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已近40年的“三北”防护林逐渐走出一些造林误区,力争发挥更大的生态调节作用
“‘三北‘防护林屡屡引发争议是因为它的特殊地位。”53岁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总工程师武爱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当时刚成立5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一直工作至今。
在他看来,“三北”防护林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本身是一个涵盖42%陆地国土面积的跨区域工程,且肩负着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等一系列生态使命。
最近一次引发外界质疑,是因为甘肃、京津冀地区突如其来的强沙尘暴天气。尽管此次沙尘天气持续时间不长,还是将“三北”防护林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些人甚至嘲讽,这个耗资上百亿、建了近40年的工程几无作用。
武爱民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但仍旧觉得心里难受,“不能仅凭一些没有关联的偶然事件就否认‘三北’防护林。”
他非常理解,一个大型工程必定会引发争议,但他同时也希望,外界能够理性看待“三北”防护林。
高达60亿元的生态价值
《瞭望东方周刊》:你会如何评价“三北”防护林在近40年里发挥的生态作用?
武爱民:从1978年开工建设到现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了快40年。
截至201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提高到14.4亿立方米,确实发挥了很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另外,树林还会引来很多鸟类、爬行动物等,增加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即便只说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三个作用,“三北”防护林一年发挥的生态价值也在60亿元左右。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甘肃、北京等地频发沙尘暴天气,有人据此质疑“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的作用,你对此怎么看?
武爱民:我觉得“三北”防护林和沙尘暴的关系不能片面用一件事来衡量,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典型的气象灾害,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是不可能消灭的;第二,沙尘暴的形成有三个条件——沙尘源、风力大小和地表状况;风力和沙尘任何一个条件的增加,都会导致沙尘暴的加剧。
人类虽然无法控制大气环流阻止大风天气的发生,但可通过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来固定或减少地表沙粒的扬起,从而降低因风力而引起的沙尘。
“三北”防护林正是通过增加林业植被途径来覆盖地表沙土和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在局部减低风速,减少沙尘的飞扬数量和程度。从这点来说,“三北”防护林肯定对防止沙尘暴有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通过增加沙漠植被来改变地表粗糙度的问题,也有一些专家说,沙地本身因为长期的风力侵蚀,地表已经被硬化,人工造林反而破坏了这种硬化表面,让地表更疏松,更容易起风沙?
武爱民:地表硬化是指相对比较固定的沙地,类似沙漠边缘地方,“硬化”是沙漠表面形成的结皮。在经过几万年或者几十万年的风蚀以后,这些地区的沙粒相对比较粗大。
而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都是比较小的颗粒,真正漂浮在高空的是一些比较细的尘土或者有机物,肉眼可以看到、感觉到的沙粒一般很少能被风直接刮走,多半是被风化成细微颗粒后带走的。
有些专家提到人工造林破坏地表硬度、增加沙尘的情况在局部地区存在,是个别现象,并不是主流。相比之下,植树造林发挥的作用会更好,虽然短期内会破坏原生植被,但长远来看肯定是件好事。
还需100年才能解决荒漠化
《瞭望东方周刊》:即便抛开最近的沙尘暴不谈,外界也一直认为“三北”防护林对阻止荒漠化作用有限,你对此怎么看?
武爱民:“三北”地区的荒漠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荒漠化呈迅速扩展之势;第二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荒漠化相持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后,沙漠化开始呈现逆转之势。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每年净增沙化面积1560平方公里,70年代到80年代每年净增沙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到2000年达到顶峰,每年净增沙化面积达到3336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
2000年以后,中国的防沙治沙速度基本和沙漠化扩展速度持平,沙漠化面积再无大的增加。
但从2005年以后,形势开始逆转,荒漠化的治理速度超过扩展速度,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这其中三北防护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荒漠化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武爱民:不能这么说。在2009~2013年间,荒漠化土地减少了533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000平方公里,但这个速度相对面积庞大的“三北”地区还是非常缓慢的。
目前“三北”地区大概有荒漠化土地近150万平方公里,除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拉沙漠这些没有办法治理的,还剩下四分之一有治理潜力,大概40万平方公里左右。按照现在每年治理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还需要至少100年才能治理完。 《瞭望东方周刊》:也有专家认为,在沙漠化地区人工造林会消耗大量地下水,因为荒漠地区本身水资源就很少,这样不仅不能减少荒漠化,反而会加剧荒漠化?
武爱民: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对的。因为荒漠地区或者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像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都在400毫米以下,所以水比较宝贵,大规模种树尤其是乔木林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
但以前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水平确实有限,一直强调多种树,导致中间走了一些弯路。这几年,“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就更加注重科学性了,比如采取“以水定林”方法,根据一个地方的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情况决定到底是种灌木还是乔木以及种多少树。
现在“三北”防护林选择树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抗旱、节水,并且以前一亩地要种100棵树,现在1亩地只种50棵树,更加强调造林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不是“贪大求洋图好看”。
越来越难啃的骨头
《瞭望东方周刊》:像黄土高原这种山区或者半山区,如果不过多地人为干预,它的整个生态系统是不是也能自然恢复?
武爱民:是这样的,我们也在使用这种方式。除了人工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现在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造林方式——封山育林,把一些山区拉上围栏封育起来,雇几个护林员看护,让山区生态环境自然恢复。
适合封育的山区也有一定条件,要有足够的水分,不是什么都没有就封育。
最近五年,“三北”地区共建了140多万公顷的封山育林区,大致和人工造林的面积差不多,并且这种方式相较人工造林也更省事。
《瞭望东方周刊》:也就是说,“三北”防护林工程也在逐渐转型、逐步完善?
武爱民:对,这其实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到现在越来越容易了,反而是越来越难了。因为过去近40年把容易治理的地方基本治理好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条件越来越艰苦。
国家的补贴标准也比较低,与造林的实际投入差别很大,并且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拿出土地来造林,想留着土地干其他的事情,造林地块的落实情况也比较难。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外界对“三北”防护林的争议?
武爱民:我觉得外界提出的有些问题有道理,有些是比较片面的。
比如说,有人认为“三北”防护林把风挡住,让雾霾来了,这种观点就是很滑稽的。“三北”防护林最高不过30米,一般是十几米高,不可能挡住风,只能降低地表风速。
比如刚才提到的在沙漠地区造林影响地下水平衡,这种观点就是正确的,也会在我们实际操作中被采纳。
任何一个大型工程的建设都面临很多的争议,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些争论有意义,我们都会仔细听取,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逐步调整方向,让防护林发挥最大作用。
“‘三北‘防护林屡屡引发争议是因为它的特殊地位。”53岁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总工程师武爱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当时刚成立5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一直工作至今。
在他看来,“三北”防护林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本身是一个涵盖42%陆地国土面积的跨区域工程,且肩负着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等一系列生态使命。
最近一次引发外界质疑,是因为甘肃、京津冀地区突如其来的强沙尘暴天气。尽管此次沙尘天气持续时间不长,还是将“三北”防护林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些人甚至嘲讽,这个耗资上百亿、建了近40年的工程几无作用。
武爱民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但仍旧觉得心里难受,“不能仅凭一些没有关联的偶然事件就否认‘三北’防护林。”
他非常理解,一个大型工程必定会引发争议,但他同时也希望,外界能够理性看待“三北”防护林。
高达60亿元的生态价值
《瞭望东方周刊》:你会如何评价“三北”防护林在近40年里发挥的生态作用?
武爱民:从1978年开工建设到现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了快40年。
截至201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提高到14.4亿立方米,确实发挥了很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另外,树林还会引来很多鸟类、爬行动物等,增加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即便只说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三个作用,“三北”防护林一年发挥的生态价值也在60亿元左右。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甘肃、北京等地频发沙尘暴天气,有人据此质疑“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的作用,你对此怎么看?
武爱民:我觉得“三北”防护林和沙尘暴的关系不能片面用一件事来衡量,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典型的气象灾害,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是不可能消灭的;第二,沙尘暴的形成有三个条件——沙尘源、风力大小和地表状况;风力和沙尘任何一个条件的增加,都会导致沙尘暴的加剧。
人类虽然无法控制大气环流阻止大风天气的发生,但可通过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来固定或减少地表沙粒的扬起,从而降低因风力而引起的沙尘。
“三北”防护林正是通过增加林业植被途径来覆盖地表沙土和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在局部减低风速,减少沙尘的飞扬数量和程度。从这点来说,“三北”防护林肯定对防止沙尘暴有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你刚才提到通过增加沙漠植被来改变地表粗糙度的问题,也有一些专家说,沙地本身因为长期的风力侵蚀,地表已经被硬化,人工造林反而破坏了这种硬化表面,让地表更疏松,更容易起风沙?
武爱民:地表硬化是指相对比较固定的沙地,类似沙漠边缘地方,“硬化”是沙漠表面形成的结皮。在经过几万年或者几十万年的风蚀以后,这些地区的沙粒相对比较粗大。
而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都是比较小的颗粒,真正漂浮在高空的是一些比较细的尘土或者有机物,肉眼可以看到、感觉到的沙粒一般很少能被风直接刮走,多半是被风化成细微颗粒后带走的。
有些专家提到人工造林破坏地表硬度、增加沙尘的情况在局部地区存在,是个别现象,并不是主流。相比之下,植树造林发挥的作用会更好,虽然短期内会破坏原生植被,但长远来看肯定是件好事。
还需100年才能解决荒漠化
《瞭望东方周刊》:即便抛开最近的沙尘暴不谈,外界也一直认为“三北”防护林对阻止荒漠化作用有限,你对此怎么看?
武爱民:“三北”地区的荒漠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荒漠化呈迅速扩展之势;第二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荒漠化相持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后,沙漠化开始呈现逆转之势。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每年净增沙化面积1560平方公里,70年代到80年代每年净增沙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到2000年达到顶峰,每年净增沙化面积达到3336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
2000年以后,中国的防沙治沙速度基本和沙漠化扩展速度持平,沙漠化面积再无大的增加。
但从2005年以后,形势开始逆转,荒漠化的治理速度超过扩展速度,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这其中三北防护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荒漠化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武爱民:不能这么说。在2009~2013年间,荒漠化土地减少了533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000平方公里,但这个速度相对面积庞大的“三北”地区还是非常缓慢的。
目前“三北”地区大概有荒漠化土地近150万平方公里,除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拉沙漠这些没有办法治理的,还剩下四分之一有治理潜力,大概40万平方公里左右。按照现在每年治理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还需要至少100年才能治理完。 《瞭望东方周刊》:也有专家认为,在沙漠化地区人工造林会消耗大量地下水,因为荒漠地区本身水资源就很少,这样不仅不能减少荒漠化,反而会加剧荒漠化?
武爱民: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对的。因为荒漠地区或者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像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都在400毫米以下,所以水比较宝贵,大规模种树尤其是乔木林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
但以前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水平确实有限,一直强调多种树,导致中间走了一些弯路。这几年,“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就更加注重科学性了,比如采取“以水定林”方法,根据一个地方的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情况决定到底是种灌木还是乔木以及种多少树。
现在“三北”防护林选择树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抗旱、节水,并且以前一亩地要种100棵树,现在1亩地只种50棵树,更加强调造林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不是“贪大求洋图好看”。
越来越难啃的骨头
《瞭望东方周刊》:像黄土高原这种山区或者半山区,如果不过多地人为干预,它的整个生态系统是不是也能自然恢复?
武爱民:是这样的,我们也在使用这种方式。除了人工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现在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造林方式——封山育林,把一些山区拉上围栏封育起来,雇几个护林员看护,让山区生态环境自然恢复。
适合封育的山区也有一定条件,要有足够的水分,不是什么都没有就封育。
最近五年,“三北”地区共建了140多万公顷的封山育林区,大致和人工造林的面积差不多,并且这种方式相较人工造林也更省事。
《瞭望东方周刊》:也就是说,“三北”防护林工程也在逐渐转型、逐步完善?
武爱民:对,这其实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到现在越来越容易了,反而是越来越难了。因为过去近40年把容易治理的地方基本治理好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条件越来越艰苦。
国家的补贴标准也比较低,与造林的实际投入差别很大,并且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拿出土地来造林,想留着土地干其他的事情,造林地块的落实情况也比较难。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外界对“三北”防护林的争议?
武爱民:我觉得外界提出的有些问题有道理,有些是比较片面的。
比如说,有人认为“三北”防护林把风挡住,让雾霾来了,这种观点就是很滑稽的。“三北”防护林最高不过30米,一般是十几米高,不可能挡住风,只能降低地表风速。
比如刚才提到的在沙漠地区造林影响地下水平衡,这种观点就是正确的,也会在我们实际操作中被采纳。
任何一个大型工程的建设都面临很多的争议,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些争论有意义,我们都会仔细听取,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逐步调整方向,让防护林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