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重新定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语文教学思考下,提出应该加强并正确实施人文教育的主张。
关键词:人文性 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
传统的语文教学为了应试,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文内涵的忽视,导致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先看两则报道:据中新社报道,界首市第二届金秋菊花展的场地位于市政府前的广场,距离花展闭幕还有十天。15日上午7时半左右,开始有市民搬拿鲜花,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制止,但一点也没效。其他市民见状公然加入哄抢,令场面难以控制。上午9时许,展场花篮、花门及花架上的三万多盆鲜花已被抢扫一空。现场只留下一堆跌落的泥土、花瓣及枝条,情况犹如被龙卷风吹袭过。
4月4日戊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桥山正式开始,来自海内外的8000多名中华儿女聚在黄帝陵前祭祖。然而,当盛典结束后,却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本来用作祭拜和装饰的鲜花,却成了市民哄抢的目标,仅仅一个小时,这些鲜花被哄抢一空。由于哄抢人多,现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都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当今国人每天都会面临伦理底线崩溃的事件。北大教授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一书中说:“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机遇、自由降临的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何教授的话直指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品质已到了要守住下线的时候了。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在此,我想问一句:我们的道德护照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如今连最起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丧失?
人的品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社会良知是靠人文教化长期培育并代代相传。但上述这些事例说明我们的人文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那么,作为文化载体的母语,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我们的语文教育,这么多年来又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做了些什么呢?
语文课,作为学习我们母语的课堂,其意义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不涉及现实、世俗等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代表功利的分数,指向高考。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依赖课本、教参,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做一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为了高考,大家统一答案,统一思想,连说出来的话也统一了,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学生想象的翅膀最终被折断,他们过早的失去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了,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也丧失殆尽了。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考试还是育人?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一架升学的机器还是一个通过学习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十多年前邓小平就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引用“以德治国”的箴言,充分肯定精神、道义在立国中的重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构建精神家园,这不仅关乎一个人是否健康,全面发展,也关乎到我们民族的生死存亡。
站在语文教改前线的严凌君老师指出:“从屈原以来,凡是有思想的中国读书人,都爱说‘世人皆醉我独醒’之类的自我标榜的宣言,然后怀碧自珍,浊者自浊,现实并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中国文人传统中非常可怕的一种思想毒素,到了你们这一代,还要继续中毒下去吗?”“我们没有时间等到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了,再来顾及灵魂。那时候的‘灵魂’除了酒囊饭袋还会是什么呢?”“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没有机会等别人来开头,如果我们真的清醒,就该自己来开头!”我完全能够理解严老师对“自命清高”背后的“冷漠”的强烈反应,我们这些看得清现实的大多数灵魂工程师们自认有“高智商”、“高素质”,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冷眼旁观现实,自己不屑介入不说,还将一切介入者视为“幼稚”,甚至嘲讽其“作秀”。在严老师的精神反照下,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失精神”!所以我们不比别人高尚到哪去,我们自己要先反省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拷问自己的灵魂,反省自己的良知与责任。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全系于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如果中学老师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就很难有真正人文教育。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的真正价值,不甘心于做应试英雄,而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引导学生追寻、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语文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載体,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如果有一段时间能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作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精神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 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
传统的语文教学为了应试,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实践中对人文内涵的忽视,导致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先看两则报道:据中新社报道,界首市第二届金秋菊花展的场地位于市政府前的广场,距离花展闭幕还有十天。15日上午7时半左右,开始有市民搬拿鲜花,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制止,但一点也没效。其他市民见状公然加入哄抢,令场面难以控制。上午9时许,展场花篮、花门及花架上的三万多盆鲜花已被抢扫一空。现场只留下一堆跌落的泥土、花瓣及枝条,情况犹如被龙卷风吹袭过。
4月4日戊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桥山正式开始,来自海内外的8000多名中华儿女聚在黄帝陵前祭祖。然而,当盛典结束后,却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本来用作祭拜和装饰的鲜花,却成了市民哄抢的目标,仅仅一个小时,这些鲜花被哄抢一空。由于哄抢人多,现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都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当今国人每天都会面临伦理底线崩溃的事件。北大教授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一书中说:“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机遇、自由降临的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何教授的话直指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品质已到了要守住下线的时候了。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在此,我想问一句:我们的道德护照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如今连最起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丧失?
人的品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社会良知是靠人文教化长期培育并代代相传。但上述这些事例说明我们的人文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那么,作为文化载体的母语,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我们的语文教育,这么多年来又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做了些什么呢?
语文课,作为学习我们母语的课堂,其意义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不涉及现实、世俗等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
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代表功利的分数,指向高考。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依赖课本、教参,紧扣高考这一中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做一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为了高考,大家统一答案,统一思想,连说出来的话也统一了,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学生想象的翅膀最终被折断,他们过早的失去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了,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也丧失殆尽了。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考试还是育人?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一架升学的机器还是一个通过学习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十多年前邓小平就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引用“以德治国”的箴言,充分肯定精神、道义在立国中的重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构建精神家园,这不仅关乎一个人是否健康,全面发展,也关乎到我们民族的生死存亡。
站在语文教改前线的严凌君老师指出:“从屈原以来,凡是有思想的中国读书人,都爱说‘世人皆醉我独醒’之类的自我标榜的宣言,然后怀碧自珍,浊者自浊,现实并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中国文人传统中非常可怕的一种思想毒素,到了你们这一代,还要继续中毒下去吗?”“我们没有时间等到所有的中国人都吃饱了,再来顾及灵魂。那时候的‘灵魂’除了酒囊饭袋还会是什么呢?”“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没有机会等别人来开头,如果我们真的清醒,就该自己来开头!”我完全能够理解严老师对“自命清高”背后的“冷漠”的强烈反应,我们这些看得清现实的大多数灵魂工程师们自认有“高智商”、“高素质”,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冷眼旁观现实,自己不屑介入不说,还将一切介入者视为“幼稚”,甚至嘲讽其“作秀”。在严老师的精神反照下,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失精神”!所以我们不比别人高尚到哪去,我们自己要先反省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拷问自己的灵魂,反省自己的良知与责任。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全系于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和主动精神。如果中学老师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就很难有真正人文教育。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的真正价值,不甘心于做应试英雄,而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引导学生追寻、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语文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載体,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如果有一段时间能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作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