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饮食文化的诸多研究中,从具体饮食文化事项与文化内涵中抽象提炼出“节气性”这一概念。“节气性”在饮食文化中具有最为重要的时序特征与价值内涵。从时空划分、文化传播与遗产保护三个角度重新认识二十四节气。立足当下,于未来而言,要以新的文化表达与文化传播方式,赋予二十四节气和“中华节气菜”崭新的文化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时空划分
测量与时间划分
先民观测二十四节气最主要方法之一,是以圭表测日。按照时间段从粗到细的划分,由最初的冬、夏二至作为时间区分点,然后将时间段进一步细分四时、八节、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最后逐渐发展七十二候。以中国人普罗大众的时间意识溯源来看,民众对于时间观念的形成得益于“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社会生活节奏”三大主要因子。人们严格按照“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组织地域性的农事活动,进行慎终追远的祭祀。根据物候气象、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兽虫鱼和祖先神灵等安排相应的生产生活与文化精神层面活动(萧放,2004)。二十四节气既是一种自然物象与生物物象的“精密測量”与“同声传译”,也是一种大地之人认识自然大地与天外宇宙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更是中国人与天地自然融合、物我为一的“人自然文化”哲学观。
二十四节气的分布区域
二十四节气最初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旱地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发展浪潮与人群繁衍生息中逐步扩展为中华大地广布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张苏(2016)论证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原农耕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四季分明;天中之中;地平土肥,旱作农业发达;中原是唐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核心区域。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对人们的农作物生产、继而对饮食习俗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大江南北不同的节气,老百姓因之呈现不同的饮食习惯与文化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播
节气作为一种中国人农耕时代的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等事项与宇宙观、世界观认知知识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华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我国各地和周边国家广为传播,在东亚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广泛沿用,被誉为具有中国文化标签与民族文化身份意义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海外传播:在中国全年划分二十四段的二十四节气,流传最为广泛。这一对应农耕生物物候与天象的时间划分体系在隋唐时期随着大量遣唐使(僧)传入日本,1300多年以来对日本的民间文化、饮食习俗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以全年划分疏密得当的“七十二候”,流传最广(刘晓峰,2017)。也可以这么认为,日本“七十二候”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在日本流传、传播与在地化的产物。具体理由如下:①至今日语在表达二十四节气方面有48个和汉语完全相同的汉字。日本将二十四节气本土化创新为“七十二候”:1个节气(15天)再分为3段,1候为5天。一年365天,七十二候为360天,每年多出5天为过年。日本版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包括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等典型的汉语物候分解。②基于敏感的季节性,日本很多县都出版《旬物日历》,详细列出每个月当地可以食用和食时令食材,便于冷热搭配。日本的蔬菜、水果和海产品等食材都标注最佳食用时间和最佳产地。四季七十二候和食都融入具有日本本土文化内涵的菜名和菜单,如春之远山、夏之山、山路之菊、寒红梅等点心(和果子)读来便让人垂涎欲滴。③在重要的物候节日,以和食为中心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呈现特定节日特征。例如三月三日的桃花节(女儿节)女性皆食用菱饼、喝清酒,并在酒中添加桃花瓣(刘敬者,2017)。
经典文献传播:《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是一本根据《黄帝内经》结合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医药保健养生图书,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多个版本,在民众中有广泛影响。根据该书理论,五脏气血,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药膳食疗等都带有典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语境。该书要翻译成完全对应的外文,相当有难度。王桂丽(2018)根据四时、二十四节气等时序变化,区分各个不同药膳的特点,以直译、意译、直译加注等策略进行该书的初步英译,效果不错。
媒体传播: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味道云南》、《新疆味道》、《老广的味道(第一季)》、《一人食》、《小海鲜》等美食纪录片着实让中国大地上富有特色的美食得以宣传。例如《舌尖上的中国(3)》第七集重点从“生”的角度分析了“顺应天时”的饮食情趣与文化审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饮食君子的生生不息等,人的精气神与食物的色香味相得益彰。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好形势,微博、网络、微信公众号平台、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体形式竞相登场,对于节气文化的传播内容特别偏重于食俗与养生文化,单文晴(2018)梳理了节气文化传播的呈现的三个明显弊端:①同质化严重,相同或类似常识,甚至对于节气常识的错误理解,都雷同承袭;②商业化严重,急功近利,多以显性或隐性广告体现商业目的,缺少大众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广博人文情怀;③忽视特殊节气习俗、特殊时间节点、重要节气事件的网络正面传播。
二十四节气的遗产保护
二十四节气根本无需“保护”,部分学者认为让那些没有农耕生产与生活经验的学者、官员,乃至媒体工作者“保护”实则是讽喻。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如刘宗迪教授(2017)撰文大声疾呼:只有农业最后消亡,农民不再种地,二十四节气才会最终消亡。反之,也可以这么说:只要依靠土地与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传统农业还一息尚存,二十四节气就有生存、传播与继承的文化土壤。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时间节点,将相关民俗活动与文化惯习全面深入介入现代生活,才是有效保护与传承的可能途径(王加华,2017)。在当下,我们不能被动地、僵化地保护二十四节气和“中华节气菜”,而是要使之适应当下从完全农耕时代向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转型。在未来,要以新的文化表达与文化传播方式,赋予二十四节气和“中华节气菜”崭新的文化意义。
参考资料:
[1]萧放:《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1卷第5期,第582-586页。
[2]王冠良,熊娟:《物候与万物之美》,《光明日报》2020年05月24日第12版。
[3]张苏:《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古今农业》2016年第2期,第101-109页。
[4]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7页。
[5]刘敬者:《中国的节气,日本的“和食”》,《世界知识》2017年第9期,第70-71页。
[6]王桂丽:《中医养生药膳名称英译的翻译策略——以<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的英译为例》,山西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杨林秀、王琦,2018年,第1-100页。
[7]单文晴:《节气文化网络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俞香顺,2018年,第1-62页。
[8]刘宗迪:《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2-14页。
[9]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_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5-21页。
二十四节气的时空划分
测量与时间划分
先民观测二十四节气最主要方法之一,是以圭表测日。按照时间段从粗到细的划分,由最初的冬、夏二至作为时间区分点,然后将时间段进一步细分四时、八节、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最后逐渐发展七十二候。以中国人普罗大众的时间意识溯源来看,民众对于时间观念的形成得益于“自然时序+原始宗教信仰+社会生活节奏”三大主要因子。人们严格按照“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组织地域性的农事活动,进行慎终追远的祭祀。根据物候气象、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兽虫鱼和祖先神灵等安排相应的生产生活与文化精神层面活动(萧放,2004)。二十四节气既是一种自然物象与生物物象的“精密測量”与“同声传译”,也是一种大地之人认识自然大地与天外宇宙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更是中国人与天地自然融合、物我为一的“人自然文化”哲学观。
二十四节气的分布区域
二十四节气最初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旱地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发展浪潮与人群繁衍生息中逐步扩展为中华大地广布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张苏(2016)论证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原农耕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四季分明;天中之中;地平土肥,旱作农业发达;中原是唐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核心区域。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对人们的农作物生产、继而对饮食习俗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大江南北不同的节气,老百姓因之呈现不同的饮食习惯与文化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播
节气作为一种中国人农耕时代的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等事项与宇宙观、世界观认知知识体系,深刻影响了中华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我国各地和周边国家广为传播,在东亚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广泛沿用,被誉为具有中国文化标签与民族文化身份意义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海外传播:在中国全年划分二十四段的二十四节气,流传最为广泛。这一对应农耕生物物候与天象的时间划分体系在隋唐时期随着大量遣唐使(僧)传入日本,1300多年以来对日本的民间文化、饮食习俗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以全年划分疏密得当的“七十二候”,流传最广(刘晓峰,2017)。也可以这么认为,日本“七十二候”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在日本流传、传播与在地化的产物。具体理由如下:①至今日语在表达二十四节气方面有48个和汉语完全相同的汉字。日本将二十四节气本土化创新为“七十二候”:1个节气(15天)再分为3段,1候为5天。一年365天,七十二候为360天,每年多出5天为过年。日本版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包括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等典型的汉语物候分解。②基于敏感的季节性,日本很多县都出版《旬物日历》,详细列出每个月当地可以食用和食时令食材,便于冷热搭配。日本的蔬菜、水果和海产品等食材都标注最佳食用时间和最佳产地。四季七十二候和食都融入具有日本本土文化内涵的菜名和菜单,如春之远山、夏之山、山路之菊、寒红梅等点心(和果子)读来便让人垂涎欲滴。③在重要的物候节日,以和食为中心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呈现特定节日特征。例如三月三日的桃花节(女儿节)女性皆食用菱饼、喝清酒,并在酒中添加桃花瓣(刘敬者,2017)。
经典文献传播:《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是一本根据《黄帝内经》结合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医药保健养生图书,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多个版本,在民众中有广泛影响。根据该书理论,五脏气血,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药膳食疗等都带有典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语境。该书要翻译成完全对应的外文,相当有难度。王桂丽(2018)根据四时、二十四节气等时序变化,区分各个不同药膳的特点,以直译、意译、直译加注等策略进行该书的初步英译,效果不错。
媒体传播: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味道云南》、《新疆味道》、《老广的味道(第一季)》、《一人食》、《小海鲜》等美食纪录片着实让中国大地上富有特色的美食得以宣传。例如《舌尖上的中国(3)》第七集重点从“生”的角度分析了“顺应天时”的饮食情趣与文化审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饮食君子的生生不息等,人的精气神与食物的色香味相得益彰。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大好形势,微博、网络、微信公众号平台、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体形式竞相登场,对于节气文化的传播内容特别偏重于食俗与养生文化,单文晴(2018)梳理了节气文化传播的呈现的三个明显弊端:①同质化严重,相同或类似常识,甚至对于节气常识的错误理解,都雷同承袭;②商业化严重,急功近利,多以显性或隐性广告体现商业目的,缺少大众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广博人文情怀;③忽视特殊节气习俗、特殊时间节点、重要节气事件的网络正面传播。
二十四节气的遗产保护
二十四节气根本无需“保护”,部分学者认为让那些没有农耕生产与生活经验的学者、官员,乃至媒体工作者“保护”实则是讽喻。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如刘宗迪教授(2017)撰文大声疾呼:只有农业最后消亡,农民不再种地,二十四节气才会最终消亡。反之,也可以这么说:只要依靠土地与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传统农业还一息尚存,二十四节气就有生存、传播与继承的文化土壤。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时间节点,将相关民俗活动与文化惯习全面深入介入现代生活,才是有效保护与传承的可能途径(王加华,2017)。在当下,我们不能被动地、僵化地保护二十四节气和“中华节气菜”,而是要使之适应当下从完全农耕时代向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转型。在未来,要以新的文化表达与文化传播方式,赋予二十四节气和“中华节气菜”崭新的文化意义。
参考资料:
[1]萧放:《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1卷第5期,第582-586页。
[2]王冠良,熊娟:《物候与万物之美》,《光明日报》2020年05月24日第12版。
[3]张苏:《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古今农业》2016年第2期,第101-109页。
[4]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7页。
[5]刘敬者:《中国的节气,日本的“和食”》,《世界知识》2017年第9期,第70-71页。
[6]王桂丽:《中医养生药膳名称英译的翻译策略——以<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的英译为例》,山西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杨林秀、王琦,2018年,第1-100页。
[7]单文晴:《节气文化网络传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俞香顺,2018年,第1-62页。
[8]刘宗迪:《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2-14页。
[9]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_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第15-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