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经年,唯几言可嚼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谈乃人与人相识相知的便捷方式之一。所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便是。而人生诡谲,有的人,与之相识虽已几十年,总共倒只跟他说过几句话,比如于坚。早年,我们在一个院子里做事,虽说一直是他做他的,我做我的,碰头见面的机会说来也不算少,可细细一想,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三十多年一晃而过,我和他总共竟只说过那么几句话,很短,很有限。这事,想想还真有点怪。
  上世纪80年代,正理想主义盛行。1985年3月初,我刚刚从一家企业,到云南省作协做事。那是我从没想象过的,仿佛天上掉馅饼。去后我干的头一件活,就是筹办全省青年诗人作品研讨会,初选了几个年轻诗人,名单交给当年的主席、诗人晓雪,说可以,便着手准备。其中一位就是于坚。其时于坚以口语入诗见长,由此显出了与另一些诗人的区别。那是诗歌铺天盖地大行其道的年代,老老少少都在写诗,诗如潮水,汹涌澎湃,淹没了几乎所有俗常的日子——曾经的神祇应声塌陷,转瞬便为中国腾出了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诗”——包括广义的“文”——迅即作为一种空无的替代,成了新的神明。深究起来,其实,诗文从来就是这个古老国家的神,几千年来一直盘踞游荡斯土斯民。作为无神之神,诗一直存在,只是在那十来年间,除了几个伪文人的奉命之作,大多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甚至被蛮横地遮蔽,看似消失,却如地火,潜行于世。这个有着几千年诗教传统的民族,诗的基因强大坚韧,一遇合适的土壤与气候,便以星火燎原之势,一呼百应,攻城掠寨,所向披靡。
  那之前,我在一家企业做事,编着一份小报副刊。出于职业与喜欢,认识了许多诗人,包括不少后来成为外省和云南诗界中坚的爱诗者和写诗人,于坚是其中之一。好像——恕我记得不大准确了——那时他已在本地报刊和远在西北的《飞天》上,发表过一些诗作。我和他在一个院子里上班,倒不在一幢楼,为了那个活动,专意跑到他那里,请他把发表的作品拿给我,为研讨会做些准备。他说好,后来就拿了一沓复印的剪报给我,说,就这些。我说好。其实,那比我原先预想的要多。
  那以后,我们偶尔在院子里碰到,也就点个头。我们从没有特意地,或说正儿八经地聊过天。忽有一天,我竟和于坚在院子的一个巷道里狭路相逢。那个院子,旧时是个公馆,变成文联的院子后,到处乱盖房子,房间距离很小,巷道丛生,如迷魂阵。我就在一个只能让单车、行人通过的小巷道里,与于坚迎面相遇。于坚忽然站住,靠着墙,神秘地问我,你说,我该不该要娃娃了?那个询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脑子飞转,寻思那会是一句诗吗?往常,我们见面也就点个头,笑笑而已。可那天他说:“我该不该要娃娃了?”如果那真是一句诗,我就该用诗的语言回答他。但他说话的口气,完全不像在那个研讨会上讨论诗的调子,于是我断然否定了我的惊异与胡思乱想。随即我就想大笑,怎么可能呢?一个诗人,怎么会突然跟我这个只是偶尔见见面,见了也只是点个头的人,打探虽是人生必经却如此私密的问题呢?顿时,他从我想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之骄子,还原成了一个也要考虑人生百事的人,如果不说是个江湖俗人的话。心想,他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不像,看样子不是开玩笑,他满脸满眼的期待神色,让我静了下来。我的目光透过巷道,看着院子里那个小小花坛。阳光清亮,不太灿烂,花木扶苏,疏朗有致。我极力忍住刚才那股想笑的劲头,说,此时不要,更待何时?尽管我极力压低嗓门,但声音可能还是有些大。他怔怔地看看我,点了点头,转身走了,扬长而去。剩下我呆呆地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才走出巷道。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第一次发现他的背影宽阔而厚实——我想,他会不会把我的回答当成开玩笑啊?我可是认真的。一个当过几年工人,又读了几年大学,上了几年班的人,结婚,生个娃娃,是人生游戏的一套规定动作,顺理成章的事,还用问吗?特别是,还用去问一个跟他原来的日子几乎毫不相干的人吗?但事实证明他没有误解,他向我询问这事,也完全正常——毕竟,我比他年长了十多岁。
  于坚询问那事真正的隐喻在于,在那样一个几乎全民为诗疯狂的年代,诗人那时自身遇到的,并不是,或说至少不完全是一个个纯粹又纯粹的诗学问题,而是一个人生的日常问题。他们发现,比诗学更现实的,是生活,甚至生存。其实,那是一个较之本义的“诗学”博大得多也深邃得多的、更大的“诗学”问题。意识到于坚所问问题这一隐喻的内涵,深感其间意味深长。作为一个曾经的锻工,曾经的大学生诗人,整日整夜埋头于诗的日子,已经过去。于坚已开始思索生命自身的生存问题。生命的延续恰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他对此,对要回到生命的日常,或許有些迷惑,甚至没有足够的准备。后来,于坚的许多作品写到过他的日常,幼时的,成年的,林林总总。但对结婚生子这个日常不过的问题,那时他还没有准备,或说还没做好准备。其实他的困惑,远不止于他个人的困惑。那是诗的困惑。事实上,与他同时期的另外一些年轻诗人,遇到的也是形式尽管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的问题:生存。许多自以为是为诗而生的人,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如何才能立足于世焦虑万分。一些人转行去经商了,去教书了。他们彻底地置他们曾经奉为圭臬的缪斯于不顾,投身到尘世之中,还原为一个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俗人。传说中有某诗人在菜市场为跟小贩讨价还价直至亮出“我是诗人”的故事,虽乃笑话,倒在某种程度上显出了生活的真实。诗情的燃烧毕竟也是燃烧。燃烧即消耗。不久,我们就能见到燃烧之后留下的满目疮痍满眼灰烬——这个世界,永远都严格遵守着能量守恒定律。
  还好,于坚没有沦陷。
  不久,我听说于坚当父亲了,孩子叫于果,我想,于坚这家伙,心里想的肯定是“雨果”吧?幸运的是,就像我后来看到的那样,于坚并没有像许多抛别缪斯的人那样寡情,从此跌进生活的旋涡而难以自拔——初初听到“于果”那样一个名字,我已从中嗅出了于坚的某种志向,甚或说是野心——诗还在。还在他心里。他还要向前走。怎么走,往哪里走,我不知道。但随即,于坚的那些写昆明写昆明日常生活的诗文陆续问世。诗不再高蹈凌虚,从半空中落下尘世,发现了俗常之美。他把人对日常生活的尊重、怀念和不可分离,变成了他的文字,诗,摄影,以及散文。   又一次,记不清年份了,反正,那是一段有些艰难的日子,无形的、看不见的,却又让你分明能感受得到的艰难。在另外一个同样狭窄的巷道——那些巷道让那个院子有如迷宫——于坚碰到我,突然说,你还是要写。呵呵,我们似乎总是相逢在路上。我一时有些惊愕,不知他那话从何说起。我想我没有听错,他就是那样说的。他又说,有的人写得远不如你,你怎么不写了?我仍不知他那话从何说起,愣着,没有吭声。时间流逝,分分秒秒。那一刻的寂静分量千钧。日子突然变得严峻,更加严峻,不仅是生存的压力,还有一些来自不明方向的压力。我没吭气。我在想是怎么回事。
  ——许久之后,我听说,就在那条巷道,于坚干过一件很江湖的事,豪迈无比:他恰好在那里碰到了一个在背后说他坏话、近乎于向克格勃告密一类的人,他把那人堵在巷道里,厉声告诉那人说,你要再敢胡说八道,我就把你的另一条腿打断。这个真实性存疑的故事,曾在那个院子里添油加醋地广为流传。又过了许多年,我见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公众号链接,把于坚和那个疑似告密者的人并列在一起,我看了只好付之一笑。那些人肯定不知道,巷道曾经发生过的那精彩一幕。
  那时,于坚又说,你要写!我知道,你的名气比有些人大多了。我说,我会写啊。我想,他是在恭维我吗?恭维我有什么必要?我断然否定了那个念头。他不是要恭维我,他从不恭维什么人。我很想问问他,怎么会突然跟我说起这个话题,是听到了什么吗?何况,我也从没说过我不再写作了,只是因了一些事,有些伤心,有些感慨,如此而已。后来我听说,那次他是刚刚从外地,也许是北京之类的地方回来,不知是不是偶尔听说了什么。而我们共同生活的小地方,不时会有些比那些大地方更大的风浪。我至今不大明白,那天他所指究竟为何。但我愿意相信,他那句近乎没头没脑的话,全然是出于好意。好意出于他的在意,对一个人的在意,对一个同事的在意,对一种写作的在意,而无其他。我想我没听错他的话中之话。我当然会继续写作。但我没有那样跟他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切依旧,平淡如昨。许多时候,我们见了面,连话也不说,只是相互点个头。不说话,不等于无话可说。人在世间,有许多话,是不必挂在嘴上的。在谎言流行的时候,不妨把嘴巴换成眼神。对一个诗人,尤其如此。诗,思也。而思者,心田也。岂非诗即心耶?你读他的作品,好的作品,即见其人,明其心。阅读就是交谈,以心对心。有些人,你读了他的作品,就是读不到心,读到的尽皆语词的洪流,铺天盖地,华丽多彩,唯不见心;或充满机巧,小聪明,炫技,看上去睿智如哲人,如大师,就是见不到心。心躲在很远很深很暗的地方,看上去在写作,其实是在干别的什么,究竟是什么,不说别人也知道,但都装作不知道,看他做。于坚的诗文,其实我所读不多,但每读都可读出心来。读出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至少大体知道。就那样,我们不说话,或很少说话,偶尔说两句,都是短语,见了照样点点头,相安无事。
  但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打上门去,找他。我说,于坚,你能不能不再半夜三更地打印啊?那时电脑刚刚兴起,所用打印机还是针式的。那种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很慢,打一份几千字的文稿,需要很长时间。我记得我曾为打印一部长篇小说,花了整整五天时间。我与于坚的窗户中间,只隔着不到三米的距离。有时,他会在零点之后开动打印机,滋啦滋啦地打印新成的文稿,而那时,我刚刚要进入梦乡。我被那种让整个身体发酸的声音弄得无法入睡。他说他是赶个稿子。他说他会注意的。我听了,转身就走了——你还能怎么着?
  长诗《0档案》发表后,表面平静的大院,一时议论蜂起,说什么的都有。我特意找来读了,先是有些不习惯,再读,有味道了,心想,很好啊,很有意思啊!一个隐蔽的伤疤,被扒了开来,里面是一团荒谬与荒唐。也有人不那么高兴了,说东的说东,说西的说西。见仁见智,你可以不高兴,不喜欢,不理会,公开评论,却无须也不该藏在暗處,施用文学以外的手段。压力会很大吗?看样子有点大。偶尔看见,于坚在院子里匆匆而行,一脸的凝重。我很想跟他说几句什么,到了也没说。我在想,当事人如果是我,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任别人说去吧!一个人,到了那样的年龄,总是要经受些什么的。借此想想自己的来路去路,未必不是好事。
  一晃多年。新世纪之初,一次我们一起到铁路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末了,请大家都发发言,最后我也讲了几句,其中说到,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从来都是以山河湖海为中心的。我举例说,古人有句话,叫“孔子过泰山侧”,而不是说孔子从曲阜边走过。我说,那不仅仅是个修辞。曲阜无非一座人造的城,泰山才是大自然生成的庞然大物。大块。大块假我以文章。城可一朝毁败,山却万世不朽。一句“孔子过泰山侧”,把孔子和大千世界,和一座巍然大山联在了一起。说孔子过曲阜,只点明了方位,说“孔子过泰山侧”,不仅点明了方位,还把孔子和泰山联在了一起,那是个宏大的、能给予人无限想象空间的画面,意象磅礴,其味深远。散会时于坚边走边对我说,讲得好,“孔子过泰山侧”,可以好好写篇大文章!我说是吗?我说我正在写。那之前,我读于坚的作品,总有些“现代”“解构”的印象,如《0档案》。我没想到他会赞同我的说法。我想他不会轻易赞同谁的说法。许久之后,我发现于坚文风有变——那当然与我无关——他好像迷上了谈经论道,文中随时随地会出现“大块假我以文章”“道法自然”之类的古典名句。他在向中国几千年的古典致敬。那种致敬并不空洞。古典里的中国日常,以及日常里的古典中国,成了他的在意。那与他对故乡或说乡土的追索,一并成了他诗文的两翼。他的追索固执到让人心疼心颤。过往的一切都成了美好回忆。他哀滇池。哀旧时昆明。哀他的亲人。哀他曾大汗淋漓的厂房。哀那一切俗常而有味道的日子。
  初,我以为那已近偏执:昆明,未尝都好,昆明往昔,亦非尽可怀念。而他继续铺排,动辄万言,洋洋洒洒,如乡土文学,如鲁迅所谓:“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细想不然,深味,或道存于中。先前的鲁迅、沈从文,如今的莫言、贾平凹,都乡土过。而鲁迅的乡土不是沈从文的乡土,“鲁镇”也绝不是“湘西”。各人借用乡土的一角,意在各自心里的一个中国寓言。网上见有人为《建水记》站台,谓该书在歌颂建水的美好生活,该文读来仿佛在营销一本旅游读物,所言不唯非关宏旨,甚或相去万千里。我发微信给他:“我还没看到书,但微信上一些人的评说简直没摸到门,让我笑死!这肯定不是在告诉人们建水好在好玩,说那里尚存一种古老生活,哪跟哪啊?你是在对这个时代做出诗人的应答,这是责任,即西川所谓处理这个时代。”一个诗人、作家,不“处理时代”,不对时代发声、定位,亦白当了。于坚亦发出声明:“此书非关旅游。是关于那些被粗暴而轻蔑地拆迁掉的是什么?老中国在空间上已经彼岸化了。唯新是从,猎奇式怀旧,骨子里崇拜未来主义的旅游加速了这种彼岸化。所幸者时间还在汉语中幸存,也仅将碎片连缀起来。这是一种朝向废墟的、穷途末路的写作。”
  诚是。我更喜欢他的散文。说到他新出的《挪动》,他说,那是“我近年的中篇散文合集。上一本是十年前出版《相遇了几分钟》。汉语写作的不朽道统是散文(我更喜欢随笔这个及物的词),小说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西人很少或不译散文可证,散文深植汉语中,译不过去。白话一百年后,能穿越时间,可传者依然是散文。鲁迅、周作人之重都在散文上。散文自古影响着汉文明。《赤壁赋》鼎立如《圣经》。如果文明复兴,小说必日渐黯然。小说只是散文中的细节,《红楼梦》是个典范。20世纪西方先锋派的写作趋势其实是走向散文化。当代,散文、随笔已经被汪洋大海的花边文学搞成了雕虫小技。《左传》乃重器,具有歌德、普鲁斯特、乔伊斯、托尔斯泰式的重量,影响到政治、国本、语速、材质、文明进程。”足见在中国,散文一以贯之,可记史、抒怀,可言志、明理,可发而为檄文,可系之于幽情,而当下小清新、小浪漫一类,无《史记》之恢宏,无《左传》之凝重,无《水经注》之俯察山川,无《世说新语》之济世悯人……已全然败坏国人胃口。那么,诗呢?诗依然在,在它自己,也在好的散文之中,化而为魂。
  日前,我刚写完一篇非虚构文字,看来看去,总像少了点什么,兴未尽,意未结。正踌躇中,偶尔看到于坚微信上的两句话,“时间啊,请严加拷打,我全部如实招供”。正好,想用作引语,电话问他可以吧,他的回答仍只有两字:当然。
  ——与一个人,相识多年,寻寻常常,平平淡淡,唯几言可嚼,幸耶?不幸耶?唯吾自知耳。
  【责任编辑】 邹 军
其他文献
上帝给我们的装备  这是随便的、普通的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我滞留在一家麦当劳中。不知为何在麦当劳无法上网,用自带的网络也不行,出去蹭商店的WiFi也不行,可能是手机的问题吧。但断开了网络连接,导致我无法预约滴滴打车。这里离地铁和公交车站都挺远,我只好站在路边打车。差不多是下午四点钟的光景,打车是最难的,因为恰好是出租车白班和夜班的交接时间。  过了半个小时,我才打到车,然后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期刊
悬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会因为内聚焦和外聚集的不同而产生效果上的差异。但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我更愿意将悬念分为大悬念和小悬念。大悬念直接参与了整个故事的核心建设,能够决定故事是否成立;小悬念则成为故事的调节,能调节故事的速度,影响叙述的效果,制造局部的紧张感。  提到大悬念,我们一般会想起侦探推理、悬疑破案一类的小说,比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小说,他用一个大悬念结构了故事,并围绕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过了桥,从“绿化山”右绕二百米,菜市场隐匿在一摞破败老宅里,保存室内温度的塑料垂帘如同一条条冰挂,本是透明的,却被摸得很脏,能粘住蔬菜的草腥和鱼虾的臭腥,丁德耀每次撩都皺眉,他讨厌缩头缩脑的冬天,手势僵硬,常被掀动的垂帘击中脸庞或耳垂。春天来临的时候,垂帘被卸掉,可以长驱直入,他目标明确,直奔常去的那几个菜摊。他喜欢吃鱼虾,讨厌吃羊肉和豆制品,倪爱梅喜欢后两样,所以也得买一点。  他们有分工,他买
期刊
他们告诉他,他母亲就要死了。这话当然不是直截了当说的,他还是个孩子,他们说得比较隐晦。  他放学回家走在街上,有认识他的人跟他打招呼,问长问短,多是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鸡毛蒜皮,不过表示一下关心而已。待他走过,他们看着他的背影,目光里贮满了同情,然后一声叹息,“唉,可怜的孩子!”也有人会突然塞给他一只橘子、几颗糖果,非要他收下。他被这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的礼物弄得尴尬万分,他们已拍拍他的肩,也是一声叹息
期刊
“嗨老瑞,给我来杯‘爱情’。”  “我说杰姆老弟,爱情岂是能用嘴喝的?”  “行行好我的古人,每次都是这么一句,快点快点,我等着呢!”  “小子又不耐烦了,哪有那么快?等会儿吧!”  1  公元21世纪70年代末,没想到历史性的时代转折来得如此突然,人类文明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瓶颈。  进入21世纪以来,每隔十年人类文明几乎都迎来质变,人们热衷的事物飞速更新迭代,人们也热衷于追赶各式各样的潮流。
期刊
之一:金水路17号  金水路17号。最先,是往这个地址寄了一封信,简历。那个时候,我刚工作不久,在郑州旁近的一个小县城里。  简历上的内容到底能写什么呢?如今想来都觉得苍白。可那时并不气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我也是写满了两页纸的。  应聘编辑。是要考试的。数十人考试,考完试以后,在杂志社二楼走了一下,看到一个房间的门牌上挂着副总编三个字,隐约记得我看过他的一本诗集。见里面有人,我敲门,几乎是用不
期刊
开凿、切割、撕裂,那些建筑上远去的声响,好像早已在时光中沉淀下来,已经化成了齑粉。而龙尾村残存的建筑,是看得见的,譬如祠堂、庙宇、民居。我想了解的是村庄散失或掩埋的部分,就像村前茶坦石旁边埋着的莲花石础,一层叠一层,哪怕裸露着的莲花纹饰只有一个很小的面,我都迫不及待地把尘土拂去,想看得真真切切。既然,承担建筑的莲花石础都埋在土中,那又有多少曾经光宗耀祖的建筑芜废了呢?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支支吾吾,
期刊
妙不可言的事  在唐朝,有人举头看了看白云  向天问了一件心事,舔了舔心虚的嘴唇  元朝也有人接着做,清朝仍有人这样做  他们都已不在,天空依然空荡  但做这事时,与自己  要不要继续吃饭有关,也与白云之上  有一个要紧的谁有关  这妙不可言的事,我刚才也做了  和唐朝那个谁一样,脸朝上,声音小如鸣虫  对苍天说了又说,自己的一件心事  纸上生活  在纸上挖山,种树,开河流,当建筑师  也陪一些野
期刊
天亮了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  上帝会在一只鸡雏的五脏里  藏有小溪  藏有江河  藏有湖海  藏有草原  藏有森林  藏有土地  藏有风雨  藏有雷电  藏有昼夜  藏有论语  藏有诗经  藏有春秋  藏有日月  藏有冷暖  藏有二十四节气  我搭乘一滴水  在一粒稻米的指引下  朝着生的纵深  走啊走  一直走到  结束沦为开始  苍茫沦为空气  众生沦为草芥  鸡雏沦为雄鸡  天亮了  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