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材中渗透的德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有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和科学态度等内容;也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合作意识、灾害意识、创新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和人生态度等内容,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这些内容有的很明显,有的则隐藏在各章节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完美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结合时事政治,及时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青藏地区的时候,引用新闻西藏拉萨的“3.14”暴力事件,此事件造成了无辜群众伤亡,其后在甘南和四川阿坝地区又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打砸抢事件。整个事件让全中国无比震惊。藏独分子的行径令人发指,举动令人愤怒。结合历史,对比世界其他政局动荡的地区。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二、结合教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在“太阳系成员”一节的教学中,采用了录像教学法,向学生们展示宇宙太阳系中的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当学生沉浸在美丽星空中时,及时介绍有人类生存的一个星球——地球,再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变暖等现象,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懂得按经济和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环境观。 三、开展探究教学,提升德育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有引导性的问题,开展主题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调查、综合比较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探究中悟出德育内容。 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一课中,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调查、搜集材料,课上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所调查的结果,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组的观点及时进行评价、指点,最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紧接着,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该区域的领导者,你将如何解决本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总结。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环境问题的原因,辩证地分析了其利弊关系,并探讨了解决方法。同时,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建设祖国、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四、创设情景教学,优化德育效果 利用主题鲜明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真实直观的录像、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诗词歌曲等来创设教学情景,既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渗透其中。例如,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中,通过播放抗洪、抗震救灾的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或讲述其间的英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能从中学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勇于奉献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更深层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位地理教师,要擅于在实施素质教育過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在地理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还促进了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地理教材中渗透的德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有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和科学态度等内容;也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合作意识、灾害意识、创新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和人生态度等内容,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这些内容有的很明显,有的则隐藏在各章节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完美结合。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结合时事政治,及时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青藏地区的时候,引用新闻西藏拉萨的“3.14”暴力事件,此事件造成了无辜群众伤亡,其后在甘南和四川阿坝地区又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打砸抢事件。整个事件让全中国无比震惊。藏独分子的行径令人发指,举动令人愤怒。结合历史,对比世界其他政局动荡的地区。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二、结合教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在“太阳系成员”一节的教学中,采用了录像教学法,向学生们展示宇宙太阳系中的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当学生沉浸在美丽星空中时,及时介绍有人类生存的一个星球——地球,再结合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变暖等现象,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懂得按经济和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逐步树立科学环境观。 三、开展探究教学,提升德育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有引导性的问题,开展主题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调查、综合比较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探究中悟出德育内容。 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一课中,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调查、搜集材料,课上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所调查的结果,介绍在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组的观点及时进行评价、指点,最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紧接着,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该区域的领导者,你将如何解决本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总结。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环境问题的原因,辩证地分析了其利弊关系,并探讨了解决方法。同时,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建设祖国、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四、创设情景教学,优化德育效果 利用主题鲜明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真实直观的录像、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诗词歌曲等来创设教学情景,既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渗透其中。例如,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中,通过播放抗洪、抗震救灾的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或讲述其间的英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能从中学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勇于奉献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更深层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位地理教师,要擅于在实施素质教育過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在地理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还促进了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