交往,在教学中,一种敞朗的情感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黄克剑教授指出,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境界,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或点化生命”。授受知识和开启智慧,都可以经由教材这个载体获得,但是,润泽或点化生命却不那么容易做到。怎样才能做到润泽和点化一个人的生命?《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在很多年后,在生命迈向终点的时刻,还能给多年前的老学生讲授新的课程,随时体验感悟,随时讲解分享,以生命感发生命,直至生命的完结,这才是一个终生教师的真意啊。
我们知道,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学生也不需要别人一直无止境地给他们传授知识,他们终会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这样,教师存在的意义也就很显然,如果自身不能不断地学习,寻求改变和自我的提升,那么你总有失去“身份”的危险。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孔圣人要“学不厌”了,因为他的那些学生成天跟在后面,似乎不太愿意毕业。如果不能每天教他们一点什么,他们大概就要失去“学生感”,老师的身份就成为疑问,这样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
这么说来,孔圣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种种生命的进境,离不开那帮学生的“逼迫”啊!
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这么说来,就很容易回答了。你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自我提升。因“学不厌”,才能“教不倦”。也许可以这么说吧,教师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身份,它只是一种特质:持续不断地学习。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