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达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但由于高校缺乏师资、资金和场地等因素严重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全面参与,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瓶颈”。高校校园媒体是指衔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的媒介机构或构建企业与大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媒体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1]可见,校园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和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以校园媒体为载体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破解这个“瓶颈”。
一 以校园广播电台为社会实践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通过收听、参与各种广播电台节目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校园广播电台是大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形势的重要渠道。校园广播电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学校新闻通知以及学习生活方面的小贴士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有吸引力。如调查显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高校学生表现出强烈而理性的爱国热情,对2013年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度均处于90%以上。[2]大学生通过收听每天的国际国内要闻,增进了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另一方面,参与各种广播电台节目实践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校园广播电台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电台的主持人、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他们参与校园广播的写稿、投稿、审稿、采访、录音、整理等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对校园广播电台写稿投稿活动,“我观十八大”“中国梦我的梦”以及参与军训、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身感受,逐步提高大学生对新一届领导人依法治国和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入理解,感受国家发展变化,明确今后作为大学生如何在新形势下学好知识和本领,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统一,报效祖国。
二 以学校校报为社会实践载体增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
高校校报是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载体,以学校校报为社会实践载体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以记者、编辑等身份参与其中,既能协助高校完成校报出版任务,又能锻炼自身的新闻采编、组织沟通、活动外联等社会实践能力;[3]另一方面,高校校报参与主体是学生,其主要开设有校内新闻、综合新闻、学习生活等栏目,其报道宣传内容涉及学校、社会、当地政府和企业等方方面面,因此稿件的写作需要深入学校、社区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体验民生社情,比如梧州学院校报要报道广西梧州每年举办的国际宝石节活动或者宝石产业的发展,记者或投稿人必须要亲身参与这项活动,或者深入宝石企业、行业,了解梧州宝石产业的迅速发展势头,了解全国各地商人、以及外商前来洽谈和投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材实料”的报道和稿件,增进了大学生对宝石产业以及对梧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的了解,培养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以校园网络为社会实践载体提升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校园网络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具有教学、管理、通讯三大功能。校园网络由于其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等特点,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备受大学生欢迎,同时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校园网络海量的信息和网络里存在“良莠不分、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热点社会现象在网络里存在“碎片化”报道;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和关注度,存在夸大其词,甚至虚假现象;有些不良信息和网站,传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现象,使得大学生难以很好地审视和判断孰是孰非。因此,高校要充分运用高校网络的优势,打造比如“红色网站”“橘灯网”和校园青年网等校园特色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教学管理功能,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利用校园网络利用党和国家重大的节日、事件,引导学生参与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年是我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开展网络征文、辩论赛、专题讲座和主题晚会等活动,通过大学生亲身参与抗战纪念活动,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等;通过校园网络的BBS、大学生论坛和QQ群等媒介组织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不良信息等,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再通过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权威解读,得出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客观公正的结论;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学雷锋、文明修身等主题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锻炼才干,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比如电子系的同学进街道社区免费修理电器,法律系的同学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四 以大学生自办刊物为社会实践载体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本领
大学生自办刊物主要有团刊、系刊和学生社团刊物,这些刊物一般与学生紧密相连,直接反映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热点问题,内容大到国内外大事,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4]大学生自办刊物由学校相关部门主管,大学生自办刊物的各个环节:学生社团或部门讨论、设定版块内容、写稿编辑、交稿确审、审核修改、送审定版、出版印刷、对外发刊等环节都是学生来完成,这些环节涉及到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出版社等部门,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大学生学会待人及沟通表达和组织协调等本领才能做好,如写稿环节需要大学生深入学生宿舍、社区、街道、企业等基层部门,了解国计民生,倾听学生和百姓的声音,对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有深度的稿件,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本领。
总之,以校园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某一个部门就能顺利完成,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和企业等方面的长期通力合作,特别是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引导,注重网络队伍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保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媒体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完善校园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大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新华网
(2015-01-19),http://news.xinhuanet.com/
2015-01/19/c_1114051345.htm.
[2]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发布_
教育部门户网站_MOE.GOV.CN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5987/201405/169412.html.
[3]陈爱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探究[M].广西:漓江
出版社,2012:105.
[4]潘红霞.高校媒体——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载体[J].浙江传媒学院校报,2005(2):63.
一 以校园广播电台为社会实践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通过收听、参与各种广播电台节目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校园广播电台是大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形势的重要渠道。校园广播电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大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学校新闻通知以及学习生活方面的小贴士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有吸引力。如调查显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高校学生表现出强烈而理性的爱国热情,对2013年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度均处于90%以上。[2]大学生通过收听每天的国际国内要闻,增进了对国家和社会的了解;另一方面,参与各种广播电台节目实践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校园广播电台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电台的主持人、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他们参与校园广播的写稿、投稿、审稿、采访、录音、整理等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对校园广播电台写稿投稿活动,“我观十八大”“中国梦我的梦”以及参与军训、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身感受,逐步提高大学生对新一届领导人依法治国和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入理解,感受国家发展变化,明确今后作为大学生如何在新形势下学好知识和本领,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统一,报效祖国。
二 以学校校报为社会实践载体增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
高校校报是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载体,以学校校报为社会实践载体既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以记者、编辑等身份参与其中,既能协助高校完成校报出版任务,又能锻炼自身的新闻采编、组织沟通、活动外联等社会实践能力;[3]另一方面,高校校报参与主体是学生,其主要开设有校内新闻、综合新闻、学习生活等栏目,其报道宣传内容涉及学校、社会、当地政府和企业等方方面面,因此稿件的写作需要深入学校、社区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体验民生社情,比如梧州学院校报要报道广西梧州每年举办的国际宝石节活动或者宝石产业的发展,记者或投稿人必须要亲身参与这项活动,或者深入宝石企业、行业,了解梧州宝石产业的迅速发展势头,了解全国各地商人、以及外商前来洽谈和投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材实料”的报道和稿件,增进了大学生对宝石产业以及对梧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的了解,培养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以校园网络为社会实践载体提升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校园网络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具有教学、管理、通讯三大功能。校园网络由于其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等特点,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备受大学生欢迎,同时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校园网络海量的信息和网络里存在“良莠不分、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热点社会现象在网络里存在“碎片化”报道;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和关注度,存在夸大其词,甚至虚假现象;有些不良信息和网站,传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现象,使得大学生难以很好地审视和判断孰是孰非。因此,高校要充分运用高校网络的优势,打造比如“红色网站”“橘灯网”和校园青年网等校园特色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教学管理功能,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利用校园网络利用党和国家重大的节日、事件,引导学生参与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年是我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开展网络征文、辩论赛、专题讲座和主题晚会等活动,通过大学生亲身参与抗战纪念活动,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等;通过校园网络的BBS、大学生论坛和QQ群等媒介组织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不良信息等,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再通过人民网、光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权威解读,得出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客观公正的结论;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学雷锋、文明修身等主题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锻炼才干,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比如电子系的同学进街道社区免费修理电器,法律系的同学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四 以大学生自办刊物为社会实践载体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本领
大学生自办刊物主要有团刊、系刊和学生社团刊物,这些刊物一般与学生紧密相连,直接反映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热点问题,内容大到国内外大事,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4]大学生自办刊物由学校相关部门主管,大学生自办刊物的各个环节:学生社团或部门讨论、设定版块内容、写稿编辑、交稿确审、审核修改、送审定版、出版印刷、对外发刊等环节都是学生来完成,这些环节涉及到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出版社等部门,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大学生学会待人及沟通表达和组织协调等本领才能做好,如写稿环节需要大学生深入学生宿舍、社区、街道、企业等基层部门,了解国计民生,倾听学生和百姓的声音,对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有深度的稿件,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本领。
总之,以校园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某一个部门就能顺利完成,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和企业等方面的长期通力合作,特别是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引导,注重网络队伍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保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媒体的优势,不断探索和完善校园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大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新华网
(2015-01-19),http://news.xinhuanet.com/
2015-01/19/c_1114051345.htm.
[2]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发布_
教育部门户网站_MOE.GOV.CN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5987/201405/169412.html.
[3]陈爱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探究[M].广西:漓江
出版社,2012:105.
[4]潘红霞.高校媒体——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载体[J].浙江传媒学院校报,200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