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是,引领学生“感悟”、“体验”成了新课堂的主流,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之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手。
一、对比揣摩,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作者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精妙绝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品味作者运用词语的精确、独到之处。在教学《一路花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我出示了两个句子:
(1)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一丝快乐。
(2)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快乐。
师:(指名读上述两个句子后问)大家注意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吗?
生:句(1)里有“一丝”,句(2)里没有。
师:对!你们觉得句子里的“一丝”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可以去掉。因为这两句都是写破水罐当时的心情的。
师:是吗?再好好读一读这两句句子,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哦,我明白了!“一丝”就是“一点点”,“一丝快乐”说明还不是很快乐,似乎还有点难过。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破水罐觉得自己对不起挑水工。两年来,它每次运水,到达目的地时都只剩半罐水了,挑水工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它内心总感觉过意不去,尽管它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可它还是不会感到十分快乐。
师:说得真好!这句话中的“一丝”准确地写出了破水罐当时的真实心情,所以不能去掉!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词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增词比较、删词比较、换词比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还可以感受到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精妙,体味到词语蕴含着的生命活力,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同时也为他们在写作时准确运用词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
理解词语不能停留于表面,有时要把它们置于一种新的语境中,唤醒学生的记忆表象,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那就是“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卧薪尝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屈辱”一词,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这句话是围绕一个词来写的,能找到吗?
生:屈辱。
师:(板书:屈辱)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屈辱就是受到侮辱。
生:屈辱就是受到压迫、受到别人的羞辱。
师:说得真不错,那么,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呢?
生: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生:老师,我同意他的观点,这句话也就是说勾践夫妇在给吴王当奴仆。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勾践夫妇受到的屈辱仅仅只有这些吗?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自己走进两千多年前勾践夫妇生活的那一刻。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吴王和一些大臣在宫殿里纵情享乐,此时勾践夫妇会做些什么?也许,那是盛夏酷暑,赤日炎炎,勾践夫妇在石头房里又会做些什么?也许,吴王那天心情不好,他看到穿着粗布衣在那儿卖力劳作的勾践,会做些什么?也许,勾践因为昼夜操劳,心力交瘁,累倒在农田里,那些围观的士兵又会做些什么?也许……还有很多也许……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那一幅最真切、最能触动你心灵的画面写下来。
以上教学,我紧扣“屈辱”一词,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引领他们走进“屈辱”的意象世界并与文中的主人公共呼吸,把干瘪枯燥的符号化作鲜明可感的形象,丰富了学生对勾践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更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勾践当时所处的艰难环境。此时,“屈辱”一词再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嵌入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里鲜活的生命元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联系生活,延伸词语运用的广度
生活是文本的原形和资源,离开生活,文本将会变得单调无趣,毫无生机。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词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他们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促使其将词语内涵逐渐内化为真切的感受,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义。我在教学寓言《揠苗助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学完这篇寓言,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把禾苗往上拔,以助其生长。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为了帮助禾苗长得快些,把它往上拔。
师:你把“揠苗”的目的放在前面,有创意,想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这禾苗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长一大截呢?
生:不是,它每天只会长一点点,而且用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
生:禾苗要长高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师:农夫用“揠苗”来“助长”是否可行呢?
生: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你看,最后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导致这种惨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农夫的心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师:那谁能说说“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生: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师: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生:比如说爸爸现在让我看一些深奥难懂的文学作品,想以此来提升我的文化修养,可是我既然看不懂,又怎么会对它产生兴趣呢?所以爸爸这样的做法是适得其反。
生:我们楼下有一个小孩才5岁,正是享受童年幸福美好时光的年龄,可是他爸爸每天都逼着他背《唐诗三百首》,有好几次我都看见他是噙着泪水在那儿背,他爸爸就是“揠苗助长”。
生:学琴的人刚刚学会指法,就让他去练习难度较高的曲子,这也是“揠苗助长”。
在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环节上,我努力寻找词语与生活的连接点,在理解词语寓意的基础上,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设法把生活活水引进课堂,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词语的内蕴,把对词语的感悟和生活中自我真情的流露融为一炉,同时又对词语运用的广度进行了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成为日后生活的文化养料。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一、对比揣摩,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作者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上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运用得恰如其分,精妙绝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品味作者运用词语的精确、独到之处。在教学《一路花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我出示了两个句子:
(1)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一丝快乐。
(2)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情景使它感到快乐。
师:(指名读上述两个句子后问)大家注意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吗?
生:句(1)里有“一丝”,句(2)里没有。
师:对!你们觉得句子里的“一丝”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可以去掉。因为这两句都是写破水罐当时的心情的。
师:是吗?再好好读一读这两句句子,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哦,我明白了!“一丝”就是“一点点”,“一丝快乐”说明还不是很快乐,似乎还有点难过。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破水罐觉得自己对不起挑水工。两年来,它每次运水,到达目的地时都只剩半罐水了,挑水工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它内心总感觉过意不去,尽管它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可它还是不会感到十分快乐。
师:说得真好!这句话中的“一丝”准确地写出了破水罐当时的真实心情,所以不能去掉!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词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增词比较、删词比较、换词比较,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还可以感受到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精妙,体味到词语蕴含着的生命活力,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同时也为他们在写作时准确运用词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
理解词语不能停留于表面,有时要把它们置于一种新的语境中,唤醒学生的记忆表象,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那就是“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卧薪尝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屈辱”一词,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这句话是围绕一个词来写的,能找到吗?
生:屈辱。
师:(板书:屈辱)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屈辱就是受到侮辱。
生:屈辱就是受到压迫、受到别人的羞辱。
师:说得真不错,那么,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呢?
生: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生:老师,我同意他的观点,这句话也就是说勾践夫妇在给吴王当奴仆。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勾践夫妇受到的屈辱仅仅只有这些吗?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自己走进两千多年前勾践夫妇生活的那一刻。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吴王和一些大臣在宫殿里纵情享乐,此时勾践夫妇会做些什么?也许,那是盛夏酷暑,赤日炎炎,勾践夫妇在石头房里又会做些什么?也许,吴王那天心情不好,他看到穿着粗布衣在那儿卖力劳作的勾践,会做些什么?也许,勾践因为昼夜操劳,心力交瘁,累倒在农田里,那些围观的士兵又会做些什么?也许……还有很多也许……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那一幅最真切、最能触动你心灵的画面写下来。
以上教学,我紧扣“屈辱”一词,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引领他们走进“屈辱”的意象世界并与文中的主人公共呼吸,把干瘪枯燥的符号化作鲜明可感的形象,丰富了学生对勾践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更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勾践当时所处的艰难环境。此时,“屈辱”一词再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嵌入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里鲜活的生命元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联系生活,延伸词语运用的广度
生活是文本的原形和资源,离开生活,文本将会变得单调无趣,毫无生机。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词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他们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促使其将词语内涵逐渐内化为真切的感受,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义。我在教学寓言《揠苗助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学完这篇寓言,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把禾苗往上拔,以助其生长。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为了帮助禾苗长得快些,把它往上拔。
师:你把“揠苗”的目的放在前面,有创意,想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这禾苗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长一大截呢?
生:不是,它每天只会长一点点,而且用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
生:禾苗要长高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师:农夫用“揠苗”来“助长”是否可行呢?
生: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你看,最后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师:导致这种惨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农夫的心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师:那谁能说说“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生: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师: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生:比如说爸爸现在让我看一些深奥难懂的文学作品,想以此来提升我的文化修养,可是我既然看不懂,又怎么会对它产生兴趣呢?所以爸爸这样的做法是适得其反。
生:我们楼下有一个小孩才5岁,正是享受童年幸福美好时光的年龄,可是他爸爸每天都逼着他背《唐诗三百首》,有好几次我都看见他是噙着泪水在那儿背,他爸爸就是“揠苗助长”。
生:学琴的人刚刚学会指法,就让他去练习难度较高的曲子,这也是“揠苗助长”。
在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环节上,我努力寻找词语与生活的连接点,在理解词语寓意的基础上,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设法把生活活水引进课堂,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词语的内蕴,把对词语的感悟和生活中自我真情的流露融为一炉,同时又对词语运用的广度进行了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成为日后生活的文化养料。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