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休闲以其独特的高层次、高品位和高质态的特征,成为21世纪新兴的休闲方式,它通过人类休闲所特有的生态行为方式,生态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感情和关爱生命的伦理,构建生态文化意境,并通过环境保护途径,使人类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个体身心的意志品质的全面提升和自由发展。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融合现代的生态休闲观念,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休闲景观;生态休闲方式;环境需求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把生态引入休闲,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态休闲,在休闲中享受生态,这是生态休闲对休闲所蕴涵的生态思想的最佳延伸。作为城市生态休闲的空间载体,良好的生念体闲环境不仅是生态休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休闲环境,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2.1 国外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概况
对生态休闲研究的追述,应源于对休闲发展的回顾。休闲从公元初到18世纪,一直是作为少数人消磨时间的一种活动而存在的。19世纪,随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的财富的增多以及便捷交通的出现,使得大众休闲日益活跃。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休闲大多以生态旅游表现形式而广为盛行。20世纪70年代后期,假日休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时尚。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生态休闲行为基本上体现为生态旅游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休闲逐渐在西方国家盛行开来,城市里人到郊外去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休闲娱乐已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1]。
纵观近现代西方生态休闲设计思想的发展,有两个特点发人深省:一是西方生态设计思想较早的注重生态设计的科学性,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基础上,善于运用最新的生态成果进行设计上的大胆创新,从而使设计区既得到良好的保护,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功能;二是西方生态设计比较谨慎地关注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公共休闲行为和公共休闲环境的统一[2]。
2.2 我国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概况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发觉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隐藏在内心的对自然生态的禀性也越发浮现出来,生态休闲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95年实行双休日假期以后,环城市休闲度假区成了城市居民假日休闲放松所追崇的热点[3]。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各类园林绿地和城市郊区的风景名胜区。对不同类型城市应有的生态绿地总量合理规模、配置形式以及休闲绿地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规划如何实现有机耦合等问题,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尚为少见[4]。当前有关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开发与规划研究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如何才能合理的实现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的功能,如何使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与城市整体空间如何有机结合等等[5]。
3、城市生态休闲的类型及环境条件需求分析
城市生态体闲以追求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在休闲中充分享受优美的生态景观和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因此,城市生态休闲多以体验自然、追求品位、同时富有一定情趣的形式体现出来,如散步小憩、休息疗养、观赏野生動植物、摄影绘画.采集标本、野营野炊等[6]。同时,受不同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差异的影响,城市生态休闲还可包括一些常见的游憩行为,如爬山、划船、游泳、垂钓、滑雪、骑马和漂流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形态的调整,城市生态休闲活动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越来越偏好于原始气氛较浓的自然生态环境[7]。
根据对都市居民休闲行为的调查分析,将城市生态休闲的类型分别概括为休闲放松型、观光游览型、疗养度假型、科普艺术型、运动健身型和宗教信仰型六种,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休闲行为对休闲环境的需求调查与统计,分别整理出各生态休闲类型的活动特性及其环境条件需求分析表[8](表3.1):
表3.1各生态休闲类型的活动特性及其环境条件需求分析表
生态休闲类型 活动基本特征 环境条件需求
休闲放松型 林中散步小憩、品茶、棋牌、垂钓等 景观优美,地形平缓,或有特殊景观之水岸,永质好.鱼群丰富.有林憩区并配以休息桌椅或野餐服务设施。
观光游览型 欣赏自然景色、寻访名胜古迹、观赏野生动植物、采摘野花野果等 景观优美,宜有乔木、灌木等密集植被或集中分布的园林、作物庄园等,植被保护好,林木茂盛。
疗养度假型 森林浴、温泉疗养、度假等 高大树林密布,有步径或车道通达,景观优美,空气清新。有洁净水源,水质量好。
科普艺术型 了解人文历史、摄影、写生、生物常识等 多以人工化景观为主,植被错落有致,具有依托当地植被的植物博物馆、生物资源中心或生态科研教育基地。
运动健身型 晨练、徒步穿越山杯、打球、跑步、登高、游泳、划船等 视野开阔.有密集树林或湖泊水域,道路开阔平缓.具备人工运动设施、广场和其它服务设施。
宗教信仰型 参与宗教活动、宗教考察.观礼等 具有保护较好的宗教文物场所,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
4、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开发主题应突出生态,体现休闲,兼顾旅游
第一,城市生态休闲景观应该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应从满足人体呼吸耗氧,为人们提供新鲜空气,增加负氧离子含量和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开发建设重点;从注重人体身心健康的角度,强调入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第二,要满足现代都市人以休息、游玩和放松为主的休闲需求。充分改善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休闲者提供离质量的、车富多样的体闲环境。要在确定区域开发主题的基础上,充分明确哪些资源是作为休闲资源进行开发的,哪些是作为旅游主题进行开发的。一般而言,我国城市内部休闲用地普遍不足,以城市生态休闲带为龙头发展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是非常必要的。城市生态休闲带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域,具有最佳的旅行经济距离,是城市的巨型的“后花园”,很自然的成为市民节假日的首选去处。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环”字标明区位;“城市”体现了发展的市场目标;“观光休闲度假”是提供的产品;这里的“带”不是一个点,带是有规模的,既需要较大的单体规划,又需要群体规模。它也不是一个圈,因为圈是封闭性的,之所以定为带,就是说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第三,把城市生态休闲景观作为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范围已远远超过城市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是实现城市旅游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风景园林拓展视野,进一步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新领域[9]。
5、结论
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休闲行为的最佳环境空间,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城市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的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休闲研究视野中的旅游和旅游业[J].《休闲研究视野申的旅游和旅游业》报告,2003.4.9.
[2] 李九全.西安环城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1).
[3] 郑光中,张敏,袁牧.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J].建筑学报,2000,5.
[4]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山版社.2003,13—21.
[5]俞孔坚,李迪华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J].城市规划,1998,4,14—17.
[6] 俞孔坚编.景观;文化、生态1引薛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美]诺曼.K.布恩著,曹礼昆译.风最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8]王浩,谷康,赵岩.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1999.5.
[9]王祥荣.生态与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生态休闲;生态休闲景观;生态休闲方式;环境需求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把生态引入休闲,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态休闲,在休闲中享受生态,这是生态休闲对休闲所蕴涵的生态思想的最佳延伸。作为城市生态休闲的空间载体,良好的生念体闲环境不仅是生态休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休闲环境,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2.1 国外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概况
对生态休闲研究的追述,应源于对休闲发展的回顾。休闲从公元初到18世纪,一直是作为少数人消磨时间的一种活动而存在的。19世纪,随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的财富的增多以及便捷交通的出现,使得大众休闲日益活跃。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休闲大多以生态旅游表现形式而广为盛行。20世纪70年代后期,假日休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时尚。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生态休闲行为基本上体现为生态旅游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休闲逐渐在西方国家盛行开来,城市里人到郊外去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休闲娱乐已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1]。
纵观近现代西方生态休闲设计思想的发展,有两个特点发人深省:一是西方生态设计思想较早的注重生态设计的科学性,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基础上,善于运用最新的生态成果进行设计上的大胆创新,从而使设计区既得到良好的保护,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态功能;二是西方生态设计比较谨慎地关注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公共休闲行为和公共休闲环境的统一[2]。
2.2 我国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相关研究概况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发觉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隐藏在内心的对自然生态的禀性也越发浮现出来,生态休闲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95年实行双休日假期以后,环城市休闲度假区成了城市居民假日休闲放松所追崇的热点[3]。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各类园林绿地和城市郊区的风景名胜区。对不同类型城市应有的生态绿地总量合理规模、配置形式以及休闲绿地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规划如何实现有机耦合等问题,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尚为少见[4]。当前有关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开发与规划研究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如何才能合理的实现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的功能,如何使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与城市整体空间如何有机结合等等[5]。
3、城市生态休闲的类型及环境条件需求分析
城市生态体闲以追求自然生态为主要目的,在休闲中充分享受优美的生态景观和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因此,城市生态休闲多以体验自然、追求品位、同时富有一定情趣的形式体现出来,如散步小憩、休息疗养、观赏野生動植物、摄影绘画.采集标本、野营野炊等[6]。同时,受不同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差异的影响,城市生态休闲还可包括一些常见的游憩行为,如爬山、划船、游泳、垂钓、滑雪、骑马和漂流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形态的调整,城市生态休闲活动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越来越偏好于原始气氛较浓的自然生态环境[7]。
根据对都市居民休闲行为的调查分析,将城市生态休闲的类型分别概括为休闲放松型、观光游览型、疗养度假型、科普艺术型、运动健身型和宗教信仰型六种,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休闲行为对休闲环境的需求调查与统计,分别整理出各生态休闲类型的活动特性及其环境条件需求分析表[8](表3.1):
表3.1各生态休闲类型的活动特性及其环境条件需求分析表
生态休闲类型 活动基本特征 环境条件需求
休闲放松型 林中散步小憩、品茶、棋牌、垂钓等 景观优美,地形平缓,或有特殊景观之水岸,永质好.鱼群丰富.有林憩区并配以休息桌椅或野餐服务设施。
观光游览型 欣赏自然景色、寻访名胜古迹、观赏野生动植物、采摘野花野果等 景观优美,宜有乔木、灌木等密集植被或集中分布的园林、作物庄园等,植被保护好,林木茂盛。
疗养度假型 森林浴、温泉疗养、度假等 高大树林密布,有步径或车道通达,景观优美,空气清新。有洁净水源,水质量好。
科普艺术型 了解人文历史、摄影、写生、生物常识等 多以人工化景观为主,植被错落有致,具有依托当地植被的植物博物馆、生物资源中心或生态科研教育基地。
运动健身型 晨练、徒步穿越山杯、打球、跑步、登高、游泳、划船等 视野开阔.有密集树林或湖泊水域,道路开阔平缓.具备人工运动设施、广场和其它服务设施。
宗教信仰型 参与宗教活动、宗教考察.观礼等 具有保护较好的宗教文物场所,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
4、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开发主题应突出生态,体现休闲,兼顾旅游
第一,城市生态休闲景观应该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应从满足人体呼吸耗氧,为人们提供新鲜空气,增加负氧离子含量和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开发建设重点;从注重人体身心健康的角度,强调入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第二,要满足现代都市人以休息、游玩和放松为主的休闲需求。充分改善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休闲者提供离质量的、车富多样的体闲环境。要在确定区域开发主题的基础上,充分明确哪些资源是作为休闲资源进行开发的,哪些是作为旅游主题进行开发的。一般而言,我国城市内部休闲用地普遍不足,以城市生态休闲带为龙头发展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是非常必要的。城市生态休闲带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域,具有最佳的旅行经济距离,是城市的巨型的“后花园”,很自然的成为市民节假日的首选去处。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环”字标明区位;“城市”体现了发展的市场目标;“观光休闲度假”是提供的产品;这里的“带”不是一个点,带是有规模的,既需要较大的单体规划,又需要群体规模。它也不是一个圈,因为圈是封闭性的,之所以定为带,就是说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第三,把城市生态休闲景观作为环城观光休闲度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范围已远远超过城市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是实现城市旅游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风景园林拓展视野,进一步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新领域[9]。
5、结论
城市生态休闲景观的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休闲行为的最佳环境空间,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城市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的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休闲研究视野中的旅游和旅游业[J].《休闲研究视野申的旅游和旅游业》报告,2003.4.9.
[2] 李九全.西安环城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1).
[3] 郑光中,张敏,袁牧.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J].建筑学报,2000,5.
[4]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山版社.2003,13—21.
[5]俞孔坚,李迪华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J].城市规划,1998,4,14—17.
[6] 俞孔坚编.景观;文化、生态1引薛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美]诺曼.K.布恩著,曹礼昆译.风最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8]王浩,谷康,赵岩.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1999.5.
[9]王祥荣.生态与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