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介绍
县卫计局审计人员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对下属一家卫生院实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通知书下达以后,驻局纪检组收到县纪委转来信访件,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后发现信访反映部分属实,A卫生院财务开支上存在严重违规,审计人员将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抄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局党委,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给予A卫生院院长行政撤职处分。
二、审计发现主要问题及过程分析
(一)变相列支各类补贴,多种风险并存
审计中发现A卫生院违规从成本中直接列支或者通过往来款列支各类补贴,存在无政策依据的项目发放,违规支付职工的补贴部分通过往来列支,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导致账务失真,混淆了成本和工资薪酬,使账目不能如实反映工资补贴发放总额和计算职工应税所得额。这种无视处分规定和法规制度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还引起税务风险,并严重违反了县纪委《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中规定的津补贴发放执行要求及卫计委“九不准”的规定。
(二)公务接待管理不严,违规超标列支
审计组在对A卫生院公务接待费审计时,通过抽查凭证发现实际公务接待金额数大于财务报表科目归集数,因此审计组仔细审核汇总原始凭证反映的实际发生的公务接待费,发现A卫生院由于未建立有效的公务活动管理制度, 公务接待费报销管理粗放,涉及业务招待费管理方面内容缺乏时效性,报销凭据不规范,公务接待费仅凭发票报销,无事前审批流程。
(三)专项资金超范围使用,资金管理不规范
A卫生院在农民健康体检和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列支招待费及一些无关的办公用品费。根据发票和清单的审核,审计认为A卫生院在短时期内在公共卫生资金中列支的办公用品过多,存在超范围列支的情况。“公共卫生资金”是为了完成城乡公共卫生项目所必需的合理费用,“农民健康体检经费”是列支下乡农民健康体检所需列支的直接或间接成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应做到统一管理、单独列帐、专款专用,如果过程管控松散,就不能保证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不能如实反映专项资金成本,会造成资金实施的不在控和不可控。
(四)虚开票据,套取资金
审计人员对A卫生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发现汽油费发生金额异常,在短时期内报销汽油费过多,费用报销过程中存在诸多疑点,比如在几天内在中石化充值大量汽油费,而且存在没有清单的汽油费使用。后经纪检谈话和调查了解确认A卫生院通过虚开票据,违规套取公务支出资金的行为。A卫生院负责人由于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无视财务法规和上级三令五申的管理规定,打着出差下乡、办公支出等各类“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违规套取资金,存在廉政风险。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原始凭证的审核放首位
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十分重视原始凭证存在形式上不规范、内容上不真实、账务处理科目上不对应的现象。造成原始凭证不规范的原因一是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松散,没有严格、规范的审批制度;二是财务人员原则性不强,执行会计制度不严格,审核把关原则性不强;三是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通过虚列支出满足个人小利益。审计人员要突出会计资料真实性审计,边审计要边督促被审单位规范原始凭证,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或有疑点的原始凭证要加以延伸审计。
(二)加强制度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A卫生院在公务接待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公务接待费不实行一事一结制度,平时签单挂账,月末、季末集中结帐,导致发票结算金额普遍较大,产生无从查询“浑水摸鱼”、“舞弊造假”的风险,造成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定的恶劣影响。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应从管理机制上找原因,从制度上查缺陷,规范公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强化各项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规定执行到位。
(三)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优势互补
在对A卫生院的审计工作中,内审部门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合力和组织协调长效机制。在审计调查阶段,内审部门通过纪检监察机关了解与被审对象、审计内容相关联的信访内容、调查结果等相关信息,审计结束后,内审部门将审计报告及在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抄送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负责立案并对信访举报经审计核实内容进行调查谈话取证,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追缴违规资金并对其错误行为予以政纪立案检查。
纪检部门的谈话及走访,弥补了审计部门“审”详细,而“问”浅表的情况,纪检部门介入审计结果并进行问责,强化“事后监督”,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的“双刃剑”作用。解决审计监督不力导致的“屡审屡犯”的怪现象。
(四)利用财务报表发现问题
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总是会遵循一定的轨迹,相同环境的行业内单位数据具有很可靠的参照。我们在分析财务状况时不局限于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单位的财务报告,而是多对比同行平均水平和以前年度财务数据。对于财务指标恶化的单位可以考虑是否产生“财务欺诈”的可能,如财务报表反映往来款变动较大,内容繁杂,往往混入一些不合规的经济业务。财务报表反映其他支出数额较大,可能是费用列支渠道不正确,会计处理不当,其目的是以其他支出为掩体,巧妙的开支了“三公消费”,借道其他支出,违规利益输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再好的造假手段都不可能无迹可寻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是一个整体,找出一些特殊的不平衡点应该就是我们审计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文娜.构筑内部控制防线,严控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内部审计,2016(4):59-63.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移动通信网络工程专项审计调查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6(3):52-55.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县卫计局审计人员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对下属一家卫生院实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通知书下达以后,驻局纪检组收到县纪委转来信访件,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后发现信访反映部分属实,A卫生院财务开支上存在严重违规,审计人员将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抄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局党委,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给予A卫生院院长行政撤职处分。
二、审计发现主要问题及过程分析
(一)变相列支各类补贴,多种风险并存
审计中发现A卫生院违规从成本中直接列支或者通过往来款列支各类补贴,存在无政策依据的项目发放,违规支付职工的补贴部分通过往来列支,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导致账务失真,混淆了成本和工资薪酬,使账目不能如实反映工资补贴发放总额和计算职工应税所得额。这种无视处分规定和法规制度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还引起税务风险,并严重违反了县纪委《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中规定的津补贴发放执行要求及卫计委“九不准”的规定。
(二)公务接待管理不严,违规超标列支
审计组在对A卫生院公务接待费审计时,通过抽查凭证发现实际公务接待金额数大于财务报表科目归集数,因此审计组仔细审核汇总原始凭证反映的实际发生的公务接待费,发现A卫生院由于未建立有效的公务活动管理制度, 公务接待费报销管理粗放,涉及业务招待费管理方面内容缺乏时效性,报销凭据不规范,公务接待费仅凭发票报销,无事前审批流程。
(三)专项资金超范围使用,资金管理不规范
A卫生院在农民健康体检和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列支招待费及一些无关的办公用品费。根据发票和清单的审核,审计认为A卫生院在短时期内在公共卫生资金中列支的办公用品过多,存在超范围列支的情况。“公共卫生资金”是为了完成城乡公共卫生项目所必需的合理费用,“农民健康体检经费”是列支下乡农民健康体检所需列支的直接或间接成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应做到统一管理、单独列帐、专款专用,如果过程管控松散,就不能保证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不能如实反映专项资金成本,会造成资金实施的不在控和不可控。
(四)虚开票据,套取资金
审计人员对A卫生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发现汽油费发生金额异常,在短时期内报销汽油费过多,费用报销过程中存在诸多疑点,比如在几天内在中石化充值大量汽油费,而且存在没有清单的汽油费使用。后经纪检谈话和调查了解确认A卫生院通过虚开票据,违规套取公务支出资金的行为。A卫生院负责人由于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无视财务法规和上级三令五申的管理规定,打着出差下乡、办公支出等各类“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违规套取资金,存在廉政风险。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原始凭证的审核放首位
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十分重视原始凭证存在形式上不规范、内容上不真实、账务处理科目上不对应的现象。造成原始凭证不规范的原因一是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松散,没有严格、规范的审批制度;二是财务人员原则性不强,执行会计制度不严格,审核把关原则性不强;三是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通过虚列支出满足个人小利益。审计人员要突出会计资料真实性审计,边审计要边督促被审单位规范原始凭证,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或有疑点的原始凭证要加以延伸审计。
(二)加强制度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A卫生院在公务接待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公务接待费不实行一事一结制度,平时签单挂账,月末、季末集中结帐,导致发票结算金额普遍较大,产生无从查询“浑水摸鱼”、“舞弊造假”的风险,造成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定的恶劣影响。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应从管理机制上找原因,从制度上查缺陷,规范公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强化各项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规定执行到位。
(三)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优势互补
在对A卫生院的审计工作中,内审部门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合力和组织协调长效机制。在审计调查阶段,内审部门通过纪检监察机关了解与被审对象、审计内容相关联的信访内容、调查结果等相关信息,审计结束后,内审部门将审计报告及在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抄送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负责立案并对信访举报经审计核实内容进行调查谈话取证,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追缴违规资金并对其错误行为予以政纪立案检查。
纪检部门的谈话及走访,弥补了审计部门“审”详细,而“问”浅表的情况,纪检部门介入审计结果并进行问责,强化“事后监督”,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的“双刃剑”作用。解决审计监督不力导致的“屡审屡犯”的怪现象。
(四)利用财务报表发现问题
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总是会遵循一定的轨迹,相同环境的行业内单位数据具有很可靠的参照。我们在分析财务状况时不局限于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单位的财务报告,而是多对比同行平均水平和以前年度财务数据。对于财务指标恶化的单位可以考虑是否产生“财务欺诈”的可能,如财务报表反映往来款变动较大,内容繁杂,往往混入一些不合规的经济业务。财务报表反映其他支出数额较大,可能是费用列支渠道不正确,会计处理不当,其目的是以其他支出为掩体,巧妙的开支了“三公消费”,借道其他支出,违规利益输送,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再好的造假手段都不可能无迹可寻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是一个整体,找出一些特殊的不平衡点应该就是我们审计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张文娜.构筑内部控制防线,严控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内部审计,2016(4):59-63.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移动通信网络工程专项审计调查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6(3):52-55.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