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蝌蚪名家访(第三期)的做客嘉宾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他对主持人、记者提出的地震灾害、减灾防灾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
首先,就大家最为关心的地震预报问题,孙士鋐表示,从这几年地震预报的发展来看,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天文、气象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甚至比大气层还要复杂,而且是开放性的。所以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很难的前沿课题。
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是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开始的,和其他国家基本同步,美国、日本、俄罗斯(前苏联时期)等国都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但遗憾的是,从几十年的过程来看,现在地震预报的水平,应该说还是处于很低的研究状态,就是说地震预报的距离,地震预报的成因等这些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一无所获,比如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但总体来说,数量还是很少。孙士鋐把地震预报形象地比喻成“盲人摸象”,一个地震一个样,不论是地震发生的距离,还是地震前的前兆,不同的地震表现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区域发生的地震,也有所区别,很难用这地震的经验,去研究下一次地震的结果。
当提到现在有的网友也都自己进行地震预测时,孙士鋐表示很多业余人士的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他说自己在工作中经常收到一些地震表,有些人甚至研究了十多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他还很谦虚地表示,专业、非专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60年代搞地震预报的人都是“外行”,都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有搞地质的,有搞数学的,到后来才渐渐形成了专业体系。
他还强调,民间的预测,对专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专业人员应该很好地吸取他们的经验。另外,《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已经明确,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当网友提问月全食与地震的关系时,他表示月球、太阳对于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但这不是说月食等天象是什么“凶兆”,也不是说天体的运动一定引发地震。
最后,他表示,在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地震科普宣传非常重要,每个公民都需要增强自身的减灾防灾意识。
首先,就大家最为关心的地震预报问题,孙士鋐表示,从这几年地震预报的发展来看,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天文、气象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甚至比大气层还要复杂,而且是开放性的。所以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很难的前沿课题。
我们国家的地震预报是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开始的,和其他国家基本同步,美国、日本、俄罗斯(前苏联时期)等国都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但遗憾的是,从几十年的过程来看,现在地震预报的水平,应该说还是处于很低的研究状态,就是说地震预报的距离,地震预报的成因等这些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一无所获,比如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但总体来说,数量还是很少。孙士鋐把地震预报形象地比喻成“盲人摸象”,一个地震一个样,不论是地震发生的距离,还是地震前的前兆,不同的地震表现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区域发生的地震,也有所区别,很难用这地震的经验,去研究下一次地震的结果。
当提到现在有的网友也都自己进行地震预测时,孙士鋐表示很多业余人士的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他说自己在工作中经常收到一些地震表,有些人甚至研究了十多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他还很谦虚地表示,专业、非专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60年代搞地震预报的人都是“外行”,都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的,有搞地质的,有搞数学的,到后来才渐渐形成了专业体系。
他还强调,民间的预测,对专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专业人员应该很好地吸取他们的经验。另外,《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已经明确,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当网友提问月全食与地震的关系时,他表示月球、太阳对于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但这不是说月食等天象是什么“凶兆”,也不是说天体的运动一定引发地震。
最后,他表示,在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地震科普宣传非常重要,每个公民都需要增强自身的减灾防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