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教学顺利开展、师生有效互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等都十分重要,作为新入职场的教师,在课堂有效提问中还存在些不足,文章基于地理课堂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为新教师提出一些切实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行为;有效性;新教师
一、新教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中的不足
通过对市级地理教学比赛课堂的实际观察,笔者发现在新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提问对象分布不均,没能覆盖全体学生。
(二)提问频率不适当。有的教师课堂提问过多,由过去的“满堂灌”而变为“满堂问”;有的教师提问互动过少,课堂气氛沉闷,提问过多过少,学习效果都不佳。
(三)等待时间不足。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没有给大多数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四)设问不精,有些随想随问,中心意思不突出,问题要求不明确。有些问题抛出只为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延续,也就是所谓的“以问促导”,这类问题给出的可回答性并不高,学生或者是已猜出答案,或者对问题无所适从。
(五)问题涉及类型及水平层次不均衡,导致问题难易程度把握不好,提问低效。部分提问仅是“是”或“不是”、“对”或“错”等直线型简单的回答,学生应答兴趣并不高;有的教师为达到课程要求的方法技能教学目标也设置一些分析、评价性问题,但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也导致学生回答较难,最后老师自问自答。
(六)教师对学生应答反馈仓促,评价方式简单。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映看,有些仍停留在重复、更正、否定的层次上,大部分情况下用“好”、“对”“不完全正确”等简单笼统的评价用语反馈学生的应答,缺乏进一步的追问、澄清、总结或延伸及拓展。
(七)学生自己提问或发现问题的空间少。课堂上的问题多为教师提出,学生作答,这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改中,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是要讲究策略的,新教师由于对课堂接触较少、掌控不够的经验局限,在课堂提问中更要下些功夫,在此为新教师建议以下一些优化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宽松、愉快、自由的良好对话环境或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爱答问、敢答问和会答问。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如:微笑提问欢迎学生回答,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做答,引入“激将”和“竞争”的机制等。
(二)注意全体学生的关注和提问频率的合理性,争取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课堂提问应面对全体学生,考虑到个体差异,如将简单问题分配给比较内向、不够主动交流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将难题交给积极思考、有回答欲望的学生;而对于一些开放性、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不妨以小组为提问对象,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提问的频率要合理,问题数量的多少可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一定的预设,加之对学情的了解和问题难易的结合,做合理的安排。
(三)留有适宜的等待时间。留出足够的侯答时间,主动回答者会增多,回答的正确率也会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后,应根据问题的难度,给学生留出3-15秒的思考时间。面对学生回答时停顿、思维障碍、表达不畅等问题,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将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给学生补充或修改答案的机会。
(四)特别重视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设计。新教师因为课堂掌控能力的欠缺,更需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行为的合理预设,在提问技能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问题设计。
首先,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知识本身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同时参考班级人数等环境特点,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之需提出问题,且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再次,问题设计应具有逻辑性和一定的开放性。在一节课中,众多问题是围绕核心知识点而展开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前后衔接、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应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答问题留出余地,不仅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更重视探索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最后,要平衡好高水平与低水平问题。适当控制低水平问题,主要用以激励学生学习和巩固记忆;适当增添高水平问题,鼓励学生做出多种可能、合理的解释,推动学生去思考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规避仓促理答,重视有效反馈。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应答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对错误的问答急于给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回答,肯定正确答案,纠正不恰当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够自信时,应对他加以肯定,鼓励其大胆表达。另外,还要注重非语言行为即体态语言的帮助反馈,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用点头微笑表示赞许,摇头表示否定等,这些体态语言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六)给学生自己提问的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所以,在新课堂中教师要不怕学生发生质疑,应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思考者、提问者,教师帮助解疑和引导思索,这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也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重视反思与再实践。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和其他教师、专家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在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优化中,也更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行动研究”,以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合作为基础,通过关注个人原行为、新策略践行、新行为获得的反思与再实践,促使教师在教育行动中不断成长。
对新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将有助于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设计,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金双丽(1990- ),女,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行为;有效性;新教师
一、新教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中的不足
通过对市级地理教学比赛课堂的实际观察,笔者发现在新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提问对象分布不均,没能覆盖全体学生。
(二)提问频率不适当。有的教师课堂提问过多,由过去的“满堂灌”而变为“满堂问”;有的教师提问互动过少,课堂气氛沉闷,提问过多过少,学习效果都不佳。
(三)等待时间不足。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没有给大多数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四)设问不精,有些随想随问,中心意思不突出,问题要求不明确。有些问题抛出只为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延续,也就是所谓的“以问促导”,这类问题给出的可回答性并不高,学生或者是已猜出答案,或者对问题无所适从。
(五)问题涉及类型及水平层次不均衡,导致问题难易程度把握不好,提问低效。部分提问仅是“是”或“不是”、“对”或“错”等直线型简单的回答,学生应答兴趣并不高;有的教师为达到课程要求的方法技能教学目标也设置一些分析、评价性问题,但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也导致学生回答较难,最后老师自问自答。
(六)教师对学生应答反馈仓促,评价方式简单。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映看,有些仍停留在重复、更正、否定的层次上,大部分情况下用“好”、“对”“不完全正确”等简单笼统的评价用语反馈学生的应答,缺乏进一步的追问、澄清、总结或延伸及拓展。
(七)学生自己提问或发现问题的空间少。课堂上的问题多为教师提出,学生作答,这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改中,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教师有效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是要讲究策略的,新教师由于对课堂接触较少、掌控不够的经验局限,在课堂提问中更要下些功夫,在此为新教师建议以下一些优化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宽松、愉快、自由的良好对话环境或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抬起头、爱答问、敢答问和会答问。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如:微笑提问欢迎学生回答,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做答,引入“激将”和“竞争”的机制等。
(二)注意全体学生的关注和提问频率的合理性,争取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课堂提问应面对全体学生,考虑到个体差异,如将简单问题分配给比较内向、不够主动交流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将难题交给积极思考、有回答欲望的学生;而对于一些开放性、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不妨以小组为提问对象,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提问的频率要合理,问题数量的多少可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一定的预设,加之对学情的了解和问题难易的结合,做合理的安排。
(三)留有适宜的等待时间。留出足够的侯答时间,主动回答者会增多,回答的正确率也会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后,应根据问题的难度,给学生留出3-15秒的思考时间。面对学生回答时停顿、思维障碍、表达不畅等问题,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将思考的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给学生补充或修改答案的机会。
(四)特别重视课堂有效提问的问题设计。新教师因为课堂掌控能力的欠缺,更需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行为的合理预设,在提问技能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问题设计。
首先,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知识本身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同时参考班级人数等环境特点,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之需提出问题,且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再次,问题设计应具有逻辑性和一定的开放性。在一节课中,众多问题是围绕核心知识点而展开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前后衔接、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应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答问题留出余地,不仅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更重视探索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最后,要平衡好高水平与低水平问题。适当控制低水平问题,主要用以激励学生学习和巩固记忆;适当增添高水平问题,鼓励学生做出多种可能、合理的解释,推动学生去思考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规避仓促理答,重视有效反馈。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应答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对错误的问答急于给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回答,肯定正确答案,纠正不恰当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够自信时,应对他加以肯定,鼓励其大胆表达。另外,还要注重非语言行为即体态语言的帮助反馈,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用点头微笑表示赞许,摇头表示否定等,这些体态语言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六)给学生自己提问的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所以,在新课堂中教师要不怕学生发生质疑,应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思考者、提问者,教师帮助解疑和引导思索,这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也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重视反思与再实践。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和其他教师、专家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在课堂提问教学行为的优化中,也更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行动研究”,以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合作为基础,通过关注个人原行为、新策略践行、新行为获得的反思与再实践,促使教师在教育行动中不断成长。
对新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将有助于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设计,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金双丽(1990- ),女,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