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引流液PTH监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术后患者血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引流液PTH的变化特点,探讨甲状腺术后监测引流液PTH在判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及功能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14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组、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甲状腺全切除术组、甲状腺全切+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组,并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4天监测患者的血钙、血清PTH及引流液PTH,同时观察术后各组患者血钙下降、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对不同时间各组患者血钙、血清PTH及引流液PTH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作为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及功能判断指标的临床价值。

结果

114例中甲状腺术后血钙水平下降多发生在术后第2天(70例,61.40%),低钙血症者36例(31.58%),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4例(29.82%)。随着时间延长,各组患者血钙水平逐渐回升,且sPTH水平波动较大,但总体有升高趋势,且不同时间各组患者的血钙及sPTH水平呈正相关。监测dPTH发现各组患者间dPTH分布较为离散,且随时间变化而明显降低,在不同时间各组患者dPTH降低水平差异显著。

结论

甲状腺术后监测患者引流液PTH水平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存活及功能情况,对甲状腺术后行预防性补钙治疗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及分析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及不合并HT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55例甲状腺手术组织标本,利用高通量lncRNA基因芯片检测PTC合并HT(A组)及不合并HT(B组)之间lncRNAs的表达谱差异,并通过QRT-PCR进行验证。结果芯片共筛选出1 031条差异表达的IncRNAs和1 388条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0例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clini-cal lymph node negative,cN0)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LNM的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大腺瘤沿垂直方向上扩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垂体大腺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鞍上扩展值(suprasellar extension value,SEV),将其分为主要向鞍上扩展(SEV>0)和主要向鞍下扩展(SEV≤0)2组。以肿瘤垂直方向上的主要扩展方向为因变量,选取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10个指标(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鞍隔孔直径、蝶窦类型、蝶鞍上口形态、蝶窦主隔的偏向、
目的以已批准上市的依帕司他片(唐林)为对照,评价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实验,研究周期为12周。共纳入DPN患者235例,应用SAS 9. 1软件中的proc plan过程,采取分层分段的方法产生随机化方案,随机分为新依帕司他组117例和唐林组118例,对所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IONM)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手术中RLN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甲状腺癌手术102例,首次手术局部晚期TC 39例,二次手术TC 63例。根据是否术中应用IONM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评估术中2组寻找和解剖RLN时间和RLN损伤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甲状腺肿瘤致气管狭窄的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例因甲状腺肿瘤侵犯或压迫气管致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因甲状腺肿瘤侵犯或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局麻下行气管支架置入后呼吸
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IONM)自问世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术中喉神经保护的重要辅助工具,在识别和定位神经、判断神经功能及损伤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在我国虽然已得到广泛普及,但存在使用中不规范及技术本身的缺陷亟待纠正及改进,其设备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通过开展规范化培训、推广标准化应用、深入科学研究,让IONM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