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出处]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③,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④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⑤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管仲、隰(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反:同“返”。
④蚁壤:即蚁封,蚂蚁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
⑤难:以……为难。
[故事]
齐国的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征,冬天凯旋,草木变了样,大军迷了路。管仲说:“我们可以利用老马认路的本领找到归途。”于是,他们解开老马身上的缰绳,大军就紧跟在这些马的后面找到了回国的路。后来走到山中,部队断水了,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蚁封高一寸的地方,它的下面八尺之处有水。”齐桓公率领部队找到一处这样的地方后,向下挖掘,真的找到了水。就这样,凭着管仲和隰朋的智慧,他们巧妙地渡过难关,返回了齐国。
[运用示例]
“老马识途”最早用于指动物,后用于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如:
①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黄景仁《两当轩集》)
也作“老马知道”,道也作“路”。如:
②老马知夜道,苍鹰饥著人。(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其一)
而“识途老马”则用于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的人。如:
③盖某于封疆军旅之事,阅历有年,虽系驾骀,犹然识途老马。(明·卢象升《卢忠肃公书牍·与少司成吴葵庵书》
[探究]
一次行军,两个难题,产生了一个成语——“老马识途”。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我们不禁要问:老马为什么能识途呢?有人说,马的鼻腔分前部的呼吸区和后上方的嗅区。马在行走时鼻子呼呼作响,就是要不断地排除鼻腔中的异物,使呼吸区保持畅通,从而充分发挥嗅觉神经细胞的作用,分辨气味,识别道路。还有人说,马的脸很长,鼻腔也很大,嗅觉神经细胞也多,并且马的耳翼很大,耳部肌肉发达、转动相当灵活,因而对气味、声音以及路途的记忆力相当强。那么,年龄小一些的马是否也能识途呢?《韩非子》记载的这个故事自然无法给我们答案。古人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注意向有经验的对象学习,而不管其身份、地位如何。
[出处]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③,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④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⑤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管仲、隰(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反:同“返”。
④蚁壤:即蚁封,蚂蚁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
⑤难:以……为难。
[故事]
齐国的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征,冬天凯旋,草木变了样,大军迷了路。管仲说:“我们可以利用老马认路的本领找到归途。”于是,他们解开老马身上的缰绳,大军就紧跟在这些马的后面找到了回国的路。后来走到山中,部队断水了,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蚁封高一寸的地方,它的下面八尺之处有水。”齐桓公率领部队找到一处这样的地方后,向下挖掘,真的找到了水。就这样,凭着管仲和隰朋的智慧,他们巧妙地渡过难关,返回了齐国。
[运用示例]
“老马识途”最早用于指动物,后用于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如:
①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黄景仁《两当轩集》)
也作“老马知道”,道也作“路”。如:
②老马知夜道,苍鹰饥著人。(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其一)
而“识途老马”则用于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的人。如:
③盖某于封疆军旅之事,阅历有年,虽系驾骀,犹然识途老马。(明·卢象升《卢忠肃公书牍·与少司成吴葵庵书》
[探究]
一次行军,两个难题,产生了一个成语——“老马识途”。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我们不禁要问:老马为什么能识途呢?有人说,马的鼻腔分前部的呼吸区和后上方的嗅区。马在行走时鼻子呼呼作响,就是要不断地排除鼻腔中的异物,使呼吸区保持畅通,从而充分发挥嗅觉神经细胞的作用,分辨气味,识别道路。还有人说,马的脸很长,鼻腔也很大,嗅觉神经细胞也多,并且马的耳翼很大,耳部肌肉发达、转动相当灵活,因而对气味、声音以及路途的记忆力相当强。那么,年龄小一些的马是否也能识途呢?《韩非子》记载的这个故事自然无法给我们答案。古人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注意向有经验的对象学习,而不管其身份、地位如何。