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我“全民阅读形象大使”的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博尔赫斯曾写过一首诗,大意是“我一直在猜想天堂的模样,我想那大概是图书馆的样子”,我很喜欢这句诗。我希望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大使的角色,所以来和大家见面,我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读书的感受。
如果没遇到《林海雪原》,
现在我会是什么样
1976年,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父母都是农民。有一天,我父亲上山砍柴被毒蛇咬伤,我母亲去镇上请了一个郎中,叫阿牛。父亲被背回家时,小腿肿得比大腿粗。农村流传一种说法,我父亲这种伤,如果不能及时医治,天亮鸡叫的时候人就不行了。好在阿牛来了,他从非常脏的卫生包里取出几颗像板栗一样的药,剥掉外壳,用温开水喂我父亲吃了。不到两个小时,父亲的腿一点点消肿,第二天他就可以正常下床干活了。
春节时,父亲带我去给阿牛拜年。我在他家的柴火堆里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后面的十几页没了,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叫《林海雪原》。书是阿牛从街上捡来的,不是用来读而是用来引火的。大人们在客房聊天,我在灶房里看书看得入了迷,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阿牛说:“书送给你了,你赶紧吃饭。”
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我们班上的稀奇物。我看完就给同学们讲,他们充满了好奇,都巴结我、找我借书,不但看,还抄,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个年代———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
我一直想,如果我年少时没有遇到这本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以读书和写小说为生?人生无常,但是天地有灵,在既特殊又平常的日子里,给了我这么一件礼物。正是因为这本书和我的不期而遇,让我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不停地读,总会遇到那本
可称作“亲人”的书
1985年,我从军校毕业后到福州工作,每天在一尘不染的空调房里,穿着拖鞋,伺候着比我的生命还值钱的进口机器。和机器打交道非常枯燥,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业余时间干什么?就是读书。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有所体会,20世纪80年代是全民阅读的时代,只要识字的人都在读书,看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娱乐方式。那时候,一本哲学书可以卖出两三百万册,现在看来真是天方夜谭。那个年代人们读小说、读历史、读哲学,什么书都读。单位有图书馆,我读曹雪芹、琼瑶、巴金、金庸、海明威等人的书,就这样,我看了大量的小说。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一样,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和你心灵相通,成为你的朋友,伴你前行。
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是著名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这本书相遇让我开始尝试着写小说。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对自由的渴望,他想走出家庭,去寻找自由和爱。我觉得小说的情绪和我当时内心的情绪很接近,我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没有故事和人物关系,只有一种情绪、一种心理,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子。真的要感谢生活,感谢阅读,让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能照耀内心的书。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交朋友,但是拒绝和人交往,你就永远不可能拥有朋友。读书也是这样的,只要你爱书,不停地阅读,总有一天你会和一本书或者一位作家相遇,这本书、这位作家可能扮演的就是你的亲人的角色。这样的书,只要你阅读肯定会找到,如果读10本遇不到,读20本遇不到,当你读到100本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它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和生活中与你邂逅。
古人说:“开卷有益。”几十年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和写小说中度过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话是穿越千秋而不变的真理。这些书成全了我,也塑造了我,让我在读书和写作的过程中觉得幸福和温暖,从不感到孤独。
与书为伴,
是对生命最深层的关怀
2003年,我回老家和初中同学聚会。98个同学中,有2个亿万富翁、17个千万富翁,还有30多个百万富翁。他们都是农民,但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时代的机遇挣到了钱。
其中一个亿万富翁邀我去他家作客。我跟他儿子聊天时,问他读书读得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如何。那个亿万富翁的独子面对我,从潸然泪下到哭出声来。我很震惊,问他怎么了。他说他的父亲从来没跟他这样聊过天,从小到大,一直是他起床时父亲还在睡觉,他上床时父亲还没回家。后来读寄宿制学校,他每次跟父亲通电话,父亲的第一句话都是问他缺不缺钱,如果缺钱就马上给他打过去。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灵的养育永远比身体的抚养更重要,可是他父亲作了相反的选择,使孩子的内心非常荒芜。
我相信,孤独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这位父亲爱他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读书太少,他的内心非常贫乏,他拿不出东西给他的儿子,他真的“穷得只剩下了钱”。那天晚上,我扮演了一个“临时父亲”的角色,但我不可能一直陪着他,就给他列了一张书单。我们一直保持通信,我明显感到那些书成了他的朋友,让他的内心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有了力量。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只看他的眼神就明白,他的内心已变得丰满生动了。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去贵州支教了一年。回家后,他父亲想让他接手自家的公司,他没有同意,他去了一所学校当老师,买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汽车用来代步。他父亲觉得这让他很丢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家的公司垮掉了。但我相信,如果你在他和他父亲之间要选择一个人做朋友的话,你一定会选择他,因为他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的主人,他内心感受到的世界,一定比他父亲领略到的世界丰富,也精彩得多。
这个孩子曾经对我说,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就是反复阅读给予他的,书就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抗拒某些不健康的世俗力量的源泉。他曾经跟我说,中国没有教父的说法,如果是在西方,我就是他“内心的教父”,是我让他和书建立了感情,当他困惑、喜悦的时候,他都觉得有人和他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文字,就是书。书就是“人”,书就是“爱”。
与书为伴,是我们对生命最深层的关怀。这些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我们对身体的关怀远超对心灵的关怀。很多人远离书籍,迷恋物质,甚至有名人公然在媒体上质疑读书有什么用。我想告诉他,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在书的世界里,有比飞翔更轻盈的东西,有比钞票更值钱的纸张,有比爱情更加真切的爱,有比生命更加宝贵的情。
(余长生荐自《新华日报》,文章根据作者在“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上的演讲摘编)
如果没遇到《林海雪原》,
现在我会是什么样
1976年,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父母都是农民。有一天,我父亲上山砍柴被毒蛇咬伤,我母亲去镇上请了一个郎中,叫阿牛。父亲被背回家时,小腿肿得比大腿粗。农村流传一种说法,我父亲这种伤,如果不能及时医治,天亮鸡叫的时候人就不行了。好在阿牛来了,他从非常脏的卫生包里取出几颗像板栗一样的药,剥掉外壳,用温开水喂我父亲吃了。不到两个小时,父亲的腿一点点消肿,第二天他就可以正常下床干活了。
春节时,父亲带我去给阿牛拜年。我在他家的柴火堆里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书,后面的十几页没了,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叫《林海雪原》。书是阿牛从街上捡来的,不是用来读而是用来引火的。大人们在客房聊天,我在灶房里看书看得入了迷,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阿牛说:“书送给你了,你赶紧吃饭。”
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我们班上的稀奇物。我看完就给同学们讲,他们充满了好奇,都巴结我、找我借书,不但看,还抄,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个年代———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
我一直想,如果我年少时没有遇到这本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以读书和写小说为生?人生无常,但是天地有灵,在既特殊又平常的日子里,给了我这么一件礼物。正是因为这本书和我的不期而遇,让我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不停地读,总会遇到那本
可称作“亲人”的书
1985年,我从军校毕业后到福州工作,每天在一尘不染的空调房里,穿着拖鞋,伺候着比我的生命还值钱的进口机器。和机器打交道非常枯燥,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业余时间干什么?就是读书。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有所体会,20世纪80年代是全民阅读的时代,只要识字的人都在读书,看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娱乐方式。那时候,一本哲学书可以卖出两三百万册,现在看来真是天方夜谭。那个年代人们读小说、读历史、读哲学,什么书都读。单位有图书馆,我读曹雪芹、琼瑶、巴金、金庸、海明威等人的书,就这样,我看了大量的小说。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一样,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和你心灵相通,成为你的朋友,伴你前行。
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是著名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这本书相遇让我开始尝试着写小说。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对自由的渴望,他想走出家庭,去寻找自由和爱。我觉得小说的情绪和我当时内心的情绪很接近,我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没有故事和人物关系,只有一种情绪、一种心理,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窗子。真的要感谢生活,感谢阅读,让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能照耀内心的书。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交朋友,但是拒绝和人交往,你就永远不可能拥有朋友。读书也是这样的,只要你爱书,不停地阅读,总有一天你会和一本书或者一位作家相遇,这本书、这位作家可能扮演的就是你的亲人的角色。这样的书,只要你阅读肯定会找到,如果读10本遇不到,读20本遇不到,当你读到100本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它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和生活中与你邂逅。
古人说:“开卷有益。”几十年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和写小说中度过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话是穿越千秋而不变的真理。这些书成全了我,也塑造了我,让我在读书和写作的过程中觉得幸福和温暖,从不感到孤独。
与书为伴,
是对生命最深层的关怀
2003年,我回老家和初中同学聚会。98个同学中,有2个亿万富翁、17个千万富翁,还有30多个百万富翁。他们都是农民,但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时代的机遇挣到了钱。
其中一个亿万富翁邀我去他家作客。我跟他儿子聊天时,问他读书读得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如何。那个亿万富翁的独子面对我,从潸然泪下到哭出声来。我很震惊,问他怎么了。他说他的父亲从来没跟他这样聊过天,从小到大,一直是他起床时父亲还在睡觉,他上床时父亲还没回家。后来读寄宿制学校,他每次跟父亲通电话,父亲的第一句话都是问他缺不缺钱,如果缺钱就马上给他打过去。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灵的养育永远比身体的抚养更重要,可是他父亲作了相反的选择,使孩子的内心非常荒芜。
我相信,孤独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这位父亲爱他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读书太少,他的内心非常贫乏,他拿不出东西给他的儿子,他真的“穷得只剩下了钱”。那天晚上,我扮演了一个“临时父亲”的角色,但我不可能一直陪着他,就给他列了一张书单。我们一直保持通信,我明显感到那些书成了他的朋友,让他的内心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有了力量。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只看他的眼神就明白,他的内心已变得丰满生动了。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去贵州支教了一年。回家后,他父亲想让他接手自家的公司,他没有同意,他去了一所学校当老师,买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汽车用来代步。他父亲觉得这让他很丢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家的公司垮掉了。但我相信,如果你在他和他父亲之间要选择一个人做朋友的话,你一定会选择他,因为他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的主人,他内心感受到的世界,一定比他父亲领略到的世界丰富,也精彩得多。
这个孩子曾经对我说,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就是反复阅读给予他的,书就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抗拒某些不健康的世俗力量的源泉。他曾经跟我说,中国没有教父的说法,如果是在西方,我就是他“内心的教父”,是我让他和书建立了感情,当他困惑、喜悦的时候,他都觉得有人和他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文字,就是书。书就是“人”,书就是“爱”。
与书为伴,是我们对生命最深层的关怀。这些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我们对身体的关怀远超对心灵的关怀。很多人远离书籍,迷恋物质,甚至有名人公然在媒体上质疑读书有什么用。我想告诉他,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在书的世界里,有比飞翔更轻盈的东西,有比钞票更值钱的纸张,有比爱情更加真切的爱,有比生命更加宝贵的情。
(余长生荐自《新华日报》,文章根据作者在“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上的演讲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