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从理论阐述出发,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着重探索和分析结合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措施,从而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的居住区建设模式。
【关键词】人性化 室外环境 生态化
一、前言: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正在遭受不当开发、过度消耗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不良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污染、森林过度砍伐、严重的雾霾天气,针对这些问题,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而作为城市系统中重要的单元,居住区也应该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居民们对自身住区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之前的“居者有其屋”,即强调有个栖身的场所,只重视居住房屋室内环境的舒适,不重视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优劣到“居者优其屋”,即重视室内环境又关注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优化设计,尤其是生态化环境设计的观念已经被人们接受和推崇。在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中,体现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强调居住区室外环境自身恢复,更新的能力,设计出真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区环境。对生态化设计的研究对建设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有重要意义。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居住小区规划和建设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开始从社会生活和商品经济出发,以人的需要为基础,把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应用到规划中去,力图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1]。
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不再是毫无美感的堆叠,而是由明显的设计感在其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入了进来,居住区内的空问环境更多的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可参与的居住区氛围发展,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便利、社会交往、健身活动以及与环境相融共生的生态需求,实现人对自身居住区公共空问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二、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简单的解释就是将生态学思想、原理和生态观念与设计结合起来,而生态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生态设计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3]。
居住区室外生态环境包括了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由于没有山川河流、植物种类有局限且生物系统也不完整,所以居住区室外生态环境是一个迷你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很多方面比起自然生态环境还有欠缺,如自身的恢复能力、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提供可持续资源的能力等。
三、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能够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可持续性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功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和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求,且求得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4]。
(1)域性原则
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区的文化是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人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参与者,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以自身的文化内涵为基础。把不同地区比较有价值的文化因素跟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相结合会大大增加人与环境之间的亲密度,使人们更多的进入到环境当中去,使生态环境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地域性原则是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根本,它保证了一个好的设计出现在一个对的地点,像是从基地生长出来一样,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互相进行有利的影响,拉近了人与环境的距离实现和谐共生。
(2)自然生态恢复的原则
生态恢复的目标不是在居住区环境中要包含尽可能多的物种,而是设计出的环境能给物种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能够进行良性的循环。这样的设计不仅环保而且省去了很多人的干预和影响。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过去,人们并不把环境看作是社会的一种资源,因为在那时普遍认为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四、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景观生态化设计
居住区内部的室外空间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绿地系统、水体系统、道路系统、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建筑的立面和屋面也属于室外环境研究的内容。居住区室外环境的生态化并不是一个季节的生态化而是在居住区使用年限内每时每刻的生态化,因此时间的因素也是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
(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区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系统是衡量生态住区的重要指标之一,绿地系统规划的优略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好坏。
(2)居住区水体系统的设计
水体具有亲水性,对于居住区而言是“有水则灵”,人们更偏向于居住在靠近水体的地方,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特征可知,人类文明多出现在有河流的地区,而亲水的特征仿佛是写在了人类的DNA里一样。依水而建或有水体系统的居住区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因为居住区里的水体可以丰富空间的构图,增强景观的效果。
五、结论
人类的建筑工程是对地球对大自然规模最大的改造活动,消耗资源的同时对地貌也进行了改变。目前居住区占据了建筑活动中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居住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的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虽然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型的居住区环境等理论还不成熟,但是在积累中认识了自然,熟悉并尊重居住的环境,在设计中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包含很多学科的领域,需要新技术与新理论的共同参与,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中会慢慢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白延林,许志中.居住小区外部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2002
[2]朱惜晨,何小弟,俞丽琴.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环境营造[J].中国城市林业,2008(3):39—41
[3]徐从意.简析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与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 1(5):18-19.
[4]張建强.生态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关键词】人性化 室外环境 生态化
一、前言: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正在遭受不当开发、过度消耗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不良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污染、森林过度砍伐、严重的雾霾天气,针对这些问题,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而作为城市系统中重要的单元,居住区也应该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居民们对自身住区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之前的“居者有其屋”,即强调有个栖身的场所,只重视居住房屋室内环境的舒适,不重视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优劣到“居者优其屋”,即重视室内环境又关注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优化设计,尤其是生态化环境设计的观念已经被人们接受和推崇。在居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中,体现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强调居住区室外环境自身恢复,更新的能力,设计出真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区环境。对生态化设计的研究对建设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有重要意义。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居住小区规划和建设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开始从社会生活和商品经济出发,以人的需要为基础,把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应用到规划中去,力图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1]。
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不再是毫无美感的堆叠,而是由明显的设计感在其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入了进来,居住区内的空问环境更多的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可参与的居住区氛围发展,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便利、社会交往、健身活动以及与环境相融共生的生态需求,实现人对自身居住区公共空问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二、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简单的解释就是将生态学思想、原理和生态观念与设计结合起来,而生态的观念即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生态设计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3]。
居住区室外生态环境包括了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由于没有山川河流、植物种类有局限且生物系统也不完整,所以居住区室外生态环境是一个迷你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很多方面比起自然生态环境还有欠缺,如自身的恢复能力、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提供可持续资源的能力等。
三、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能够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可持续性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功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和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求,且求得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4]。
(1)域性原则
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区的文化是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人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参与者,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以自身的文化内涵为基础。把不同地区比较有价值的文化因素跟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相结合会大大增加人与环境之间的亲密度,使人们更多的进入到环境当中去,使生态环境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地域性原则是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根本,它保证了一个好的设计出现在一个对的地点,像是从基地生长出来一样,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互相进行有利的影响,拉近了人与环境的距离实现和谐共生。
(2)自然生态恢复的原则
生态恢复的目标不是在居住区环境中要包含尽可能多的物种,而是设计出的环境能给物种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一个群落发展成为由当地物种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能够进行良性的循环。这样的设计不仅环保而且省去了很多人的干预和影响。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过去,人们并不把环境看作是社会的一种资源,因为在那时普遍认为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四、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景观生态化设计
居住区内部的室外空间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绿地系统、水体系统、道路系统、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建筑的立面和屋面也属于室外环境研究的内容。居住区室外环境的生态化并不是一个季节的生态化而是在居住区使用年限内每时每刻的生态化,因此时间的因素也是生态环境设计的重点。
(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区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系统是衡量生态住区的重要指标之一,绿地系统规划的优略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好坏。
(2)居住区水体系统的设计
水体具有亲水性,对于居住区而言是“有水则灵”,人们更偏向于居住在靠近水体的地方,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特征可知,人类文明多出现在有河流的地区,而亲水的特征仿佛是写在了人类的DNA里一样。依水而建或有水体系统的居住区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因为居住区里的水体可以丰富空间的构图,增强景观的效果。
五、结论
人类的建筑工程是对地球对大自然规模最大的改造活动,消耗资源的同时对地貌也进行了改变。目前居住区占据了建筑活动中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居住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的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虽然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型的居住区环境等理论还不成熟,但是在积累中认识了自然,熟悉并尊重居住的环境,在设计中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设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包含很多学科的领域,需要新技术与新理论的共同参与,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中会慢慢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白延林,许志中.居住小区外部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2002
[2]朱惜晨,何小弟,俞丽琴.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环境营造[J].中国城市林业,2008(3):39—41
[3]徐从意.简析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与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 1(5):18-19.
[4]張建强.生态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