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在项目建设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作为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应尽的职责和作用。
关键词: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项目建设作为拉动企业发展的硬性指标,也如雨后春笋班的多起来,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工程项目能够按期投入使用,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机制,已经适应不了新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在上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活动,可以说,行政主管部门大部分工作只是停留在大方面,至于具体工作还是要靠现场来管理,如何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一、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不可否认,作为项目施工的主体——施工单位,自然是要在此问题上下功夫, 尤其是国家在实行了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以后,施工单位就更应该抓好工程施工质量,采取有效实用质量管理办法,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的发生。
加强事前控制,①、 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参与者进行审查,工程施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所以说首先要选用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②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员、设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的进货多源头、多渠道,需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质保书、合格证、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③ 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并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检测报告,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完善事中控制,质检员验收时要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其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即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注意事后验收,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改正,并做到认真分析,查找不足,引以为戒。
二、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总负责方。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重要的负责主体,建设单位在选定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监理单位之后,为了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检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现时,大多数建设单位都采用在施工现场派驻甲方代表的做法。如何规范甲方代表的行为,明确其职责和作用,对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就显得特别重要。
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等诸多特点。作为工程主导方的建设单位代表搞好协调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协调要坚持原则,公正、合理地维护各方利益,建立必要的协商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协调的手段应该多样化,重大问题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各方,宜以理服人,要有服务意识。这样就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各方联络。加强各方联络,注意信息沟通是甲方代表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在这里联络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内部联络,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联络,这个通过定期召开的协调会便可解决;外部联络,即与设计、勘察、质检、材料供应、周边单位等之间联络,这个只有甲方代表审时度势,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提前联络有关单位,将矛盾消化在发生之前。既可减少损失,又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上、下级联络,甲方代表作为建设单位派驻现场的负责人。要及时准确地将现场的各种信息如实地向派遣自己的单位进行汇报,争取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也要将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正确地反馈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这种纵向、横向的联络工作就会使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密切合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做好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在工作中,甲方代表要尊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权力,不能“越位代管”“插手太多”,思想上要认识到,合同一经签订,就要按合同规定办,凡是合同规定的内容就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切实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抓好过程监督,这里要做好这样四点:一是技术配合,工程本身由多环节构成,纵横交错,这就要求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严格到位。各专业配合要科学合理。对相关的技术要求要达成共识;二是严格技术规范,甲方代表紧盯住各工种、各专业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这样才能保证配合到位,也才能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合格;三是变更调整要慎重,建筑工程变更调整时有发生,但要慎重,要注意变更调整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对工程总体带来的影响要统一全面地加以考虑:四是要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监理人员要注意,甲方代表也不可忽视。这是过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现已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方法,问题在于甲方代表要监督落实,以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只要严格了每个过程,工程总体质量也就会有了保证。
做好技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个建设项目应该是百年大计,作为一个产品留给后人,那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资料供拥有者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应该说一个优质工程就包括一套完整准确的资料,作为甲方代表对此无论如何不应该放过检查。
三、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我国自1998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实行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这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工程监理是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专业化监督管理。他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所以说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准备阶段。在设计交底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做到对重点施工环节质量管理心中有数。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对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应审核以下内容:1、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2、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3、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专业监理工程应要求承包单位保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簽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工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工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
验收阶段。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监理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应责令承包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四、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做好施工现场质量工作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过程,是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重要体现。保证工程质量,不仅是投资的需要,建设企业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项目建设作为拉动企业发展的硬性指标,也如雨后春笋班的多起来,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工程项目能够按期投入使用,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机制,已经适应不了新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在上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活动,可以说,行政主管部门大部分工作只是停留在大方面,至于具体工作还是要靠现场来管理,如何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一、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不可否认,作为项目施工的主体——施工单位,自然是要在此问题上下功夫, 尤其是国家在实行了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以后,施工单位就更应该抓好工程施工质量,采取有效实用质量管理办法,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的发生。
加强事前控制,①、 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参与者进行审查,工程施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所以说首先要选用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②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员、设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的进货多源头、多渠道,需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质保书、合格证、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③ 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并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检测报告,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完善事中控制,质检员验收时要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其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即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注意事后验收,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改正,并做到认真分析,查找不足,引以为戒。
二、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总负责方。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重要的负责主体,建设单位在选定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监理单位之后,为了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检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现时,大多数建设单位都采用在施工现场派驻甲方代表的做法。如何规范甲方代表的行为,明确其职责和作用,对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就显得特别重要。
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等诸多特点。作为工程主导方的建设单位代表搞好协调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协调要坚持原则,公正、合理地维护各方利益,建立必要的协商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协调的手段应该多样化,重大问题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各方,宜以理服人,要有服务意识。这样就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各方联络。加强各方联络,注意信息沟通是甲方代表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在这里联络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内部联络,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联络,这个通过定期召开的协调会便可解决;外部联络,即与设计、勘察、质检、材料供应、周边单位等之间联络,这个只有甲方代表审时度势,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提前联络有关单位,将矛盾消化在发生之前。既可减少损失,又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上、下级联络,甲方代表作为建设单位派驻现场的负责人。要及时准确地将现场的各种信息如实地向派遣自己的单位进行汇报,争取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也要将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正确地反馈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这种纵向、横向的联络工作就会使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密切合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做好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在工作中,甲方代表要尊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权力,不能“越位代管”“插手太多”,思想上要认识到,合同一经签订,就要按合同规定办,凡是合同规定的内容就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切实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抓好过程监督,这里要做好这样四点:一是技术配合,工程本身由多环节构成,纵横交错,这就要求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严格到位。各专业配合要科学合理。对相关的技术要求要达成共识;二是严格技术规范,甲方代表紧盯住各工种、各专业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这样才能保证配合到位,也才能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合格;三是变更调整要慎重,建筑工程变更调整时有发生,但要慎重,要注意变更调整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对工程总体带来的影响要统一全面地加以考虑:四是要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监理人员要注意,甲方代表也不可忽视。这是过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现已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方法,问题在于甲方代表要监督落实,以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只要严格了每个过程,工程总体质量也就会有了保证。
做好技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个建设项目应该是百年大计,作为一个产品留给后人,那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资料供拥有者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应该说一个优质工程就包括一套完整准确的资料,作为甲方代表对此无论如何不应该放过检查。
三、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我国自1998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实行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这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工程监理是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专业化监督管理。他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所以说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准备阶段。在设计交底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做到对重点施工环节质量管理心中有数。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确认,对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应审核以下内容:1、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2、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3、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专业监理工程应要求承包单位保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簽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状况。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工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工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
验收阶段。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监理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应责令承包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
四、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做好施工现场质量工作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过程,是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重要体现。保证工程质量,不仅是投资的需要,建设企业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