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欧洲一体化已经走过了六十七年的历程,欧洲国家通过不断地磨合并交出一定的国家主权,使欧洲联成一个整体,发出共同的声音,这个整体也更加成熟和完善,由最初的能源合作到更加深入的经济、政治、军事合作。回顾一体化的启动,离不开德法两国的推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二战后欧洲的内外环境、德法自身的需要以及美国的推动。同时,了解欧洲的一体化运动更易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关键词:战后国际关系 德法和解 美国马歇尔计划 欧洲一体化运动
欧洲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最主要是因为各国之间广泛的共同利益以及思想文化的同一性,各国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深深植根于古罗马帝国的光荣和基督教的教义之中”。①不论是从古典文明到基督教文明还是从中世纪到现代,欧洲都保持了思想文化的一体性,为一体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在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心理上都有更强的“联合”意识。虽然欧洲人将欧洲看作是一个具有同源文化的地理集合,其本身也从来不缺少联合的基本条件,但是卻缺少一个将各国联合起来的契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让整个欧洲开始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更让德法两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发展已经不能再有战前的国际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因此战后的欧洲内外环境是德法和解并推进欧洲一体化重要的外部因素。
一.战后欧洲的内外环境
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源地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特别是在第一次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尽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脱颖而出,但欧洲依然位于世界舞台的中心。
“对战后欧洲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改变了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地位”。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巨头和反映美苏意志的雅尔塔体系。昔日作为世界强国的英国在外交政策上也开始追随美国的步伐。尤其在冷战开始之后,欧洲以德国为界被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超级大国的介入使战后衰落的欧洲面临更加紧张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还是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都在战争中变得遍体鳞伤,国家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突出表现是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战后欧洲各国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财政拮据,物质极度匮乏。在新的国际关系中,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不能使本国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也不能在两极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反而会走进美苏之间外交的夹缝之中。“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为西欧联合提供了动力,但西欧联合能否实现取决于西欧本身是否具备了联合的机制。战后西欧国家本身的变化恰恰在西欧造成联合机制的出现”。③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强国,最初这种联合的机制也是由于他们的和解而产生。
二.德法推动一体化的内因
无论是德法的宿仇还是战后法国对德国的戒备都是两国和解的难题。而德法的和解则是欧洲实现一体化的前提。德法也通过不断地协调与让步来达成和解,扩大共同利益。
首先,联邦德国促进德法和解和推进欧洲一体化有强大的内在动因。“联邦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二个内容,是通过靠拢美国、与法国和解、与西方结成经济、军事同盟之路,使联邦德国重获完全的主权并自立于西方世界之林”。④美国努力把联邦德国打造成冷战的欧洲前沿阵地,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联邦德国只有倒向美国并且融入西方国家才能实现战后重建进而实现本国的完全主权、获得国家统一的基础,它“强烈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正常国家为各国所承认”。⑤毕竟在一个被他国(尤其是法国)戒备的环境中不可能获得发展。
其次,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备受摧残。它在战后力图自己继续战前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法国的“伟大”。“戴高乐将军曾希望法国成为第三世界的‘辩护律师’,充当第三世界和工业化国家的有效的调停者。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密特朗两位总统先后接过了这个火炬”。⑥但是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提出南北对话的主张以及在其失败后取而代之的“三方对话”(欧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三方谈判)都没有形成任何决议,这表明法国在其欧洲伙伴之间以及中东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法国单独实现伟大的局限性已经十分明显,并且时常处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外交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几乎不可能独立地对这个由两个阵营的对抗主宰的国际秩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⑦因此,法国领导人意识到走欧洲道路的重要性,把整个欧洲的力量联系到一起,发出同一个声音,并且通过欧洲的一体化来传递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法国缺乏煤炭资源,过去它一直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和萨尔地区进口煤和焦炭,而德国的鲁尔地区所用的铁矿石一直来源于法国的洛林地区。可见,德法两国在能源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以及互补的特性。因此,解决鲁尔、萨尔问题有利于解决双方的能源问题这也是和解面临的首要问题。“舒曼计划”便应运而生,它使“两国的煤和钢的生产超越国界,将其合为一体,转移部分主权,实现利益融合,消除法、德长期存在的顾虑,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以此实现西欧的联合”。⑧
其中法国和德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和阿登纳在推进德法和解和欧洲一体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德法的和解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体化的核心国家,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为欧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美国的推动
美国作为二战后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苏联进行冷战的同时也对西欧施加着重大的影响。德法的和解以及欧洲一体化都有美国通过其国家实力、外交策略推进的因素。最显著地表现是马歇尔计划在西欧的实施,“这一计划的根本新颖之处在于,各受援国应采取协同行动来接受援助。这样美国人在不放弃重建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希望的同时,也鼓励欧洲国家采取集体行动,以协调各自的重建和装备计划,恢复财政稳定和货币的可兑换性”。⑨可见美国在实行对西欧的援助时就一直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也鼓励欧洲各国协调行动。美国的这种做法自然是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因为欧洲的繁荣对维护美国在其他地区的贸易是很重要的。但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力量。
关键词:战后国际关系 德法和解 美国马歇尔计划 欧洲一体化运动
欧洲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最主要是因为各国之间广泛的共同利益以及思想文化的同一性,各国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深深植根于古罗马帝国的光荣和基督教的教义之中”。①不论是从古典文明到基督教文明还是从中世纪到现代,欧洲都保持了思想文化的一体性,为一体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在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心理上都有更强的“联合”意识。虽然欧洲人将欧洲看作是一个具有同源文化的地理集合,其本身也从来不缺少联合的基本条件,但是卻缺少一个将各国联合起来的契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让整个欧洲开始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更让德法两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发展已经不能再有战前的国际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因此战后的欧洲内外环境是德法和解并推进欧洲一体化重要的外部因素。
一.战后欧洲的内外环境
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源地一直处于世界的中心。特别是在第一次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尽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脱颖而出,但欧洲依然位于世界舞台的中心。
“对战后欧洲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改变了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地位”。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巨头和反映美苏意志的雅尔塔体系。昔日作为世界强国的英国在外交政策上也开始追随美国的步伐。尤其在冷战开始之后,欧洲以德国为界被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超级大国的介入使战后衰落的欧洲面临更加紧张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还是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都在战争中变得遍体鳞伤,国家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突出表现是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战后欧洲各国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财政拮据,物质极度匮乏。在新的国际关系中,仅凭一个国家的力量不能使本国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也不能在两极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反而会走进美苏之间外交的夹缝之中。“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为西欧联合提供了动力,但西欧联合能否实现取决于西欧本身是否具备了联合的机制。战后西欧国家本身的变化恰恰在西欧造成联合机制的出现”。③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强国,最初这种联合的机制也是由于他们的和解而产生。
二.德法推动一体化的内因
无论是德法的宿仇还是战后法国对德国的戒备都是两国和解的难题。而德法的和解则是欧洲实现一体化的前提。德法也通过不断地协调与让步来达成和解,扩大共同利益。
首先,联邦德国促进德法和解和推进欧洲一体化有强大的内在动因。“联邦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二个内容,是通过靠拢美国、与法国和解、与西方结成经济、军事同盟之路,使联邦德国重获完全的主权并自立于西方世界之林”。④美国努力把联邦德国打造成冷战的欧洲前沿阵地,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联邦德国只有倒向美国并且融入西方国家才能实现战后重建进而实现本国的完全主权、获得国家统一的基础,它“强烈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正常国家为各国所承认”。⑤毕竟在一个被他国(尤其是法国)戒备的环境中不可能获得发展。
其次,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备受摧残。它在战后力图自己继续战前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法国的“伟大”。“戴高乐将军曾希望法国成为第三世界的‘辩护律师’,充当第三世界和工业化国家的有效的调停者。吉斯卡尔·德斯坦和密特朗两位总统先后接过了这个火炬”。⑥但是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提出南北对话的主张以及在其失败后取而代之的“三方对话”(欧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三方谈判)都没有形成任何决议,这表明法国在其欧洲伙伴之间以及中东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法国单独实现伟大的局限性已经十分明显,并且时常处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外交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几乎不可能独立地对这个由两个阵营的对抗主宰的国际秩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⑦因此,法国领导人意识到走欧洲道路的重要性,把整个欧洲的力量联系到一起,发出同一个声音,并且通过欧洲的一体化来传递自己的影响力。同时,法国缺乏煤炭资源,过去它一直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和萨尔地区进口煤和焦炭,而德国的鲁尔地区所用的铁矿石一直来源于法国的洛林地区。可见,德法两国在能源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以及互补的特性。因此,解决鲁尔、萨尔问题有利于解决双方的能源问题这也是和解面临的首要问题。“舒曼计划”便应运而生,它使“两国的煤和钢的生产超越国界,将其合为一体,转移部分主权,实现利益融合,消除法、德长期存在的顾虑,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以此实现西欧的联合”。⑧
其中法国和德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和阿登纳在推进德法和解和欧洲一体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德法的和解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体化的核心国家,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为欧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美国的推动
美国作为二战后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苏联进行冷战的同时也对西欧施加着重大的影响。德法的和解以及欧洲一体化都有美国通过其国家实力、外交策略推进的因素。最显著地表现是马歇尔计划在西欧的实施,“这一计划的根本新颖之处在于,各受援国应采取协同行动来接受援助。这样美国人在不放弃重建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希望的同时,也鼓励欧洲国家采取集体行动,以协调各自的重建和装备计划,恢复财政稳定和货币的可兑换性”。⑨可见美国在实行对西欧的援助时就一直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也鼓励欧洲各国协调行动。美国的这种做法自然是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因为欧洲的繁荣对维护美国在其他地区的贸易是很重要的。但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