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孔老夫子对吃什么,怎么吃很讲究,孔子之后,才子苏轼、奇人李渔、名士袁枚三位文化人皆以美食家著称,苏轼的“东坡肉”、李渔的“醉蟹”和袁枚的“炒鲤鱼片”都脍炙人口。其实美食也不尽然是山珍海味,家常菜、民间小吃同样蕴涵历史和文化内涵。
馄饨和水饺是中国最家常、最典型的传统点心,一般是南方食馄饨,北方吃水饺。其实馄饨源于中国北方,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方通行的食品。西汉杨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起初是用于祭祀,直到宋代,每逢冬至节气,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馄饨。富贵人家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子,谓之“百味馄饨”。南宋后,馄饨转入市肆食店,就成为大众点心了。
古代中国人认为馄饨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食”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那时,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有冬至吃馄饨祭祖的风俗。
现在,馄饨更是名号繁多,广东人称之为“云吞”,四川人称之为“抄手”,上海老城隍庙松云楼的“三鲜馄饨”、功德林的“素馄饨”美名四方,新疆人称之为“曲曲”,福建人、台湾人的闽南语称“扁食”或“扁肉”,日本写作“云吞”或“馄饨”,传自中国北方,沿其音称“ワソタソ”(wantan),英文也作“wentan”。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又称水饺,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是北方人喜爱的主食和过年食品。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来自满族,史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曰:“元旦,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及宝石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祛寒娇耳汤”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冬寒,治好了冻耳。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日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
北方人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饺子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来年幸福的向往与祈愿。南方人过年则有包蛋饺,吃“金元宝”的习惯。记得以前过年时,母亲烧个小火炉,备好平底锅铲打上十几个鸡蛋,做好肉馅,在锅内蘸少许猪油,用小勺盛上半勺蛋浆,摊成金黄色的蛋皮,再包上肉馅。锅里沸汤滚滚,煮着鸡、鸭,鱼、肉等,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捞金元宝,捞出一个吃一个……
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一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水饺的美味就因为有了滋养的水,我们的生命同样离不开水,当今的人类进入了水资源紧缺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水奉为圣明,就连姓氏,也有姓“水”的。
“水”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水流行。《说文·水部》:“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本义为河流。引申为江、河,湖、海、洋,又泛指液态物。古代居于水泽之滨者,指水为氏;古有水官,以官为姓。水姓起源觐县,祖宗水苏民。据《姓氏五书》云:”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清代浙江鄞县多水氏。或为水丘氏所改。水姓起源非常古老,据说是大禹的子孙,大禹治水,其子孙有很多做了水官,他们负责掌管湖泊,江河,后来他们的后代就以水为姓。也有一些古时候住在江河湖泽边上的人,他们的后世子孙也以“水”为姓。《千家姓查源》记载:“在水国岸边人以水作为姓氏。”
另一说出自古人以五行之一的水为氏。古人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与水氏的出现。这五个部落非同小可,他们均是强大、有影响的部落。他们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与水神。其中以水为图腾的部落便是傍水而居的,以渔猎为生,他们的后代就以水为姓,尤以江浙一带为多。
许多人名字中也带有“水”字如:华水良、张恨水、水均益、水公良、水静、水根云、水澄东等。肖龙、肖鼠的人名字中有“水”的,是大格局的命格。他们在人生的某段时间,意向远大,成就非凡:肖猪、肖鸡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性情中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肖马的名字中有“水”的,一生辛苦,做别人的贵人,易夫妻不和,事业不稳,虎年运气不错;肖蛇、肖羊者,他们少小努力,兴趣广泛,部分人儿女给他们带来不小的烦恼;肖虎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为人正直,财运不俗,似吃甘蔗,越老越辉煌;肖牛的名字里有“水”的,他们勤于思考,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名字忌用“霞”、“冬”、“梅”、“明”;肖兔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比较直观,能适应环境,多才多艺,有亲和力:肖猴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极富创造力,有智慧、有思想,且付与行动,财运不俗,很大一部分人今年生活、工作有变动:肖狗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勤于思考,有领导艺术,追求完美爱情。名字中有“水”的,后面的字最好不要带火的字:如“南”、“夏”、“光”、“明”、“煜”、“丽”、“炳”等,如叫“水丽敏”的就不太好。中国的姓氏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水”,依后天八卦说,是坎卦,为正北方。“坎中满”,是“内实外虚”,“向下流淌”。水,“有坎即留,柔极最刚。…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水音通随,随机变样。”水的灵活多变性是任何其他物质都不可比拟的。“水济众生,法治为尚。”水的变化是有法则的,任何事物的法则都是始于胎、藏于根,贯于本。治水疏道,治人教化。人类要认识水,学习水的特性,顺理而行,应势而变。诸子均喜以水作喻,如:孔子的“逝者如斯(水)”。孟子的“性善若水”,荀子的“君舟民水”等,而老子的思考最全面—_上善若水:处世如水谦卑,存心如水深沉,交友如水亲善,言谈如水真诚,为政如水清澄,办事如水圆通,行动如水自然,人品如水纯洁……
“好吃不过饺子”,当我们品尝馄饨、手包水饺时,它似乎蕴藏着我们的感情,一切会变得不一般。
水的变化是有法则的,任何事物的法则都是始于胎、藏于根、贯于本。治水疏道,治人教化。人类要认识水,学习水的特性,顺理而行,应势而变。
馄饨和水饺是中国最家常、最典型的传统点心,一般是南方食馄饨,北方吃水饺。其实馄饨源于中国北方,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方通行的食品。西汉杨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起初是用于祭祀,直到宋代,每逢冬至节气,市镇店肆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全家长幼分食祭品馄饨。富贵人家一盘祭祀馄饨,有十多种馅子,谓之“百味馄饨”。南宋后,馄饨转入市肆食店,就成为大众点心了。
古代中国人认为馄饨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食”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那时,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有冬至吃馄饨祭祖的风俗。
现在,馄饨更是名号繁多,广东人称之为“云吞”,四川人称之为“抄手”,上海老城隍庙松云楼的“三鲜馄饨”、功德林的“素馄饨”美名四方,新疆人称之为“曲曲”,福建人、台湾人的闽南语称“扁食”或“扁肉”,日本写作“云吞”或“馄饨”,传自中国北方,沿其音称“ワソタソ”(wantan),英文也作“wentan”。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又称水饺,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是北方人喜爱的主食和过年食品。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来自满族,史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曰:“元旦,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及宝石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祛寒娇耳汤”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冬寒,治好了冻耳。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日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
北方人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饺子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来年幸福的向往与祈愿。南方人过年则有包蛋饺,吃“金元宝”的习惯。记得以前过年时,母亲烧个小火炉,备好平底锅铲打上十几个鸡蛋,做好肉馅,在锅内蘸少许猪油,用小勺盛上半勺蛋浆,摊成金黄色的蛋皮,再包上肉馅。锅里沸汤滚滚,煮着鸡、鸭,鱼、肉等,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捞金元宝,捞出一个吃一个……
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一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水饺的美味就因为有了滋养的水,我们的生命同样离不开水,当今的人类进入了水资源紧缺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水奉为圣明,就连姓氏,也有姓“水”的。
“水”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水流行。《说文·水部》:“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本义为河流。引申为江、河,湖、海、洋,又泛指液态物。古代居于水泽之滨者,指水为氏;古有水官,以官为姓。水姓起源觐县,祖宗水苏民。据《姓氏五书》云:”水是当指水为氏,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清代浙江鄞县多水氏。或为水丘氏所改。水姓起源非常古老,据说是大禹的子孙,大禹治水,其子孙有很多做了水官,他们负责掌管湖泊,江河,后来他们的后代就以水为姓。也有一些古时候住在江河湖泽边上的人,他们的后世子孙也以“水”为姓。《千家姓查源》记载:“在水国岸边人以水作为姓氏。”
另一说出自古人以五行之一的水为氏。古人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与水氏的出现。这五个部落非同小可,他们均是强大、有影响的部落。他们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与水神。其中以水为图腾的部落便是傍水而居的,以渔猎为生,他们的后代就以水为姓,尤以江浙一带为多。
许多人名字中也带有“水”字如:华水良、张恨水、水均益、水公良、水静、水根云、水澄东等。肖龙、肖鼠的人名字中有“水”的,是大格局的命格。他们在人生的某段时间,意向远大,成就非凡:肖猪、肖鸡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性情中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肖马的名字中有“水”的,一生辛苦,做别人的贵人,易夫妻不和,事业不稳,虎年运气不错;肖蛇、肖羊者,他们少小努力,兴趣广泛,部分人儿女给他们带来不小的烦恼;肖虎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为人正直,财运不俗,似吃甘蔗,越老越辉煌;肖牛的名字里有“水”的,他们勤于思考,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名字忌用“霞”、“冬”、“梅”、“明”;肖兔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比较直观,能适应环境,多才多艺,有亲和力:肖猴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极富创造力,有智慧、有思想,且付与行动,财运不俗,很大一部分人今年生活、工作有变动:肖狗的名字中有“水”的,他们勤于思考,有领导艺术,追求完美爱情。名字中有“水”的,后面的字最好不要带火的字:如“南”、“夏”、“光”、“明”、“煜”、“丽”、“炳”等,如叫“水丽敏”的就不太好。中国的姓氏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水”,依后天八卦说,是坎卦,为正北方。“坎中满”,是“内实外虚”,“向下流淌”。水,“有坎即留,柔极最刚。…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水音通随,随机变样。”水的灵活多变性是任何其他物质都不可比拟的。“水济众生,法治为尚。”水的变化是有法则的,任何事物的法则都是始于胎、藏于根,贯于本。治水疏道,治人教化。人类要认识水,学习水的特性,顺理而行,应势而变。诸子均喜以水作喻,如:孔子的“逝者如斯(水)”。孟子的“性善若水”,荀子的“君舟民水”等,而老子的思考最全面—_上善若水:处世如水谦卑,存心如水深沉,交友如水亲善,言谈如水真诚,为政如水清澄,办事如水圆通,行动如水自然,人品如水纯洁……
“好吃不过饺子”,当我们品尝馄饨、手包水饺时,它似乎蕴藏着我们的感情,一切会变得不一般。
水的变化是有法则的,任何事物的法则都是始于胎、藏于根、贯于本。治水疏道,治人教化。人类要认识水,学习水的特性,顺理而行,应势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