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叙事的“破”与“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三十余年间,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一批动画创作基地,以特有的民族化叙述方式,成功创制了一系列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尚的动画作品,其中,《哪吒鬧海》《三个和尚》《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至今仍广受欢迎。但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国产动漫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走上了对欧美日韩的模仿之路,一度式微。直至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问世,才再度开启了中国动画民族化回归的热潮,随后上映的《小门神》《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一系列国产动画电影,亦多由传统民族神话传说所改编,体现出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新探索与新追求,为新时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叙事不断积累经验和培育市场。2019年暑期,实现国产动画电影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将中国动画民族化叙事的探索又推进了一步。该片在对传统的大胆颠覆与创新性继承中,实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为新时代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颠覆传统:经典故事内核的重塑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经典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故事讲述的是原始天尊将天地灵气所孕育的一颗混元珠炼化为灵珠与魔丸,由于魔丸坚不可破,他便施法引天劫咒拟于3年后将其摧毁,并打算将灵珠交由太乙真人助其投胎,成为李靖第三子哪吒,以助武王伐纣之大用,事成之后,太乙亦可位列昆仑十二金仙。结果,此举招致申公豹嫉妒,在其阴谋操纵之下,魔丸进入李靖夫人殷氏体内降生为哪吒,灵珠则被其盗走,降世为龙王太子敖丙。作为魔丸降世,哪吒生来便为陈塘关百姓所恐惧、排斥,为此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与师父太乙真人的耐心教导下,这个生来孤独的小魔童向自己的命运发起了抗争,以一己之力拯救陈塘关百姓于危难之中,改变了众人对自己的偏见,也扭转了自己的宿命。可见,《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了传统民间神话故事的叙事结构[1],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人物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上都做了大量改编,以现代意识重塑了经典故事的内核。
  首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突破了以往经典著作或影视动画中哪吒固有的俊美形象,而是将其大胆塑造成一个颇具暗黑系风格的“顽劣少年”,契合哪吒与命运抗争的性格特质。哪吒形象历经数朝演变,在明代《封神演义》中才定型成一位“面若傅粉、唇似朱涂”的少年儿童形象,此后被广为接受。以此为蓝本的经典动画《哪吒闹海》,主人公便是一位雌雄莫辨的俊美少年。此后的系列影视动画作品中,哪吒形象大多沿袭经典,40年来并无大突破。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了哪吒俊美可爱的传统形象,被塑造成一位顶着硕大黑眼圈、双手插进口袋、嘴里时常叼着一根草、走路左摇右晃、经常恶作剧、宛如一个街头混混的顽劣少年,这完全贴合其作为“魔珠”的角色设定。对哪吒形象的颠覆,虽有悖于传统的民间审美,却增添了哪吒的“叛逆”意味,凸显影片“逆天改命”的核心精神意旨。同时,哪吒虽然外表桀骜不羁,但内心却重情重义,叛逆但不失正义,也更容易被当下的年轻人所接受。
  其次,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显得更为立体。它将哪吒与敖丙原本单纯的对立关系转化为相融相生、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拓展了影片的叙事空间。在79版的《哪吒闹海》中,敖丙是一个无恶不作的骄纵无能之辈,与哪吒是敌对关系。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两人有着深厚渊源,一为灵珠、一为魔珠,一个背负着龙族振兴的使命,一个企图逃脱命运枷锁的桎梏。两个同样孤独的个体,在机缘巧合之下相识相知,相互认同。影片中,敖丙陪哪吒踢毽子的画面最令人感动,夕阳下,两个少年放下了家族重担,放下了众人的误解与偏见,只沉浸于一时的欢喜,感受人世间最简单的快乐。然而,命运又将两人推入了敌对的境地。敖丙为使龙族成仙企图活埋陈塘关,哪吒为救百姓与之展开殊死搏斗,却又在最后关头放过敖丙,只因顾念两人朋友之谊。敖丙也被哪吒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化,与之一同投入了对天劫的对抗之中。哪吒与敖丙之间,有宿命牵绊、有朋友之谊,亦为生死对头。这种多元交叉的人物关系构建,颠覆了传统的单向度人物关系,使影片在叙事上更为充盈,故事层次更为丰赡。
  其三,在人物情感的呈现上,《哪吒之魔童降世》剔除了传统民间传说中反抗父权的情感线,将故事的主要情感矛盾集中在哪吒的成长与蜕变方面,主人公的情感呈现得更为丰富厚重。在过往的民间神话中,有关哪吒的故事,大多充斥着“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悲剧情感。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另辟蹊径,为哪吒塑造了一对极为温暖有爱的父母。其母殷氏,纵使忙于捉妖,仍会尽量抽出时间陪哪吒玩踢毽子的游戏。其父李靖,看似对哪吒严厉无比,却不惜牺牲自己换取命符,助哪吒躲过天劫。除了亲情,他最大的情感缺失来自于外部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生来即是魔丸,他被整个陈塘关百姓所孤立,他多次想证明自己,却还是没能打破众人对他的成见。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搬不动它。”但哪吒不信命,他在对自我的探寻中,一步步打破偏见,走上了与命运的抗争之路。影片为哪吒的成长与蜕变过程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使亲情、友情与生死大义的抉择集为一体,既在叙事上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也使传统的民间神话平添了几分现实的厚重。
  二、继承传统:东方奇幻美学意蕴的构建
  作为一部由民族神话改编的优秀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对经典故事内核进行重塑的同时,依然坚守了东方奇幻的美学传统。无论叙事理念、视觉观感还是精神旨趣都对传统美学意蕴有效续接,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民族性。
  首先,在叙事理念上注重继承传统。《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对传统神话内容进行了颠覆性改造,但基本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以及价值理念都注重吸收东方奇幻的美学精髓。从叙事手法上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充分吸收了《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传统经典中奇幻诡谲的风格特质,以奇异大胆的想象贯穿整个叙事空间,营造出东方神话浪漫神秘的奇幻氛围。从人物塑造上看,影片基本遵循了《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正邪设定,延续了传统的审美特征。开场出现的原始天尊,广袖挥舞、飘飘然立于云端,其超然之态亦贴合了传统神话中对道教最高神的描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一个憨厚可掬、心地纯良,一个尖嘴猴腮、阴险狡诈,正是中国传统审美取向中正与邪的外化表现。从价值理念上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很大程度上对人物精神情感进行了改造,但终究含有东方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审美特质。影片的最后,哪吒跪别父母,放下过往恩怨,舍弃个人生死,以坚定的信念为拯救整个陈塘关百姓而战。其所彰显的英雄主义特质,体现出了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价值理念,这也是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核心美学价值追求。   其次,从视觉观感上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运用了大量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并通过有机组合构造出东方美学古朴雅致的意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主要场景的建构注重体现东方之美。影片充分借鉴了《大鬧天宫》《哪吒闹海》《九色鹿》等早期中国动画的美术风格,灵活运用传统绘画元素,精心打造了仙界、龙宫、人间以及山河社稷图中的世界等4个极富东方美学意蕴的奇幻场景。从各个场景的视觉表达上来看,仙界祥云缭绕、缥缈出尘、色彩温和舒缓,整体画面符合传统对东方仙境的想象;龙宫属于镇压妖兽之地,故显得冰冷阴森,颇合中国传统神话中对地狱的描写;人间的场景则极富生活性,建筑设计大气端庄,画面色彩和谐,同时注重空间的留白,体现出东方的古典雅致之美;山河社稷图则是太乙真人以画笔为哪吒勾勒的修炼之所,该场景设计充分发挥了传统绘画艺术的想象力,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在画笔挥舞之间跃然眼前,形神兼备,意趣十足。二是对人物与动作的设计注重传统元素的融入。影片极富创造力地调动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勾勒出东方奇幻世界中的人物及其动作之美。无论是李靖夫妇考究的传统服饰还是太乙真人使用的青铜器具,影片颇有趣味地使用了大量民族文化元素,细节之处体现出创作者独具的匠心。在人物打斗动作的设计上,影片承袭了传统美学意旨,圆融流畅,富有特色。如哪吒与敖丙的打斗动作,一个英姿豪迈、戾气十足,一个身法柔软、进退有节,一阳刚一阴柔,东方韵味十足。颇值一提的还有原始天尊制服混元珠时的影像,动作行云流水,指尖拨动间竟是星河璀璨,炫目之极,尽显东方玄幻之美。
  最后,从精神旨趣上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较充分地吸纳了中国艺术精神,呈现出丰赡的哲理意蕴。一方面,影片贯彻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理念,体现了阴阳和合、相生相克、反叛与和解的智慧。影片对主要人物哪吒与敖丙的角色设定即符合了阴阳转化的哲学理念。哪吒虽是象征邪恶的魔丸,却在善念的觉醒中挽救众生于水火。敖丙虽是灵珠转世,却因承负家族重担竟欲活埋陈塘关百姓。二人虽生来即为仇敌,却又在共同的抗争中和解,统一于一体之中。同时,影片还将主人公哪吒的成长之路设计成寻“道”之路,由“魔”一步步修炼成“神”,也是极富哲思韵味。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2],对哪吒而言,体悟“道”就是体悟自我,认清命运,但却不屈服于命运。有趣的是,哪吒寻“道”的方式,也极具游戏精神。在影片中,哪吒因百无聊赖而屡次捉弄陈塘关百姓,甚至在修炼过程依然不忘戏弄自己的师父太乙真人。这些除了表现哪吒本性顽劣之外,也印证了他内心的孤独,希望通过恶作剧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从中寻找自己真正的价值。最终他抛却顽劣与肆意妄为,在强大意志驱使下生发出与命运抗争的勇气。“逆天改命”,便是哪吒所寻之道。精神自由不受命运之束缚,已然是艺术人生的一个崇高理想。
  三、超越传统: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创新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再度为深耕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创作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事实上,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叙事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探索之路。早期,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动画创作者们、最先提出了“创民族风格之路”[3]的口号,并将民族性作为中国动画的重要标识。进入新世纪以来,亦不乏有创作者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创制脍炙人口的中国风动画作品。近年来,国产动画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民族文化的表达上日渐精进。诸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批现象级作品的成功,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叙事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第一,在对传统经典进行改编时,应当具备对时代精神的体悟,以民族话语讲述时代故事。无论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上都是“旧瓶装新酒”,为经典神话故事赋予时代内涵,实现经典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创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关注的是英雄回归平凡之后的失落,以及在迷惘中自我价值找寻的问题,很好地关照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在影片中,孙悟空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而是一个被铁锁锁住法力,被五百年牢笼之苦折去傲骨的孙猴子,他和平凡人一样,陷入了对自我的怀疑之中。影片为齐天大圣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神话中的超级英雄赋予了凡人所具有的脆弱情感,使其更接地气,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从而增强了观者的共鸣。《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问题。在影片中,哪吒的父母虽然爱子至深,却因忙于除妖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哪吒在遭到他人误会、排斥时又无法有效纾解,于是,内心的孤独感日渐加深。影片以一个传统神话故事包裹了极具典型性的现代社会问题,精准地触动了现代父母的敏感神经,极富深意。可见,两部作品在内容改编上都十分注重对传统的融合创新——对传统故事内核进行大胆革新改造时,强调融入现代性内涵,贴近当今社会实际,用民族化语言讲述具有时代精神内涵的新故事。有影评人指出:“哪吒精神热血,父母亲情感人,笑点、泪点、燃点等元素应有尽有,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4]一部动画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其根源就在于它以娴熟的手法使“民族的”与“时代的”故事,在交织发展中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使每一位观影者都收获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家欢”。
  第二,民族动画创作应当注重对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配合使用,并使其有机地服务于故事整体。这里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注重对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使用,使影片既具有时尚感又不失古典性。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管哪吒的一对结界兽,他们的造型来自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十分古朴且具有历史感,但他们的性格却与古典端庄的造型反差极大,不仅酷爱插科打诨,且又傻萌迷糊,充满喜剧感。这种传统外形与现代喜剧特质的融合设计,既使人感知到古典的意趣,又不由生出几分亲切感,十分讨喜。二是避免对传统或现代元素的堆砌,强调两者的有机组合,以服务于影片的整体叙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或现代元素的运用,不仅极富趣味,还能有效推进故事的发展。例如哪吒降生之时,太乙真人因忘记密码而无法开启封印魔丸与灵珠的宝莲,在多次尝试失败后,才想起可用指纹来解锁,但也因时间延误而导致灵珠被盗。这种看似无厘头式的设计,却为剧情转折提供了支撑,从而使故事情节更为合理且富有意味。
  第三,以开放兼容的视野,注重民族性、现代性与国际性的融合,才有利于中国动画的超越性发展。当代中国动画的发展不仅需要吸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还应充分借鉴动画界国际化的制作技术与模式。从电影语言上来看,好莱坞动画擅用极为细小的情节与噱头来制造笑料,从而增加影片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如《疯狂动物城》中动作缓慢的树懒,其呆萌的动作与形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表现方式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亦有体现,如太乙真人的坐骑便极有噱头——那只粉嫩圆滚的小猪仔,在鼻孔插上一根草之后便能播放影像,具有了幻灯片效果,逗趣十足。从人物塑造上来看,好莱坞动画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成长性与丰富性。如《寻梦环游记》中稚嫩倔强却又执迷于音乐梦想的小男孩米格尔,正是在亡灵世界的历险中逐渐成长,完善自我,追寻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中国近年的动画电影中,这样“不完美”、成长型的主人公并不少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因丧失法力而略显懦弱的孙悟空,《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从出生起就顽劣不堪且屡屡闯祸的哪吒,他们并非生来就很完美,而是在历练中逐渐成长,最终成就自我。
  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人类共同的艺术影像,其“民族的语言”与“世界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共通的,故才有跨越文化与民族的魅力。《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近年较为成功的中国动画,在民族性、现代性与国际性的处理上都堪称典范。显然,民族化的叙事有助于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也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民族动画品牌。
  参考文献:
  [1]焦杰.哪吒形象的演变[ 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01).
  [2]宗白华.美学散步[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1.
  [3]李三强.重读“中国学派”[ J ].电影艺术,2007(06).
  [4]昇平.传承传统文化,让国产动画焕发生机[ 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8-02.
其他文献
(改编自鲁迅小说《铸剑》)时间春秋地点楚国人物赤男,20岁,干将之子,柔弱仁善。敖男,30岁,流浪剑客,随性不羁。王男,40岁,楚国君王,一代霸主。巫阳女,60岁,楚国巫祝,神秘莫测
京剧《赤与敖》取材于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和鲁迅先生的小说《铸剑》,讲述的是"赤"为了杀王自刎头颅,交托给陌路相逢的"敖","敖"在完成杀王重任后亦横剑自
疾病对于人体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认识疾病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加的突出,对疾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