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坚持生态强县战略,使县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新时期,绥阳要用世界发展的眼光,大统筹的观念,坚持生态功能区分区保护,坚持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科技兴林,坚持依法强化林政管理,坚持科学经营,确保森林生态持续发展永续利用,为打造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作贡献。
关键词 林业生态;发展建议;贵州省绥阳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104-03
贵州省绥阳县是地处大娄山中段的山区农业县,“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绥阳的真实写照。绥阳曾是省内少林县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落实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山、稳定山权和林权的林业“三定”政策,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十五”期间,通过认真落实世行造林、与此同时,建立了宽阔水原始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从而,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转入以自我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阶段,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38%提高到了45%。绥阳县生态建设和保护走进了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 绥阳县发展林业生态产业的条件
绥阳县地处贵州北部大娄山中段,遵义市中部,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县域东连湄潭县,南临遵义,西接桐梓,北靠正安;绥阳北距重庆直辖市330 km,南距省府贵阳180 km,位于成渝经济带重庆经济辐射区和黔北综合经济区。贵阳至遵义至绥阳为高等级公路,205省道贯穿县境,县城距川黔铁路李家湾火车站22 km,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绥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县城内平均海拔866 m,年均气温15.1℃,年降水量
1 160 mm,相对温度80%左右,全年元霜期283 d,年日照时间1 114.2 h。县境内有大小河流65条。绥阳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绥阳县2 566 km2的国土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139 133 hm2,其中国有林地16 866 hm2,集体林地122 266 hm2;有林地80 533 hm2,活立木蓄积量388.6万 m3,森林覆盖率45%;有200 000 hm2的荒坡待治理开发。
由于受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海拔高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的土壤类型众多,结构复杂,适宜多种森林植物生长,尤其是北部的厚层中石质阔叶林混交林酸性棕黄壤,土壤面层枯枝落叶层较厚,腐殖质层(A层)达15 cm以上,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是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多种植物区系成分交叉荟萃的场所,是多种古老珍稀动、植物的留存延续宝地。在北部大娄山东部的宽阔水原始森林,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亮叶水青冈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鸽子树)、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揪(马挂水)、香果树,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花杉、领春木、红花木莲、白梓树等等珍稀植物;生长着几十种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
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生物特有珍稀,使绥阳的林业产业开发大有可为,多元经济的发展不可限量。但绥阳是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县份,森林生态还很脆弱,还必须紧紧抓住第2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对贵州林业生态建设支持的大好机遇,用世界眼光,大统筹观念,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同步奔小康,用好政策,依靠科学,依靠法治,加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
2 新时期加速林业生态建设的建议
(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林产品供小于求矛盾突出并长期存在,林业生态成为极具发展的“朝阳产业”,世界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势下,坚持科学兴林,培育、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这对于绥阳调整农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县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奔小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因此,必须用世界的眼光,大统筹的观念,立足高远,遵循规律,持之以恒地抓好林业生态建设。
(2)从县域实际出发,坚持生态功能区分区保护原则。全县划分为北、中、南3大生态功能区:北部为生态林业和畜牧业区,实行积极保护和轻度开发;中部为综合生态农业、畜牧业、旅游区,实行针对性保护和适度开发;南部为现代农业区、工业聚集区、城市经济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和重点开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核心,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森林质量为主线,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破坏区的修复重建等重点工程建设。要坚决实施城镇绿化工程
3)着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要加大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力度,按照北、中、南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山区抓实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业基础;坝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要着力发展以方竹笋、金银花、香桂、茶叶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短期工业原料和非林木原料林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低层次的原料粗加工向高层次综合深加工转变。
(4)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建设和谐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并重方针,一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平台,正确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林木权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土地和林业资源,建立完善的林业持续保护体系,优化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搞活经营权。二要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非林木产品,建立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林业发展模式,确保农民增收,脱贫致富[2]。三要加大造林规模和多样化养林方式,帮助农民依靠科学造林,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四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投入,指导农民科学经营林业资源,提高林业资源的稳定性和永续利用性[3]。
3 结语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任。林业生态建设事关人民福址民族未来,事关子孙万代永续发展。绥阳地处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带,其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抓住中央第2轮开发大西南的机遇,用好中央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学进步,依法管理,创新构建新型林业生态经营体系,使绥阳这颗黔北高原的绿色翡翠誉满五洲四洋。
参考文献
[1] 荀世芬.依靠科学推进黄平县林业生态的建设-行业经济[J].北京农业,2011,18,56-58.
[2] 张永洁.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以德惠市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例[D].西南林学院,2008.
[3] 童德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绥阳林业带来强劲活力[J].生态文化,2009,3:8-53.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林业生态;发展建议;贵州省绥阳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104-03
贵州省绥阳县是地处大娄山中段的山区农业县,“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绥阳的真实写照。绥阳曾是省内少林县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落实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山、稳定山权和林权的林业“三定”政策,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十五”期间,通过认真落实世行造林、与此同时,建立了宽阔水原始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从而,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转入以自我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阶段,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38%提高到了45%。绥阳县生态建设和保护走进了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 绥阳县发展林业生态产业的条件
绥阳县地处贵州北部大娄山中段,遵义市中部,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县域东连湄潭县,南临遵义,西接桐梓,北靠正安;绥阳北距重庆直辖市330 km,南距省府贵阳180 km,位于成渝经济带重庆经济辐射区和黔北综合经济区。贵阳至遵义至绥阳为高等级公路,205省道贯穿县境,县城距川黔铁路李家湾火车站22 km,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绥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县城内平均海拔866 m,年均气温15.1℃,年降水量
1 160 mm,相对温度80%左右,全年元霜期283 d,年日照时间1 114.2 h。县境内有大小河流65条。绥阳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绥阳县2 566 km2的国土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139 133 hm2,其中国有林地16 866 hm2,集体林地122 266 hm2;有林地80 533 hm2,活立木蓄积量388.6万 m3,森林覆盖率45%;有200 000 hm2的荒坡待治理开发。
由于受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海拔高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的土壤类型众多,结构复杂,适宜多种森林植物生长,尤其是北部的厚层中石质阔叶林混交林酸性棕黄壤,土壤面层枯枝落叶层较厚,腐殖质层(A层)达15 cm以上,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是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多种植物区系成分交叉荟萃的场所,是多种古老珍稀动、植物的留存延续宝地。在北部大娄山东部的宽阔水原始森林,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亮叶水青冈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鸽子树)、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揪(马挂水)、香果树,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花杉、领春木、红花木莲、白梓树等等珍稀植物;生长着几十种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
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生物特有珍稀,使绥阳的林业产业开发大有可为,多元经济的发展不可限量。但绥阳是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县份,森林生态还很脆弱,还必须紧紧抓住第2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对贵州林业生态建设支持的大好机遇,用世界眼光,大统筹观念,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同步奔小康,用好政策,依靠科学,依靠法治,加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
2 新时期加速林业生态建设的建议
(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林产品供小于求矛盾突出并长期存在,林业生态成为极具发展的“朝阳产业”,世界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势下,坚持科学兴林,培育、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这对于绥阳调整农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县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奔小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因此,必须用世界的眼光,大统筹的观念,立足高远,遵循规律,持之以恒地抓好林业生态建设。
(2)从县域实际出发,坚持生态功能区分区保护原则。全县划分为北、中、南3大生态功能区:北部为生态林业和畜牧业区,实行积极保护和轻度开发;中部为综合生态农业、畜牧业、旅游区,实行针对性保护和适度开发;南部为现代农业区、工业聚集区、城市经济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和重点开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核心,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森林质量为主线,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破坏区的修复重建等重点工程建设。要坚决实施城镇绿化工程
3)着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要加大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力度,按照北、中、南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山区抓实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业基础;坝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要着力发展以方竹笋、金银花、香桂、茶叶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短期工业原料和非林木原料林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促进低层次的原料粗加工向高层次综合深加工转变。
(4)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建设和谐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并重方针,一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林地流转平台,正确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林木权依法有序流转,盘活土地和林业资源,建立完善的林业持续保护体系,优化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搞活经营权。二要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非林木产品,建立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林业发展模式,确保农民增收,脱贫致富[2]。三要加大造林规模和多样化养林方式,帮助农民依靠科学造林,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四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投入,指导农民科学经营林业资源,提高林业资源的稳定性和永续利用性[3]。
3 结语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任。林业生态建设事关人民福址民族未来,事关子孙万代永续发展。绥阳地处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带,其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抓住中央第2轮开发大西南的机遇,用好中央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学进步,依法管理,创新构建新型林业生态经营体系,使绥阳这颗黔北高原的绿色翡翠誉满五洲四洋。
参考文献
[1] 荀世芬.依靠科学推进黄平县林业生态的建设-行业经济[J].北京农业,2011,18,56-58.
[2] 张永洁.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以德惠市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例[D].西南林学院,2008.
[3] 童德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绥阳林业带来强劲活力[J].生态文化,2009,3:8-5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