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快青海省图书馆建设,繁荣农牧区文化迫在眉睫
1、加强青海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刻不容缓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县级才会有,极少有农村图书馆,青海广大农牧业区的图书馆数量更少,平均一个乡镇不足一个。大部分农民不知何为“图书馆”,更不知道书店和图书馆有何区别,这就制约了青海省图书馆对农村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在青海省一些州县级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图书馆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读者大量流失,全省各地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生存现状堪忧。据统计,青海省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处于完全瘫痪状态,馆藏大多是二十世纪60至70年代的老书,读者流失现象极为严重,一些县级图书馆近年来年读者数量不足1000人次。由于县财政从1989年开始不再给图书馆拨付图书购置费,到2004年,15年中有的州县图书馆未购进一本新书。在各州县中,10年没有购书的图书馆有3个自治州和3县1市,10年以上没有购书的图书馆有5个县。全省7所地级图书馆的新增图书藏量远远达不到图书馆标准年入藏量,22所县级图书馆的新增图书藏量也未能达标。另外,全省各州县图书馆藏书量几乎都不达标,即使是西宁市图书馆也只有藏书10万多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图书馆,全馆所藏图书还不到4000册。据了解,青海省各州县图书馆建设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已远远跟不上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图书馆出现了门庭冷落的窘况。更为严重的是,在全省一些镇图书站(室),由于没有图书,已经名存实亡,图书流动车、流动箱因没有经费被迫停用。
2、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刻不容缓
据中国发展门户网2007年2月报道:我国15周岁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数高达1亿人左右,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相对落后。青海农村文盲率相对较高,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突出,一些地方还存在学生失学、辍学现象。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仍是主流,这严重影响了农民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一是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二是限制了其信息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一些虚假信息在农村传播,信息来源可靠性差,时有坑农害农的事件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由于信息不畅,对国内外农产品需求变化了解不多,农产品市场“卖难”和“买难”的矛盾、国内农产品市场疲软和大量进口的矛盾同时存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搞好农牧区信息服务刻不容缓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影响了图书馆对农村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严重制约了青海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使大部分农牧民处在贫困线以下。贫困农民总体上具有封闭的特点,由于长期生活劳动在一个相对封闭、贫困的环境中,接触的信息数量小、质量差、范围狭窄,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不重视信息的习惯。
二、开展青海农牧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农牧区的信息服务
我国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民占据了总人口的大多数。在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公共图书馆需要重新考虑自身的信息服务重点,面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需要文化建设来支撑。图书馆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它是人们获取信息及其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承诺:“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益、满足公民基本信息需求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普遍均等的服务,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公平,不因其年龄、生理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种族、性别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改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教育程度低,农民缺乏知识,缺乏文化知识熏陶,捕捉信息的能力弱、渠道窄,处于“文化饥渴”之中。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搞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广大农民充分享有图书馆服务的权利。由于青海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传播落后,农民生活较贫困,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保守。在这种状况下,图书馆要采取多样化、多途径、多方位的服务方式,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帮助农民扫盲,加强信息意识,使他们早日脱贫,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2、争取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农村服务的目前滞后状况,主要原因是办馆经费短缺和重视不够所致。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把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主要由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承担责任。如果将所需农村新馆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及购书等业务活动费按照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那么这样的农村图书馆就会拥有一个稳固的财源,保证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日常需要。我国公共图书馆是由各地各级的政府财政建设的。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时无法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加大投资力度,调整城乡资源配置,使农村图书馆得到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领导及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用宣传和行动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3、大力开展书刊捐献活动
国家文化部的图书下乡活动,为青海省农牧区捐赠了大批文献。图书馆应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将农牧民需要的文献和多余的设备物品整理好,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农村。以往的捐书由于挑选图书的内容上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对农民没用的书刊送到了农民手里,有的是看不懂;有的是没兴趣和实用性差,均被农民当柴火给烧了,也有的糊了墙。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挑书:(1)可以选择一部分看图认字、学拼音、讲故事等图书,这类图书主要用于农村少儿的教育和文盲的扫盲教育上。(2)从文学类图书中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小说,来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用这些书籍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了解阅读的必要性。(3)从报纸及杂志上选择一些实用的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广泛搜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高的科技资料。(4)对于需外出打工的农民,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而且还向他们提供法律法规的报刊与书籍,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在遵纪守法的同时知道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可以利用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等场所开展对农民面对面的信息服务。不管用什么方式,目的只有一个,扎扎实实地把农业信息传送到农民手中。
4、设立农村图书流通点
建立农村图书流通点要坚持以点带面,先试点后再发展。要先下农村,跑基层,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村镇设置流通点。针对青海省农牧区的特点,加强流动图书点建设,流通点的基本要求是:人口相对集中,农民有阅读需求,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建设一个,完善一个,成功一个。充分利用图书流通车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通过送书上门、定期更换的方式,满足农民群众看书的文化需求。有效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首先,积极发挥省中心馆的作用,以县级馆为平台,向各馆选送图书。其次,在新设立的农村图书点分别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做好农村图书流通点前期准备工作。如:制订农村图书流通点的规章制度和省公共图书馆农村图书流通点暂行管理办法。为各个流通点定制规格统一的流通点牌匾。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采购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类图书,为农民朋友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服务;并对全省农村图书流通点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图书流通点的服务水平;定期对他们进行走访,指导他们开展读书活动。最后,还要对全省农村图书流通点进行评比,树立典型、激励先进等。
5、加大扶持“农家书屋”的力度
“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7年年底,在全国已建成2万个,2008年年底,“农家书屋”的数量将增加到6万个。目前青海省共建“农家书屋”600家,都在今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大通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小煤洞村村民在“农家书屋”借阅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文献;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尕贡村村民在“农家书屋”借阅关于防治草原鼠害方面的文献,为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农家书屋”贴近农民的生活,有着许多自身的优势,如藏书符合广大农民的阅读需求,开放时间符合农民的作息时间,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要大力扶持“农家书屋”,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逐步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消除城乡文化隔阂,把农村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摒弃,把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农村文化精华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6、依托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做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
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惠民工程的广泛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网点超过52万个,一个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的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目前青海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全省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共64个,基本上实现了全省覆盖。为图书馆开展农村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平台。青海省基层服务点使用率较高的农业区有乐都、湟中,他们主要利用的是农业科技、种植方面的文献,如反季节蔬菜等。乐都馆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爱国主义老电影宣传放映,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牧业区的有同仁县,主要利用的是养殖方面的文献资料,如种羊、牛羊病的防治等。图书馆可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相当规模、适于使用的、能定期更新的公益性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气象、土壤、品种资源、施肥技术、灌溉、植物保护、新技术新成果等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检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效应。各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服务,尽快使广大农牧区、基层的图书馆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7、农村信息服务关键是人才培养
农村信息服务需要一支业务素质良好、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科学多方面业务技能的管理开发与应用人才队伍,指导和带动村社文化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他们成为“精神上解闷、经济上解困”的农村文化带头人。这是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迫切要求,也是市场条件下的客观需要。因此,不仅要培养他们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及微观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掌握现代信息理论和技术以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能力以及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构建,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图书馆事业长久、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意识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图书馆事业科学、理智、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漆卫民.图书馆下乡服务工作的探讨[J].图书馆界,2007,(4).
[2]李继晓.面向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1).
[3]李雪仙.图书馆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
[4]朱川连.农家书屋建设调查分析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
[5]陈焕文.普遍均等 惠及全民[J].图书与情报,2007,(5).
(作者简介:唐军(1963-)女,青海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1、加强青海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刻不容缓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县级才会有,极少有农村图书馆,青海广大农牧业区的图书馆数量更少,平均一个乡镇不足一个。大部分农民不知何为“图书馆”,更不知道书店和图书馆有何区别,这就制约了青海省图书馆对农村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在青海省一些州县级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图书馆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读者大量流失,全省各地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生存现状堪忧。据统计,青海省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处于完全瘫痪状态,馆藏大多是二十世纪60至70年代的老书,读者流失现象极为严重,一些县级图书馆近年来年读者数量不足1000人次。由于县财政从1989年开始不再给图书馆拨付图书购置费,到2004年,15年中有的州县图书馆未购进一本新书。在各州县中,10年没有购书的图书馆有3个自治州和3县1市,10年以上没有购书的图书馆有5个县。全省7所地级图书馆的新增图书藏量远远达不到图书馆标准年入藏量,22所县级图书馆的新增图书藏量也未能达标。另外,全省各州县图书馆藏书量几乎都不达标,即使是西宁市图书馆也只有藏书10万多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图书馆,全馆所藏图书还不到4000册。据了解,青海省各州县图书馆建设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已远远跟不上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图书馆出现了门庭冷落的窘况。更为严重的是,在全省一些镇图书站(室),由于没有图书,已经名存实亡,图书流动车、流动箱因没有经费被迫停用。
2、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刻不容缓
据中国发展门户网2007年2月报道:我国15周岁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数高达1亿人左右,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相对落后。青海农村文盲率相对较高,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突出,一些地方还存在学生失学、辍学现象。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仍是主流,这严重影响了农民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一是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二是限制了其信息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一些虚假信息在农村传播,信息来源可靠性差,时有坑农害农的事件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由于信息不畅,对国内外农产品需求变化了解不多,农产品市场“卖难”和“买难”的矛盾、国内农产品市场疲软和大量进口的矛盾同时存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搞好农牧区信息服务刻不容缓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影响了图书馆对农村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严重制约了青海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使大部分农牧民处在贫困线以下。贫困农民总体上具有封闭的特点,由于长期生活劳动在一个相对封闭、贫困的环境中,接触的信息数量小、质量差、范围狭窄,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不重视信息的习惯。
二、开展青海农牧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农牧区的信息服务
我国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民占据了总人口的大多数。在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公共图书馆需要重新考虑自身的信息服务重点,面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需要文化建设来支撑。图书馆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它是人们获取信息及其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承诺:“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益、满足公民基本信息需求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普遍均等的服务,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公平,不因其年龄、生理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种族、性别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改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教育程度低,农民缺乏知识,缺乏文化知识熏陶,捕捉信息的能力弱、渠道窄,处于“文化饥渴”之中。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搞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广大农民充分享有图书馆服务的权利。由于青海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传播落后,农民生活较贫困,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保守。在这种状况下,图书馆要采取多样化、多途径、多方位的服务方式,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帮助农民扫盲,加强信息意识,使他们早日脱贫,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2、争取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农村服务的目前滞后状况,主要原因是办馆经费短缺和重视不够所致。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把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主要由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承担责任。如果将所需农村新馆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及购书等业务活动费按照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那么这样的农村图书馆就会拥有一个稳固的财源,保证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日常需要。我国公共图书馆是由各地各级的政府财政建设的。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时无法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加大投资力度,调整城乡资源配置,使农村图书馆得到均衡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领导及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用宣传和行动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3、大力开展书刊捐献活动
国家文化部的图书下乡活动,为青海省农牧区捐赠了大批文献。图书馆应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将农牧民需要的文献和多余的设备物品整理好,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农村。以往的捐书由于挑选图书的内容上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对农民没用的书刊送到了农民手里,有的是看不懂;有的是没兴趣和实用性差,均被农民当柴火给烧了,也有的糊了墙。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挑书:(1)可以选择一部分看图认字、学拼音、讲故事等图书,这类图书主要用于农村少儿的教育和文盲的扫盲教育上。(2)从文学类图书中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小说,来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用这些书籍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了解阅读的必要性。(3)从报纸及杂志上选择一些实用的农业生产需要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广泛搜集成本低廉、实用性较高的科技资料。(4)对于需外出打工的农民,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而且还向他们提供法律法规的报刊与书籍,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在遵纪守法的同时知道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可以利用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等场所开展对农民面对面的信息服务。不管用什么方式,目的只有一个,扎扎实实地把农业信息传送到农民手中。
4、设立农村图书流通点
建立农村图书流通点要坚持以点带面,先试点后再发展。要先下农村,跑基层,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村镇设置流通点。针对青海省农牧区的特点,加强流动图书点建设,流通点的基本要求是:人口相对集中,农民有阅读需求,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建设一个,完善一个,成功一个。充分利用图书流通车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通过送书上门、定期更换的方式,满足农民群众看书的文化需求。有效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首先,积极发挥省中心馆的作用,以县级馆为平台,向各馆选送图书。其次,在新设立的农村图书点分别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做好农村图书流通点前期准备工作。如:制订农村图书流通点的规章制度和省公共图书馆农村图书流通点暂行管理办法。为各个流通点定制规格统一的流通点牌匾。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采购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类图书,为农民朋友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服务;并对全省农村图书流通点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图书流通点的服务水平;定期对他们进行走访,指导他们开展读书活动。最后,还要对全省农村图书流通点进行评比,树立典型、激励先进等。
5、加大扶持“农家书屋”的力度
“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7年年底,在全国已建成2万个,2008年年底,“农家书屋”的数量将增加到6万个。目前青海省共建“农家书屋”600家,都在今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大通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小煤洞村村民在“农家书屋”借阅西红柿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文献;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泽曲镇尕贡村村民在“农家书屋”借阅关于防治草原鼠害方面的文献,为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农家书屋”贴近农民的生活,有着许多自身的优势,如藏书符合广大农民的阅读需求,开放时间符合农民的作息时间,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要大力扶持“农家书屋”,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逐步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消除城乡文化隔阂,把农村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摒弃,把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农村文化精华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6、依托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做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
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惠民工程的广泛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网点超过52万个,一个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的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目前青海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全省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共64个,基本上实现了全省覆盖。为图书馆开展农村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平台。青海省基层服务点使用率较高的农业区有乐都、湟中,他们主要利用的是农业科技、种植方面的文献,如反季节蔬菜等。乐都馆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爱国主义老电影宣传放映,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牧业区的有同仁县,主要利用的是养殖方面的文献资料,如种羊、牛羊病的防治等。图书馆可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相当规模、适于使用的、能定期更新的公益性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气象、土壤、品种资源、施肥技术、灌溉、植物保护、新技术新成果等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检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效应。各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服务,尽快使广大农牧区、基层的图书馆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7、农村信息服务关键是人才培养
农村信息服务需要一支业务素质良好、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科学多方面业务技能的管理开发与应用人才队伍,指导和带动村社文化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他们成为“精神上解闷、经济上解困”的农村文化带头人。这是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迫切要求,也是市场条件下的客观需要。因此,不仅要培养他们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及微观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掌握现代信息理论和技术以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能力以及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构建,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图书馆事业长久、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意识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图书馆事业科学、理智、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漆卫民.图书馆下乡服务工作的探讨[J].图书馆界,2007,(4).
[2]李继晓.面向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1).
[3]李雪仙.图书馆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
[4]朱川连.农家书屋建设调查分析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
[5]陈焕文.普遍均等 惠及全民[J].图书与情报,2007,(5).
(作者简介:唐军(1963-)女,青海省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