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开始“触网”。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国网民有123亿,其中中小学生有3000万。
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在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左右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
青少年为什么依赖网络?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的成长,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关系,从互联网的本质审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求,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认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
(一)互联网的特征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心理需求
网络活动的自主性、平等性适应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急剧成长的时期,其心理成长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过渡阶段。他们崇尚平等,渴望认识了解万事万物,他们好奇、好模仿,做什么既怕和别人不一样,更怕和别人一模一样,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追求一切有个性的东西。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鼓励个性张扬。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顺应了青少年追求个性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网上,等级、性别、学业等差异都尽可能地被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平等的权利,这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地从这一“社会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拥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而,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吸引力。
网络行为的交互性、虚拟性为青少年搭建了开放自我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你可以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你也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为你圆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这种虚拟互动的文化,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他们在拥有了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青少年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情结。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特征,使广大青少年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欣赏、赞赏,但他们同时也害怕孤独、惧怕失败,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的开放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互动团体。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表意见、张贴图片,甚至即兴表演,并且及时得到回应。网上BBS、聊天室、OICQ等工具给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也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的青少年在这里得到认同、安慰乃至发泄。由于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心理归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因此青少年迷恋网络也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
网络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互联网虽然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但它的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影视文化、书刊文化、广播音乐文化三大媒体文化的特点,具有整合优势,并采取相对独立的形式。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涵盖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新的人类文化成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和思路,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网络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而且网络的神奇、无边际也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欲,使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是大势所趋。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实现了对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和迁移。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矛盾和冲突,面对很多的压力,产生焦虑反应,甚至会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网络世界为处于发展冲突之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且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青少年追求便捷与舒适的心理需求。同时,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矛盾与冲突、郁闷与烦恼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迁移和解脱。
(二)青少年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导致他们依赖网络
学习压力过重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学习压力问题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等组成了青少年学习的“压力圈”。由于目前青少年评价系统的单一化,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也是学业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自卑感尤其强烈。学业成绩不佳,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许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往往把目光转向网络,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扮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角色;在网络游戏中,通过练习战胜对手,“通关升级”,获得虚拟的奖励,甚至虚拟的财产。虚拟世界帮助青少年摆脱了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了对成功的追求。
群体交往的缺憾使得青少年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较差的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并且由此而产生很多困惑和苦恼。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尽管你根本看不到对方,但通过网上聊天,你总能对他的行为、思想作出评判和总结,还能通过网聊程序发泄牢骚、寻觅朋友,而且这种交往会使人产生团队归属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的缺憾。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理想中美好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还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即使是性格内向、胆小、不善言辞、长相有缺陷的青少年,也能在网上找到自信。网络在缩短彼此时空距离的同时,也在缩短着彼此的心理距离。网络交友的快捷、无障碍,在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合群、乐群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不敢也不愿面对现实,而自甘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的逃避心理。
代际冲突助长了部分青少年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沉溺于网络的“逆反心理”。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关系,称为“代沟”或“代差”。代际冲突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变迁,也涉及青少年精神、心理和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代际冲突带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主要有:在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因得不到成人社会的认同而苦闷和彷徨;被现实社会的新奇与不平凡所吸引,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和自身成长的冲突中,情绪难以控制,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或自我伤害;对于同辈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常常会使青少年受群体文化的裹挟,有时会形成不良团伙。代际冲突突出表现为家长、老师与青少年的冲突。
价值观选择与发展的冲突使得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处在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中。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特征是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生活个性、结群多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在青少年价值观、道德的选择与发展问题上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的丰富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一个“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各种价值体系,在迷茫与困惑中加以鉴别与选择。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成为青少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纽带,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疏导
应当看到,青少年在接触媒体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的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消除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需要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实现网络心理健康。
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的成长环境中,发现现实生活的美,将生活的热情投入到现实中,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
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依据青少年喜群、乐群的特点,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首先加强青少年成长团体的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批个性鲜明、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其次要教会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家庭、学校要为青少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建立畅通的倾诉、沟通渠道,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管理,通过健康的网络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网络在大大拓宽青少年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因此,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免疫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营造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氛围,提高网上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做一个高尚的、真正的网络人。
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当部分的青少年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模拟体验多,生活体验少;间接体验多,直接体验少。而青少年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于间接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也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加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阻碍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己聪明才智、表现自己多种能力的舞台,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使其摆脱网络的束缚。
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的“代偿”作用。在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青少年需要找到一个缓解情绪的途径,而网络以及网络游戏营造的虚拟空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如今群体性游戏的日益减少,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应有之义。网络游戏反映了网络化的世界的生活图式,它与信息时代的特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网络游戏还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好的网络游戏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信息的情趣化表征与传递,健康的网络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代偿”作用,既不可谈其色变,又不可放任自流。
总之,要让青少年真正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和心理疏导,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除了青少年本人之外,社会、家庭、学校应加大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编校:施宇
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在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左右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
青少年为什么依赖网络?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的成长,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关系,从互联网的本质审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求,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认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
(一)互联网的特征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心理需求
网络活动的自主性、平等性适应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急剧成长的时期,其心理成长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过渡阶段。他们崇尚平等,渴望认识了解万事万物,他们好奇、好模仿,做什么既怕和别人不一样,更怕和别人一模一样,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追求一切有个性的东西。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鼓励个性张扬。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顺应了青少年追求个性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网上,等级、性别、学业等差异都尽可能地被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平等的权利,这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地从这一“社会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拥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而,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吸引力。
网络行为的交互性、虚拟性为青少年搭建了开放自我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你可以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你也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为你圆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这种虚拟互动的文化,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他们在拥有了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青少年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情结。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特征,使广大青少年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欣赏、赞赏,但他们同时也害怕孤独、惧怕失败,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的开放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互动团体。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表意见、张贴图片,甚至即兴表演,并且及时得到回应。网上BBS、聊天室、OICQ等工具给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也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的青少年在这里得到认同、安慰乃至发泄。由于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心理归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因此青少年迷恋网络也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
网络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互联网虽然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但它的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影视文化、书刊文化、广播音乐文化三大媒体文化的特点,具有整合优势,并采取相对独立的形式。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涵盖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新的人类文化成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和思路,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网络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而且网络的神奇、无边际也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欲,使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是大势所趋。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实现了对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和迁移。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矛盾和冲突,面对很多的压力,产生焦虑反应,甚至会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网络世界为处于发展冲突之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且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青少年追求便捷与舒适的心理需求。同时,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矛盾与冲突、郁闷与烦恼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迁移和解脱。
(二)青少年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导致他们依赖网络
学习压力过重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学习压力问题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等组成了青少年学习的“压力圈”。由于目前青少年评价系统的单一化,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也是学业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自卑感尤其强烈。学业成绩不佳,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许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往往把目光转向网络,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扮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角色;在网络游戏中,通过练习战胜对手,“通关升级”,获得虚拟的奖励,甚至虚拟的财产。虚拟世界帮助青少年摆脱了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了对成功的追求。
群体交往的缺憾使得青少年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较差的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并且由此而产生很多困惑和苦恼。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尽管你根本看不到对方,但通过网上聊天,你总能对他的行为、思想作出评判和总结,还能通过网聊程序发泄牢骚、寻觅朋友,而且这种交往会使人产生团队归属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的缺憾。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理想中美好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还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即使是性格内向、胆小、不善言辞、长相有缺陷的青少年,也能在网上找到自信。网络在缩短彼此时空距离的同时,也在缩短着彼此的心理距离。网络交友的快捷、无障碍,在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合群、乐群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不敢也不愿面对现实,而自甘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的逃避心理。
代际冲突助长了部分青少年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沉溺于网络的“逆反心理”。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关系,称为“代沟”或“代差”。代际冲突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变迁,也涉及青少年精神、心理和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代际冲突带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主要有:在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因得不到成人社会的认同而苦闷和彷徨;被现实社会的新奇与不平凡所吸引,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和自身成长的冲突中,情绪难以控制,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或自我伤害;对于同辈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常常会使青少年受群体文化的裹挟,有时会形成不良团伙。代际冲突突出表现为家长、老师与青少年的冲突。
价值观选择与发展的冲突使得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处在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中。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特征是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生活个性、结群多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在青少年价值观、道德的选择与发展问题上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的丰富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一个“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各种价值体系,在迷茫与困惑中加以鉴别与选择。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成为青少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纽带,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疏导
应当看到,青少年在接触媒体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的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消除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需要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实现网络心理健康。
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的成长环境中,发现现实生活的美,将生活的热情投入到现实中,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
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依据青少年喜群、乐群的特点,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首先加强青少年成长团体的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批个性鲜明、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其次要教会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家庭、学校要为青少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建立畅通的倾诉、沟通渠道,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管理,通过健康的网络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网络在大大拓宽青少年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因此,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免疫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营造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氛围,提高网上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做一个高尚的、真正的网络人。
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当部分的青少年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模拟体验多,生活体验少;间接体验多,直接体验少。而青少年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于间接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也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加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阻碍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己聪明才智、表现自己多种能力的舞台,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使其摆脱网络的束缚。
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的“代偿”作用。在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青少年需要找到一个缓解情绪的途径,而网络以及网络游戏营造的虚拟空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如今群体性游戏的日益减少,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应有之义。网络游戏反映了网络化的世界的生活图式,它与信息时代的特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网络游戏还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好的网络游戏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信息的情趣化表征与传递,健康的网络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代偿”作用,既不可谈其色变,又不可放任自流。
总之,要让青少年真正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和心理疏导,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除了青少年本人之外,社会、家庭、学校应加大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