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管理培训生招聘中,有一部分工作会被企业外包出去,由专门团队或公司来做。HiAll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它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的候选人并提升企业品牌,同时,它也帮助学生了解职场,提升职业竞争力。HiAll团队CEO曾舒煜在近8年的管理培训生宣传和招聘中,对这一项目在国内的变化、发展、困境有诸多总结和思考。
招不满,企业渴
招聘管理培训生,总让企业头疼。有的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很不错,招聘时却犯难了:哪怕二三十名管理培训生都招不满。
我个人认为,管理培训生值得大学生们关注。管理培训生项目正向二三四线城市分布。从大的环境来看,二三线城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庞大的市场,企业需要管理培训生去开拓市场。而五年前,管理培训生更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发展相对较快的二线城市。此外,外企出现了管理层本土化趋势,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派外国人来管理很可能水土不服。
对二三四线城市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都是好信息。
我们到大学帮企业做管理培训生项目宣传时,却发现很多目标学生不投简历,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管理培训生这个项目不太了解。
有一次,我们到湖北某大学。有大学生问:“管理培训生是什么?是不是一种教育培训?要不要交学费?”我们经常听到这些问题,第一次听到时觉得可笑。当我们向他们解释管理培训生是企业为自己培养未来中高层管理精英时,有的大学生还是不理解:“不要学费,还有很高的工资?”
此外,有的大学生只对某些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些了解,结果导致这些企业的报名人数不断增加,竞争过于激烈,录取比率高达几千比一。其实,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都不错,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去了解。
近几年,企业招聘管理培训生的人数都在增加。管理培训生是不限专业的,企业考察前三位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符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领导力。中国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Ok,缺的是领导力,这是导致企业招不满管理培训生的另一个原因。
这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现象,符合企业要求的大学生不多,企业都在抢这些人,使这些人手中握有多个Offer。
要想在管理培训生招聘中脱颖而出,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不妨多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争取做leader,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锻炼解决问题、带领团队的能力。其次,多去公司实习,去大地方拓展视野。
本土化,待认同
管理培训生最早出现在外企,几乎每个快速消费品企业,比如欧莱雅、玛氏、宝洁,都有管理培训生项目。
近两年,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做管理培训生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互联网企业纷纷启动管理培训生项目,虽然名称有些不同,比如盛大叫牛人项目,大众点评叫尖子生计划。每个企业每年招一二十名管理培训生,年薪高达二三十万元。
在中国本土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的含金量很高,竞争激烈,比如招商银行总部管理培训生计划。但是,本土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面临着一个最大问题——能否得到企业内部的认同。
外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历史长,很多高管从这个项目中成长起来,这些人对管理培训生项目有感情,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中国本土企业开展管理培训生项目时间短,还没有经历内部严格的验证。到底中国本土管理培训生项目是否会成功,目前还不清楚,很可能头几批管理培训生会成为管理培训生本土化的实验品。
假头衔,擦亮眼
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中两点:薪水和发展空间。
管理培训生正好契合了学生的心理,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企业对招聘进行包装,虽然招的是普通人力资源、市场岗位,却安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生、市场管理培训生的头衔。
医疗企业招聘销售人员不好招,往常企业招聘时叫销售代表、医药代表。看到这些字眼,有人联想:“是不是骗子?会不会要行贿?”于是有的企业干脆把岗位改成医药销售管理培训生,其实这与企业培养管理层没有关系,还是销售。
应聘管理培训生时,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也要进行甄别。
首先,对于大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大学生要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这些通过网上搜索,很好找。
第二,要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管理培训生项目的匹配度。有的医疗企业就是招销售,要是不喜欢在市场部干活,就不要投简历了。
第三,看企业的实力。一般的企业招管理培训生,一个人的招聘成本是2~5万元,这不包括应聘成功后在企业的培训发展费用。可以通过管理培训生项目开展的年头,来判断企业的实力。宝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几十年了,在这方面有深厚的沉淀。要是有的企业开展管理培训生只有一二年的历史,那么进去后很可能是“小白鼠”(实验品)。2010年,团购网络非常火爆,有些团购网为了吸引大学生,推出了管理培训生项目。但是,2011年就开始裁管理培训生了。因为管理培训生工资高,不能在短期创造与工资相等的价值,企业面临运营困难时,就裁他们这些“吃闲饭”的了。
最后,是找师兄师姐打听内部信息。
前途悬,尴尬处
不论是外企,还是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培训生都存在一个问题:每到对他们进行评估时,人力资源就犯怵。
管理培训生到了企业一般都要轮岗,六个月或八个月一个岗位,两年内三到四个岗位,之后再评估再定位。管理培训生比同年毕业的同学薪水高,但是,到了一个岗位,部门领导却对管理培训生的定位存在困惑:是给管理培训生重要工作还是一般的工作?管理培训生到部门来是参观还是做事?
对管理培训生而言,也存在困惑。
管理培训生和普通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完全不同。在普通岗位,比如人力资源有招聘岗位,也有薪酬岗位,在其中一个岗位干两年,就成为这个岗位的小专家了,至少可以晋升高级专员或主管。这是传统的职业发展晋升道路。
管理培训生却不同,往往在人力资源部干六个月后,再在市场部做六个月,其实,在这类职能部门,6~8个月是学不到太多东西的。两年轮岗结束,要是表现好,就能得到管理岗位,这就算成功了。要是不成功,他们的一个选择是做普通岗位,但这等于从头再来。要是选择离开企业,这时的竞争力PK不过在同一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两年的人。
但是,管理培训生项目确实给企业和大学生提供了机会。
有的企业每年招二十个管理培训生,两年后,真正能进入管理层的也只有三四个人。看到这个数字,有人就纳闷:企业花这么大精力招管理培训生,却剩不下几个人,这又是何苦呢?其实,二十个管理培训生里,有一二个能发展到高管,企业就赚了。几年乃至十年的管理培训生中能诞生一位全球CEO,企业更是赚了。有学者曾做过统计,指出一个好的CEO能给企业赚10亿美金,一个差的CEO却让企业亏10亿美金。可想而知,能从管理培训生中走出一个好的CEO,企业真的很划算。此外,从外面招高管企业有时间和成本的风险,这就不如招有潜质的管理培训生。
而大学生,你们能在快速通道里,得到普通员工不可能得到的机遇,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了。
责任编辑:尹颖尧
招不满,企业渴
招聘管理培训生,总让企业头疼。有的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很不错,招聘时却犯难了:哪怕二三十名管理培训生都招不满。
我个人认为,管理培训生值得大学生们关注。管理培训生项目正向二三四线城市分布。从大的环境来看,二三线城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庞大的市场,企业需要管理培训生去开拓市场。而五年前,管理培训生更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发展相对较快的二线城市。此外,外企出现了管理层本土化趋势,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派外国人来管理很可能水土不服。
对二三四线城市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都是好信息。
我们到大学帮企业做管理培训生项目宣传时,却发现很多目标学生不投简历,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管理培训生这个项目不太了解。
有一次,我们到湖北某大学。有大学生问:“管理培训生是什么?是不是一种教育培训?要不要交学费?”我们经常听到这些问题,第一次听到时觉得可笑。当我们向他们解释管理培训生是企业为自己培养未来中高层管理精英时,有的大学生还是不理解:“不要学费,还有很高的工资?”
此外,有的大学生只对某些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些了解,结果导致这些企业的报名人数不断增加,竞争过于激烈,录取比率高达几千比一。其实,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都不错,需要大学生们自己去了解。
近几年,企业招聘管理培训生的人数都在增加。管理培训生是不限专业的,企业考察前三位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符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领导力。中国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Ok,缺的是领导力,这是导致企业招不满管理培训生的另一个原因。
这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现象,符合企业要求的大学生不多,企业都在抢这些人,使这些人手中握有多个Offer。
要想在管理培训生招聘中脱颖而出,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不妨多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争取做leader,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锻炼解决问题、带领团队的能力。其次,多去公司实习,去大地方拓展视野。
本土化,待认同
管理培训生最早出现在外企,几乎每个快速消费品企业,比如欧莱雅、玛氏、宝洁,都有管理培训生项目。
近两年,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做管理培训生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互联网企业纷纷启动管理培训生项目,虽然名称有些不同,比如盛大叫牛人项目,大众点评叫尖子生计划。每个企业每年招一二十名管理培训生,年薪高达二三十万元。
在中国本土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的含金量很高,竞争激烈,比如招商银行总部管理培训生计划。但是,本土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面临着一个最大问题——能否得到企业内部的认同。
外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历史长,很多高管从这个项目中成长起来,这些人对管理培训生项目有感情,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中国本土企业开展管理培训生项目时间短,还没有经历内部严格的验证。到底中国本土管理培训生项目是否会成功,目前还不清楚,很可能头几批管理培训生会成为管理培训生本土化的实验品。
假头衔,擦亮眼
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中两点:薪水和发展空间。
管理培训生正好契合了学生的心理,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些企业对招聘进行包装,虽然招的是普通人力资源、市场岗位,却安上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生、市场管理培训生的头衔。
医疗企业招聘销售人员不好招,往常企业招聘时叫销售代表、医药代表。看到这些字眼,有人联想:“是不是骗子?会不会要行贿?”于是有的企业干脆把岗位改成医药销售管理培训生,其实这与企业培养管理层没有关系,还是销售。
应聘管理培训生时,要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也要进行甄别。
首先,对于大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大学生要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这些通过网上搜索,很好找。
第二,要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管理培训生项目的匹配度。有的医疗企业就是招销售,要是不喜欢在市场部干活,就不要投简历了。
第三,看企业的实力。一般的企业招管理培训生,一个人的招聘成本是2~5万元,这不包括应聘成功后在企业的培训发展费用。可以通过管理培训生项目开展的年头,来判断企业的实力。宝洁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几十年了,在这方面有深厚的沉淀。要是有的企业开展管理培训生只有一二年的历史,那么进去后很可能是“小白鼠”(实验品)。2010年,团购网络非常火爆,有些团购网为了吸引大学生,推出了管理培训生项目。但是,2011年就开始裁管理培训生了。因为管理培训生工资高,不能在短期创造与工资相等的价值,企业面临运营困难时,就裁他们这些“吃闲饭”的了。
最后,是找师兄师姐打听内部信息。
前途悬,尴尬处
不论是外企,还是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培训生都存在一个问题:每到对他们进行评估时,人力资源就犯怵。
管理培训生到了企业一般都要轮岗,六个月或八个月一个岗位,两年内三到四个岗位,之后再评估再定位。管理培训生比同年毕业的同学薪水高,但是,到了一个岗位,部门领导却对管理培训生的定位存在困惑:是给管理培训生重要工作还是一般的工作?管理培训生到部门来是参观还是做事?
对管理培训生而言,也存在困惑。
管理培训生和普通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完全不同。在普通岗位,比如人力资源有招聘岗位,也有薪酬岗位,在其中一个岗位干两年,就成为这个岗位的小专家了,至少可以晋升高级专员或主管。这是传统的职业发展晋升道路。
管理培训生却不同,往往在人力资源部干六个月后,再在市场部做六个月,其实,在这类职能部门,6~8个月是学不到太多东西的。两年轮岗结束,要是表现好,就能得到管理岗位,这就算成功了。要是不成功,他们的一个选择是做普通岗位,但这等于从头再来。要是选择离开企业,这时的竞争力PK不过在同一个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两年的人。
但是,管理培训生项目确实给企业和大学生提供了机会。
有的企业每年招二十个管理培训生,两年后,真正能进入管理层的也只有三四个人。看到这个数字,有人就纳闷:企业花这么大精力招管理培训生,却剩不下几个人,这又是何苦呢?其实,二十个管理培训生里,有一二个能发展到高管,企业就赚了。几年乃至十年的管理培训生中能诞生一位全球CEO,企业更是赚了。有学者曾做过统计,指出一个好的CEO能给企业赚10亿美金,一个差的CEO却让企业亏10亿美金。可想而知,能从管理培训生中走出一个好的CEO,企业真的很划算。此外,从外面招高管企业有时间和成本的风险,这就不如招有潜质的管理培训生。
而大学生,你们能在快速通道里,得到普通员工不可能得到的机遇,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了。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