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虽四面出击,却难改“附美”本色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亚太局势不断变化,特别是特朗普政权上台后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战略性外交”也在经受冲击与考验。日本相当担忧日美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对中美关系的走势则充满警惕。
  “四面出击”的安倍政府
  今年以来,安倍政府的外交较为忙碌。除继续“稳固周边”、强化与东盟、印、澳等“地区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外,另一重点是与美国、欧盟等西方“盟友”加强协调,强化日本作为“西方一员”的角色与作用。继2月访美、3月访欧后,在5月意大利G7峰会上,安倍又借机开展首脑外交,以加强G7团结为名“担负起沟通桥梁的角色”,谋求主导议程。在日本的推动下,G7会议公报除对朝鲜局势发表看法外,还对东海、南海局势表达“关切”,声称要“维护基于国际法原则的海域规则秩序”。日本还计划与意大利、德国和瑞典签署《防卫装备品及技术转让协定》,进行武器装备联合开发。之前日本已与英、法签署了该协议,现在则试图扩大合作范围。对此《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日本联合欧美在南海问题上发声,旨在牵制中国“以强力改变现状”的举动,而日本与欧洲强化军事合作,也有阻止中国影响力增长的意图。
  同时,安倍也对中、韩做出了一些“主动姿态”,通过所谓“特使外交”“亲笔信外交”,以实现首脑会谈为目标,寻求改善与中、韩两大邻国的关系。对华方面,日本官方将“一带一路”作为改善中日关系气氛的切入点。5月中旬,安倍委托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携其亲笔信访华,会见习近平主席并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日,与安倍及其主要外交幕僚会谈。6月初,安倍在“亚洲的未来”国际会议上表示,日方愿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与中国就“一带一路”进行合作。对韩方面,韩新总统文在寅上台后,安倍就与其通电话并在东京会见其特使。6月上旬,二阶俊博再次作为安倍特使,携其亲笔信率团访韩,受到文在寅接见。关于与中韩首脑的会谈,日本政府的“理想打算”是:首先在今年7月的德国G20峰会上安倍与中、韩领导人会面,然后安倍明年访问中国,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此基础上促成习近平主席明年下半年访日。
2017年6月12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文在寅接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特使、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名为“平衡”,实为“附美”
  日本的上述举措看似在寻求政策平衡,但实质上依然是“跟随美国方向前进”,实现“日美同步”。4月中旬,美国副总统彭斯访日,参加日美经济对话。意大利G7峰会开幕前,安倍和特朗普再次举行首脑会谈,安倍还邀请特朗普今年秋天访日。同时,日本以更强的积极性与美国展开军事合作,力主将同盟一体化“做实”。5月初,日本“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首次执行了新安保法所允许的“美舰防护”任务。6月初,日美在日本海至冲绳以东海域联合训练。6月中旬,“出云”号等日舰还和美航母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做出联合干预南海问题的态势。
  而从日本外交全局看,安倍政府的“四面出击”显然也受到了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牵引。由于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尚不明朗,日本近期在亚太的外交行动都带有“重新巩固立足点”的考虑。拉拢欧洲各国的目的之一,也是稳固日本自身在西方阵营地位,增加影响美国政策的底气和筹码。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微妙变化”让日本危机感增强,进而跟随美国“调整站位”。日本政府向“一带一路”示好,显然是看到4月“习特会”后特朗普对华态度缓和,于是开始借缓和日中关系为自己“买保险”和“留后路”。参考“历史教训”,日本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在对华政策上再次被美国“越顶”。在日本看来,中美如果接近并“做起交易”,意味着日本在中美日三边关系中被边缘化。在此情况下,日本一方面向中国“靠近一步”,另一方面劝说美国与中国“保持距离”,试图确保中美日三边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日本。
  一直以来,日本外交“附美”本色难改,而安倍政府则加剧了这一倾向。“战略性外交”看似扩大了日本的外交视野,但其焦点却依然集中在美国身上,而且“姿势”的平衡感实际上越来越差。尽管在对美外交上频繁出招,并为了美国大幅修改了上半年的外交日程,日本依然感到相当不安,认为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可能会放弃原则,和中国做危险的交易”,“相比中国这样不够透明、但又可以合作的对手,特朗普对于日本这样知根知底的盟国反而可能更严厉”。 这样的不安感进一步激发了日本的自主意识,在“借同盟之力,而最终脱同盟而自立”的目标导引下,日本的“附美”行动体现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方面,紧密盯住美国的政策动向,据此不断调整日本的应对措施,避免可能的外交困局;另一方面,积极介入美国的地区战略,继续以对美国的支持换取美国的战略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同盟,增强日本的自主外交与安保能力。
  在日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日本战略精英们目前的共识是:日本外交更需要“紧紧抓住美国”。4月初,包括田中明彦、北冈伸一、中西宽等对安倍有重要影响的外交智囊的“富士山会议”特别工作组发表题为《建立更稳固的同盟》的政策建议书,指出日美应确保在核心理念和原则方面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对华政策,为应对“朝鲜威胁”共同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导弹防御系统,并积极构建日美韩、日美澳、日美印等三边安全框架。可以看出,日本外交当前的战略思考已经“深度依赖”美国及其战略,“强化同盟”成为破解一切问题的答案,其政策布局也必然围绕此展开。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日本外交将继续沿着“附美路线”而“四面出击”。
  外交悬案难以解决
  当前,安倍政府试图通过增强日本外交的主动性和“战略性”,拓展外交空间并“打破悬案”,并以此作为政权业绩。但事实上,现在的“战略性外交”已经有流于形式、陷入迷途的迹象。从近邻外交看,战略博弈仍将是中日关系的“主调”。考虑到日本仍利用南海等问题针对中国,并未放弃构筑“对华包围网”,中日之间将依然“保持微妙而确实的距离”。由于韩国新政权在慰安妇问题、争议领土问题上坚决捍卫自主利益,日韩分歧在短期内很难彻底弥合。由于美国的干预以及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安倍政府所寄予厚望的对俄外交,特别是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这一悬案的解决也陷入僵局。當然,还包括日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尽管日美同盟的强化是日本可依赖的外交“基本盘”,但基于日美在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上显而易见的分歧,双方的亚太政策很难同步,战略合作和摩擦将并存。因此,安倍政府想要“在各个方向都争取到外交成果”,显然并不容易。
  日本外交的当前困境,根源在于日本在国际体系中的“站位”存在问题。正如美国《外交》杂志曾刊文指出,战后的日本外交有可能成为国际体系中独立的一极,在亚洲和西方之间扮演桥梁角色,但它最终选择依附于霸权国,并以西方阵营一员自居,“国际体系中的位置选择决定了日本人关于国家方向的共识”。而到了现在,基于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感与遏制冲动,在中美日三边中,日本更难以做到“站位”平衡,而是坚决“附美”,利用传统军事同盟作为后盾,并主动以意识形态来划分“敌我阵营”,以此作为离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手段。一定程度上说,依附霸权与假想敌思维让日本丧失了战略独立的可能性。传统军事同盟中的盟国在利用同盟针对共同敌人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理性选择的余地,甚至可能因共同敌人而首先内部分裂,这在日美同盟中已经有所体现。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以意识形态划线搞“价值观外交”,但安倍想要拉拢的特朗普,却让美国转向反全球化和反自由主义立场,让日本的政策面临尴尬;而原本被日本指责“反普世价值”的中国,则承担起了引领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角色。因而也有评论指出,安倍原本打算用“价值观外交”构筑“对华包围网”,但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包围谁了”。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日】《中央公论》2017年4月  人工智能(AI)起初是在国际象棋、围棋等竞技游戏的领域发展起来,然而最近的发展却使AI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人们在对AI寄予厚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担忧,比如AI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甚至有一天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可能性。  对于AI的这种恐惧其实正反映了我们人类独有的特点。当人类遇到危险时本能地会恐惧,表现在竞技游戏上如围棋时就会有多余的不该有的应对方式,从而导致了失
8月16日~20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就更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举行了首轮谈判。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供的三方联合声明,在五天时间内,三方就20多项议题进行了谈判,并已开始着手推进文本内容,在未来两周时间内三方将继续提交额外文本、评论和替代方案。  三方谈判代表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三方制定了极快的谈判节奏,第二轮谈判将于9月1日至5日在墨西哥举行,第三轮谈判将于9月底在加拿大进行,第四
1月22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驻日本大使卡罗琳·肯尼迪就日方负担的驻日美军经费签署新的特别协定。根据协定,日本将在2016年4月起的五年里为驻日美军负担总额9465亿日元(约合80.5亿美元)的经费,较上个五年增加133亿日元(1.1亿美元)。美军将在装备维持与整修上投入更多资金。  在签字仪式上,岸田文雄说,朝鲜强行实施核试验,导致日本周边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具
【德】《明镜》2016年6月18日  如果将奥兰多枪击事件看作是对希拉里及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考验,那么特朗普无疑输掉了这场测试,其视人命为草芥,在举国悲痛的氛围下仍洋洋自得,称奥兰多事件恰好印证其“对伊斯兰恐怖主义的看法完全正确”,试图为其政治主张加分。  与特朗普相比,希拉里看似是美国更好且惟一的选择,但希拉里既无法如特朗普般对对手展开“恶毒”却“卓有成效”的攻击,在进军白宫的路上也比特
2017年9月11日?12日,第十三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位于上海政法学院刚刚落成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举办。会议研讨了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安全和经济形势;“一带一路”的发展及其对中亚和上合组织的影响;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挑战和机遇。来自俄罗斯、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政府相关机构代表,相关国家驻沪领馆外交官,中国外交部和大专院校、研究
商务部4月19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一季度以及3月当月商务运行总体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5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42.1亿元人民币(折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  沈丹阳表示,一季度,全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全国吸收外资总体继续稳步增长。二是高技术服务业涨幅
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西伯利亚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的一次运动会筹办会议上表示,俄反兴奋剂体系未发挥作用,将启用独立机构承担监管工作。  普京说,应当承认俄罗斯确实有使用兴奋剂的事例,这意味着俄罗斯现有的反兴奋剂监督系统失效。普京表示,未来承担俄反兴奋剂监管的将是在莫斯科大学内建立的一家独立机构,它不隶属于俄体育部和俄政府。“这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希望这一独立机构内不会再出现‘边反兴奋
10月25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招待会时表示,45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联合国事业的支持者。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和多边主义道路,愿同联合国及各国携手努力,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期待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等方面继续发挥核心与引领作用。
初次走进老挝,是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在亚洲司印支处担任副处长,主管越南和老挝事务。  中老1961年建交,在老挝整个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向其爱国战线力量提供了大量援助,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为解决中老边界问题第一次访老美丽的湄公河。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一段时间,因受地区形势影响,中老关系出现过一些波折。  中老两国有大约500公里的边界线,两国关系困难
据路透社4月3日报道,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空白期”之后,委内瑞拉央行在3月31日晚些时候突然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该国广义货币总量(M2)达到13.3万亿玻利瓦尔,同比去年增长202.9%,创下了1940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据报道,委内瑞拉已经停止公布通貨膨胀数据长达一年之久,央行网站上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数据一直停留在2月24日。之前该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虽然货币供应量数据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