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年来,我校以“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发展人的主体能力”为基本办学思想,积极探索主体教育德育模式,努力促使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水平,初步构建了具有小学特色的主体教育德育工作模式。归纳起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上下功夫。
一、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构建“合作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其原因是:
第一、从教育对象和教师的人格特征来看,教师与学生在社会意义上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年长的同学,而不能以辈份、职位来论高低。
第二、从教育过程的特征来看,教育过程不仅具有认知性特征,而且还有交往性特征。学校教育中的交往,主要有师生交往和学生间的交往。合作性的交往可以产生和谐、成功的心理气氛,有利于优化教育过程。
第三、从德育过程来看,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思想的相互碰撞、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第四、师生关系的示范性特点表明,通过师生关系所传播的德育往往比教师任何正式演讲说教都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教师采取民主还是专制的办法进行德育管理,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
二、在班(队)管理层面上,构建“参与式”活动模式
将各班(队)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努力构建“参与式”班队活动模式。
1.让学生在参与班(队)活动计划制订中体现自主性。主要做法是:
让学生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及本班实际,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革命传统日、纪念日等制订出每学期活动的主题内容。由小组学生自由选择、自愿承包、自编方案、自行设计。同学们争相为班会献计献策,班级中经常活跃着一群充满活力、积极性高的“设计者”。这一环节主要是打破班(队)活动计划完全由学校、班主任制订,学生被动按计划执行的旧格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制订计划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参与兴趣与活动效果,班主任扮演的是根据师生制订的计划合理调配学生分工的调度角色。
2.在班(队)活动进程中体现参与的全面性和教育性。笔者认为:班(队)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和教育性不仅体现在班(队)活动的进行中,而且体现在其准备过程中,班主任要通过准备环节,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教育,而不是仅仅把任务分给几个班干部来包干,使准备过程、进行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3.在具体操作上,让操作方法逐步规范化。做法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搀扶阶段。这一步骤可概括为:培训骨干——带动全员——提高兴趣——独立操作。
第二步:模仿阶段。这一步骤可概括为:提供范例——模仿见习——总结评比——不断改进。
第三步:创造阶段。即全员参与,大胆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创造个性。
三、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教育模式
学校道德必须与整个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社会是孩子除学校、家庭之外的第三个活动天地,在孩子道德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和社区机构、组织、居民、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的教育模式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确定一个载体,促进两大系统的结合。
1.确定一个载体。学校和社区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学生主要时间在学校,其余双休日和节假日共计有160天的时间活动在社区。我们对经常性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如“雏鹰行动”、“160假日小队活动”、“手拉手活动”、“队员之家”等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以3~5人为一小队、有共同居住范围的、有共同兴趣的小伙伴型的“假日小队”,作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的活动载体。它既能发挥少先队工作的特点,又能适应少年儿童成长要求。以小队的组织形态,让孩子自主地在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动态结构中,服务社区,改造自我,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环境、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品格,并唤醒世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贡献力量,比较符合现代主体教育的新观念。
2.促进两大系统的结合。首先是促进德育过程系统中的各要素的结合。第一,是促进少先队员“知”与“行”的结合;第二,是促进学生教育自己和服务社区的结合;第三,是促进少先队组织建设和少先队活动的结合。其次是促进德育活动几大板块之间的结合。社区教育活动不应孤立进行,而应当与当前小学德育的几大板块联系与结合。在实践中,各校注意与社区的小队活动与“雏鹰行动”的学章、定章、争章结合起来,以丰富活动内容;与“手拉手”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扶幼助残、植绿护绿、文明宣传与监督等形式,扩大队员活动空间。
由于少先队教育社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介入,顺利地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建构。
总而言之,我校构建的“主体教育”德育模式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但我们还需努力,不断丰富“主体教育”模式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师生主体性的和谐与全面发展。■
一、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构建“合作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其原因是:
第一、从教育对象和教师的人格特征来看,教师与学生在社会意义上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年长的同学,而不能以辈份、职位来论高低。
第二、从教育过程的特征来看,教育过程不仅具有认知性特征,而且还有交往性特征。学校教育中的交往,主要有师生交往和学生间的交往。合作性的交往可以产生和谐、成功的心理气氛,有利于优化教育过程。
第三、从德育过程来看,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思想的相互碰撞、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第四、师生关系的示范性特点表明,通过师生关系所传播的德育往往比教师任何正式演讲说教都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教师采取民主还是专制的办法进行德育管理,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
二、在班(队)管理层面上,构建“参与式”活动模式
将各班(队)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努力构建“参与式”班队活动模式。
1.让学生在参与班(队)活动计划制订中体现自主性。主要做法是:
让学生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及本班实际,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革命传统日、纪念日等制订出每学期活动的主题内容。由小组学生自由选择、自愿承包、自编方案、自行设计。同学们争相为班会献计献策,班级中经常活跃着一群充满活力、积极性高的“设计者”。这一环节主要是打破班(队)活动计划完全由学校、班主任制订,学生被动按计划执行的旧格局。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制订计划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参与兴趣与活动效果,班主任扮演的是根据师生制订的计划合理调配学生分工的调度角色。
2.在班(队)活动进程中体现参与的全面性和教育性。笔者认为:班(队)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和教育性不仅体现在班(队)活动的进行中,而且体现在其准备过程中,班主任要通过准备环节,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教育,而不是仅仅把任务分给几个班干部来包干,使准备过程、进行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3.在具体操作上,让操作方法逐步规范化。做法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搀扶阶段。这一步骤可概括为:培训骨干——带动全员——提高兴趣——独立操作。
第二步:模仿阶段。这一步骤可概括为:提供范例——模仿见习——总结评比——不断改进。
第三步:创造阶段。即全员参与,大胆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创造个性。
三、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教育模式
学校道德必须与整个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社会是孩子除学校、家庭之外的第三个活动天地,在孩子道德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和社区机构、组织、居民、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的教育模式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确定一个载体,促进两大系统的结合。
1.确定一个载体。学校和社区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学生主要时间在学校,其余双休日和节假日共计有160天的时间活动在社区。我们对经常性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如“雏鹰行动”、“160假日小队活动”、“手拉手活动”、“队员之家”等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以3~5人为一小队、有共同居住范围的、有共同兴趣的小伙伴型的“假日小队”,作为少先队工作社区化的活动载体。它既能发挥少先队工作的特点,又能适应少年儿童成长要求。以小队的组织形态,让孩子自主地在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动态结构中,服务社区,改造自我,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环境、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品格,并唤醒世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贡献力量,比较符合现代主体教育的新观念。
2.促进两大系统的结合。首先是促进德育过程系统中的各要素的结合。第一,是促进少先队员“知”与“行”的结合;第二,是促进学生教育自己和服务社区的结合;第三,是促进少先队组织建设和少先队活动的结合。其次是促进德育活动几大板块之间的结合。社区教育活动不应孤立进行,而应当与当前小学德育的几大板块联系与结合。在实践中,各校注意与社区的小队活动与“雏鹰行动”的学章、定章、争章结合起来,以丰富活动内容;与“手拉手”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扶幼助残、植绿护绿、文明宣传与监督等形式,扩大队员活动空间。
由于少先队教育社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介入,顺利地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建构。
总而言之,我校构建的“主体教育”德育模式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但我们还需努力,不断丰富“主体教育”模式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师生主体性的和谐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