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sha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含义、必要性、一致性、互补性以及两者的融合规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划分,这种融合可以分为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两者融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人民健全发展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是可能和必要的。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本身看,尽管两者不尽相同,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可以看出两者并不是明显对立的。显而易见,两者是存在互补性和一致性的,是可以融合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指在我国实际和当下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利用马克思主义解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融合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只是单纯继承,还包括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继承是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和思想,发展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精神对已经继承的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发挥,最终将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融合的两个主要层面。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为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中国化,并且每一个层面中都包括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所以,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对应地分为实践和学术两个层面的融合。
  实践层面的融合就是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融合动力始终是实践需要,融合的目标始终是更好的指导实践的进行。这样的融合大多都是从实践方案的指定开始,随着方案进行而不断深入,最后总结实践经验。
  学术层面的融合就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展,而不同于国外哲学,民族化的中国哲学是其核心建构。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中国现实的需要。我国社会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对社会意识建构进行反映,并且还映射了我国社会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从当下看,改善我国社会现实需要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这五方面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必须要身心协调才可以健康发展。若只看重肉体,只有物欲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若只看重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就是苦行僧,显然没有物质生活的保证而只片面强调精神层次都是空谈。可见,健全的人生必须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协调统一。精神世界是非理性和理性的协调统一。理性和非理性是相互关联的情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是离不开意志作用的,意志与理性的引导和控制是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健全的人生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也是非理性和理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对人的指导是各有千秋的。所以,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对立统一,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全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当然要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显而易见,我国传统文化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般来说涉及到下面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
  一方面,传统文化要怎么去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是对立统一的。从对立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文化缺少民主,这与现代文化相冲突。比如,现代文化提倡独立自主的人格而传统文化通常造就奴性人格。而换一个角度看,把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化转变或者改造之后与现代化思想是一致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当然也离不开历史文化基础。显然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架空历史文化而存在的。立足于时代特征,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传统文化,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决定了其实现现代化转变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变的根本路径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历史上任何的思想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有其局限性。即便是最精华部分也要实现现代的诠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不是文化复古,而是结合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
  可见,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或者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两者其实可以归为一个过程,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尽管它们具有一些差异,但是两者不存在根本冲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并且,因为两者所产生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所以两者具有特定的特点,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决定了两者具有一定互补性。这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是其融合的依据。然而,对它们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都会对两者产生不一样的评价。同时,伴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刻和对传统文化看法的逐渐成熟,也将会加深对两者之间互补性和一致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两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是在哲学层面的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同时,两者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致的。   首先,两者具有一致的知行观。两者的认识论具有各自独特性,也有一定相同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强调悟性,也看重从经验到理性的认知。传统文化中把这样的认知叫做“思虑”和“见闻”,对应于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真理”这种说法的,取而代之的是“真知”一词。孔子并没有对真知的判断直接下过论断,但是可以从论语中体验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可见孔子对于真知的见解是客观认识,而不是来自固执和臆测。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也就是说人们的认知是和仁德对应的,仁德是判断真知的重要依据。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的认识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判断和提取,高于感性认识。
  其次,两者的历史观是一致的。传统文化讲究“通古今之变”。这就是说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实现对历史的认识。传统文化历史观可以归结为三点,历史在发展还是在退化、历史发展动力和规律、历史发展中经济和道德的关系。而唯物史观的观点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不断矛盾中推进的。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最后,两者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而传统文化的憧憬是大同世界,两者有一定的一致性。郭沫若的《马克思进文庙》一书中利用文学技巧表达了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一致性。孔子在文庙见到马克思对其惊叹道,“你的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真是不谋而合。”大同理想突出特点是公平,与共产主义是相通的。这些一致性使得中国人民在感情上可以更加积极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样就使得我国传统的大同理想成为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心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一是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刚好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二是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全面地表达人的认识过程、理性思维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等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缺乏对于人,这一认识主体的修养对于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探索。然而,这点恰恰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长处。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通常都会感受到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立场、心理情绪和道德标准等方面,对于正确认知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通常会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影响,受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某种框架结构的束缚,忽略我国传统哲学对于认识主体的研究成果。当下,我们应当在时代的制高点,从新的角度来挖掘我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然后提炼和升华其中的主体修养哲学论,从而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规律
  所谓规律,指现象或者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规律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人们去分析和研究事物的规律,只能从事物或者这一过程的以往事实中去概括和提取,然后再分析事物或者过程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融合的规律,就必须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这些珍贵历史,对这一历史进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回顾这百年历史不难看出,两者融合的过程,是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过程一致的。这一伟大进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作为思想武器,利用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的建立,逐渐在引领实践方案制定、总结实践经验和推动实践顺利展开等方面实现两者的融合。
  两者融合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对社会意识的反映,是一种社会形态。虽然表面上看,两者的融合是思想理论来创造活动,但是这样的过程不是随意的,不是天马行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主观能动性是有前提的,就是牢牢把握我国的现实需求,以前、现在、将来都必须这样,也可以说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反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与正确方向的偏离。毕竟,任何的理论去创造活动的行为都是对社会存在的某种反映,是社会意识的创造活动。我们无法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以自己观点为根据,就像我们也无法以这个特殊时代的集体意志作为根据来评论这个时代。但是,想要去追求意识的解释就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矛盾的角度去探索。毕竟,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过程。两者在学术上的融合也必须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立足于现实,离开现实的融合是无法进行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要按照事物基本现实来唯物地看待历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若是脱离社会现实,不把融合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上,这种忽略历史面目去认识历史的行为就犯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可见,两者的融合必须扎根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必须与我国的现实需要互相适应,显然,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主导两者融合的规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谁消化了谁的问题始终充满争论。一些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始终坚持要在民族文化的立场,坚持中体西用,坚持反对马克思主义来主导我国传统文化,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比较。两者都是各有所长,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尽管两者各有所长是客观事实,但是不能因为此就断定两者不存在优劣。两种文化的各有所长主要是说两种文化内容,而两者种文化优劣主要是对内在精神气质来说的。文化的内在气质一般体现在价值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显然,谁具有更强大的实践性、价值性和科学性,谁就具有优势,这样的明显优势就决定了其在两者融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两者融合的规律反映的内容必须要坚持科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种坚持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导地位的规律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到现在为止,纵观人类丰富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优势,集中表现了科学的方法论、价值观和世界观。其实,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同任何一种文化的融合都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科学的成果,才可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迄今,还未发现一种在实践性、科学性、价值性,以及在三个方面统一的角度上可以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党的学风影响两者融合的规律。因为党的所有工作都会受到学风的影响,所以若是学风正就会大大促进党的事业推进,反之,若是学风不正,势必会对党的事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这一过程理所应当属于党的工作范围,并且这一工作受党的学风的影响更大。毕竟,在党的各项工作建设过程中,思想建设与学风关系最为紧密和直接,所以,学风势必会影响到两者的融合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又一条规律。同时,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学风建设实际上也是主体的素质问题。只不过不是前面说到的个体的素质,而是群体角度的主体素质。
  结语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理论表达,并且使得我国人民可以利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随着我国伟大实践过程的不断推进,将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定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而彰显新的生机。
  (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
  责编 /王坤娜 韩露(实习)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日益锐减,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户籍改革进程缓慢、缺乏完善的农村社保体系、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当、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相矛盾,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过程中的农村土地流转受到严重制约。  【关键词】农村 转移劳动力 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构成人类生产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就是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开始向以第三产业驱动经济增长为主的后工业时代过渡,休闲体育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欧美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的先期发展经验为目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诸多借鉴和启示,包括:休闲体育供给充足、需求旺盛,各阶层民众都能便利的获得;休闲体育文化对休闲体育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休闲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区域协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
期刊
【摘要】脱逃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脱逃罪不属于连续犯或继续犯,《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不适用于有关脱逃罪追诉时效的分析。基于《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立法目的,对“立案侦查”采用严格的文义解释将导致该款立法目的无法实现,需要采用扩大解释技巧,将监狱的追逃行为纳入“立案侦查”范畴。这一解释方法和技巧是恰当的,目的解释在刑法解释中应具有决定性。  【关键词】脱逃罪 追诉时效 目的解释 立案侦查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消费者“后悔权”的落实,有必要对消费者“后悔权”的法律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消费者“后悔权”法律条款的分析,消费者“后悔权”具有行使上的法定性、权利上的单方性、商品上的限定性、立法上的缺失性等特征。建议完善消费者“后悔权”的法定范围、主体范围、退货条件、解决途径和配套措施。  【关键词】后悔权 法律特征 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
期刊
论坛内容  本次峰会由三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为开幕式及人民智库报告首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中共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分别致辞,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发布了人民智库报告,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谢志强对前期调研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第二单元为主旨演讲,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12个自治县共出台12件单行条例。整体上来看,没能很好体现出民族特征及地方特色,立法程序和技术不规范,主要是由于上位法对单行条例的立法指引不够明确。为此,应加强自治县单行条例的立法规范,推进立法实践,发挥单行条例在民族区域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 地方性法规  【中图分类号】D921.8 【文献标识码】A  根
期刊
【摘要】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一种集聚现象,其地缘集聚效应表现在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稳定的经济基础,通过必要的手段引导文化产业集聚,是实现文化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产业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对于提
期刊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特别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目前需要重视农村流动人口(即农民工)的健康问题。文章使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及医疗状况,以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家城镇化进程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农民工 医疗 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D422.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出发,资本主义存在的本质就是资本通过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从而建立资产阶级对社会的统治权。资产阶级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上述目的,但是资本的无限积累会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失衡,最终导致资本积累循环的中断,从而产生经济危机。从内在矛盾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结局并不乐观。  【关键词】资本主义 货币 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迄今为止,起源于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新闻宣传工作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方面不断发展,虽曾经历曲折,但从总体上来看始终坚持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坚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坚持二者的统一。  【关键词】新闻宣传工作 党性 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