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同伴群体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特点,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角色体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等。
关键词:同伴群体;青少年;影响
一、同伴群体的内涵
关于青少年同伴群体大致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似的朋友、同伴组成的群体叫同伴群体;二是指年龄相当、地位相似的人之间的交往团体。在本文中,同伴群体是指一种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群体自愿组成、能够满足成员的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需要。
二、同伴群体特征
第一,同伴群体成员彼此间具有较强的忠诚感和内聚力,这种忠诚表现出对群体的情感依托以及对群体价值的遵从,并且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指导行为的标准与规范。
第二,同伴群体对于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同伴群体能缓冲他们可能遇到的社会情境的突然变化,满足交往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提供的正规教育的不足。
第三,同伴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平等,交流内容广泛。同伴群体能使成员在个人社交、尊严、优越感等方面得到满足,进而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实现个体社会化。
第四,同伴群体会形成亚文化,并产生较强的具有权威性的核心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品德等各种内化的因素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青少年时期同伴群体的特点
(一)自发和平等的同伴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同伴群体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规范和目标,这些都是群体内部自发形成的。同伴群体中的关系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成员的年龄接近,社会地位相当,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他们之间协商的结果,不是有意安排或组成的,因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二)多样的交流方式和内容。以往的青少年群体交往基本上是面对面的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工具日益发达,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多样化,比如发短信、聊QQ、上MSN,发微信、微博、邮件等。青少年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他们之间讨论的话题除了学习内容,还可以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崇拜的明星、心中的偶像、流行服饰、时尚发型等。
(三)强大的内部同伴群体凝聚力。个体希望在群体中得到接纳和认可,从而在群体中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即使产生摩擦,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他们最终会努力维系彼此间的情感。强大的凝聚力还表现在一旦形成固定的同伴群体,其内部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规范和准则,外人则难以加入这个群体。
(四)个人与群体的互动。个人与群体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对个体来说,群体共同定义是一套既定的符号系统。每个人都必须去学习、掌握并努力适应它;对群体来说,个体的创造性译解是对既成符号世界的进一步丰富。
四、同伴群体交往的影响
(一)青少年学生同伴群体交往的积极影响。(1)群体间成员的交往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树立同伴中的榜样可以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同伴间的成员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原始的反映。若出现不道德或违反社会规范的想法,其他成员会对其进行约束并予以制止;对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则会予以肯定,并逐渐强化,最后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2)同伴群体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角色体验。通常情况下,青少年扮演着比较固定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他是一个孩子;在学校,他是一个学生。而在同伴群体中,他们可以承担多种角色,可以是领导,也可以是下属。这些角色体验使青少年较早地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青少年将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提供了锻炼的机会。(3)同伴群体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了与兄弟姐妹的互动和交往,孤僻、不懂得谦让、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在同伴群体中,彼此之间的交往锻炼了青少年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与人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青少年学生同伴群体的消极影响。(1)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性,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较容易在群体中传播和相互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伴压力。群体的权威越大。压制作用越强。二是负面的相互促进。(2)朋友的反社会行为也会对个体反社会行为发挥着巨大的消极影响。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强调自主地去行为和发展自己的想法,其中不乏对青少年无益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和行为在同伴群体中未得以制止或反对,那么无益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便得以发展,甚至群体中的他人会效仿或跟从。(3)青少年学生容易对群体内的核心人物产生盲目崇拜,受其行为的左右。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一旦核心人物的价值观偏离社会核心价值观,群体成员也容易误入歧途,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 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宋车,文博.当代两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振韶,金盛华.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2001(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陈亮,于凤杰.青少年同伴群体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6] 王朝霞.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J].阴山学刊,2002(3).
作者简介:王春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同伴群体;青少年;影响
一、同伴群体的内涵
关于青少年同伴群体大致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似的朋友、同伴组成的群体叫同伴群体;二是指年龄相当、地位相似的人之间的交往团体。在本文中,同伴群体是指一种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群体自愿组成、能够满足成员的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需要。
二、同伴群体特征
第一,同伴群体成员彼此间具有较强的忠诚感和内聚力,这种忠诚表现出对群体的情感依托以及对群体价值的遵从,并且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指导行为的标准与规范。
第二,同伴群体对于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同伴群体能缓冲他们可能遇到的社会情境的突然变化,满足交往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提供的正规教育的不足。
第三,同伴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平等,交流内容广泛。同伴群体能使成员在个人社交、尊严、优越感等方面得到满足,进而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实现个体社会化。
第四,同伴群体会形成亚文化,并产生较强的具有权威性的核心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品德等各种内化的因素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青少年时期同伴群体的特点
(一)自发和平等的同伴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同伴群体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规范和目标,这些都是群体内部自发形成的。同伴群体中的关系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成员的年龄接近,社会地位相当,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他们之间协商的结果,不是有意安排或组成的,因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二)多样的交流方式和内容。以往的青少年群体交往基本上是面对面的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工具日益发达,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多样化,比如发短信、聊QQ、上MSN,发微信、微博、邮件等。青少年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他们之间讨论的话题除了学习内容,还可以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崇拜的明星、心中的偶像、流行服饰、时尚发型等。
(三)强大的内部同伴群体凝聚力。个体希望在群体中得到接纳和认可,从而在群体中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即使产生摩擦,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他们最终会努力维系彼此间的情感。强大的凝聚力还表现在一旦形成固定的同伴群体,其内部就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规范和准则,外人则难以加入这个群体。
(四)个人与群体的互动。个人与群体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对个体来说,群体共同定义是一套既定的符号系统。每个人都必须去学习、掌握并努力适应它;对群体来说,个体的创造性译解是对既成符号世界的进一步丰富。
四、同伴群体交往的影响
(一)青少年学生同伴群体交往的积极影响。(1)群体间成员的交往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树立同伴中的榜样可以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同伴间的成员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自己内心真实的、原始的反映。若出现不道德或违反社会规范的想法,其他成员会对其进行约束并予以制止;对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则会予以肯定,并逐渐强化,最后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2)同伴群体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角色体验。通常情况下,青少年扮演着比较固定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他是一个孩子;在学校,他是一个学生。而在同伴群体中,他们可以承担多种角色,可以是领导,也可以是下属。这些角色体验使青少年较早地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青少年将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提供了锻炼的机会。(3)同伴群体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了与兄弟姐妹的互动和交往,孤僻、不懂得谦让、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在同伴群体中,彼此之间的交往锻炼了青少年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与人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青少年学生同伴群体的消极影响。(1)青少年心智的不成熟性,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较容易在群体中传播和相互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伴压力。群体的权威越大。压制作用越强。二是负面的相互促进。(2)朋友的反社会行为也会对个体反社会行为发挥着巨大的消极影响。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强调自主地去行为和发展自己的想法,其中不乏对青少年无益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和行为在同伴群体中未得以制止或反对,那么无益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便得以发展,甚至群体中的他人会效仿或跟从。(3)青少年学生容易对群体内的核心人物产生盲目崇拜,受其行为的左右。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一旦核心人物的价值观偏离社会核心价值观,群体成员也容易误入歧途,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 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宋车,文博.当代两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振韶,金盛华.青少年社会交往: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述要[J].心理科学,2001(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陈亮,于凤杰.青少年同伴群体研究的新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6] 王朝霞.关于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的进展[J].阴山学刊,2002(3).
作者简介:王春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