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实施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课程开发和实施背景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新建初中,座落在山东淄博的牛山脚下、淄江河畔,学校建筑大气精美。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园的生态文化建设越来越完善,各种各样的植物开始出现在校园的各处,学生对它们的分类、习性、用途等知之很少。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坚持以德育为先,坚持全面发展,坚持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凝练出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生命观念的过程。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正是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活动,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和情景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的与意义
  (l)将课堂搬到教室外,体现了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点。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塑提升,通过科学观察、科学记录、科学研究等环节,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得到锻炼,取得收获,从而全面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2)植物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绿化及美化校园,同时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校园植物是学生认识植物、掌握基本生物学知识的最佳教材。
  (3)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体验可以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与生命观念,开阔胸襟,从而体会自然的包容和谐之美。
  (4)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去保护它们,为淄江中学校园的绿化美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形成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的担当意识。
  3 课程研究内容
  针对临淄区淄江中学(北纬36.80,东经118.30)内的各类植物,包括校园内种植的植物及野生植物(不包括办公室以及教室内的盆栽),进行调查,统计植物学名、别名、拉丁名、科属、分布、用途、以及相关文化,制作校园植物志,并且制作公众号进行宣传。
  4 课程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5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
  5.1 实地调查
  学生对植物的名称、植物的特性等知识知之甚少,这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也是本课程中学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熟悉植物分布,把调查统计的植物在学校平面图上进行定位登记。学生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对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统计、辨别、记录,尊重科学事实,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参观校园植物活动之后,学生开始挑取他们要重点研究的植物。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等来选定要研究的植物。教师可顺带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有关植物的生物知识,如叶序、叶形、果实、种子的形态(图1)等,并制作出叶、茎、果实、种子形态的示例图表,方便进行对照。
  5.2 拍照整理
  将典型的植物拍照,保留电子版图片,并作相应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记录他们的发现。学生也可在教师的允许下挖取植株比较小的野生植物,观察它们的根系。一些学生负责记录下他们所研究的植物在校园中的位置。
  5.3 采访讨教
  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很多不认识的植物,学生需要自己探讨、询问教师、园艺师傅,他们还会谈到和植物有关的各种趣事或者相关的回忆,将一张张植物图片和名字对应起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有效的沟通不仅提升了课程实施的效率,而且也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5.4 查阅资料
  经过上述的环节依然没有完成有些植物的标注名称任务,学生上网去查找更多的资料,到图书馆去查阅相关文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植物检索表,查阅《山东植物精要》,同时利用假期让学生从互联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植物的相关资料(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点、花语、相关诗词等)。
  5.5 制作临淄区淄江中学校园植物志
  教师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将图片和资料文字进行排版,初步按照乔木类、灌木类、草本和藤本进行分类,在每种植物图片中,显示了拉丁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在淄江中学分布、花名来源、花语、诗词赏花内容等,制作成了方便展示的《临淄区淄江中学校园植物志
其他文献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他先后提出每个个体都具有九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生存智能等)。根据多元智能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时可以有两种思路: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可以更好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过程。  1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DNA分子的结
摘要结合“遗传与变异”章节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遗传与变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而逐步形成的正确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命观
摘要 以一堂生物学课中的提问为例,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了解提问目的,注重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效地利用提问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学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视野。  关键词 提问教学 有效教学 案例分析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提问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从教师的发展和需求出发,我刊积极打造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的学术期刊。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学改革的发展,发表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得杂志能够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及时和宝贵的资讯与经验,我刊自2016年第一期开始页码从原有的64页改为80页,定价由原有的6.5元改为10.0元。欢迎订阅!  《中学生物学》编辑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中。探究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静态教学方法转化为动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新媒体教学过程延续到课后,辅助学生回顾课堂的知识点,真正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對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中“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美国生物教材 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1教材分析  McGraw-Hill公司于2004年出版的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一经问世,便成为许多国家高中生物教学参考书。该教材
摘要 以“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为例,阐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教学素材的重要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发生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素材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20)08-0003-03  伴随着核心
摘要: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野下,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例,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型生物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知识迁移应用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整个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探究;实践型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普通高中生物学
一、选择题    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溶液培养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简单的植物培养过程。  (2) 让学生动手尝试无土栽培的基本操作过程,了解前沿生物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3) 让学生实地观察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 实验原理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世界上倍受重视的一类公害。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气、废水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